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突破极限

唐清建 编 唐清建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01出版)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唐清建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01出版)  

作者:

唐清建 编  

页数:

261  

Tag标签:

无  

前言

商业秩序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有着进步的秩序,仅从商业秩序就可以得出一个明晰的结论。不仅如此,商业秩序是一种生产关系,也是构成这个社会全部经济基础里面最核心的、最富活力的一部分;还不仅如此,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进步过程中都离不开新的商业秩序的建立、巩固和完善。商业新秩序的本质是保护先进生产力,而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一个社会就不会有根本性的进步,这是个常识。要建立先进的商业秩序,或者我们称之为商业新秩序,就必须得有上层建筑相应的改革,因为如果没有上层建筑相应的改革,新的商业秩序就不可能建立起来。但事情的另一方面是,商业秩序的建立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个顽强不息的生长过程,是一个不可扼杀的过程,所以它表现出一种强大的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的上层建筑,或者是上层建筑的巨大改革、变革也离不开商业新秩序对它的巨大推动作用。唐清建先生编著的《突破极限——中国式商业新秩序的寻找》最后确定其价值恰好就在这里,因此说这是一部有着深刻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有着深刻思想、足以引发人们思考的一部商业秩序类的力作。这一部应运而生、关于商业新秩序的著述,也可视为新政治经济学的读本。所以称其为应运而生是因为时代的需要,我们正处在由农业国走向工业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循环走向世界经济循环的过程中。20余年改革开放的结果,要求建立新的商业秩序,这也是巩固和保卫已有的改革成果,并且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制度措施。我国现在的经济秩序状况是新生的、富有活力的、积极的、进步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真正市场经济的经济。

内容概要

  《突破极限:中国式商业新秩序的寻找》忠实地记录商业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输入新的元素。  我们“使新闻变得像故事样吸引人”,我们的深度不是通过篇长文章来体现的,我们的深度就是成千上万的事实。  我们“使新闻具有睿智化的商业思维”——用我们的分析工具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为读者提供睿智化的思维路径。

作者简介

唐清建,1972年生,河南南阳人,现为《中国经营报》特稿部主任。从业8年来,两度获得中国产业报协好新闻一等奖。麦克卢汉说,媒介使人自恋和麻大。这位新闻界先师圣贤的预言正在作者身上“变现”,但稍有不同的是,他自恋并不麻木——为文但求一句新:笃言“文章本天成”;常常“做着记者的活,想着总理的事”;天命理想主义;自信新闻有我更精彩。

书籍目录

序重构商业新秩序第一章 外资中国新趋势第一节 凯雷并购徐工:外资蚕食中国产业NO.1调查/002西方舆论对此评价说,徐工完全出让控股权的改制模式,成为国际资本“检验中国政府改革大型国企决心的试金石”。第二节 “洋水务”中国谋局/026深谙中国的苏伊士集团此次收购也仍旧是“暗度陈仓”,用其下属的合资子公司——中法水务来完成此次扩张,而自己则不动声色地隐藏在背后。第三节 房地产调控:外资博弈“不设限”/035中国在2002年取消外销房、内销房的区别。自此,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7个成员国中少数几个对房地产投资没有限制的国家。第四节 “卡位”文化市场:外资开辟中国“第二战场”/044这类项目的运营周期往往和地方政府的执政周期吻合,都是3-5年,很符合中国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的需求。外资往往利用地方政府的渴望心理,反复压价,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第二章 中国规则潜行第一节 围猎“中国需求”:我们的谈判砝码丢了/056中国钢协图谋的并不是几个点的价格涨跌,而是要突破垄断暴利集团对“中国需求”的任意掠夺,寻求建立一个国际铁矿石贸易的新秩序。第二节 中国汽车关门“逼”狼:到了讲战略的时候了/066一些外资企业投资上百亿元,只拉动二三百人的就业。这对于人口众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地方政府来讲是以牺牲大利益,换取小收获。第三节 中国标准受阻之后/075中国标准从定位开始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发起者不是以产品市场推广为目的,而是为了利用其标准,与国际标准组织做技术交换。第三章 商道新走向第一节 国学:中国式商道“新外衣”/088国学选择精英、高端、窄众的普及方式和传播路径,是否与互联网时代自由、平等的精神以及国学复兴的愿望相悖?第二节 “萨班斯法案”中国命题/100当经济主体可以预期的“犯错成本”远远低于他可能获取的经济收益时,他就会有充分的动机和激励去冒险,中国资本市场遭遇的正是这一危机。第三节 “逆向淘汰”警示:创新者的脆弱/107“成功谁保护、失败谁帮助”,这是创新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就第一个层面来说,邓国顺和他的朗科已为我们做出“令人不安”的诠释。第四章 新经济谋变第一节 互联网精英转型:草根颠覆?/120如果说张朝阳、陈天桥代表了互联网商业化的成功,是互联网1.0时代的代表;那么芙蓉姐姐、流氓燕等的出现则代表了互联网开始在草根层面带来真正影响,她们是草根传播2.0时代的开端。第二节 盛大转型幕后/131从商人到企业家,只是一个身份的差别,但这正是陈天桥这位“少帅”所最为关注的。“财富是手段,而不是目标”。用这样的商业逻辑来看待转型之中的陈天桥也许更为明朗一些。第三节 TD-SCDMA:一个创新样本的启示/139政府在想企业的事,企业则在想政府的事。政府部门盲目“与国际接轨”,推出一些先进技术为标准,这会限制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总想推出自己的标准,并努力使之成为国家标准。第四节 高新产业忧患/150在对企业的扶持上,韩国政府紧紧瞄准了一个点——三星。目前,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太过面面俱到,不能够重点突出,到头来“大家都不解渴”。第五节 捍卫“首富神话”/160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正是依靠各国政府强力的政策扶持,光伏产业才得以高速发展,因此,这个巨大的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第五章 改革新方向第一节 四川“第一商业贿赂案”幕后追踪/170王德军栽了,栽在了公权力的便车上。辉煌一时的王德军最终也没有逃离一个转轨时期商人的宿命:成功之际,往往是失去自我之时。第二节 垄断降薪“一小步”/179垄断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已经接近5倍,差距最大的为石油行业,个别企业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人者的差距接近100倍。第三节 “新农村”河南试验:“蚂蚁啃骨头”开口/188帮助贫困农民树立信心的不只是政府部门。针对那些没有配套资金发展生产,连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贫困户,目前一些企业正在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第六章 医改新实践第一节 “宣威模式”调查:寻找新医改方向/202以政府为主导的“宣威模式”,似乎成为解决中国人“看病贵”的一块“试验田”,专家们对此的诠释是,新一轮医改终将走上政府主导的轨道,但这并不意味着退回计划经济时代。第二节 医改剑指“特殊利益集团”/212这是一个“下改上不改”的改革。从卫生部到省卫生厅、市县乡卫生局,没有一个十分对口的行政隶属单位,有时候上面发文件下来,都不知道该送给谁。第三节 把脉“过度诊疗”/221在利益驱动下,医院竞相争取“过度诊疗”的利润空间,引发了医院之间的“医备竞赛”。这给医疗设备产销商们带来巨大市场的同时,商业贿赂的阴魂也如影而至。第七章 企业家宿命第一节 中国富豪非正常死亡幕后/232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企业家来说,机会多,诱惑也多。现在的企业家往往是白手创业的第一代,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抓住每一个创富的机会,而很少考虑自己身心成本的付出。第二节 赵新先被拘真相/243如果我们不正视历史,我们很快又会看到第二个、第三个赵新先倒向路边——60岁上下的国有大型企业负责人还有不少。第三节 公权力之殇/253在公权力发动的这起“超限战”中,民营企业家何国钧的身影却显得那样“势单力薄”。赤膊上阵的他们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人一桶泪,一人一身伤。”跋 新秩序的宣言书主笔感言

