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德国

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 编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

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 编著  

页数:

21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再次分裂。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书籍目录

序一 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序二 电视人也在铸史引子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一、年初二、君王三、宗教四、分裂五、战斗六、拯救七、奋起八、统一九、沉沦十、寻找脚下的历史的回响 导演手记电视片解说词 第二集:帝国春秋大道行思之五后记 一次艰难的跋涉

章节摘录

书摘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  2005年10月3日,德国国庆日。柏林市没有举行大型的庆典,市民们自发地聚拢在勃兰登堡门前,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国家的生日。 勃兰登堡门,德国的国门,它见证了德国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 守护着这扇国家命运之门的女神,德国人称她为和平女神。 但是,两百年前,攻陷勃兰登堡门的征服者却从这里抢走了和平女神。 1806年的10月27日,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勃兰登堡门的,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率领强大的法国军队飓风般地席卷了欧洲,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这片位于欧洲中部的土地。 和平女神被当作战利品从勃兰登堡门上拆下,运回了法国。 屈辱再一次降临,它唤醒了深藏在德意志人心灵中的沉痛记忆。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块被称为欧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个欧洲的战场。德意志人经常成为环伺在周围的欧洲列强的雇佣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 1648年,在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一年,这片土地分裂为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虽然它们还共同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名称,但邦国各自为政,中央权力几乎不存在。 当拿破仑的军队在1806年悍然入侵时,这个所谓的帝国根本无力抵挡,帝国中两个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遭遇惨败,普鲁士还被迫割让了一半的国土,支付1.5亿法郎战争赔款。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轰然解体。 当这片土地上连一个名义上的国家都不复存在时,人们想起了德意志诗人席勒的一声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席勒的朋友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颗德意志的心灵。 德意志的诗人们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德意志的音乐家们用音符抒发抗争的激情;德意志的哲学家们,用理念激发至高无上的国家崇拜。 采访: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现代史 教授 奥古斯特·温克勒 德国19世纪历史的主要题目就是统一和自由,那时,德国还不是像法国和英国那样统一的民族国家。19世纪德意志统一的运动始终在追求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和立宪国家。 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各国组成的反法同盟击败,在英国和俄国主导下,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成立了,但各邦依然拥有着独立的主权。因为,欧洲列强们始终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在欧洲的中部崛起。   战败后的法国交还了和平女神,但是,回到了勃兰登堡门的和平女神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分裂的德意志。 历史之所以耐人寻味,也许就在于它的复杂和微妙。征服者拿破仑虽然加重了这片土地的屈辱,但是拿破仑却成为德意志统一的推动者。他用武力扫荡了这片土地上存在了几百年的封建秩序,并在所到之处广泛传播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德意志人在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引导下,开始寻求建立一个统一与自由的国家。 罗伊特林根是德国南部一座美丽安静的小城,两百多年来,小城一直享受着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带来的荣耀。在德国实现统一的过程中,李斯特被认为是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采访:德国罗伊特林根大学 教授 奥伊根·文德勒 李斯特认为德国只有实现政治上的统一才能够与英国和法国相抗衡。这种统一不能靠革命来实现,而应该通过和平的方法来实现,而且李斯特非常清楚,这种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通过渐进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他认为应该先实现德国经济上的联盟。 在人们还习惯于用战争来解决国家问题的19世纪,李斯特的想法显然有些超前。从经济统一走向政治统一,这既是一个经济学家的独到眼光,更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提出这个设想的现实原因是:德意志的经济发展受阻于分裂。 在汉堡的关税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年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一些货币。最多的时候,这片土地上使用的货币种类达到过6000种。 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这些关税一方面严重的阻碍了内部贸易,另外一方面也阻碍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和德国产品的竞争力。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李斯特认为如果当时落后的德国要发展,要达到当时发达工业国家的水平,就必须消除这些内部关税,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可能。 李斯特呼吁各邦国建立全德关税同盟,为此,他四处游说。但是很多小邦国都将他驱逐出境,德意志邦联的第二大邦国奥地利,称他为“最危险的煽动者”。因为,各个邦国都不想取消关税这一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李斯特身体虚弱,在很长的时间里,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助手。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他的脚步。十多年的时间,李斯特几乎跑遍了所有邦国,最终,德意志邦联中最大的邦国普鲁士接受了李斯特的建议。 经济融合仿佛坚冰下的细流,缓缓汇聚。破冰的一天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1834年1月1日零点,在德意志18个邦国的边界上,满载着货物的四轮马车,像潮水一般汹涌而过,几百年来第一次,无须在边界停下来交纳过境税。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了。它的主导者是普鲁士。   P180-18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风云,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9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


