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外交生涯
2008-1
团结出版社
董丛林
244
无
他以一身之计负九重之忧,但能争回一分是一分,他处世事棘平之际。力争于乔悍之异国,哀叹“苦舍我命而有利于国,我也毫不吝情啊”,他“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董丛林,男,1952年生,河北盐山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晚清政治史、文化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多部。
前导 在“借师助剿”的事局中第一章 “北洋王”外交舞台上的初场戏一、“善后”津案与论道外交二、面对鸟国“新客”三、与秘鲁的交涉四、由马嘉理案引出的外交风波第二章 在中法和战的漩涡中一、战前的交波二、战争期间的交涉第三章 从一个教堂到一堆教案一、关于蚕池口教堂的交涉二、教案多多看两例三、其人的“洋教观”第四章 “蕞尔小国”带来天大麻烦一、仗是怎样打起来的二、临战之际和战争之中三、马关议和第五章 “历聘欧美”那些事儿一、俄国之行与“密约”问题二、造访德、法等国三、在英纪事四、转访北美及全程得失盘点第六章 庚辛乱局中的最后使命第七章 “一生功过在和戎”?主要征引书目后记
版权页:在与日本使者的晤谈中,李鸿章不但直接感到他们“礼貌词气均极恭谨”,而且对其说词起码在表面上也没有表示多少疑义。日本使者说,他们国家为英、法、美诸国强逼通商,受尽欺负,心怀不服,·但力难独抗,与中国最为邻近,所以来求通好,以冀同心协力,共同对敌。来使中竟还有人前几年在上海、南京察看过李鸿章统带的淮军的军容,这时也故意大加赞扬一番,并且表现出艳羡之态,目的自然是为投李鸿章所好,以削减他的戒心。是李鸿章全然为其迷惑了吗?反正他是明确主张接受来使“议约”诉求的。其实,表面似乎“懵懂”的背后,也有着李鸿章不乏深意的考虑。在他看来,日本“求约之意”已非一日,于今志在必行,他对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立之约早已烂熟于胸,拒绝与它议约,恐怕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做到的,再说,若拒绝了,他即会借英法等列强国家为之诗张,到那时,允之则示弱于它,不允则必肇衅于欧美列强,致使“在彼转有唇齿之同,在我愈无牢笼之方”,与其如此,“不如由我准其立约,以示羁縻”。他认为,这样对日本,中国“正可联为外援,勿使西人倚为外府”。并且特别强调说,“其条约尤须妥议另订,不可比照英、法、俄一例办理”。可见,在李鸿章的心目中,是想顺水推舟地借订约对日本施行“羁縻”策略,联络它以利于与欧美列强对抗,而避免它被欧美列强拉去,使中国在世界格局中更趋被动。当然,清朝对西方列强的屈辱妥协之举,惯常也是以所谓“羁縻”(本系“笼络”之意,这里还不免带上“施恩”的滑稽色彩)为托词的。不过,从李鸿章申明的与日订约的具体主张看,实际上是争取订立平等的双边条约。既然如此,他这里所说的“羁縻”,恐怕就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屈辱妥协”的同义语。
近百年中国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和李鸿章两个之外,顾维钧算是半个。 ——唐德刚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
无
好看的书,作者是用心在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