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红楼人生解码

吴玉明 团结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团结  

作者:

吴玉明  

页数:

27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谜语大全,曹雪芹是编谜语的高手,他把书中的主要人物都编成了谜语让读者去猜,可惜的是没人能完全猜中。不过,如果都能猜中的话,曹雪芹就不是曹雪芹,《红楼梦》就不是《红楼梦》了——变成了另外一本书:《红楼人生解码》了。

作者简介

吴月明,广东茂名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师范学校任心理学讲师,现在教育行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和语言文字工作。2007年被国家语委授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发表过小说、散文、随笔及学术论文10多万字,参与编写出版专著2部。《红楼人生解码》为其出版的第一部红学专著。

书籍目录

第一部 领略情场风韵——《红楼梦》的情场解码 第1章 三角恋 第2章 暗恋 第3章 婚外情 第4章 偷情 第5章 吃醋 第6章 调情 第7章 性骚扰 第8章 性暧昧 第9章 婚姻 第10章 殉情第二部 把握职场际遇 第1章 高级白领凤姐 第2章 “疑似性工作者”秦可卿 第3章 爱上爱情的黛玉 第4章 美女商人薛宝钗 第5章 “富贵闲人”贾宝玉 第6章 吃斋不念佛的妙龄玉女 第7章 娱乐人生的喜剧演员 第8章 加薪与裁员 第9章 没有摆正位置的员工 第10章 求职面试第三部 洞察官场玄机——《红楼梦》的官场解码 第1章 糊涂官 第2章 哈巴狗 第3章 吸血虫 第4章 官账 第5章 官肠 第6章 官腔 第7章 官腿 第8章 官道 第9章 官司 第10章 官物第四部 掌控商场秘诀——《红楼梦》的商场解码 第1章 出售面皮 第2章 心肠 第3章 商业秘密 第4章 让利——曹氏经营策略之一 第5章 正当竞争——曹氏经营策略之二 第6章 女士优先——曹氏经营策略之三 第7章 不售假货——曹氏经营策略之四 第8章 强力推介——曹氏经营策略之五 第9章 奸商 第10章 情商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三角恋  在几何学上,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在情场中,三角恋则是最不稳固的。《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就经常上演这最不稳固的三角恋,主角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配角是袭人、晴雯,特邀嘉宾有妙玉、史湘云等。  我们把镜头对准主角。  宝玉和黛玉之恋称为“木石前盟”,宝玉和宝钗之姻称为“金玉良缘”。“木石前盟”是前因(前世注定),“金玉良缘”是后果(最后嫁给宝玉的是 宝钗)。宝玉真爱的是黛玉,但占上风的却是宝钗。  木石前盟  话说人有三世:前世、今世和来世。黛玉的前世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世是一块石头,后成为仙境中的神瑛侍者。有一天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在灵河岸边散步,看到了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便用甘露来灌溉,使得绛珠仙草脱胎换骨修炼成女体,成为绛珠仙子。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便随他下凡,用一生的眼泪报答他。这就是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  因此宝玉和黛玉第一次相见时便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好像在哪里见过。《红楼梦》第三回有这个细节:  那天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答道:“刚念了《四书》。”这时就听到外面一阵脚步声,有丫鬟来报,说是宝玉来了。黛玉在这之前从未见过宝玉,心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样个惫懒人。等宝玉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穿着华丽,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有一根丝带子,系着一块美玉,特别的显眼。正所谓“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  这是黛玉第一次进贾府,也是第一次见到宝玉。黛玉因为母亲过世,父亲林如海又要外出做官,贾母很心疼这个外孙女,便派人将她接来贾府,这就使黛玉有机会见到宝玉。  再看看宝玉的反应。在和黛玉对视的一瞬间,宝玉也吃了一惊,这个女孩与众不同呀,你看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听了,笑道,你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她是第一次来我们家呢。宝玉笑说,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  不必千言万语海誓山盟,一句“倒像在哪里见过”道出黛玉和宝玉的微妙心理。是今生有缘还是前世有约?总之你就是我苦苦寻找的“灯火阑珊处”的那一半。我心里一直默念的人就是你,所以我好像见过你,不是在别处,而在心里。从此之后,两人“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似漆如胶”,尽情享受甜蜜快乐的初恋。  黛玉前脚刚进贾府,宝钗后脚也踏了进来,而且不是自己一个人来,而是同她的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以及香莲、莺儿等一起来的,简直就是来了一个相亲团,目的也很明确,用薛蟠的话说是“送妹待选”,说白点就是来相亲。  金玉良缘  宝钗的登场虽然比黛玉迟些。但她一登场就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则双簧戏,戏的名称叫《金玉良缘》,又名《薛宝钗巧合认通灵》,参加演出的除了宝钗还有宝钗的丫鬟莺儿,宝玉是这场戏的唯一观众。  第八回,那日,宝玉因想起新来的姐姐薛宝钗近日生病,便尽地主之谊前往梨香院探望。