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呼吸科疑难病症特色疗法

周幸来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周幸来  

前言

治病难,治疑难病更难。明代医家张介宾曰:“医不贵于能治病,而贵于能愈难病。”何谓疑难病,一般是指病因不明,或病机隐晦、难辨,或临床表现奇特,或无特效之方,或对理法方药都存在着疑难问题的一类疾病。它具有七大特点和四类病证。七大特点是病因不清、病机复杂、表现稀奇、症状疑似,病证广泛、病程漫长、治疗棘手。四类病证是宿疾顽病、怪病奇症、病情复杂和难定证名。就疑难病的疑难程度来讲,可分为三种:疑而不难为其一,难而不疑为其二,又疑又难为其三。就其疗效可概括为两种类型:虽属疑难病,但若论治用法得当,也能收到理想疗效为其一;确属疑难病,虽经治疗却无法取得较好疗效为其二。特色疗法的覆盖范围可谓包罗万象,凡涉及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特殊治疗技术;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临床手法;各种中医、中西医结合创造的具有特殊疗效的技术等等,都可视为“特色疗法”。它几乎涵盖了临床医学中所有的门类、科别。总之,它既是我国医苑中的一枝鲜丽夺目的奇葩,亦是一块珍贵无比的瑰宝,更是一座疗效神奇的医学宝库。

内容概要

《呼吸科疑难病症特色疗法》为现代疑难病症丛书之呼吸科分册。作者简要概述了呼吸科临床常见11种疑难病症的西医病因病理和中医辨证,重点介绍了上述11种病症的药物综合疗法,各种针刺疗法,灸疗法,穴位注射、穴位埋藏、穴位割治、拔罐、刮痧、推拿、气功导引、超声雾化、激光等中西医疗法。这些特色疗法绝大部分均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可靠,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疗法治疗疑难病症的现状及成果。《呼吸科疑难病症特色疗法》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可供各级医院呼吸科临床医师、开展特色医疗的转可以世纪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一、概述(一)西医病因、病理(二)中医病因、病机(三)西医诊断(四)中医辨证二、综合疗法(一)针刺配合温针灸疗法(二)针刺拔罐发泡疗法(三)穴位注射疗法三、针刺疗法(一)毫针疗法(二)皮内针疗法(三)头针疗法(四)手针疗法(五)脊背针疗法(六)电热针疗法(七)电针疗法(八)皮肤针疗法(九)芒针疗法(十)三棱针疗法(十一)电子冷针疗法四、耳穴疗法(一)耳针法(二)耳贴法(三)耳压法五、穴位割治及埋藏疗法(一)穴位割治疗法(二)穴位埋藏疗法(三)穴位敷贴疗法六、拔罐、刮痧及艾灸疗法(一)拔罐疗法(二)刮痧疗法(三)艾灸疗法七、超声雾化及药熨疗法(一)超声雾化吸入法(二)药熨疗法八、推拿疗法(一)推拿疗法(二)手技疗法九、气功导引疗法(一)医疗体育疗法(二)气功疗法第2章 支气管扩张一、概述(一)西医病因、病理(二)中医病因、病机(三)西医辨病(四)中医辨证二、特色综合疗法(一)穴位注射疗法(二)全息注射疗法三、针刺疗法(一)毫针疗法(二)耳针疗法(三)芒针疗法(四)皮肤针疗法四、埋线、敷贴疗法(一)穴位埋线疗法(二)穴位敷贴疗法五、艾灸疗法,(一)艾灸疗法(二)伏灸疗法六、雾化吸入疗法七、推拿按摩疗法(一)推拿疗法(二)足部按摩疗法八、气功疗法(一)益气养肺功(二)太湖桩功(三)放松功第3章 呼吸衰竭一、概述(一)西医病因、病理(二)中医病因、病机(三)西医诊断(四)中医辨证二、综合疗法(一)穴位注射疗法(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三、针刺疗法(一)毫针疗法(二)耳针疗法四、穴位敷贴疗法第4章 胸膜炎一、概述二、结核性干性胸膜炎(一)病因、病理(二)西医诊断(三)中医辨证三、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一)病因、病理(二)西医诊断(三)中医辨证四、化脓性胸膜炎(一)病因(二)西医诊断(三)中医辨证五、综合疗法(一)针刺、温灸配合拔罐疗法(二)局部注射疗法(三)穴位注射疗法六、针刺疗法(一)毫针疗法(二)芒针疗法(三)三棱针刺血疗法(四)皮肤针疗法(五)手针疗法七、耳穴、拔罐与刮痧疗法……第5章 胸腔积液第6章 所胸第7章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第8章 肺脓肿第9章 慢性支气管炎第10章 支气管哮喘第11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本病证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迁延,导致肺气胀满,胀闷如塞,烦躁不安为临床特征,日久则见面色晦暗,唇甲发绀,心慌悸动,脘腹胀满,肢体水肿,甚或出现喘脱等危重证候。1.类证鉴别肺胀主要应与咳嗽、哮喘等作出鉴别。后者其临床表现多为咳、喘、痰三症并见,而不出现面色水肿;而肺胀发作,则咳、喘、痰、肿四症并见。此外,一般咳嗽、哮喘,其发作经过治疗得以控制和缓解之后,其胸中胀满不舒,亦多随之消除;而肺胀之咳喘虽经治疗后缓解,但其气短不续,胸中胀满常持续存在。2.辨证要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属标实本虚,但有偏虚、偏实的不同。一般感受外邪时偏于邪实,平素偏于本虚。偏实者须分清风寒、风热、痰浊(水饮)、痰热;偏虚者当区别气(阳)虚、阴虚的性质,肺、心、脾、肾病变的主次,早期多在肺、脾,晚期则累及肾、心。3.辨证(1)实喘:①风寒外感。咳喘并作,痰白而稀,恶寒头痛,无汗;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②痰浊壅肺。气喘咳嗽,痰多黏稠白腻或呈泡沫状,咳而不爽,胸闷痛,短气喘息,稍劳则剧,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白腻或浊腻,脉略滑。③痰热郁肺。咳逆喘息气粗,烦躁不安,胸满痞闷,痰黄或白,黏稠难咳,或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溲黄,便干;舌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④痰浊蔽窍。意识朦胧,神昏谵语,甚至昏迷,呼吸急促或伴喉鸣;舌质紫,脉滑数。(2)虚喘:①肺肾气虚。偏寒型:咳喘,气短,咳白色痰,或恶寒,周身不适;舌质淡,苔白,脉浮紧。偏热型:咳嗽喘促或不能平卧,痰黄黏稠,或见发热;苔黄,脉滑数。②阳虚水泛.水肿,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尿少,口唇发绀;舌质青紫,苔白腻,脉沉虚数或结代。


编辑推荐

《呼吸科疑难病症特色疗法》是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呼吸科疑难病症特色疗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