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思想解放的历程

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 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

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 编  

页数:

232  

内容概要

30年前,中国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兴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兴。但许多人还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毛泽东思想,还不能正确区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和晚年错误,“左”的思想的长期影响和“两个凡是”的禁锢依然是严重障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就为我们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逐渐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经胡耀邦同志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针对当时一些同志不理解甚至不接受、不赞成的情况,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篇文章给予了充分肯定,一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党心民心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书籍目录

在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国之路——献给改革开放30年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历程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改革开放30年解放思想的伟大历程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启示一场关系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讨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回望与前瞻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新局面“民生四度”考问政绩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培育创新文化促进自主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圳社会科学院科学发展观深圳研究基地五年来宏观调控的历程和经验理论武装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凝聚在伟大旗帜下——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生长点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化的统一附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之路——献给改革开放30年张胜友  深圳莲花山顶,七峰如莲,松柏苍翠,绿荫匝地。邓小平塑像高高耸立于此:他老人家身披风衣,目光炯炯,上身前倾,脚步匆匆……似乎又一次巡视在珠江三角洲这片热土上。  回首1979年和1986年,邓小平曾两度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榜,标题赫然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时代》周刊驻北京分社社长里查德?霍尔尼克充满敬意地说:邓小平“给世界带来了震撼”,“他所做的事情,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领导人能够望其项背”。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兴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始于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曲折的探索,成功于邓小平高蹈宏阔的改革开放谋略与阔步前行的胆识,承传光大于后继者江泽民、胡锦涛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开拓与奋进。中国人民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豪迈与自信的身姿走入新世纪!  人们记忆犹新——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第一次南下,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后兴致勃勃地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接着又用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极严肃地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1984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从而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经济带——掀起了继创办经济特区之后对外开放的第一个高潮。1985年1月,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州)、泉(州)、厦(门)三角地区为内外交流、城乡渗透的开放式沿海经济开发区——掀起了对外开放的第二个高潮。1988年春,中央确立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其后,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以上海为龙头激活长江流域一江春水,拉动中部腾飞;开发大西北地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东北亚经济圈;发展与欧盟等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掀起了对外开放的第三个高潮。至此,由东向西,由南往北,以点及面,从沿海到沿边到内陆,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全面开放大格局。  回望30年前,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从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怎么样的党再到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应该说,我们实实在在摸到了三块坚固的理论基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国家开辟的一条全新的战略道路——通过改革开放,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由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屈辱痛定思痛之后,以前无古人的气魄和延揽八方的胸襟,开始面向世界拥抱世界!  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思想到实践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被国人普遍称誉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那么,邓小平第二次南方视察的一系列重要谈话,从理论上透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则理所当然地掀起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新高潮。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宣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一个复兴的经济大国的不屈信念,豪迈地汇人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主潮;“百年奥运,中华圆梦”——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都卷入一个狂欢之夜……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一个重要的信息在神州大地乃至全世界迅捷传播:“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胡锦涛总书记满怀激情地昭告全党: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历史如此巧合。  我们既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挫折的前29年;又经历了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下求索,改革开放大获成功的后29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新高度,将满怀豪情地向第三个29年进发。  倘若以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为分界,改革开放新时期正好又是前后两个15年。当我们从十七大出发前往抵达第三个15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的时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全面走向定型化。  如果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加以观察,党的十七大又处于第一个10年的后半程与开启第二个10年的连接点上。无疑,十七大所处的这三个重要的时空联线,给予我们无穷的遐思与启迪……  显然,一个思想大解放、改革大推进、社会大发展的新浪潮即将席卷而来。外电纷纷评述说: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思路、发展轨迹上的又一次“漂亮转身”!  人们记忆犹新——1997年7月1日,当香港金碧辉煌的会展中心降下英联合王国国旗和香港旗,随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国运昌隆,好事成双——1999年12月20日,在澳门新落成的文化中心花园馆,同样一幕的降旗升旗仪式重现……被英帝国主义管治了156年的香港和饱经442年沧桑漂泊的游子澳门,就这样前脚踩后脚地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面对国耻的最后洗雪——此情此景,普天下中华炎黄子孙无不更加缅怀那位老人、那位天才地创立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并有一个心愿在香港回归之日到香港土地上走一走、看上一眼的老人;更加追思一代又一代为中华民族富强兴邦而不惜赴汤蹈火的仁人志士!  毋庸置疑,当年邓小平果断决策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率先开放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时,对于香港、澳门、台湾前途命运的考量,不能不说是极其重要的题中之义。  这是一个大中华经济圈崛起的战略新思维!  当今中国,裹挟着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飓风,正以社会转型规模最大最迅捷最平稳以及增幅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高增长,越来越走人世界的眼睛里——  英国《金融时报》称:“十年来,中国经济闯过并排除了一轮又一轮国内、地区和全球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经济衰退和本土发生的非典事件。没有一次危机能让中国经济陷入窘境。”并赞誉为:“世界经济中的稀有动物……其影响力更像一个大国的感觉。”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专题《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开宗明义地指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并不夸张。”美国财长鲍尔森则称:“中国已是全球经济领袖之一。”  显然,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声音因蒸蒸日上的经济越来越响亮——中国成为世界经济航母的另一个“引擎”……  2007年,中国的GDP大约为3.3万亿美元,飙升至全球第三位;外汇储备达1.5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两亿多人口实现脱贫,全国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  过去10年,前来中国求学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已从3.6万人激增至11万人。中国已在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地设立了210所孔子学院,以教授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中国的钢铁生产量连年飙升已超出5亿吨,很快将达到全世界钢铁总产量12亿吨的一半。  