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企业劳动产权概论

李惠斌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李惠斌  

页数:

267  

内容概要

  《企业劳动产权概论》是一门专门研究财富分配问题的著作。与传统的分配理论不同,作者所关注的是企业增量产权的分割问题。作者在书中引入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分配的近百年来(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出现的企业增量财富的分割问题,并且依据这种理论找到了企业增量产权分割的量化方法。《企业劳动产权概论》所提出的劳动产权制度在今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它也将因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贡献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

作者简介

  李惠斌,男,1954年12月生于山东省莱州市,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现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主编,台湾省中国文化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经济学,近期主要著作有:《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全球化:中国道路》、《重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哲学问题》、《新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等,发表文章百余篇,其中《企业发展的悖论与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学说与职工持股》、《重新认识按劳分配问题》、《剩余价值的社会主义分配》、《从资本到劳动的经济学话语转换》等文章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书籍目录

序1 为企业投资人写的序言序2 为企业全体劳动者写的序言序3 为一般读者写的序方导论 劳动产权理论概述一、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二、劳动产权与劳动力产权:两个不相干的问题三、“资本雇拥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四、关于本书的内容和结构第一篇 劳动产权的一般理论第一章 劳动概念的重要解读一、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二、活劳动、物化劳动与过去的劳动三、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四、维塞尔的劳动分类五、劳动概念的进一步划分第二章 劳动产权概念的历史回顾一、什么是劳动产权?二、约翰·洛克的劳动产权概念三、亚当·斯密与劳动产权概念四、“异化劳动”与劳动产权概念五、剩除价值学说与劳动产权概念六、劳动产权概念与利润分享制度第三章 重新认识按劳分配问题一、怎样理解“按劳分配”二、三种不同的国有企业分配方式三、改革开放对按劳分配提出的新要求四、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五、按劳分与与按资分配六、第三次产业革命对分割方式改革的要求七、按劳分配政策是富民政策第四章 从国家产权到社会产权一、社会主义——一个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存在二、从国家产权向社会产权的模式转换三、21世纪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走势第五章 从资本到劳动的经济学活语转换一、从资本到劳动的经济学话语转换二、风险责任主体缺位带来现代经济学困境三、劳动产权分割模型与社会主义企业理论四、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规范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第二篇 劳动产权的结构分析第六章 劳动产权的一般结构分析……第七章 利息收益第八章 企业风险与风险劳动回报第九章 企业活劳动回报第三篇 企业劳动产权的分割与计算第十章 国有企业劳动产权:症候分析与理想分享模式第十一章 集体企业劳动产权:症候分析与理想分享模式第十二章 个人投资型企业劳动产权:症候分析与产权分享第十三章 公司制企业劳动产权:症候分析与理想分享模式附录1: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劳动产权制度设计方案附录2 横店集团的企业制度创新附录3 欧美国家早期的利润分享制度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维塞尔的劳动分类  奥地利经济学家弗·冯·维塞尔在其1982年出版的《自然价值》一书中,对劳动的具体形式作了一个简单的分类。他把劳动划分为“普通的手工劳动、较高级的技术劳动和最高级的脑力劳动”(维塞尔,页203)。维塞尔的划分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一个有意义的和可以接受的划分方式。  普通的手工劳动即我们所说的体力劳动或简单劳动,是一种重要的劳动形式,但不是惟一的劳动形式。在我们谈到这种劳动形式时,我们会遇到来自完全相反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如前所述,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认为,只有简单的体力劳动才可以称得上生产性劳动,其他形式的劳动都不算是生产性劳动。不错,马克思当年写的《资本论》以及他们所为之奋斗的,主要是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广大工人阶级,而当时的所谓工人或劳动者,主要指的是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传统所谓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即所谓“蓝领工人”,已经或正在成为劳动者中的少数,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部分劳动者的人数会越来越少。以美国为例:美国上世纪50年代有33%的工人在制造业就业,60年代下降至30%,80年又降至20%,90年代中期降至17%以下,有人估计到2005年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将下降到12%以下(里夫金,页13)。美国华盛顿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甚至预言,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没有工人的时代。他这样写道:“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市场和自动生产的新时代。通向接近无工人经济的道路已经在望。”(同上书,页334)就中国而言,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不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在急剧下降(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乡镇企业和向城市流动),而且传统工业也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大量的工人下岗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问题的存在。此外,传统工业的技术性升级使得产业工人的知识和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事非技术性劳动的劳动者的人数也在不断下降。  当然,制造业或传统工业从业人数的下降并不意味传统产业的产值在下降,更不说明这个产业已经不存在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此外,各种先进的或高技术的产业部门也需要一部分从事简单劳动的辅助性劳动者。因此,当我们分析劳动产权时,我们依然把这部分劳动者的劳动作为重要的劳动形式。  维塞尔所说的“较高级的技术劳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和占主要地位的劳动方式。我们所说的信息产业中的劳动主要的是这种技术性劳动。另外,农业和传统工业企业的专家、经理人员、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从事技术性劳动的人员,都属于这类劳动者之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信息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今天,这部分劳动者在人数上正在成为全部劳动者中的多数,就全球而言,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些人是劳动者。不同的是,这些劳动者的劳动属于复杂的劳动,而复杂劳动也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不仅如此,在计算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量时,我们不要忘记了按照马克思讲的,在他们的劳动时间上要乘以一个x,这样才能体现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劳动贡献上的差别,从而公平地计算他们的劳动回报。此外,个人工作绩效的大小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我们打算放在后面论述。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企业劳动产权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