艾滋病诊疗新技术
2005-1
人民军医出版社
周先志 编
331
271000
作者在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的新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工作经验,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学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关爱与护理、预防与控制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艾滋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最新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对引领艾滋病临床和科研人员提高艾滋病防治技术与技能很有帮助。适合于从事艾滋病防治研究的防疫工作者以及临床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参阅。
周先志,1962年1月生,湖南省华容县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校军街。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学艾滋病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艾滋病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和军队医闻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全军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
第1章 概述第2章 病原学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生物学特性 一、HIV的发现 二、HIV的分型及其亚型 三、HIV的生物学特性 四、HIV的基因组 五、HIV的感染 六、HIV的致病机制 七、HIV?1感染者病毒粒子和CD+4T淋巴细胞动力学 第二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分子流行病学 一、HIV?1与HIV?2 二、HIV?1基因变异与亚型分布 三、HIV型及其亚型在AIDS预防与控制中的意义 第三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自然史 一、HIV感染病程的实验指标 二、HIV感染的自然史和分期 三、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 第四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基因易感性 一、人体HIV?1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特点 二、人体基因突变参与AIDS的发病过程 三、基因多态性和AIDS病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第3章 流行病学 第一节 流行概况与流行趋势 一、地区分布 二、我国的流行概况 第二节 流行环节与特征 一、流行方式 二、流行环节 三、影响因素第4章 发病机制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地侵犯CD+4T淋巴细胞 一、HIV的靶细胞 二、细胞的相互作用与病毒进入细胞的步骤 三、HIV的易感细胞 四、HIV感染的细胞病变特点 五、HIV的异质性 第二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一、HIV对宿主各种组织及器官系统的影响 二、HIV感染的体液免疫反应 三、HIV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 四、HIV感染与肿瘤发生 第三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致病机制的总体特征 一、HIV感染和疾病进展的辅助因子 二、HIV的致病特征 三、HIV感染的预后第5章 病理学变化 一、淋巴及造血系统 二、呼吸系统 ……第6章 临床表现第7章 实验室检查第8章 治疗第9章 关爱与护理第10章 预防与控制附录A HIV/AIDS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附录B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附录C 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附录D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附录E 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附录F 历年艾滋病日/运动主题艾滋病诊疗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