编辑推荐

《德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发展历史为主题的大型十二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图文版之一,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展示了德国——这片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土地,在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崛起的曲折历程中,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德国》以开放的心态为国人打开世界视野,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为人类共同的进步提供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德国 PDF格式下载



我想这套书的难能可贵,就在于引国人思考——我们,该走怎样的崛起之路!最认真阅读的两本是德国和日本,前者源于个人兴趣,后者是因为中国对该词语的强烈敏感度!德国长期处于分裂,统一之路走的异常艰苦和漫长。其实整个欧洲大陆也是如此,分分合合,你来我往。德国近代崛起——那著名的“铁血政策”,其实代表了整个资本主义文明发展,那是建立在血腥、掠夺和战争基础上的。它的确将人类带进了现代工业文明,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人类的惨痛代价,若长期以此为榜样,会不会最终让人类走向禽兽,将地球带向毁灭?看到日本的开放国门之路,真的是似曾相识,只是,这条道路是否完全正确?也许,我们真正该思考的是:让我中国屹立世界五千年不倒的真正力量,究竟是什么,他来自何方?我认为,肯定不是西方!大久保利通简单的拿来主义导致矛盾激化。成就涩泽荣一“日本现代企业之父”的行动指南,是一本儒家《论语》。福泽瑜吉的“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领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让日本决定与强者为伍,最终,将亚洲带向战争,也差点将自己领向灭亡!五千年的中国重寻崛起之路,任重道远!我们曾经高高在上,睥睨天下;也曾屈辱懦弱,险些灭亡。这些起起伏伏,其实是一笔财富,这五千年的起起伏伏中,必定有我们所寻找的那种力量!我们,不能再盲目排外,也更不该妄自菲薄!中国,要开拓属于自己的崛起之路!


看着以往伤痕累累的欧洲大陆,才知道现在和平的难得。
看到东西德两个不同制度的,因战争分裂的国家走向统一,会想到中国和台湾又有何不可呢?


本书不是简单的对德国历史及风土人情的陈述。通过它似乎你能感受到德意志的民族意志。它把李斯特、腓烈大帝和俾斯麦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听到他们的呼吸,体会到他们的思想。总之,这是本好书。


印刷精良,内容绝好,就是太贵了看了后对德国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个大国但内部矛盾始终困扰它的壮大


写出了德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国家的长期缺失和文化哲学里对国家的强调和崇拜。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令人时时陷入沉思的好书。
并不是单纯讲德国历史,而是把德国崛起过程中,一个个历史事件、人物剥离出来,围绕着“崛起”的因果,细细道来。有描述,也有剖析。

但这套书的装订有点问题,很容易开裂。已读过2本,都是如此。


书的质量有点差,刚拿到手就脱胶了,黏我一手,不过书的内容好久行了。介绍德国历史介绍得很详细,终于明白为什么德国能够崛起得那么快,这个民族有值得借鉴的许多地方。


德意志在哪里,我找不到那个地方。这本书还原了真实的德国,绝对值得一读,配上视频,激发了我对德国的无限向往~


德国--<大国崛起>系列丛书 还可以 同学的 他很喜欢


了解德国历史的好书


真的是大国崛起,书介绍得很详细,喜欢德国史的朋友不可错过


当初看《大国崛起》时,帝国春秋这一集最为震撼人心,不禁热泪盈眶。难以割舍的一种统一强国情怀。故而为之神往。


喜欢德国,精工细作的国家。


希望汲取德国之长,让国家更强大


虽然是贵了一点,但还算是物有所值。这本书早就买了,只是断断续续地看了看,感觉纸张很好,图片也很漂亮。虽然说碟片看起来更生动,但这本书可以说是图文并茂了,而纪录片上的大部分内容,书中都涵盖,个人觉得很有收藏的价值。看书的感觉和看纪录片稍有不同,如果很喜欢历史,也很喜欢大国崛起,那么,我个人倒觉得这是本很有价值的书,确实值得一看呢~


给14岁的儿子买了美国、德国、日本三本,儿子超喜欢,准本买齐了。是青少年了解世界的窗口。


高中时代3加1课毫不犹豫选了历史,并非是为了高考,而是本身兴趣使然。当时的历史老师推荐的大国崛起系列,可以说深深震撼到了我,甚至影响到了今后的学习生活~客观的评价,真诚的述说,不管是对于专业还是业余爱好者来说都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书!


