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学
2005-7
经济管理
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
246
无
文化产业学是一门新兴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是一般文化学和文化研究所不能代替,也不能由产业经济学全包容的,它有着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所以,在讨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之前,有必要了解关于文化产业的三个重要范畴,即三个基本概念: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结果性表征,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产品,文化的进步是通过其物化形态和传播方式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产业正从各国经济的边缘向中心内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对于高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共同发展有着得在的战略意义。
刘吉发,1960年生,陕西商洛市人,汉族,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现任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西安市雁塔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长安大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情研究会行业研究员、全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陕西省价值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 长期以来,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撰著《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政治学论纲》等专著两部,主编《产业政策学》、《科技生产力研究》等著作六部,其著作曾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等国内外多家图书馆收藏。同时,在全国著名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曾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被授予长安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文明园丁”等多项荣誉称号。
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文化产业学的宏观定位1第二节 文化产业学的微观结构8工.历史进程篇第二章 文化产业的历史沿革15第一节 文化产业概论15第二节 西方文化产业的历史沿革31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历史沿革36第三章 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49第一节 西方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49第二节 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54第三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60Ⅱ.发展条件篇第四章文化产业的发展条件71第一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71第二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条件78第三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84第五章 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10l第一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特征101第二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构成105第三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111Ⅲ.运行机制篇第六章文化产业的市场运行121第一节 西方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状况121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消费状况134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趋势140第七章文化产业的体制创新157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需要157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166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176Ⅳ.政策取向篇第八章文化产业的时代特色195第一节 产业手段信息化195第二节 产业运作市场化198第三节产业发展全球化206第九章文化产业的政策定位213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213第二节 西方文化产业的政策取向219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231参考文献243后记245
一、文化产业学的研究内容 文化产业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产业,即在文化产业生产中具有共同特征的经济活动主体的集合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文化产业既有物质生产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是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具有意识形态性,属于精神产品,它的创造、制作、传播、消费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等同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销售。因此,文化产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的历史进程 文化产业的提出是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雅明在1926年撰写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首先提出的,他的这一观点遭到了当时“法兰克福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阿多诺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的强烈抨击,同时,阿多诺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名词。之后,对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功能及其社会地位,西方学者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多年来这一争论始终没有停止。 中国理论界对于文化产业的认识同样也经历了一番争论。然而,“文化产业”这一概念,随着理论界的研究、争论以及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成熟,特别在“十六大”以后,文化产业的地位得到了肯定,从而推动了文化产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条件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结果,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产品,文化的进步是通过其物化形态和传播方式决定的。因此,文化产业的诞生体现着文化的进步,同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文化产业也同样需要其发展条件,主要包括物力条件和人力条件,其中物力条件包括物质条件、资本条件和资源条件。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在物质条件中,经济基础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基石;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要进行资产兼并和重组,必然要有金融系统的参与,所以资本条件是其快速发展的保障。由于文化产业的资源与别的产业的资源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以市场为依托,进行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和有效配置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文化产业的人力条件中,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与物质生产的企业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三)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一定的机制下进行,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只有在一种良性的、完善的机制下运行,才能快速发展且不断壮大。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文化体制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础性关系,必然要求文化体制朝着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方向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不仅是我国现在和将来的主要经济制度形态,而且也将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从现阶段我国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来看,它涉及文化生产、文化交流、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化权利等各方面,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国有文化企业,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就是要正确理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关系。 (四)文化产业的政策取向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有的已成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消费所占的比重也在进一步提高,这就迫切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文化产业至今仍处于培育和初步发展阶段,其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为此,需要借助于国家政策的力量,通过制定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中国的文化产业以超常的方式转型和发展。所以,在我国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时,很有必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韩国、芬兰等国制定的产业政策及相关法规,以便更好地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服务。
本书以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主线,以文化产业系统的互动格局为框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全书遵循文化产业的内在逻辑,以历史进程作为逻辑起点,进而扩展至发展条件,延伸到运行机制,最后落脚到政策取向。作为当前文化产业的一部理论性著作,本书既具有自身逻辑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又体现了理论观点的创新性。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