宝钗趁机要看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便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块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过,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把身子凑过去,从项上摘下那块玉来递给宝钗。宝钗托在手掌上,细细地品赏,然后又翻过正面来细看,一边看一边念:“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才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做什么?莺儿却不去倒茶,也嘻嘻地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说你别听她的话,没有什么字。人就是这么奇怪,你越是不给他看他就越想要看。于是宝玉继续求宝钗,说你刚才不是看了我的吗,怎么就不让我看你的呢?宝玉说得也合情合理呀,宝钗“没法”,只好说:“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錾上了,所以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边解开排扣摘下来给宝玉看,果真有两行字,每行四个字,共八个字。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了自己的两遍,笑道:“姐姐的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儿。”(暗示宝玉和宝钗的“八字”匹配)这时莺儿又插嘴说:“是个癞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等莺儿说完,便嗔她还不去倒茶(因为莺儿的任务已完成),一面又问宝玉从哪里来。  关于这一则戏红学家们提出两个疑问:  一是宝钗叫丫鬟莺儿去倒茶,莺儿却不去还在一旁插嘴!如果不是在演有准备的戏,哪个丫鬟敢不听主子的话?显然莺儿不去倒茶而插嘴是预先被允许的,是角色的需要,没有莺儿的穿针引线宝玉和宝钗的“八字”就对不上来。所以她是走不开的,走开了戏就没法演了。  二是当事人只有三个,奇怪的是事后贾母、王夫人、凤姐这些关键人物都知道了这一则“金玉良缘”的故事,是谁说出去的呢?  宝玉会不会说?不太可能,他不是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人。宝钗呢?也许她心里最想说,但以她的性格以及这事与她本人有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嫌也不会直接说。  那么最有可能说出去的有两个人。  首先是莺儿,因为她充当的就是这个传播信息的角色。莺儿的传播途径有两条,一条是“不小心”地告诉贾母、王夫人、凤姐这些人物的贴身丫鬟,比如鸳鸯、平儿以及后来投井自杀的金钏儿,然后再由鸳鸯、平儿和金钏儿等这些贴身丫鬟作为趣事讲给主人听。另一个途径就是先由莺儿告诉薛姨妈。然后由心照不宣的薛姨妈在茶余饭后不经意地透露给贾母、王夫人、凤姐。  其次是薛姨妈。薛姨妈是宝钗的妈妈,她有这个责任,甚至她可能就是这一则戏的主要策划人,宝钗只不过是这一则戏的执行编导兼演员而已,另外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妹妹,两人在一起说悄悄话的机会很多,而且说这样的事情也很自然。  但不管是莺九还是薛姨妈,均是薛家人。  说薛家编造传播“金玉良缘”是有许多依据的。  比如第七回,有这样一个细节,周瑞家的问宝钗怎么这两天总不见你到宝玉那边玩,是不是宝玉冲撞了你呢?宝钗说哪有这回事,不过是我那病又发了。周瑞家的就说到底是什么病呀可要小心及早请大夫看呀之类的话。宝钗就说,你不要再提这个病了,我不知看了多少医生吃了多少药呢,但没有一点效果。幸亏一个和尚,专治无名杂症,给了一个海仙方子,配成药丸,犯病的时候吃一丸就好了,很灵验的。周瑞家的见说得这么好,就向宝钗讨教什么仙方子,说我们也可记住,要是万一遇见这样的病,也许会用得上。宝钗就说,你不要问这个仙方子,可麻烦了,要用春天开的白牡丹、夏天开的白荷花、秋天开的芙蓉花、冬天开的白梅花,这四样花的花蕊各十二两,于第二年的春分这一天晒干,和在药沫里面,一齐研好,又要用雨水这一天的雨水、白露这一天的露水、霜降这一天的霜、小雪这一天的雪各十二钱,把这四样的水调匀了,做成药丸,盛在旧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发病的时候拿出来吃一丸。  周瑞家的听了,说:阿弥陀佛,真巧死人了,等十年也未必碰得全呢。又问这药有没有名字。宝钗说:有呀,叫做“冷香丸”,也是那和尚说的。周瑞家的心里想,既然这药方那么难配,这病一定不轻吧?于是周瑞家的就很自然地问了一句,那么你这病发起来到底怎么样呢?宝钗说,其实也不觉得什么,不过只喘嗽些,吃一丸就没事了。可见也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病,宝钗重要的是想传达这样的一些信息:我得了一种不是很严重的怪病,一个怪和尚给了一个海仙偏方,这个偏方也挺怪,弄起来挺烦琐,主要传达这样的一些“新、奇、怪”的信息。但这里还没有说出金锁来,一来由宝钗说出也不太合适;二来是因为演戏要有一个铺垫,要一幕一幕地演,才不太突然,才有悬念,后面才有戏。说起这病这和尚和这偏方,是想先引起别人特别是宝玉关注而已。  有趣的是,书里接着写薛姨妈让周瑞家的去送宫花。这表面看好像作者写完了一件事接着转去写另一件事了,这两件事前后无关,其实这是一个错觉,作者仍然在写同一件事。就是薛姨妈通过让周瑞家的去送宫花,顺便将宝钗得病,一个怪和尚给了一个海仙偏方,这些很新鲜的奇闻传播出去,而且也收到了效果,宝玉就问周瑞家的从哪儿来,周瑞家的说是从宝钗那儿来,还说宝钗身体不太好,宝玉就问谁去瞧瞧,问姐姐是什么病,吃什么药,论理我应该亲自去的,不过刚放学回来,并且又着了些凉,有点感冒,改日我再亲自去探望。这才有了后来宝玉探病,宝钗巧合认通灵的戏。所以送宫花的情节不是独立的,而是整则戏的一个部分。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从情场、职场、官场、商场四个角度解码红楼,解码《红楼梦》所展示的人生百态和人生智慧,是一部探索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经营人生的励志红学通俗读物。《情场》说的是“风花雪月的事”;《职场》讲的是人生际遇;《官场》讲的是为官之道;《商场》讲的是特殊商场,经营的不是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红楼人生解码 PDF格式下载



