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审计论
2006-6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蔡春
198
无
《环境审计论》沿用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框架,相应在提出了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该理论结构仍以环境审计本质为基点,区别于其他的研究。从表面看,构成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六大要素与审计理论结构的构成要素似乎如出一辙,但其要素内容却各有差异。这是因为,环境审计作为受托经济责任拓展的产物,其理论结构理所当然地应该与基本审计理论结构保持一致;同时,其作为审计的一种特殊形式,必定会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其理论结构的要素内容必然不同于基本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内容。另外,第七章是关于环境审计准则体系的研究,其内容主要是在理论上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环境审计准则的制订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蔡春,1963年出生,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本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内部审计师协会副会长。《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审计》、《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审计基本理论与会计研究方法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并主研完成课题20余项。
前言1.导论1.1 研究背景1.1.1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1.1.2 环境审计的兴起1.1.3 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审计现状1.2 文献述评1.2.1 国外环境神计文献回顾1.2.2 我国环境审计文献回顾1.2.3 文献评价1.3 研究框架2.环境审计的动因分析与理论基础2.1 环境审计动因分析2.1.1 环境审计动因理论有关观点评述2.1.1 受托经济责任论2.2 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2.2.1 审计学理论2.2.2 会计学理论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2.2.4 环境经济学理论2.2.5 大循环成本理论2.2.6 经济计量学、统计学等理论3.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3.1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概述3.2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点选择3.3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选择3.4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思路4.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内容解析4.1 环境审计本质4.2 环境审计目标4.3 环境审计假设4.4 环境审计规范4.5 环境审计信息4.6 环境审计控制5.环境审计的过程5.1 环境审计过程的概念要素5.2 管理当局认定与环境审计项目目标5.3 环境审计程序5.4 环境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5.5 环境审计信息披露6.环境会计相关问题研究6.1 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的关系6.2 环境会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3 环境会计要素6.4 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6.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7.环境审计准则体系7.1 环境审计准则概述7.2 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现状及评价7.3 环境审计准则体系的设计7.4 环境审计准则的效力范围参考文献后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