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解码法国电影大师

于帆,黄石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

于帆,黄石  

页数:

208  

Tag标签:

无  

前言

奥利维亚·阿萨亚斯:大学时期的专业是文学和美术,青春期沉溺于摇滚乐中,帮助重病的父亲撰写剧本而逐渐进入电影界,20世纪90年代成为《电影手册》主力影评人,31岁时才拍摄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作品,被誉为“电影手册”派正宗传人,中国最有魅力的女人张曼玉曾经是他的妻子……雷奥·卡拉克斯:16岁便辍学来到巴黎闯荡,从此爱上电影一发不可收拾,18岁便开始在《电影手册》上发表影评,处女作惊艳影坛,成为“新巴洛克”风潮的一分子,“没有女人,没有电影”是他的口号,朱丽叶·比诺什最美好的影像出自他的手笔,拍出了法国最亏本的文艺片,他20年来只拍出了4部剧情长片。弗朗索瓦·奥宗:童年时超8摄影机就是他最好的玩伴,科班出身的他,短片作品游历各大电影节,好评不断,一度是“酷儿电影”的最佳代言人,被誉为法国最有前途的电影天才,新世纪后转走商业路线,愈加意气风发,电影票房扶摇直上。

内容概要

书中您将看到法国电影大师的传记,和他们为之献身的电影。   阿萨亚斯的位置应该是在巴黎街头某个嗜杂的咖啡馆中,他的耳畔回响着嘈杂的摇滚乐,并精力充沛地拿着世界地图,寻找他下部电影的主人公一种崭新的、全然主观的视线看待曾经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巴黎(我们或许可以感伤、浪漫地说,那是前辈让·维果的老灵魂从塞纳河底浮上水面,化身为半个世纪后的另外一位少年才俊)……  奥宗则像一个游荡在郊区田梗间的孩子,老师们总会评价他学习不扎实、太多小聪明却又不得不感叹他的好成绩——于是他也懒得多想,自顾自地走在铁轨上,并不太在意路标与方向……  他们各自奔跑的速度、姿态、轨迹、方向也全然不同,就像是生长于同一株大树上四向蔓延的枝丫,有几枝迎风招展、乐于面向骄阳,有几枝习惯躲在背阴处,安静地聆听树叶和轻风的私语低吟……唯一无法避免的就是这株大树生长的土地叫“法兰西”……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迷法兰西,就是迷恋电影本身,不管这迷恋来自影迷们还是电影导演,可以是法国导演在自己土地上拍摄电影的复杂情感,也可以是影迷们对法国电影及其电影大师的无限热爱。

书籍目录

奥利维亚·阿萨亚斯 法国导演,中国女婿 摇滚爱之旅——《迷乱》 吸血鬼1995——《伊尔玛·维普》 台湾来的人——《HHH:侯孝贤的肖像》 男性的蜕变——《八月末,九月初》 无所畏惧的电影——《魔鬼情人》 在漂泊中沉淀——《清洁》 多元化的电影观念及个人喜好 作为电影作家的阿萨亚斯 东方情结 “我能听到吉他声”雷奥·卡拉克斯 朝着光束前进就是一种经历 当男孩遇到女孩——《当男孩遇上女孩》 没有爱,毋宁死——《坏血》 恋之残酷——《新桥恋人》 皮埃尔,或暖昧的关系——《宝拉一X》 “新巴洛克”时代 黑白魅影 STBO 不要太早说出你的梦 句子 没有爱情,没有电影弗朗索瓦·奥宗 1967~未来:我们坚持的只是电影 死亡影像——《小死》 成人童话——《犯罪情人》 沙之下的幻觉——《沙之下》 致法国电影的情书——《八美干娇》 伊甸不再——《5×2》 凝练之美 I’122 Queer 暴力与性感 幽闭或自然 新“七宗罪”