每每茶余饭后,静静品一杯冒着淡淡味道的香茗,手捧一本红楼人生解码,感觉如领悟多彩而丰富的人生,仿佛重新翻开了历史的画卷,感受当年红楼一梦,此书能让人迅速领悟人生的真谛,让你抱着明朗的心情去领会,相信当初写书的曹雪芹爷爷真是花了相当的心血,谱写出了让读者悟出人生的好书,我超级喜欢看!也希望大家能用心去读懂,去感受!


受益不少,是我第一本从头到尾一字不跳的看过的书


物有所值,送货超快,赞!


非常有看头,值!


书中重复的内容太多,写得有些牵强,勉强一看吧。性价比不高


内容一般,看完第一遍没有再看的想法,个人感觉不适合买回家看,可以在公共场合借来看。内容上,一家之言吧。


读了一小部分,发现大段大段的引用红楼梦原文,难怪书出的这么厚。也可能是刚读完《会得美人无限意》,大呼过瘾之后想再续前缘,相比之下非常失望。如果有同道中人想看类似的书,强烈推荐《会得美人无限意》。当然,众口难调,个人意见,纯属参考。


这个作者,应该是没怎么好好读过《红楼梦》,所以他的解读,乱七八糟,我的耐心,只维持了不到10页。这是我在当当买书以来,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次失望,写得太烂了。看它,还不如去看苏岑的《官场红楼》,最起码人家好好看过原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