与此同时,2007年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杂志SCI和SSCI索引中,28.9%的条目都与中国事务有关。外国人纷纷惊呼:“中国实现了真正的大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真正的大跃进!”  中国对于自身的发展前景与奋斗目标是异常清晰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或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历经3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东部已迅速崛起三大城市群落: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强大的引擎。  完全可以预言:中国东部沿海线上很快还会有旅顺大连、山东半岛和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三个新的城市群崛起;中国中部和西部估计还会形成9个城市群——如此一来,在21世纪的上半叶,将会有15个城市群犹如璀璨夺目的珍珠散落于神州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毋庸置疑,这正是13亿中国人在21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梦”——“应乎天理,顺乎人情,适乎时代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伟业!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头睡狮,它一旦醒来将会撼动世界的。  显然,世界已在倾听巨人的步伐……  回望千年,回望百年——  滔滔黄河可以作证……  滔滔长江可以作证……  滔滔珠江可以作证……  历史如此厚爱。中华民族从苦难深重中觉醒,中国人民在改  革开放中奋进,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终于走出  了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和平发展之路——中国之路!  (《人民日-报))2008年3月3日第16版)  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历程李君如  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我党积改革开放30年之丰富经验得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继续解放思想。  上篇:新时期我党思想解放的历史轨迹  1.十六大以前,我党面临四个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这一时期我党的思想解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十六大以前,我党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四个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一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的考验;二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临着中国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考验;三是邓小平去世后,面临着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考验;四是面对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抓住战略机遇期,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实现奋斗目标的考验。之所以称之为“考验”,是因为:一方面,它们涉及的问题是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重大问题时,党内外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不同倾向或不同声音。也就是说,所谓“考验”,实际上就是选择,党和人民在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选择。选择什么,怎样选择,就有一个思想路线问题。因此,十六大前党的思想解放历程,实际上就是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重大历史关头、四次重大选择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程。这个历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  从1976年秋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两年多时间,我党经历了一个“在徘徊中前进”的时期。其具体表现就是:党中央提出了“抓纲治国”的方针,“治国”的任务包括要开始“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纲”就是开展揭批“四人帮”运动,但不能触及“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与此相联系,党中央提出了“两个凡是”方针,并把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要求、为“天安门广场”事件和其他冤假错案平反的声音,看作是阶级斗争新动向。这就影响了拨乱反正,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由于“四人帮”的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加上邓小平在1975年领导全党进行整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党内健康力量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向多年来形成的“左”的思想特别是“两个凡是”方针提出了挑战。邓小平在1977年5月24日的一次谈话中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背景下,1978年5月,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为导火线,爆发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通过这场大讨论,根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党中央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探索。这些成果,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为全会召开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由此而成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第二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起步。改革开放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社会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关键是要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建立能够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地激励人民群众积极性的社会主义新体制。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也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改革从体制的角度看,是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是一场新的革命,要敢于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从基本制度的角度看,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能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偏离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论的认识论角度看,又是一场伟大的试验,领导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  在实施这个工程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左”的反对。有些人从农村改革和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就不断责问改革开放是姓“社”还是姓“资”,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甚至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和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二是右的干扰。有些人总是想改变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三是某些工作指导方面的失误。比如,在推进具有很大风险的价格改革等重大改革时没有抓紧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这三方面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思想理论战线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局面。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国内政治风波,把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思想战线方面遇到的问题集中地暴露了出来,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也再次提了出来。在这一关键时期,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1992年南方谈话,对中国政治乃至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个重要讲话回答了六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是强调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二是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四是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五是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六是强调必须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这个重要谈话产生的思想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  在这个重要谈话的指导下,中央开始筹备召开党的十四大。当时,在总结14年改革开放经验的过程中,如何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有了南方谈话,但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上认识还是很不统一。有的主张搞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有的主张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有人主张干脆捅破这张纸,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江泽民同志经过认真思考和调查研究,于1992年4月30日表示:十四大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要前进一步,这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同年6月9日,他到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表态他倾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月12日,邓小平在同江泽民交谈时,明确表示赞成江泽民的提法,说:实际上我们是在这样做,深圳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还说:在党校的讲话可以先发内部文件,反映好的话,就可以讲。这样十四大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  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大会,做出了三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我们都知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没有思想解放的推动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我们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思想解放的历程 PDF格式下载



一本不错的书,建议可以读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