印刷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书的质量是勿容置疑的。至于书的内容,本来就很喜欢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这次把书买下来,细看之下感觉还不错,不过很大程度上我是当作是历史书来读的,获益匪浅。


站在历史的高度,见证一个帝国的兴衰沉浮。


使我对德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我是一个学习历史的,这本书可以让我更好的了解世界近代的发展情况。


写得非常详细而且内容很充实详细介绍了德国的崛起之路扩充了知识面虽然价格比较高但是物有所值


一直很喜欢德国,看了书以后对德国的了解更全面了,图文并茂,很值。


不管你对历史是感兴趣还是觉得它枯燥无味,读了着系列的书就会震撼于对历史的风云变幻,敬佩于那些英雄伟人。一概说教的口吻,采用叙事于图文结合的方式,本书想读者展开了历史宏伟的画卷。我特别向那些对历史所知甚少又急于在短时间内了解历史的得人推荐此书。以上系本人肺腑之言。


作为《大国崛起》的图书版,这本书很好地继承了《大国崛起》系列电视纪录片的简明性,很适合初学者阅读,其中穿插的图片和细致的讲述是这本书具有很好的可读性。不过它也并不是将纪录片的内容简单地翻录下来,相反,两者对对方都是很好的补充。先看纪录片再看书是个不错的主意。


书的内容,写得很有水品,就是如果你对德国史一知半解估计不好看懂,,,,我是想看和二战时期相关的德国史,结果里面唠叨了一堆来源等等废话,,


喜欢德国从本书开始


相当好的一本书,尤其如果对德国感兴趣的话,值得买一本.质量也不错!


很好,很实用。是一本了解德国的好书。


瞭解的是德意志這個民族的精神踏實嚴謹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上高中的儿子特别喜欢这套书,先买了一本,后来又买了整套,睡前总喜欢翻一翻,对孩子的历史和地理很有帮助。


值得一读!不过这装帧。。在图书馆看大国崛起系列时发现书皮和书本分家了 当时还觉得是翻的人太多才开了 结果发现自己这本小心翼翼翻看了没多少页 整个也开了~


优秀的德意志


大国崛起系列丛书还是很值的一看的


很漂亮的一本书彩页图片都很精致尤其是大国崛起栏目组编辑的非常喜欢


从小上历史课。总以为法兰克的查理曼是法兰西的帝王,让我纠正了这一错误观念。语言表达也是很好也。


很好,就是希望不同印次最好书的大小能一样,这几本书不是一次全有,有时会缺货,配了几次,书的尺寸还是有点差距


其实看央视的纪录片就可以了,但是女朋友坚持要买


值得人们思考的民族


很好地一本书,知道德国人为什么这么严谨了。


替孩子买的,很喜欢,看完后又让买美国的。


这本书印刷精美.投递也很快!!!


除了开胶外没有别的缺点了。每一张都是彩页说实话比想象中要好,很好的书


不错的系列丛书,


很好,德国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小日本强。


喜欢这本书很久了,买到了很高兴。哈哈


如果每看一本书都有所收获,就值得。


很好的一本书!质量好,印刷精美,很适合收藏!


就是胶粘的不牢固,一本变成了好几本


送好朋友的,她学德语


挺好的,采页的,讲的内容很浅


黑色书页部分,看起来费眼!书壳看了几页就脱胶了。内容比较概括,看过整体印象还有。图片注释不行!


视频我是有的没事的时候把书拿出来一页一页的看也是不一样的感觉,但是书是全彩页的装订的时候避免不了不结实,书是看完了,也开始掉页了。


书是好书,就是封皮看上去像旧书一样,还有卷边


好好好极了,质量很好


内容丰富 便于理解 质量很好


十成新,很好。


很好呀 ,喜欢


可惜没有全套的。


待细细阅读


了解德国的好书


书写的很好,值得一看。


没看完 不过觉得不错


向德国人的严谨学习


一本很有气势的书,里面都是兴衰史


参考一下,了解一下


包装完好印刷也很好!!全彩页!!就是可能是我太累的缘故看着有点吃力……


帮同事购买的~


彩图彩页内容丰富


这本书非常好……很有启发意义


先说内容,能把德国的历史讲个大概,那些主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描述的算是比较全面的而且字里行间情感充沛,但是细节经不起深挖据。所以换句话说,如果作为德国历史普及还好,但是想要看的更深入更细节一些这本书没什么帮助。再说这书的装订,胶粘的地方都比较粗糙,比如封面,没翻几次就开胶了,但是索性还没掉下来。里面是线装的,还行,翻阅比较容易,不用特别小心翼翼。最后说印刷,三个字:太花哨!!字体太小,而且里面多彩页和彩图,那些黑底暗红底的页面,在字体不加粗的情况下,阅读起来相当吃力。这一点来说,似乎是过于注重“外表”华丽了——因为我个人还是喜欢简约一些,字迹印刷大大方方的书。


这本书可以一口气读完. 写得引人入胜!


