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少儿
2008-6
陶涛 海潮出版社 (2008-06出版)
陶涛 著
174
《家有少儿7-13岁》给我们介绍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梦想。要美梦成真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要知道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和期望。但是为什么有时候父母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孩子却没有进步,这是因为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关于人的成长的学问是科学。教育也是有规律的,也要符合科学,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教育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同年龄的教育有什么不同?教育是不是就是读书识字?是不是就是讲道理、提要求、训斥?家庭的氛围、大人之间谈话的内容、处世的方式都会对孩子有所影响……正是《家有儿女》系列丛书所要告诉父母及孩子的。 《家有儿女》系列丛书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好读物。
一、父母课堂: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是少儿心目中的“英雄”父母要以身做则父母是孩子的品德的榜样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学会尊重孩子尊重他人是一种最起码的修养尊重让孩子感受自己是大人尊重孩子隐私孩子也需要尊严孩子的尊严从家里定位正确批评孩子千万别溺爱孩子重视教育方法孩子教育要有方法对孩子要言而有信孩子的诚实要给予表扬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肯定孩子的进步及时纠正孩子错误多为孩子的“细节”操心培养孩子交往的好习惯与人交往,记住名字很重要给他人送予微笑与同学友好交往的习惯专家热线:和孩子一起成长二、踏上少儿健康快车重视孩子的营养膳食影响成长和发育的营养因素让孩子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少儿需要的营养零食与健康让孩子学会健康吃零食改变孩子爱吃零食的习惯运动与健康运动有益于健康孩子的“体育”令人忧指导孩子锻炼身体意外伤害自救与逃生生活中安全教育不可忽略专家热线:为少儿的未来打好健康基础三、父母是少儿最好的心理医生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男孩性器官的发育女孩性器官的发育青春期的特点青春期保健性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别让孩子滋生不良心理帮助孩子摆脱抑郁的阴影协助孩子克服虚荣心让孩子远离孤僻别让孩子“逆反心理”成长认识“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心理健康的良方给孩子充足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幸福离不开的父爱专家热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四、发掘少儿的潜能发掘出少儿的兴趣发掘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兴趣三要点提高孩子的劳动能力当代孩子的劳动观孩子缺乏劳动意识原因孩子的劳动教育必不可少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玩让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父母加强引导发掘孩子的潜能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他选择成功的途径让孩子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让孩子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质让孩子认识自己学会迅速适应新环境依靠自己解决问题专家热线:小心为人父母的七种通病五、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命运成功从良好的习惯开始拥有良好品质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良好的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让孩子远离依赖心对父母的过度心理依赖孩子需要独立思考孩子的独立性告诉孩子怎样面对挫折失败并不可怕磨炼不断攀登的意志坚持到底,不要轻言放弃让孩子正确树立金钱观让孩子知道节俭“穷人的孩子早懂事”不因贫穷而自卑学会用自己的双手赚钱专家热线:性格是自己做人的基础六、让少儿爱上学校父母要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家长与教师需要沟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让学习变得充满乐趣让孩子要有战胜学习中困难的决心父母的发掘和引导对孩子的作用让孩子从心理上感受到学习的趣味用兴趣引领学习让孩子越大,越爱学家长要学会正确地提问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分数不是一切正确对待孩子的分数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对提高孩子成绩讲究方法成长比分数重要分数不等于能力孩子成绩不应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成绩不由智商决定专家热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父母课堂: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是少儿心目中的“英雄”父母是孩子心中的榜样,我们每一位让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却有些父母忽视了一点,就是自己没有在孩子面前做到榜样的作用,而孩子恰恰总是认为父母是心目中的“英雄”。因而,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存在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在高喊榜样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榜样。父母要以身做则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巨大而无可替代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和自然流露是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俗话说:“上代做给下代看。”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样,是最直接的诚信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父母还应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明星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与父母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本质的区别是:明星对孩子无须承担任何责任和后果,而父母对孩子却承担着教育的责任和后果。一个人只要他具有同情心、以身作则、诚实、正直,他就是“英雄”!在孩子眼中,父母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所以父母要做有心人,为孩子创造愉悦的一个氛围,以感染孩子的心灵。 作为一个父母,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否正确,也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在摸索中成长的过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这其中,言传的力量远远没有身教大。