章节摘录

插图:奥利维亚·阿萨亚斯法国导演,中国女婿阿萨亚斯对中国人来说永远贴着一个标签,就是中国曾经的女婿,他在中国不管走到哪里总会被人问起张曼玉,问起两人的关系和感情问题;人们总是无意识地忽视着他的电影,而把他定位成一个超级女明星的丈夫,那他的影片怎样?他的成长以及创作历程又怎样?阿萨亚斯作为导演在当代的法国影坛是不得不提的。奥利维亚-阿萨亚斯1955年1月25日生于法国巴黎,2005年时他已50岁,见过他本人的人都觉得他一点不像50岁;可能因为他长着一张娃娃脸,一米九的挺拔身姿,精神状态总是很饱满,又显出温文尔雅的气质。用《电影手册》主编傅东的话形容:“虽不像是运动员,但却身姿矫健,举手投足之间常令人联想到动物世界。“'他聪明过人、涵养甚高,并对世间万物都具强烈的好奇心。”他还说阿萨亚斯经常会一言不发,像一部无声电影的主角,但有时会十分健谈,与人交谈时总是神采奕奕,活力四射,常常提高嗓门,以至有时候出现跑调。进入电影行业之前的阿萨亚斯曾在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学习当代文学,并且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同时兼修美术。虽然他的父亲雅克雷米(JacquesRemy)是位电影剧作家(曾参与了20世纪50年代多部法国经典影片的创作),但阿萨亚斯并没有过早接触电影,相反,他非常迷恋摇滚乐,特别是在70年代,青春期的他表现出强烈的反叛(其中有1968年五月风暴的影响)及对于迷幻摇滚的痴迷他喜欢的音乐是起源于美国西部的社会反叛潮流以及英国朋克风。阿萨亚斯的哥哥米什尔?阿萨亚斯是记者、小说家,同时也是法国最著名的摇滚音乐史专家之一;摇滚乐这个因素在他日后的影片里多次被使用,可以说这种喜好对于阿萨亚斯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实际上,阿萨亚斯没有过早进入电影行业,和他的判断有关,他认为任何经历都比选择去电影学校学习电影有用,甚至直到今天他仍然这么认为,所以他选择了看上去与电影不相干的专业,但他的艺术家庭出身与熏陶以及他本人在文学、美术方面的修养,都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阿萨亚斯的父亲后来为电视台写一些电视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克?雷米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当他不能再工作时,阿萨亚斯开始帮助父亲,担任他的助手,起初是秘书,后来开始为父亲代笔写一些电视剧剧本,就这样,他逐步进入编剧的角色。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为朋友写作了一些电影短片的剧本,为劳伦?贝兰(LaurentPerrin)编写了《自动点唱机》(Scopitone),为杰拉尔?马尔克斯(GerardMarx)写了((温柔的夜》(NuitFeline);他自己也拍摄了最早的几个短片。真正对阿萨亚斯有帮助的,是他在1980年1月的《电影手册》(CahiersduCin6ma)第307期上所发表的一些影评文章;在此之后3个月,他发表了自己第一篇重要的评论文章——有关约翰?卡朋特(JohnCarpenter)的影片《雾》;接下来的5年间,阿萨亚斯成为这一权威性电影杂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前辈们一样,阿萨亚斯也以与《电影手册》亲密合作为出发点,最终走向导演工作,这让我们想起戈达尔、特吕弗、夏布罗尔、罗麦尔等人的情况,所以阿萨亚斯后来常常被认为是新浪潮的继承人,是作者电影的继承者。1980年,阿萨亚斯在《电影手册》担任影评人工作时,有了次香港之行。而这次旅行在他心里埋下了东方情结的种子。1984年9月,《电影手册》出了一期《香港制造》的特刊,讲述了阿萨亚斯和夏尔?代松在香港的见闻。阿萨亚斯与安德烈?泰西内的合作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后者像兄长一样关照与提携他。1984年,他为泰西内编写了《约会》(Rendez-Vous)剧本,该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并使朱丽叶?比诺什一举成名。泰西内本人也同样是《电影手册》影评人,亦同样忠实于“新浪潮电影”的传统;阿萨亚斯受到了泰西内的影响,由于后者在多方面的协作与合作,他顺利地完成自己的第一部长片《迷乱》。在这一时期他还为导演杰罗姆?迪亚芒-贝尔目(JeromeDiamant-Berger)创作了《单一》(L'unique,1985)的剧本(实际上该剧本于1980年就已经完成),为劳伦?贝兰创作了《秘密通道》(PassageSecret,1985)。在阿萨亚斯的第一部长片出现之前,他已经历了诸多的磨炼,除了前面提到的剧本写作外,他还参加了多部影片的拍摄。l977年,他参与了美国影片里查德?费舍尔(RichardFeischer)的《王子与乞丐))(ThePrinceAndThePauper),次年又在伦敦参加了《超人》(Superman)的拍摄,该片导演是里查德?多那(RicharsDonner);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相继拍出了几个短片:《(版权所有》(Copyright,1979)、《矩形谤(Rectangle,1980)、((雅克诺的两支歌》(DeuxChansonsdeJacn0,1980)、《东京未境之旅》(LaisseIancheveaToky0,1982)。虽说他多次与别人合作,可他的名字却只在六部影片的字幕中被提及。一直到1986年,他编导了影片《迷乱》(Desordre),才集中展示了他多元化风格的创作风格。本片的主人公是法国一群青年人,在这点上与前辈的“新浪潮电影”是相似的,同时又与之拉开了距离。阿萨亚斯展现的是属于他这一代人特有的东西——20世纪80年代的摇滚乐以及那个时代青年的生活状态。他用电影的形式开始讲述自己的内心以及兴趣点。