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集团公司文化

刘光明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

刘光明  

页数:

314  

内容概要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研究顺应了当前企业重组兼并、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大潮。2004年4月,作者先后参加了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由山东省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部工会联合发起的企业文化经济论坛;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通过这两次会议,作者深切感受到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再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许多集团公司的要求,笔者于2004年2月出版了由中央电视台二套摄制、由中国科技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如何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系列光盘。在编写这套光盘讲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新观点,随着企业调研和课题的深入,本书提出了十大创新思想或曰十大新观念: 第一,如何在企业重组兼并、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大背景下对集团公司的文化进行整合迫在眉睫,它是指导企业新行为的出发点。 第二,世界上成功和失败的集团公司,其根本区别在于理念;世界上成功和失败的企业家的根本的区别也在理念。 第三,如何创造一个能使员工奋发学习、不断进步、携手努力,克尽已责的组织,关键在于提升学习能力和执行力。 第四,要强化企业文化再造的理念。 第五,企业协调一致和整体感是重要的。 第六,驾驭文化差异是各国企业、跨国公司走向经济全球化时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七,设计也正步入一个概念全面变革的年代。 第八,集团公司的信用文化建设是社会信用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九,公司的精神管理原本为企业的核心和本质。 第十,把集团公司的企业形象作为一项管理和营销任务来处理——它将是21世纪大部分购买决策(个人购买和团体购买)的关键性决定要素。

作者简介

刘光明浙江杭州人,199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教授、研究员。现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企业信用、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曾为荣事达、东方通信、雅戈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电网等单位实施企业文化工程和企业CI,并到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讲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课程。在布拉格第十届国际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年会上获CI导入创新一等奖。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企业文化》(第四版)、《企业文化案例》、《企业形象导入》(第二版)等。主要泽著有《企业文化世界》等,发表论文30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理念决定一切——集团竞争力的核心 第一节 凡事不是不可能 第二节 财富英雄成功及使其致富理念 第三节 企业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动力第二章 培育基于能力的集团文化——以安彩集团为例 第一节 提升学习能力和执行力 第二节 兼并重组中的跨文化管理 第三节 安彩企业文化的提升和再造 第四节 培育集团卓越的执行力和实施能力第三章 集团公司的文化再造——珠江案例剖析 第一节 再造启动于理念和文化 第二节 核心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再造 第三节 珠江——永乐战略的执行与理念再造 第四节 文化再造支持企业腾飞第四章 集团公司的跨文化管理 第一节 跨文化管理中的组织沟通和企业发展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商业往来 第三节 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与跨文化管理 第四节 多民族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第五章 集团公司的营销文化与品牌经营 第一节 集团公司的“贴牌”和“创牌” 第二节 靠营销文化走息创品牌之路第六章 集团公司的信用文化 第一节 集团公司的信用文化与社会信用 第二节 集团公司信用文化与企业联盟 第三节 集团公司信用文化与企业伦理 第四节 集团公司的合同诚信与交易关系管理第七章 集团公司的管理文化 第一节 集团公司的标杆管理 第二节 柔性技术和柔性管理 第三节 集团公司的咨询管理 第四节 集团公司的精神管理第八章 集团形象引领和创造价值 第一节 购买决策与组织形象的关系  第二节 公司形象的维护和修复 第三节 形象创造营销价值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成功的企业所追求的企业文化,正是要尽可能让每个员人工发挥创造力,达到一种心灵的高峰状态。只有在一种高度文明的企业文化中,当员工的创造性和“敬业”成为这种文明和文化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创造性和敬业才能真正变成心灵的需要。给定一个目标,首先不是去考虑可不可能实现,而是先去找方法,实现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集团公司文化 PDF格式下载



作者现在肯定很后悔当初组织攒了这么一本烂书,里面纯粹是各种不知所云的材料堆积起来的,有些看得出来是某机构自己写的,有些是翻译过来的,词不达意,前后不通。无论如何,这是我目前为止读到关于企业文化最烂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