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斯宾诺莎读本

(荷)斯宾诺莎 著,洪汉鼎 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荷)斯宾诺莎 著,洪汉鼎 编  

页数:

35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据说斯宾诺莎有一次对莱布尼茨说:“一般哲学是从被创造物开始,笛卡儿是从心灵开始,我则是从神开始。”这里清楚地表明,斯宾诺莎非常明确他的哲学的出发点和笛卡儿哲学有着根本差别,也正是这个原因,斯宾诺莎有一次朋友讲到他的哲学时说:“我并不认为我已经发现了最好的哲学,我只想知道我的哲学是一种真实的哲学。”

作者简介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1632年11月24日生于荷兰阿姆斯将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后来由于与犹太教会断绝关系,改名为别涅迪克特·德·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是伟大的伦理学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是为真理和自由而奋斗的一生,他为人公正、善良、满腔热情,终身为人类进步和正义事业而斗争。斯宾诺莎生前只出版过两部著作:一部是1663年以他真名发表的《笛卡儿哲学原理》,一部是1670年匿名出版的《神学政治论》。1677年11月,斯宾诺莎死后不久,他的一些朋友汇编并出版了他的《遗著集》,这部集子共收入了斯宾诺莎的5部作品:《伦理学》、《政治论》、《知性改进论》、《希伯来简明语法》和《书信集》。不幸的是,这部《遗著集》在出版后几个月就被荷兰政府查禁。