该片虽不能称为杰作,但已显阿萨亚斯的风格,并且一举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国际影评人奖,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他的第二部长片《冬天的孩子》(L'enfantdeL'hiver,1989)充满了神秘感,讲述了四个年轻人的爱情冲动,主人公们害怕感情用事,不知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处理情感问题:男主角无法忍受婚姻的束缚,也不愿意面对做父亲的责任,残忍地抛弃了怀孕的女友,继而爱上了另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却因为忘不了一个有妇之夫而拿他当作替代。在他眼睁睁看着新女友枪杀那个男人再自杀后,他意识到自己也不可能挽回前女友以及那个他曾经放弃的孩子。多年后,他以叔叔的身份和自己的亲生骨肉出游,却发现孩子有着和自己一样的名字,事过境迁,错过的情感再也不会回来,这种感慨万千充满了人生变化无常的滋味。这源于导演内心深处的一个灵感,一种冲动,而这种小题材被他组织与表达得颇为深刻,同时不做作;他再次遵循着新浪潮的传统(风格上类似于罗麦尔的作品),并采取了古典戏剧的感情冲突框架。这次他更注重视觉形象,重视对造型的运用,并不去刻意雕琢人物的言语。评论者认为比起片中即将出生的孩子,这部影片本身才是片名中所指的“孩子”。接下来的两三年内,他拍摄了两部长片:《巴黎醒来了》(ParisS'Eveille,1991)和《新生》(UneNouvelle,1992)。前者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勾引父亲的年轻情妇的风流故事,在题材上首次与之前的两部作品有了区别。这部电影首先是一部典型的关于情感历险的叙事影片,阿萨亚斯使用了高超的场面调度来诠释激情场面。而本片另一个亮点就是起用了演员让?皮埃尔-莱奥出演父亲的角色。这位伟大的演员曾经是特吕弗、戈达尔的爱将,也是新浪潮的象征,因此这也是阿萨亚斯对于“新浪潮”既继承又超越的体现。《新生》则是一部神话寓言片,同父异母的两个姐妹素未谋面,在经历了多重困难与挫折后,彼此进入对方的世界,坦然地面对生活的痛苦。其中描写女性的独立性以及相互之间情谊的部分非常精采。在这部影片中,阿萨亚斯第一次直白地表露出与传统的法国电影'“决裂”的态度,此时他已具备了熟练的导演能力,有了与传统分庭抗礼的能力。虽然主角是女性,但事实上“新生”仿佛更是导演的心声:他为自己新起点做好了准备,而且就要出发。阿萨亚斯接下来的一部新作让人震撼,作品以两种形式完成:名为《空白页))的67分钟的电视片和名为《冷水》(L'eauFroide)的92分钟的电影。最初,阿萨亚斯是应电视台之邀为其20世纪90年代初的系列节目《所有的姑娘小伙们》而创作的,这个节目介绍了全法国12位最佳导演并展示他们的作品(包括安德烈?泰西内、克莱尔?德尼、尚尔塔?阿尔特曼、帕特丽西亚?马祖和塞得里克?卡恩等)。创作都围绕年轻人这个主题,其中泰西内的《野芦苇》(电影版)非常出色,可以说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而阿萨亚斯的也是个电影版本,这就是《冷水》,作品丝毫不逊色。影片中摇滚乐又一次成为灵魂和主人公的寄托,不乏自传与回忆的色彩。它以一个年轻的女孩为中心人物来叙述。女孩克里丝蒂娃因偷窃被捕,母亲拒绝见她,父亲想把她送人精神病院,与此同时她的男友面对成人世界里的同样痛苦,两人在一次狂乱的聚会之后踏上了逃跑的旅程;最后女孩选择自杀,男孩醒来发现小河边的小石子压着纸条,冰冷的河水从旁边流过。女主角由维尔吉妮?勒都扬出演。从此她名声远扬,后来又参加了阿萨亚斯《八月末,九月初》的演出。影片的惊人之处在于混合了紧张与轻快之感,从而产生了爆炸性的效果。片中追述的世界观是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而场景却是90年代,在这种大胆的结合中,摇滚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演用这种方法显示了电影年轻化的观念,它不拘泥于某个具体的代或墨守成规的形态,却总是面向未来。《冷水》在纽约电影节上,让美国人看到了新的法国电影。1996年在林肯中心举办了阿萨亚斯电影回顾展(同年维也纳电影节也举办了类似的回顾展)。该片可以说是阿萨亚斯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里程碑。……


编辑推荐

《解码法国电影大师:在“情迷法兰西”坐标上的三个表述》是系列一本,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当今中国,电影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影被分为两大类别,即作为艺术的电影和作为商品的电影。可是我们也看到,电影被极度市场化,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作为商品的电影占据着我们的电影院,而作为艺术的电影作品越来越被边缘化,具有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人们已习惯于电影只是商品而不是艺术。这种现象是不平衡的,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普及电影艺术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电影图书馆”丛书,旨在向大众普及电影艺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作为艺术的电影,为促进电影艺术的健康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些力量。“电影图书馆”丛书分三部分内容:解码当代电影大师,介绍他们的电影艺术创作经历以及他们的电影艺术作品;介绍作为纯艺术的类型电影作品;介绍人们喜爱的明星和他们主演的电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解码法国电影大师 PDF格式下载



虽然还没开始看,但是大致翻阅了一下,感觉是我想要的调调


里面的见解很独特


好书!图文并茂。


了解法国电影


马马虎虎、匆匆而过的一本书...


内容无自己的特色,但图片较多。如浏览法国电影可看,如想深入了解不推荐。


几个导演就能代表法国电影???里面大多内容都是百度出来的,配图和文字都很混乱,不值得购买


书还可以,一直没时间看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