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不自觉地跟着付诸实施。因此,父母要从孩子生下来开始,应该要求自己至少在孩子面前要做到合理合法,恪守道德规范,尤其是要做到守信,承诺的一定要兑现,并要求我们的父母也这么做。与人为善这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种品德,但培养的过程要求是很严格的。特别是对于诚信,父母在平时给孩子讲诚信的故事,用故事的情节来感动孩子、激励孩子。与孩子共同阅读一些有关诚信的图书,收看、收听、讨论有关诚信的话题,让孩子多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感受诚信,思考诚信。这样孩子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启迪,讲诚信的意识也就会逐步培养起来。培养孩子讲诚信,父母首先应该在尊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他同样会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信任。要知道从小受到尊重、信任的孩子,会更加懂得怎样去尊重、信任别人和怎样得到别人的信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谎后,切忌不问青红皂白地厉声斥责,甚至罚孩子。父母应心平气和地说“你是不是在说谎”“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耐心启发孩子说出真话。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的心理及行为与成人是不同的。我们做父母的要做好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向导,就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孩子沐浴着“诚信”的和煦阳光,迈着平稳坚实的脚步,走向美好的未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更应该考虑如何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让孩子伴随诚信健康成长。自己树立起在孩子心中的“英雄”地位。父母是孩子的品德的榜样孩子品德的教育,父母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在孩子品德的培养中,父母之所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父母是陪伴孩子的第一批人,也是时间最长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教育孩子不仅是发展他们的智力,同时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德。我们已有了大量关于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个案,如一些大音乐家、大美术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的产生,就离不开早期教育。斯特娜夫人指出,如同智力的培养需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一样,孩子的优秀的品德也必须从摇篮时期开始熏陶,否则,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越早越好。普林斯博士说:孩子的道德教育应从摇篮时期开始,因为当今社会所缺乏的不是头脑而是品德。由于社会上没有专门培养孩子品德的机构,这个任务就落在了父母的肩上。因此说,不注意培养孩子品德的父母,是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的。比如,母亲喜欢化妆,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母亲是个长舌妇,女儿也不例外。同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喝酒;父亲管不住自己的嘴,儿子也会如此。这已成为社会上的定律。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因此说,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好的品德,为开拓他们的美好前程积极创造条件。父母的行为要非常地谨慎,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威特的父亲曾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他自己也常说,要向威特灌输的东西,自己都要做出榜样。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孩子的一切良好习惯的养成,父母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父母应当精神愉快,不说坏话和粗野的话,遵守时间等等,应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勤恳是孩子必须从小养成的一种好习惯。因为勤恳是一个人最主要的品德,是幸福的源泉,而怠惰则是万恶之源。一个孩子的精力不用到有益的方向,就会成为破坏力量,那是很不幸的。谚语云:“恶魔是借懒人之手做坏事的。”柏拉图曾说:“任何坏人也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成为坏人的。”这一道理也适用于孩子。人之所以成为坏人,大多是父母教育不良的结果。所以,身为父母者,应从小使孩子养成勤恳的习惯,使恶魔无机可乘。从小就爱劳动、好学深思、关心和同情他人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幸福的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我国著名运动员孔令辉至今还记得,还在他蹒跚学步时,父亲就经常有意识地带他到乒乓球训练房,让他感受运动,认知运动,接受熏陶,从小培养他的兴趣。由于整天和乒乓球打交道,小令辉也渐渐迷上了乒乓球。平时,看见别的运动员打球的优美动作,他就在旁边徒手模仿。孔令辉在6岁时正式学打球,从此开始了他的运动生涯。父亲孔祥智为了培养他从小敢拼强手的心理状态,还打破少年队员训练的常规,让他和大孩子一起训练、打比赛,然后总结得失。孔令辉是一个极富个性、勤于动脑、努力创新的运动员,这与早期父母的点拨有着密切的关系,使他从小就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作风和随机应变的灵性。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在22岁时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是国际象棋史上的奇才。他能讲15国语言,是一位有造诣的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纽约华尔街杂志的定期撰稿人。他7岁时父亲不幸去世,自此以后,他的母亲克拉拉成了他前进的指导力量。在他的自传《变化的童年》中,他把童年对象棋的兴趣归结于观看母亲下棋,是母亲鼓励他树立强烈的自我,这对他成为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起了关键作用。他的朋友曾这样描述他的母亲:“每一场比赛他的母亲总要到场,在隐蔽的地方,因为她是他的侍从副官、他的参谋长。他依赖她的出现,他需要知道她在哪里。”有的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往往会养成的许多不良的习惯。母亲的温柔和细腻,父亲的严厉和坚强都是孩子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爱。虽然孩子在外面犯了错最想交流的人是母亲,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父亲对孩子的爱是不可替代的。我们有很多的父母亲和老师,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有条件的,孩子今天表现好,就表现出高兴、疼爱,表现不好就指责,这样的“爱”让孩子感到不安全。对孩子我们要无条件的接纳,给他们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给孩子一个拥抱或对孩子说:“我爱你!”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你的爱。