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评价

张正峰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0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张正峰  

页数:

245  

内容概要

  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评价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评价》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综合应用系统工程研究方法、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野外调查方法、农户调查方法、GIS分析方法以及数学分析方法,对土地整理系统、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效益进行了内涵、特征与构成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并选择北京市大兴区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

作者简介

  张正峰,男,1975年3月生于山东省泰安市,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评价、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规划。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项目、美国能源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的研究。近期先后在《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土地科学》、《地理科学进展》等网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数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立题依据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第二章 国内外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研究进展第一节 国内外土地整理内涵研究进展第二节 国内外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评价研究进展第三章 土地整理系统与潜力分析第一节 土地整理系统分析第二节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第四章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第一节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节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第五章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与评价第一节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第二节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第六章 北京市大兴区土地整理分区与标准制定第一节 北京市大兴区自然、经济概况第二节 北京市大兴区土地整理分区第三节 北京市大兴区土地整理标准第七章 北京市大兴区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第一节 北京市大兴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计算第二节 北京市大兴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第三节 北京市大兴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第八章 北京市大兴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第一节 北京市大兴区土地整理效益农户调查第二节 北京市大兴区耕地整理效益评价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讨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尤其是技术经济的专家学者对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评价的理解方面与国外的情况基本相似。在此,对国内的有关情况不再赘述。  (二)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专门研究土地整理效益的文献尚不多见,可关于小流域治理效益(李智广,1998;李中魁,1998;刘斌,1996)、中低产田改造效益(连镜清,1994)、土地开发效益(张殿发,2001)、坡改梯效益(谷树忠,1999)的研究成果较多,这些方面的效益评价与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存在相似性,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可借鉴其研究成果。归纳起来,效益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以实物量或价值量代表效益  以整理(治理)后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增加或减少的实物量代表效益,实物量的获取需要进行实地调研、监测或推算;价值量是在实物量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进行折算。在进行价值评估时,所用到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替代市场技术,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效益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值法;二是模拟市场技术(又称假设市场技术),它以支付意愿来表达效益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为条件价值法。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评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