书籍目录

导论:斯宾诺莎的生平、著作和学说大旨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第一篇 论神 第一章 神的存在 第二章 神是什么第二篇 论人及其所有物 序言 第一章 论意见、信仰和知识 第二章 什么是意见、信仰和清晰的知识 第二十六章 论真正的自由附录一 认神附录二 论人的心灵知性改进论 一 导言:论哲学的目的 二 论知识的种类 三 论知性神学政治论 序 第十四章 信仰、信神的定义,信仰的基础,信仰与哲学永远分了手 第十五章 论神学不是理智的奴婢,理智也不是神学的奴婢,一个理智的定义,这个定义可使我们承认《圣经》的权威 第十六章 论国家的基础;个人的天赋之权与公民权;统治之权 第二十章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伦理学 第一部分 论神 第二部分 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节选) 第三部分 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节选) 第四部分 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节选) 第五部分 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政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论自然权利 第五章 论国家的最好状态 第六章 论君主政体(节选) 第八章 论贵族政体(节选) 第十一章 论民主政体(残篇)书信集 第2封 斯宾诺莎致高贵而博学的亨利·奥尔登堡阁下 第4封 斯宾诺莎致高贵而博学的亨利·奥尔登堡阁下 第9封 斯宾诺莎致博学的青年德·福里 第10封 斯定诺莎致学识渊博的青年西蒙·德·福星 第12封 斯宾诺莎致博士学而干练的哲学和医学博士路德维希·梅耶尔阁下 第30封 斯宾诺莎致高贵而博学的亨利·奥尔登堡阁下 第32封 斯宾诺莎致高贵而博学的亨利·奥尔登堡阁下 第34封 斯宾诺莎致尊敬而谦逊的胡德阁下 第35封 斯宾诺莎致尊敬而谦逊的胡德阁下 第36封 斯宾诺莎致尊敬而谦逊的胡德阁下 第48封 斯宾诺莎致尊贵的海德堡大学教授、帕拉庭选帝侯参赞J.路易士·法布里齐乌斯阁下 第50封 斯宾诺沙致谦恭而谨慎的雅里希·耶勒斯阁下 第83封 斯宾诺莎致高贵而博学的爱伦费德·瓦尔特·封·谢恩豪斯阁下 第84封 斯宾诺莎致一位不认识的朋友 关于《政治论》附录 斯宾诺莎生平和著作年表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书摘(一)当我受到经验的教训之后,才深悟得日常生活中所习见的一切东西,都是虚幻的、无谓的;并且我又确切见到一切令我恐惧的东西,除了我的心灵受它触动外,其本身既无所谓善,亦无所谓恶。因此,最后我就决意探究是否有一个人人都可以分享的真正的善,它可以排除其他的东西,单独地支配心灵。这就是说,我要探究究竟有没有一种东西,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我就可以永远享有连续的、无上的快乐。 (二)我说“最后我就决意”这样做,因为初看起来,放弃确实可靠的东西,去追求那还不确定的东西,未免太不明智。我明知荣誉和财富的利益,倘若我要认真地去从事别的新的探讨,我就必须放弃对于这些利益的寻求。假如真正的最高幸福在于荣誉和财富,那末,我岂不是失之交臂;但假如真正的最高幸福不在于荣誉、财富,而我用全副精力去寻求它们,那末,我也同样得不到最高的幸福。 (三)因此我反复思索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新的生活目标,或者至少确定有没有新的生活目标的存在,而不致改变我平常生活的秩序和习惯,这是我所屡次尝试的,但总是没有成效。因为那些在生活中最常见,并且由人们的行为所表明,被当做是最高幸福的东西,归纳起来,大约不外三项:财富、荣誉、感官快乐。萦绕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不能想到别的幸福的,就是这三种东西。 (四)当人心沉溺于感官快乐,直到安之若素,好像获得了真正的最高幸福时,他就完全不能想到别的东西。但是当这种快乐一旦得到满足时,极大的苦恼立刻就随之而生。这样一来,人的心灵即使不完全丧失它的灵敏,也必会感到困惑而拙钝。对于荣誉与财富的追求,特别是把它们当做自身目的[原注1],最足以使人陷溺其中,因为那样它们就被当做最高的善。 (五)然而人心陷溺于荣誉的追求,特别强烈,因为荣誉总是被认为本身自足的善,为一切行为所趋赴的最后目的。而且我们获得荣誉与财富,不像获得感官快乐那样立刻就有苦恼与悔恨相随;反之,荣誉、财富获得愈多,则我们的愉快愈大,因而我们想要增加荣誉、财富的念头也就愈强烈。但是当我们一旦感到沮丧时,极大的苦恼便跟着发生。荣誉还有一种缺点,就是为了追求荣誉,我们必须完全按照人们的意见生活,追求人们通常所追求的东西,规避人们通常所规避的东西。 (六)现在我既然见到,所有这些东西实在是寻求别的新生活目标的障碍,而且不仅是障碍,实在是和它正相反对,势不两立,二者必去其一,因此我不能不考察一下,究竟哪一个对于我比较有益。因为,像前面所说过的,我好像是自愿放弃确定的善而去追求那不确定的东西。但是当我仔细思考之后,才确切地见到如果我放弃这些东西,来从事新的生活目标的探求,则我所放弃的就是按本性说是不确定的善,像上面所指出的那样,而我所追求的却不是在本性上不确定的善而是常驻不变的善,只不过获得这种善的可能性却不很确定罢了。 (七)经过深长的思索,使我确切见到,如果我彻底下决心,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肉体快乐这三种东西,则我所放弃的必定是真正的恶,而我所获得的必定是真正的善。我深知,我实在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不能不强迫我自己用全力去寻求药方,尽管这药方是如何不确定;就好像一个病人与重病挣扎,明知道如果不能求得救药,必定不免于一死,因而不能不用全副力量去寻求救药一样,尽管这药方是如何不可靠,因为他的全部希望只在于此。但是世俗一般人所追逐的名利肉欲等,不仅不足以救济人和保持生命,且反而有害;凡占有它们的人——如果可以叫做“占有”的话——很少有幸免于沉沦的[原注2],而为它们所占有的人则绝不能逃避毀灭。 (八)世界上因拥有财富而遭受祸害以致丧生的人,或因积聚财产,愚而不能自拔,置身虎口,甚至身殉其愚的人,例子是很多的。世界上忍受最难堪的痛苦以图追逐浮名而保全声誉的人,例子也并不少。至少因过于放纵肉欲而加速死亡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九)由此可见,所有这些恶的产生,都是由于一切快乐或痛苦全都系于我们所贪爱的事物的性质上。因为凡是不为人所贪爱的东西,就不会引起争夺:这种东西消灭了,不会引起悲伤;这种东西为人占有了,不会引起嫉妒、恐惧、怨恨,简言之,不会引起心灵的烦扰。所有这些心灵的烦扰都起子贪爱,即前面所说过的那种变幻无常的东西。 (十)但是爱好永恒无限的东西,却可以培养我们的心灵,使得它经常欢欣愉快,不会受到苦恼的侵袭。因此,它最值得我们用全力去追求,去探寻。但是必须注意,我上面所用“如果我彻底下决心”等字,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即使是所要追求的东西已经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灵上,我还仍然不能立刻就把一切贪婪、肉欲和虚荣扫除净尽。 (十一)但是有一层我却体验到了,那就是,当我的心灵在默念上述的道理时,它就不为那些欲念所占据,而从事于认真考虑新生活的目标。这种体验给我很大的安慰,因为我确实见到这些病痛并不是绝对不可医治的。虽说这种私欲消散、心安理得的境界,起初是很稀少而短促的;但是我愈益明确见到真正的善所在,这种境界显现在我心中,也就愈加经常、愈加持久。特别是当我确切认识到,如果把追求财富、荣誉、肉体享乐当做自身目的,而不把它们当做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实在有百害而无一利时,则我的心灵便愈觉沉静不为所动;反之,如果只认对于财富、荣誉及快乐的追求为手段而非目的,则它们就会受到一定的节制,这不但没有什么妨害,而且对于我们所以要把它们作为手段去追求的那个目的的实现,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我得便将加以适当的说明。 P80-P82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斯宾诺莎读本 PDF格式下载



其实知道斯宾诺莎是很晚时候的事情,西方哲学史的老师介绍说,斯宾诺莎是哲学家中少有的言行一致的人,我一听立马想有这样稀有评价的人会是怎样的。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跟我们说,颇有些苦口婆心,他说你们不喜欢现在学的这些书这些人没有关系,但你们一定可以从这几千年,这许多人中选出一个来用心阅读。当时对所谓高山流水领会仅限于作文里那几个枯燥的例子,也没预料过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真的想把所有能抚到的琴弦能听到的音韵通通勉强用于抒情。不会有太多人有如此令人心境平和的力量,我其实觉得庄子与斯宾诺莎有许多相似之处,不管是其人还是其思想。


他是个有魅力的人...


看不懂。这就对了!


对理解基本的思想有帮助,但是还要买原著


了解斯宾诺莎很全面的书籍


读这本书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哲学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