准备买齐一套。比电视上的讲解详细。


包装、纸质都很好,喜欢


胶封确实不行,其他还好,印刷很精致。本来是给自己买的,结果老爸看上瘾了,哈哈


书是不错,但是前后书皮都和书在连接的地脱胶了。就连了一部分看书时很不方便!


送货满意,质量可以,喜欢


最后的封底脱胶了,不敢随便翻,特别小心还怕翻烂。。。内容还是不错的,图也比较多。


可以,就是我买书的时候没有说明有什么活动,而且亚马逊的客服特别不好联系,我是第一次使用,不能让一个新手主动招待客服,这是亚马逊有待加强的地方,希望可以让人一目了然,问题得到解决


很失望,排版非常不好,而且装订耶很差


书的装订一般,还没看,就要掉页。


唯一的不足就是书脊处粘的不好,才看了一天就掉了,但总体满意!


整本书制作非常精美,看起来赏心悦目。只是快递原因吧,寄过来的时候封面那一层已经差点脱落了。


便宜、方便


不败的德国


此书邦大牌,内容有点空!


书的装订很差


几天书就脱页了


   我对历史爱好,当不是那种对历史有非常深研究的人
   以下是我读完这本书,对德国历史的粗略认识
   我想把德国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腓特烈之前的德国,2腓特烈到俾斯麦的德国,3俾斯麦到希特勒,4希特勒之后的德国.
   我认为这三个人是改变德国命运的关键性人物。
   德国不同于其他的国家,它是欧洲地图中的走廊,在之前一直处于分列状态。他是欧洲最后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却是最快崛起的国家。并且经过两场战争之后,依然能够走在世界的前沿。
   我认为他的进步模式非常值得现阶段的中国学习。
   近二十年来,中国已经一步步向世界强国的行列中跻身。现在非常像刚统一的德国。怎样迎头赶上。
   在我浅薄的认识中我认为是教育。
   德国的教育入学率在洪堡时期,就达到了97.5%以上。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一个国家都不完整的国家,居然还是这样的注重教育,给了我们当头一棒。他们把教育看的很重。成为日后成功的关键。我们也应该,学习。
  一些浅薄的认识。


  国际贸易理论学到 德国 李斯特 的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可以来看看这本书。了解德国工业的崛起,背后的关税保护。 了解一个政策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刻影响。
  
  
  配合视频观看,更加有意思。
  
  
  书里很多图,看起来还算轻松。
  
  作为了解德国的入门书籍先看看吧。
  
  
  德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可能是专业的关系
  真的不觉得这本书有什么特别的优点之处
  图片很多但内容有些泛泛
  德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整个世界格局的外界条件配合德意志民族本身的内在性格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私以为如果是要分析环境的外力所起的作用,应该看看分析战后美国外交政策方面的书籍
  民族的崛起,尤其像德国这样经历数度战火洗礼而重生的一个国家,民族性情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了解日本人有《菊与刀》,有必要回溯其历史文化,解析德意志人的性格要素,而欧洲列国在历史和文化宗教上血脉相连彼此影响,所以将德国单独割裂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客观的
  个人觉得《德意志史》和《欧洲—丰富的人文课》可以配合着看,对于了解德国乃至于整个欧洲的历史文化很有启发,此外剑桥插图历史系列也很不错


   这本书文字不算难懂,但是从中引发的思考是深刻的。
  
   在独到德意志在经历了三十年战争(发生在17世纪)后,分裂的局面和德意志民族在内饥寒交迫,在外遭排斥的苦况后,开始有点明白郁达夫的《沉沦》。
   以前读《沉沦》的时候,对于主人公为什么发出对国家衰落的埋怨实在不明白。故事中,他事事不如意,然而作者并有没有直接指出原因,而且当时还懵懂无知的我也看不出跷蹊。到现在我才在《德国》找到答案。德意志民族的悲惨生活源于德意志的分裂并由此而导致的落后。那么《沉沦》的主人公在日本的不顺心也是根源于当时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就会被歧视,这是亘古不变的。
  
