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06中国政党制度年鉴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页数:

509  

前言

中国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中国政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以其伟大的独创性、巨大的优越性展现在世人面前。200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颁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的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必将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续写辉煌。继往才能开来,全面、准确、及时记录和反映多党合作的实践成果、制度建设情况和理论研究动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中国政党制度作用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更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需要。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研究相对滞后,至今尚没有一部详细记述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性年鉴,这同中国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多党合作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因此,编写一部以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政党制度年鉴,就成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内容概要

  《2006中国政党制度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2006年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具有资料权威,信息密集,反映及时,连续出版等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年内有关多党合作的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直是我们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的一个宏愿。编写方案确定后,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中央的大力支持与合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历时半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党制度年鉴?2006》终于问世。  《2006中国政党制度年鉴》共分中国政党制度研究,执政党研究,参政党研究,政党活动纪要等七大部分:中国政党制度研究,执政党研究,参政党研究,政党活动纪要,学术会议和学术人物,参政议政案例选,附录(包括台湾政党制度情况、国外政党制度研究评述、政党和政党制度研究文献目录)。

书籍目录

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国政党制度研究述评一、多党合作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多党合作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多党合作制度与协商民主四、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特点与优势五、多党合作制度中的主体关系六、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七、政党制度法制化问题八、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思路九、多党合作思想十、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创新问题学术著作评介和论文观点摘要一、学术著作评介二、论文观点摘要执政党研究执政党研究述评一、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三、党的先进性建设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六、党的执政规律、执政理论、执政方式七、党内民主建设八、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学术著作评介和论文观点摘要一、学术著作评介二、论文观点摘要参政党研究参政党的述评一、参政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三、提高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能力学术著作评介和论文观点摘要一、学术著作评介二、论文观点摘要政党活动纪要学术会议 学术人物参政议政案例选附录

章节摘录

我国政党制度就是在同我国国体和政体的这种有机结合中,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显著特征,这个精辟的概括包含了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根本区别开来的三重关系。第一,领导与接受领导、执政与参政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有领导权、执政权和参政权的区分,这是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在野党、反对党区分的一个最重要、最鲜明的特征。在我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执政党,而且是领导党,其领导权恰恰就是其执政权正当性的直接来源。同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是通过执政权实现的,并拥有独享性的执政权,这决定着中国政党制度的性质、功能和命运。各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所拥有的政治权力(权利)是参政权,而不是执政权,也不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权的分割或分享,这种参政权相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是一种从属性和辅助性权力。第二,合作协商关系。由于我国政党制度中的各政党有共同的政治基础,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所以参政党参政的直接目的就是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在社会和国家政权中的各政党之间完全是也只能是合作共事的关系。我国政党制度的运行机制只能是合作协商而非竞争的机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完全不一样的。第三,互相监督关系,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政治监督,而根本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中那种互相拆台式的“生死监督”。民主党派对中共进行的监督是权利对权力的监督,不同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和行政、司法监督,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完善的本质要求》(钟德涛、李俊《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


编辑推荐

《2006中国政党制度年鉴》共分中国政党制度研究,执政党研究,参政党研究,政党活动纪要等七大部分:中国政党制度研究,执政党研究,参政党研究,政党活动纪要,学术会议和学术人物,参政议政案例选,附录(包括台湾政党制度情况、国外政党制度研究评述、政党和政党制度研究文献目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2006中国政党制度年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