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止学全集

(隋)文中子|主编:陈才俊|校注:南美玉//谷淑梅 海潮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海潮  

作者:

(隋)文中子|主编:陈才俊|校注:南美玉//谷淑梅  

页数:

267  

Tag标签:

无  

前言

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而且一路下来,薪火相传,因时损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再现。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铸成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的文明并峙鼎立,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凡此,我们称之日“国学”,其目的在于与非中华文化相区分。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一点是,源于由国学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主要原因之一乃是因为其有异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概而言之,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十家九流。它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之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观其构成,足见国学之广博与深厚。可以这么说,国学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国甚至富国,但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强国;也许它会强盛一时,但绝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一个国家若想健康持续发展,则必然有其凝聚民众的国民精神,且这种国民精神也必然是在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本国人民创造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巨龙的跃起腾飞,离不开国学的滋养。从小处而言,继承与发扬国学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同样举足轻重,迫在眉睫。国学之用,在于“无用”之“大用”。一个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成熟亦决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国学作为涵盖经、史、子、集的庞大知识思想体系,恰好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平台。潜心于国学的学习,人们就会发现其蕴含的无法穷尽的智慧,并从中领略到恒久的治世之道与管理之智,也可以体悟到超脱的人生哲学与立身之术。在现今社会,崇尚国学,学习国学,更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准和建构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学热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令人欣慰。更可喜的是,很多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希望孩子奠定扎实的国学根基,以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欣喜之余,我们同时也对中国现今的文化断层现象充满了担忧。从“国学热”这个词汇本身也能看出。正是因为一定时期国学教育的缺失,才会有国学热潮的再现。我们注意到;新世纪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这些现象一再折射出一个信号:我们社会人群的国学知识十分匮乏。在西方大搞强势文化和学术壁垒的同时,国人偏离自己的民族文化越来越远。弘扬经典国学教育,重拾中华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本套“国学经典”丛书的问世,也正是为弘扬国学传统文化而添砖加瓦并略尽绵薄之力。本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从事中国文化史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年,对国学文化及国学教育亦可谓体晤深刻。为了完成此丛书,我们从搜集整理到评点注译,历时数载,花费了一定的心血。这套丛书集传统文化于一体,涵盖了读者应知必知的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丛书尽量把艰难晦涩的传统文化予以通俗化、现实化的演绎,并以大量精彩案例解析深刻的文化内核,力图使国学的现实意义更易彰显,使读者阅读起来能轻松愉悦和饶有趣味。虽然整套书尚存瑕疵,但仍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是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和治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来完成该丛书的。希望读者能感受到我们的良苦用心。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湮没很久,少为人知的古代谋略书,它的作者是隋代大儒王通,号文中子。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祖父。魏徵、李靖、房玄龄等人的恩师。王通的《止学》一书告诉人们想要成功应该不去做什么。
“止”就是志有定向,外念不动,不急于求成,在充满诱惑的尘世中,存有一颗安定从容之心。一个人只有深刻体悟到“止”的意境,才能做到适可而止,面对诱惑而内心平静,面对挑战而奋力拼搏……
《止学》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止”的精髓集于寥寥千余言之内,告诉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某个时间,停止做某事。当进则进,当止则止。一个
“止”字,关系着一个人的成败荣辱,“止”之奥妙,存乎一心。大智知止,小智惟谋:过犹不及,知止不败。《止学全集》帮助人们指明了究竟
”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成功难题。只有把握了其中的精髓。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的方向。