章节摘录

插图:挂牌近一年,尽管徐州国资委一再三缄其口,但却不乏转卖国资的大手笔。几乎在凯雷并购徐工同一时间,徐州钢铁总厂主体产业作价7亿元卖给法国钢铁巨头圣戈班集团,与徐工、徐州电力并称为徐州三大支柱的徐州烟草也已经被列为徐州国资委的“整合计划”之中。在被徐州国资委列人改制范围的362家国有企业中,至今已经完成改制312家,其中不少有名国企被外资控制。国资重镇徐州俨然成为“国退洋进”的急先锋。经历了徐工与卡特彼勒“合资风波”的人们记忆犹新。10年前,徐州地方政府把引进卡特这样的国际大企业列为当年政府重点项目,在签约的时候甚至包下北京钓鱼台酒店,准备盛大庆贺。但在签约前一天,卡特突然提出附加优惠关税的协议。说服海关无望后,当时的徐州市政府连夜决定拿出地方财政补贴,“不惜一切代价把外资留下来”。卡特彼勒留下来的结果,并没有给地方财政和当地就业带来预想的红利。相反,卡特与徐工的合资公司在跨国企业转移定价等繁杂的财务体下连续多年“亏损”,不少徐工多年培养的业务骨干也转投卡特门下,本土人才大量流失到外企。有了卡特的前车之鉴,徐州地方政府此次为徐工选择合资对象慎之又慎。但恰恰是地方政府曾经的“拉郎配”式的盲目重组造成了徐工今日的困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出现山工和柳工这样的大型企业,在政绩冲动下,徐州政府把当地众多分散的机械企业重组加入徐工集团。据了解,目前徐工正在实施破产的四家企业即徐州特种汽车总厂、徐州铸造总厂、徐州纺织机械厂、徐州通域集团,全部是几年前政府交给徐工兼并、自身难以维继的企业,当时政府的说法是徐州机械行业要“上规模、做大做强”,同时徐工还托管着50多家近年来进行主辅分离的改制企业。从2003年设定改制时间表开始,徐州政府再一次主导了徐工改制的整个过程。从民企德隆和三一重工,到卡特彼勒等国际产业投资者,最终经过数轮竞标之后选择了财务投资者凯雷集团。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冰冷的资本意志面前,地方政府的强势推手多少显得有些一厢情愿。相反,国际财务投机者的逐利性或将成为徐工翻身的一个契机。6个月后……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部有着深刻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有着深刻思想,足以引发人们思考的一部商业秩序类的力作。这一部应运而牛、关于商业新秩序的著述,也可视为新政治经济学的读本。  ——卓达集团董事长杨卓舒在新形势下,重建商业秩序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和谐都会导致秩序的错乱。因此,从民众的层面乃至从社会层面看待与审视商业秩序的重建,更具有现实价值。而突破这些旧规则的束缚,创立新规则,则需要他们——中国的企业家们。实业救国,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奉献着青春和热血。然而,他们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比如苗建中、陈星国、冯永明、祝风生……很多很多。  ——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 李佩钰


编辑推荐

《突破极限:中国式商业新秩序的寻找》:这里记录着新营商环境下的创新与变革,这里关注着商业变革与旧商业秩序的冲突——这里倡导新的营商秩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突破极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