   读到威廉 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时,我知道德意志对于教育于科学的崇拜已有200年的历史。当时占开资最大的一部分似乎用于聘请大师。柏林大学是依赖于政府却又独立于政府的,即它是政府出支建造的,但政府的角色就仅此而已,政府不得干预大学的运作和学术研究——大学有绝对的学术自由。即使到现在,德国的大学也保存者这一传统。
   德国为什么能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和崛起?这与他们对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反观中国,近年来中国大学正投入教育产业化的洪流之中,学术的追求似乎已经显得那么的“迂腐”。当教育已溢出铜臭,这个国家又能在以科技为先的世界里走得多远呢?
  
   费里德里希 李斯特是德意志著名经济学家,也是德国统一的先驱。他倡导建立关税同盟,修建铁路网,这使德意志经济飞速发展,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而统一的民族市场又需要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来支撑。
   李斯特在工业革命中,以后发国家利益立场提出的“幼稚工业保护论”为后发国家在全球自由贸易的环境下找到自己发展的模式。这个理论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德国人在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时的态度是令人敬佩的。不好好承认历史,如何面对现在,面向未来?他们做到了。勃兰特的下跪、犹太人纪念碑、修订的教科等,德国人的忏悔换来各国的原谅与尊重,其中包括犹太人。德国在悲痛中沉默地站起来了。
   同是二战罪犯的日本却恰恰相反。那企图掩饰罪行的丑陋面目令亚洲受害国深感厌恶,日本在二战侵略问题上的态度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令伤口发炎、溃烂、流血不止,永远也不能愈合。
  
   《大国崛起》个人觉得看书要比看电视剧好,然而书也只能让你知道个大概。毕竟泱泱大国的盛衰由来岂是数百页文字能道尽呢?


  http://latias.lifelogger.com/396746
  
  很难去概括这本书给我感受.总之很感动.大概也只是因为我对德意志特别敏感,或者真的是编者特别成功?不过这还是一本相当概括性的历史读物,无法详细囊括德意志发展的全部历史细节,有些可惜.
  
  -人民- 德意志从来不缺少善战的臣民.不过正如歌德所说:"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伟大,但聚合在一起之后又是如此的可怜".其实并非无法团结起来,而只是团结错了方向.或者说是无法团结起来的是上层领导.为了争权夺利不惜杀父弑兄的事似乎常有发生.德国人向来以理智和严肃著称,然而经济危机的打击还是让他们失去了理智,被希特勒勒住咽喉,法西斯独裁统治了这个国家12年,期间发动2战,屠杀犹太人,都让这个民族走上了反人类的道路.2战失败后,经受巨大打击的德国政治和经济居然奇迹般的复苏.除了美苏冷战和朝鲜战争等外在因素,德国人民的态度和意志是他们创造这个经济奇迹最有力的保证.战后,德国人慢慢意识到错误不应由这个国家的某些人去承担,而应该是这个民族.期间尼克松等领导人访问西德,对德国人民的态度作了极高的评价和肯定.就像德国总理施罗德说的"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德国政府多次修历史教科书,将法西斯暴行列为中心内容,强调"关键任务施教育下一代,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指责视为己任. ".1971年10月,诺贝尔奖委员会一致提名通过,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勃兰特.当晚德国青年举起火炬,络绎不绝地来到勃兰特的寓所,向他表示衷心祝贺. 勃兰特是谁?他是德国统一前联邦德国的总理,1970年的冬日,他凝重地跪下了."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下跪的人跪下了.他的举动使德意志重新得到了世界的谅解.".大概这就是德国人民,如此的渴望统一,强盛;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经济同盟,政治联盟,民主德国,联邦德国.1989年 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次年10月3日,两德宣告正式统一.其实不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力,德意志人的威力也是无可争辩的.
  
