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六百家诗钞
2009-10
长征出版社
杨子才 编
484
402000
无
经长年多方搜集,笔者从生活于民国时期千余诗家的作品中一再筛选,最后敲定626家的诗作约1600首,编成此书出版问世。 (一) 在逐字逐句抄录此书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感觉:在我国三千多年的诗歌历史上,民国诗人之作,就其整体质量而言,似乎可以称之为“最后的贵族”。短短38年间,居然诗富如海(诗人上千,诗作数万),佳作如林。形成这近乎奇观的局面的原因,大致不外三端:晚清遗留了大批文人学士,吟咏之风不绝;受清代“诗满天地”的影响,各地继起学诗者众多,诗坛并未因朝代更易而寥落;“国家不幸诗家幸”,诗人们被战乱赶出“象牙之塔”,身受种种苦难,为民族危亡而悲歌哀吟,“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因而感天动地之作多于往昔。 (二) 民国从诞生到灭亡,战祸始终未息。“红羊浩劫临华夏,亿万生民尽无家”。此种情势下的诗歌,人称“劫余之诗”(此书最初就拟名为《民国劫余诗汇》)。叫它“劫余诗”,还缘于如下考虑: ——民国时期,乃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灾难最为深重,九州哀鸿遍野,百姓生活最为悲苦的岁月。38年间,内忧外患频仍,单是抗日战争,就牺牲了2500万同胞。
经长年多方搜集,笔者从生活于民国时期千余诗家的作品中一再筛选,最后敲定626家的诗作约1600首。 从辛亥革命(1911年)至新中国成立(1949年),史称民国。这38年间,诗人众多,华章叠出,蔚为大观。凡在这个历史时期吟咏过的诗人之作,本书均择优选录。作为民国一代诗汇,它既收由清末入民国的诗人之作,也收由民国入新中国的诗人前期(止于1949年)之作;对他们此后的作品,除少数吊古怀远、追忆往昔的佳构之外,则不再收录。
杨子才,男,1930年12月生,云南宜良人。1946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年代荣立两大功,曾参加东北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及辽沈、平津战役和南下作战。当兵打仗守海防十三年之后,阴差阳错,被拉来摇笔杆。离休前,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解放军报》总编辑,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有著作《萤窗杂文》-至八集、《杨子才杂文选》、《萤窗琐记》、《萤窗咏史诗》、《古今五百家词钞》等15本书出版问世,共约400万字。
《民国六百家诗钞》的编辑,内子周作曾协助查找资料,抄写打印稿件,做了大量工作。上面这张照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内子与编者的合影。
王间运 乱后过赤壁咏古 晓上空泠峡 春社日往邵阳道中 杂诗(十首选一)冯煦 夔州诗周振玉 瞻崎竹枝词(十六首选一)吴昌硕 有赠 金山樊增祥 过函关为薛君解嘲 闻都门消息(五首选二)陈宝琛 石鼓山中送瑞裕如户部还京 沧趣楼杂诗(九首选一) 大悲寺秋海棠沈曾植 北楼 偕石遗渡江 和一山韵杨增荦 题陈石遗萧闲堂诗后 送赵熙归蜀 简瘿公释敬安 寄题陈伯严吏部《散原精舍诗集》 杭州白衣寺苦雨不寐 石城寻白道人张謇 留别仲瞍 徐州道上 口占一绝句 病马 呈松禅老人 ……林纾陈三立何藻翔严复金蓉镜陈衍夏孙桐沈汝瑾沈瑜庆易顺鼎王允皙康有为潘飞声萨镇冰汪兆铨梁鼎芬周树模俞明震徐丹甫陈锐
黄河歌词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歌,观我凯旋。杨子才 本书编者,简介见前。 七古·辽沈决战歌 (一)南昌起义廿一载,亿万奴隶盼翻身。主席韬略超万古,决策恰在戊子年。东野开赴北宁线,关门打狗奋铁拳。秋高气爽军威壮,战马长嘶渤海边。分割包围斩鲸鲵,南克兴城北义县。将有空前大决战,风烟滚滚满辽天。东北蒋家归路绝,九分死兮一分生。望江南兮家万里,关山阻隔空断魂。 (二)战略要地锦州城,自古兵家所必争。关内塞外挂两头,北挑满洲南燕京。锦州易手无东北,探囊取物下平津。老蒋下令定死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