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图解人间词话

古敏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古敏 著  

页数:

319  

Tag标签:

无  

前言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开门见山地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诗人莫不是这样地继续着的。”一语中的,每一个时代确有每个时代的文学体裁。由于诗人的文学修养、环境、时间等原因,某个时代的诗人无法找到新的突破口,转而寻求一种新的创作途径,新的文学体裁便应运而生。而针对历代文体优劣的评论,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严羽《沧浪诗话》、叶燮《原诗》、刘熙载《艺概》……都是此类的文学批评著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则对中国诗词的演变、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而其中王国维取舍诗词如同取舍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更成为他的作品打动人心的一大特色。王国维是个多面手,一生在考据、哲学、文学评论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然而,他对自己写词的工夫尤其自得:“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余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可见其自信满满,意气风发。王国维在刚满三十岁时,就敢把八百年来的词人全不放在眼里,可见其清狂自信的程度。王国维词作数量不多,共115首,其中绝大多数是小令和中调,长调仅有10首。不过,难得王国维有清狂自信的资本,如非胸怀万卷,也不可能有如此独到见解。俞平伯曾在重印《人间词话》序中这样说:“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此书论诗人之素养,以为‘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人间词话》的中心论题是“境界说”,这也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内容概要

  人生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也。  谈起人生的三种境界,不得不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接受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做的评论。此书妙语连珠,不落案白,对诗词看法深刻独到,并有点评历代词人得失,可谓古典文艺美学巨著。  本书《图解(人间词话)》,采用了左文右图的排版手法,以全新的方式诠释了六十四则经典词话,鲜活地再现了那些触及读者心灵的瞬间,读者能在文的肆意与图的扩张中身临其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书籍目录

上阕词话1 但一洒落,一悲壮耳词话2 人生三境界词话3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词话4 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词话5 “泪眼问花花不语”词话6 与时得之的通变之美词话7 理想家也是写实家词话8 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之一境界词话9 “云破月来花弄影”词话10 不若“霁失楼台,月迷津渡也”词话11沧浪的“兴趣”与阮亭的“神韵”词话12 纯以气象取胜的李太白词话13 飞卿之词,未必深美绝人词话14 “和泪试严妆”如何词话15 大有美人迟暮之感词话16 句秀、骨秀、神秀之词家词话17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话18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词话19 阅世至深的《水浒》、《红楼》二作者词话20 佛教、基督教皆有担荷人类罪恶之一词话21 不失五代风格,开北宋一代风气词话22 即便“疏雨滴梧桐”,也不及斜月明词话23 只“出”字,便为后人所不能道词话24 秦观一生似专事“翠色和烟老”词话25皆能摄春草之魂词话26 请问“香车系住谁家树”词话27 好个“人生自是有情痴”词话28 虽不能抗衡少游,却有“四痴”词话29 由凄婉变为凄厉者中阕词话30 当真是「风雨如晦」的气象啊词话31 昭明太子称叹陶渊明词话32 词有淑女与妓女之别词话33 仍不失为第一流人物词话34 作词是用替代字词话35 一说桃不可直说破桃词话36 犹有隔霁看花之恨词话37 同样是《水龙吟》,才质高低却不一样抛词话38 《暗香》、《疏影》又如何词话39 北宋风流,渡江遂绝词话40 花销英气之隔矣词话41 「一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词话42 觉其无言外之意,弦外之响词话43 一个是有格而无情,一个是有气而乏韵词话44 恰如东施之效捧心词话45 大有伯夷、柳下虚之风词话56 苏、辛词之狂与白石之猖词话47 词人想象,直司月轮绕地之理词话48 此二语令人解颐词话49 有之,也怕是「隔江人在雨声中」词话50 一语以评之:「映梦窗凌乱碧」词话51 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奇观词话52 「看出兴亡」的纳兰性德词话53 词必易于诗,余不敢信词话54 豪杰之士,也难在其中自出新意下阕

章节摘录

插图:上阕词话1 但一洒落,一悲壮耳词语《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语解《诗经·蒹葭》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深远的情致。晏殊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中的意境,与“蒹葭”诗的意境相当接近。所不同的是,《蒹葭》一诗情调洒脱,而晏殊词则情调悲壮罢了。最得风人深致王国维说:“《诗·兼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此处“风人”即指诗人。王国维所说的“风人深致”是指《诗经·蒹葭》这篇诗,最能体现诗人深远的情致。诗人“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因而可以做到“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一矫揉装束之态”。《诗·蒹葭》出自《诗经·秦风》王国维所言的《诗·蒹葭》,出自《诗经·秦风》。《诗经》汇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问的诗歌,共有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方的民歌民谣,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编辑推荐

《图解人间词话》:用一双充满忧郁与悲悯的眼睛审视故国之乔木,将词话的主题注入慨吧人间无凭亦难看的人生苦局里,在孕满春愁的况味下,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图解人间词话 PDF格式下载



王国维的原著是非常好的,但被古敏(编著者)糟蹋了。首先,图画的非常笨拙,例如第39页,气吞万里如虎被画的跟老鼠似的。其二,讲解的文章可谓乱联系一气,胡说八道,什么不相干的东西都扯上了。有些地方还文理不同,例如“晏殊是否当真不容许王国维这么下定义,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说道欧阳修,他可是婉约派的大家。”这个但用得实在是有点莫名其妙。看在王国维大师的面子上,给了3分,不然的话恐怕只够1分的。


图文并茂,物美价廉,蛮喜欢的


刘红林同学,你并没买为何要评差呢,看看你对几样商品的评论语。真可恶。做人不可这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