作者简介

作者:(隋代)文中子 编者:陈才俊 注释解说词:南美玉 谷淑梅

书籍目录

前言
智卷第一
用势卷第二
利卷第三
辩卷第四
誉卷第五
情卷第六
蹇卷第七
释怨卷第八
心卷第九
修身卷第十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罗伦品德高尚还手镯明朝时,有一个名叫罗伦的读书人,品行忠厚,刻苦勤奋。这年,他进京赴试。他们路过山东时,仆人拣到一只金镯,乘人不注意,偷偷地把金镯揣入了怀中。过了五、六天,罗伦在旅店中盘点旅费。发现不多了,不由得双眉紧皱起来。仆人问他为何发愁,罗伦说:“到达京城,还需要好多天,路费恐怕不够了。”仆人听了,不慌不忙地说:“相公不必担心,小人自有办法。”罗伦奇怪地问:“你有什么办法呢?”“我在山东拾到一只金镯,把它卖掉,足足够了。”仆人得意地回答。罗伦没想到仆人竟会做出这种事来,顿时愤怒之至,声色俱厉:“别人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占为已有呢?快快准备,返回山东,想法找到失主!”仆人为难地说:“再回山东,往返多日,岂不误了你的考期?”罗伦压住心中的怒火,耐心地对仆人说:“丢失贵重物品的人,肯定焦急万分,说不定会出人命的。宁肯误考,也要送还。”仆人自觉惭愧,二话没说,备好马匹,和罗伦急急忙忙返回山东。果然不出罗伦所料,原来一家主妇洗脸时,不留心将金镯落入盆中。侍女不知,连水带镯一起泼掉了。主妇找不到金镯,怀疑被侍女偷去,百般拷打,逼她招认。主妇的丈夫得知此事,又怀疑妻子有外遇,将金镯送给了情夫,所以整日辱骂不休。侍女和主妇有口难辩,二人各怀冤屈之情,准备悬梁自尽。正当这家人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罗伦主仆二人闻讯赶到了。他们送还了金镯,又好言好语安慰了主妇和侍女一番。失主全家深受感动,千恩万谢,喜泪横流。罗伦虽然耽误了考期,但一点儿也不后悔。他意味深长地对仆人说:“如果找不到金镯的失主。我会一辈子心中不安的。”宰相智选人才明时,一位宰相奉皇命回到故乡归州选贤,发现在选来的100人中,有99人文卷成绩相同,都应列为头名,只有一人稍差,名列第二。这样一来,仅头名和二名加起来就有100人。宰相觉得很奇怪:是归州人才济济,还是有人作弊?宰相一边重新检阅文卷,一边苦苦思索。忽然,他想起来,前天晚上,他正伏案拟定文题,有一群学生前来拜访过他,一定是他们中间有人偷看了文题!宰相十分愤怒,立刻命人撰写金榜,悬于归州府大门上。榜后注明:凡榜上题名者。明日再到归州府复试。复试开始了,只听宰相宣布:“现在是谷雨季节。你们每人带一点谷种回去,秋后以收谷为卷。”随后,命随从分给每人谷种一百粒。大家都觉得很惊奇。而这99个头名却心中暗喜:总算躲过了当堂笔试这一关。于是,便都带着谷种乐颠颠地走出州府。交卷的日期终于到了。这99个头名都让家人背筐挑担.满载着黄澄澄的金谷,谈笑风生地来到归州府。唯独第二名的青年农夫,闷闷不乐地捧着一只小土钵,最后走进府门。他不言不语,神色似乎有些不安。宰相开始检验每个人的成绩。他看到这越堆越多的谷子,眉头越锁越紧。脸’色十分难看。99个头名检验完了,当看到农夫小土钵里的谷粒时,宰相的眉头猛然一挑,兴致勃勃地问:“你一共收了多少粒?”“九百九十九粒。”农夫支支吾吾地回答。宰相说:“好吧,你现在把这九百九十九粒谷子的来历当着众人讲一讲。”农夫说:“大夫,您发给我的100粒谷种,有97粒已失去了生机,只有三粒能作种。我把这三粒谷种种到地里,日夜辛勤照料,最后只结了999粒。”99个头名听农夫如此一说,都放声大笑起来。但出乎众人意料,宰相却激动地捧起土钵对农夫说:“诚实的年轻人啊,你的品质就像这三粒谷种那样诚实!”接着,宰相当众宣布:“这个青年农夫是此次当选的唯一贤才!”宰相的话像晴天霹雳,把九十九个头名震懵了。事情是这样的,宰相把分给他们的谷种蒸煮了一遍。在发给每人的一百粒种子中,只掺进三颗能发芽的谷种。就这样,宰相巧妙地检验了每个人的品质,终于选出一位诚实的人才。


编辑推荐

《国学经典:止学全集4》:《止学》一书不仅是传统文化关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凡是按照本书要旨去做的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清代的曾国藩深爱《止学》一书,他一生的作为和成就,处处都有“止”的烙印。而“华人首富”李嘉诚更是按照《止学》的要义身体力行,他曾将写有“知止”二字的条幅悬挂在办公室的醒目之处,让他时刻不忘“知己之行、知己之止”,终使其成为一代商界至尊。他们的成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止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忽视,欲成大事者更是如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止学》更具借鉴意义,它是一部了解为人处世之道颇具价值的参考指南,它有助于职场人士融洽同事之情;有助于普通朋友的友好相处;有助于自我价值的提升……可以说,《止学》是一部人生不可多得的处世宝典。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势莫加君子,德休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焉。诚非虚致,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止学全集 PDF格式下载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还没来得及仔细看 感觉还行吧 过阵子再买一本其他止学的书来配合着看


知止而进!