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对孩子说:“你是独一无二的!”或让孩子对自己说:“我是独一无二的!”不是孩子没有优点,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要成为一个“发现者”!我们还要善于情感的表达,孩子上小学时还好一些,到了上初中、高中时,有些父母就缺乏情感的表达,孩子不知道你对他的爱,他们就把爱给了“超女、明星、歌星”了。我们要给孩子无限的“爱”,爱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这样的责任同时也带给了孩子自制力。教儿方针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就应该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学会尊重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上,要以把尊重放在第一位,只有学会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尊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是彼此互动而来的。单方面要求:孩子尊重,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唯有父母先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你。尊重他人是一种最起码的修养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要善于尊重他人,因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你自己。”如果你对这话反感,那你也许会为你这种想法付出代价,这就等于伤害了你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是不容破坏的。如果你善于尊重别人的感觉和尊严,那么你一定受益匪浅。想必你也有过被他人尊重的感觉,那种滋味很难忘,至少你知道还有人会尊重你,关心你。那时候的尊严在畅想,我并不低贱,我也是有人格的。在现时社会中。尊严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一个人没有了尊严就等于没有了一切,没有了做人的意义。因此我们不单只顾及自己的感受,还有尊重他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救助了他人,受益的终究是自己。尊重人,是一切礼仪规则的核心。你如果希望别人尊重你,首先要学会尊重人。这是“待人接物”的一条重要原则。学会尊重人,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一、听他人说。做一个好听众,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鼓励别人说他们的事,让对方觉得他很重要。这样的人,朋友会很多。只会说不会听,或者随便打断别人的话都是不礼貌的。二、替他人想。平时我们与替他人着想的人接触时,总是会感到这人很好相处,为人善良,这样的人人际关系总是比较好的,做事也比较容易成功。平时待人接物,我们也应该遵守这条原则,多替别人想一想。三、帮他人做。1979年联合国通过的章程中有这样一句话:“培养具有温暖心灵的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如果能经常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并且尽力“帮他人做”,你的心中就会充满爱心,会觉得活得很充实。你的朋友会很多,你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愿意来帮助你。很多时候“我们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可又苦于没有一种很轻松的氛围能让我们把满脑子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担心一旦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会不会遭到嘲笑、贬低和忽略。”克拉克先生的办法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要尽可能地这样说:“我同意约翰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沙拉的看法,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我觉得……”或者“我认为维可多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让我意识到……”简单地说,就是:尊重别人,注意讲话技巧。核心是要懂得尊重人。而“尊重人”,则是个大原则、大观念了。尊重他人是人所应当具有的一种最起码的修养。这对于为人父母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尊重,那他肯定会很失望。有位父亲投诉女儿很没礼貌、爱发脾气、很不尊重父母,当我看到他跟女儿说话的那种大声吆喝,一点也不客气的样子,难怪女儿冷漠毫无表情。有的学生投诉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偷听他们的电话,心里非常生气,发誓以后再也不把心事写在日记里。当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孩子自然称父母为爸爸妈妈,但别以为有爸爸妈妈的角色,孩子就应该理所当然要尊敬你、爱你。你如何对待孩子,孩子也会这样对待你。尊重让孩子感受自己是大人中国传统教育一向崇尚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一旦犯错,等待孩子的往往是体罚;尽管现代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现代父母受教育水平提高,但是对孩子还是缺少应有的尊重。现在的父母很多是有着高等教育学历水平的,他们知道要尊重孩子,但最终还是不能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平等交流。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父母:孩子一旦犯错,他们马上火冒三丈,轻则呵斥责骂;重则体罚棒打。结果不仅伤害了子女的自尊心,让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使他们缺乏自信,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同时,体罚孩子也教给了孩子一种对待失败的简单办法,在他们成为父母后,对自己的孩子也实施暴力体罚。另外,体罚孩子最严重的危害是让孩子心安理得地对待所犯的错误,认为已经为这错误付出了代价,因此,体罚孩子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屈服于暴力。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子女心理发展上有关键性的影响,父母子女在感情上相互支持,在心理上相互依赖,对子女而言家庭更是避风港。孩子的成长阶段,性格不固定,所以父母及时的鼓励、表扬和赞赏会令孩子变得勇敢、自信、自尊;反之,父母的呵斥贬低会令孩子自卑、胆小。因此,学会欣赏孩子、赞美孩子、尊重孩子才是合格的父母所该做的。但是,赞美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适度真诚,而不能空洞、泛泛地赞美,也就是要清楚地让孩子知道他的优点,比如:“你能主动帮妈妈干活,真是勤劳的孩子。”“你没乱花钱,妈妈很高兴”等等,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家有少儿7-13岁》告诉父母教育孩子的实用宝典!全面解答父母教子的困惑,让每一位父母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打造与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关于人的成长的学问是科学。教育也是有规律的,也要符合科学,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教育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同年龄的教育有什么不同?教育是不是就是读书识字?是不是就是讲道理、提要求、训斥?家庭的氛围、大人之间谈话的内容、处世的方式都会对孩子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