  -君王- 我们可以把希特勒称之为君王,因为他是如此的残暴而专政.但其实德意志漫长的历史上,不乏英名永垂的君主.查理曼,亨利四世,腓特烈云云,这些一次又一次震撼了欧洲的巨人,都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拿破仑入侵柏林之后用马鞭指着一座墓碑对部下说:"要是他还活着,我们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了.",墓碑的主人正是腓特烈.在拿破仑彻底摧毁德意志之后所得到的战利品中,最令他喜爱的仅仅是腓特烈大帝曾经使用过的刀剑等武器.那是怎样一个君王啊!他不仅仅有军事上的造诣,而且思想开明,在经济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普鲁士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那个时代,他还与伟大的思想家伏尔泰是好友,二人彼此尊敬.其实对腓特烈来说"国王的头衔不过是一种光荣的苦役".他只想当个诗人,然而他不能.1761年,柏林被俄国,瑞典军队保卫,奥地利占领西里西亚, 英国政府更迭,后勤支援被切断,腓特烈正面临着亡国的危险,然而50岁的他仍在苦苦支撑.1862年1月5日,就当腓特烈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时候,在万里之外的彼得堡,俄国女皇伊丽莎白病死,有普鲁士血统的彼得三世作为女沙皇的外甥继位,而这位年轻的沙皇疯狂崇拜着腓特烈.他马上下令俄军全线停火,把侵占的领土归还给普鲁士.同年5月5日,俄罗斯与普鲁士签订和约,不久瑞典退出反普同盟.这场因为害怕普鲁士过于强大打破欧洲均势体系而发动的战争戏剧般的结束.这场神话般的胜利和腓特烈的"伟大坚持"使他成为普鲁士精神的代表,德意志人民坚信他们必将走向统一.讽刺的是,200年后,腓特烈的另一位疯狂崇拜者在苏军兵临城下时,还在泪流满面地读他的传记,坚信奇迹会重演.历史没有给那个叫希特勒的疯狂者创造奇迹的机会.
  
  -文化- " 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国,所以要办教育.".在费希特的倡导下,德国开始了"全民教育"的政策.在这个制度的鼓励下,威廉冯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也就是今天闻名于世的洪堡大学.这所大学,为普鲁士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从这所学校中一共诞生了超过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就读或执教的文化科学界巨人包括黑格尔,叔本华,马克西,爱因斯坦等等.正是这所学校,开创了德国科学,文化界的辉煌.让人回想起几百年的那些时光.马丁路德,是他先用生命最后的时光翻译了第一本德语的<圣经>,德意志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语言.按照歌德的话说:"是马丁路德把一种已经埋葬了的语言翻译成一种还没有出生的语言".语言的统一为后来德意志政治经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而康德,黑格尔,歌德,海捏等人更是从学习路德的译文走上人类智慧的顶峰.之后,18世纪的德意志天空里,闪耀者的是思想和艺术的群星,光芒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巴赫,韩德尔,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这7位音乐巨人像接力跑一般将音乐的火种代代相传,照亮了整个德意志和世界.康德,歌德,是这些文化大师们用自己的作品挽回了德意志的尊严.一位法国历史学家如此评价"能够发现普遍的思想,这是德国知识分子的能力,德国人在1780年到1830年提出了我们时代的思想,没有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能出现像德国人把思想发展到如此高度的能力."黑格尔,费希特,马克思,尼采...这在许多国家,只要能出现一位就足以夸耀世间的名字,在德意志接二连三的出现..
  
  让我们以<德意志高于一切>的第三段歌词来结束: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统一 正义和自由
  Für das deutsche Vaterland! 为了德意志祖国
  Danach lasst uns alle streben 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Brüderlich mit Herz und Hand! 像兄弟那样团结起来 手拉手 心连心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统一 正义和自由
  Sind des Glückes Unterpfand; 是我们幸福的保证
  |: Blüh' im Glanze dieses Glückes, 在繁荣昌盛的光芒中绽放
  Blühe, deutsches Vaterland. :| 绽放 我们的德意志祖国


能认识一下吗?不要误会。。我不是找拍拖的。。只是也有对这类书得兴趣:)


呃……这陈年老贴了……
当然可以的哈


呵呵,真开心你回复了,我的QQ是1483723914


个人认同书比电视的好看,书里面的东西看的比较有连贯性,而电视剧情有时候跳跃太大,而且交代也不是太清楚.
 德国历史,说实话,很让我感动,也很令我奇怪,为什么在那个大地上可以出现那么的哲学家,科学家,甚至第二次工业革命,这表明了一个国家的态度,一个民族的态度,这一点应该值得现代人的借鉴.


恩,尤其是书里说到费希特对德意志精神的追寻对拯救德意志方法的最终探索所得出的答案——教育的时候,书上的那段话“这是一个精于理性思考的民族所作出的最精彩,也最有价值的逻辑推理。”
让我一瞬间被这个经历了数百年分裂,彷徨与困难的民族所感动,也被德意志的精神所感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