很好止学,很喜欢


知止而后有定,懂得止的哲学,才能真正的成长。


知止而后有定


人生要学会三个字,上、止、正


这本书更多的是说了做人的道理,看后很受启发,但对于这本书的著者的观点与作者的本意是有出入的。所举得案例有些与原著没有多少关系,但不影响观看。我看书更加喜欢古人写得书了,现代人写书功利心太强,我不知道我们国家的人与古人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对于现在的文化圈和文人我只能给他们献上一个花圈了。


隐学乎?显学也。


书的内容不错,可惜,纸张和字体都让人读之不爽,字太小,纸张暗,不够清晰,眼睛看着很累。


看了还是受益,书中的知识还需要再理解,而后才能在生活中应用。让人心静的书,可以看。欲望少了,心就静了。


妈妈要看,就买了本,还好吧,有注释,就是对老年人来说,字有点小


文中子的大作!


买 书送人,一起学习


适可而止


里面有很多对做人有益的道理,早点看到这本书就好了,肯定对我的人生选择会有帮助,建议给初中的孩子买,教给他们我们家长没办法教给他们的道理


书还没看 翻了翻纸的质量很好呀 不得不说的是物流太给力了 昨晚上下的单子 今天中午就到了 哈哈哈 吓我一跳 同时买的其他几本书不知道啥原因还没到 呵呵呵 好久不看书了 一打开书 久违的书香呀


很好的书,而且都是彩页的,具体内容还没细看,不过就冲这装订,还是很喜欢的


书很好,一直想买这书,提高一下自身修养,慢慢品味


书的质量是没得说了,内容也很新


早就想拜读一下这本书了


诲人不倦,需要慢慢耐心体会,字斟句酌,读古人的书,真正地体会到一字千金的珍贵。


书的内容基本与在电脑里的差不多,但布局与外观比想像的要好些.


内容很好,翟鸿燊老师推荐的书就是好


第一次看这种书,受教了


这个书不错的,让自己可以知道什么叫适度


非常爱,准备买全套放在家里慢慢品味!


物有所值。刚一拆封就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真是爱死个人呢!谢谢当当网


正品,说很好!


不用多说。大智慧,当努力学习,吸收并加以运用。


开始还以为只有文言部分,到手发现真的很喜欢,里面的小故事很精彩,也可以当做素材用。


一本书,能激到读者一点就是好书....


还没有细看,想来能够在历史中沉淀下来,一定有它的道理!


是无意中发现的一本好书,非常不错


非常好,适合珍藏,并实践应用。


闲来无事,翻翻还是很有意思的。


值得一读。。。。。。。。


告知我们很多道理 修身不错


学习国学经典 丰富头脑


帮别人买的2套。好奇讲什么的。


修身养性,要慢慢读起来.....


建议好好看看!


买给哥的,看着还不错。。


先收藏着,慢慢看!!!


难得的好书,仔细研读


一直没发现的好书


有所不为才有所谓


彩色内页纸质很好


社会险恶,不可不看啊


例子有点牵强,但是翻译理解,还算到位。


又是故事性的,以为是原文呢,结果后来才知道原文很少


净化自己的心灵!


受益匪浅,启迪智慧,增加见识,成长助力


喜欢国学喜欢这本好书!


只知进不知退是无知,只知做不知止是愚钝。人生的乐趣就是不能让你一口气跑到尽头,物极必反,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和《易经》异曲同工,但更好接受,原著可读性很强,这个版本的功利性略强些,解释也过于表层化,不过好书就是好书,能看看就终生受益了。


还好,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书拿到手,书面有坑,内也有一张严重折叠,内容还行,但是不是经典的。


听别人说这书不错,买来还没时间看


发货速度比我预期要快。。。刚收到,大致看了一下还不错。。。。书还没有读


很好,很爱


挺实用的,里面的内容值得学习


适合安静的时候阅读


顿悟 觉悟 觉醒 豁然开朗


一小故事说明道理,适合小孩看看的


真正的同学


这本书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只是书中的故事对解释道理粘不上边,!一本对人生有益的书!


有一定的帮助!


感觉这本书内容不深,小故事很多。


止学很不错,非常值得一读。但这本书中的‘典例阐曲’的故事和原文牛头不对马嘴,纯粹拿来凑数,因此这套书不值得买。


买了读了10几页,就后悔了,完全粗制滥造,主编脑子进水么?文章引用的故事全是文不对题,瞎引用,读了一半,直接烧了,免得祸害别人,坚决抵制这种没水平没文化的书籍出现,前面书评说好书的,你们真看过这本书的内容么?误人子弟的白 痴编者,他所有的该系列的编书都该抵制,什么玩意。只有一人差评是真相,悔不当初。


完全是故事书 故事书啊


书像旧的一样 破角 还有恩多插图 不是我想买的那种 像儿童书一样 五颜六色的 后悔惨了


这本书很好,送货速度很快而且态度好,很满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