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村落视角的性别偏好研究

莫丽霞 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  

出版社:

中国人口出版社  

作者:

莫丽霞  

页数:

261  

内容概要

  《村落视角的性别偏好研究:场域与理性和惯习的建构机制》以在河北、河南和江苏三个村落所进行的访谈调查为依托,对中国农村居民性别偏好形成和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场域与理性和惯习的建构机制”理论,为我们研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了视角独特而又发人深省的解释文本。

作者简介

  莫丽霞,女,1968年出生于贵州,籍贯广东。1985年考入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89年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1989年考入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1992年获得人口学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5年获得文化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新闻处处长。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1.1 研究背景1.1.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形势严峻1.1.2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是性别偏好的集中反映1.1.3 研究性别偏好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1.2.1 国外性别偏好研究1.2.2 国内性别偏好研究1.2.3 性别偏好研究的局限1.3 研究思路及理论框架1.3.1 研究设计1.3.2 研究视角1.3.3 资料来源1.3.4 研究框架第2章 核心概念及研究假设2.1 核心概念的界定2.1.1 场域2.1.2 理性2.1.3 惯习2.2 研究假设2.2.1 理性和惯习都是在一定场域中形成的2.2.2 性别偏好的理性是在经济场域和非经济场域交织作用下形成的2.2.3 性别偏好的惯习是传统生育文化在一定场域中的内化2.2.4 性别偏好是理性和惯习共同作用的产物第3章 经济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3.1 生产力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3.1.1 男性在体力劳动中的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女性3.1.2 男性在经济活动中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强于女性3.1.3 男性与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结合的机会多3.2 生产关系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第4章 社会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第5章 文化场域对性别偏好的作用第6章 性别偏好理性第7章 性别偏好惯习第8章 结论和思考参考文献本书中文摘要本书英文摘要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村落视角的性别偏好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