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耄耋老人回忆旧北京

王永斌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作者:

王永斌  

页数:

221  

字数:

34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北京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是历史名城。地上遗存和地下文物埋藏都很丰富,商业昌盛,社会民风淳厚。因之,北京被世人颂为“文化古城”。  现在我们见到的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和东南角楼,它们原只是明清北京城的四个遗存。明清北京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九座城门,外城七座城门。布局规整,建筑雄伟,是世界上少有的十分壮观的城池。可惜,已于20世纪60年代初被拆除。  北京的街巷胡同内城整齐,外城北部还算规整,南部凌乱、荒僻。内城从东西长安街以北,除砖塔胡同尚保留着元大都时地名外,其余多数街巷胡同虽不是元时的地名,但从其南北垂直的大街,大街两侧东西是平直的小胡同等形状看,依然是元大都时的布局。北京街巷胡同的地名是约定俗成,百姓叫出来的。如这里有口井,就叫“井儿胡同”,这条胡同有座关羽庙,就叫“关帝庙街”,这条胡同平直又短像条扁担,就叫“扁担胡同”,这条胡同有座石桥,就叫“大石桥”,等等。由于街巷胡同的地名是当地百姓叫出来的,所以,重名很多,据调查全市光扁担胡同就有10余个,叫豆腐巷的也很多。虽然北京的街巷胡同是百姓随便叫出来的,但都有讲究,文化历史内涵深厚。如过去崇文门外有条胡同叫“抽分厂”。很多人误认为这里原有个大臭粪厂子,所以人们呼其为“臭粪厂”。经查,原来在明代,商人从江南往北京运来的竹子、木材以及柴薪,课税不缴钱币,而抽竹子、木材等实物,也就是抽分。抽分厂就是课税机关所在地。1965年,北京市整顿全市地名时,因当地有所北京市第四医院,故改名叫“健康里”和“健康西里”。  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和土地庙等这些寺庙,既是香客烧香拜佛之处,也是北京居民选购日常用品和观看艺人打把势卖艺,取乐之地。所以这些大庙开庙之时,游人很多,是当年北京重要的游乐景点。  五月节、八月节、旧历年(春节)和婚丧嫁娶等都有一些规矩、讲究,这些规矩、讲究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加以丰富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而其中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要给予批判。  现代北京的历史,我们不应忘掉的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强占北京八年。在这八年中,侵略者一面实行法西斯统治,一面进行物资掠夺。爱国的北京人民的反抗斗争也从未间断。  笔者民国十三年(1924)生于北京,在这几十年中,除1946年有几个月工作在天津外,全是在北京度过的。当年北京发生的事,我可能比年轻的朋友们多知道一点。这本《耄耋老人回忆旧北京》除少数历史事件是查阅文献档案或前人传说外,多数是我亲见、亲闻和亲历的记录。

内容概要

北京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是历史名城。地上遗存和地下文物埋藏都很丰富,商业昌盛,社会民风淳厚。因之,北京被世人颂为“文化古城”。 笔者民国十三年(1924)生于北京,在这几十年中,除1946年有几个月工作在天津外,全是在北京度过的。当年北京发生的事,他可能比年轻的朋友们多知道一点。本书除少数历史事件是查阅文献档案或前人传说外,多数是他亲见、亲闻和亲历的记录。

作者简介

王永斌,男,北京人,1924生。北京史研究会会员。多年来致力于北京史的研究,曾出版了《北京大栅栏》、《话说前门》、《杂谈老北京》、《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北京的关厢、乡镇和老字号》、《商贾北京》和《崇文街巷》(与人合作)等著作。并受聘任《崇文史地文化丛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内城和外城 一、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二、前门 三、崇文门 四、宣武门 五、德胜门 六、安定门 七、朝阳门 八、东直门 九、阜成门 十、西直门 十一、永定门 十二、左安门 十三、右安门 十四、广渠门 十五、广安门 十六、东便门 十七、西便门 十八、和平门的增辟 十九、复兴门 二十、建国门 二十一、北京城的水关和“豁口”洞子门第二章 街巷胡同 一、元大都街巷胡同考 二、繁荣的钟鼓楼商业街 三、历史上的西四牌楼 四、东单的历史沧桑 五、祈年大街的历史旧址 六、崇文门外大街 七、大都市街的历史 八、西单牌楼地区的今昔 九、十里河 十、抽分厂不是臭粪场 十一、东、西安门因何不相对 十二、亮果厂北果成堆 十三、马家堡车站 十四、放生池 十五、定阜街和三不老胡同等几条街巷的来历 十六、北京前门东站 十七、北河沿大街 十八、难(南)大街 十九、海户屯的来历 二十、沙子口和宝华里地名的来历 二十一、大栅栏曾叫廊房四条 二十二、北京的三不老胡同和南京的马府街 二十三、为什么叫象来街? 二十四、揽杆市地名小考 二十五、钱粮胡同的来历 二十六、菊儿胡同变迁第三章 河流和乡镇 一、龙须沟的历史变迁 二、金鱼池的变迁 三、京东重镇——通州 四、历史上的京畿码头——张家湾第四章 行业和老店 一、造纸行 二、毛笔行 三、制墨行 四、制砚行 五、钟表行 六、眼镜行 七、布匹行 八、茶叶行 九、酒行 十、花炮行 十一、纸花行 十二、中医行 十三、中药行 十四、成衣行 十五、靴鞋行 十六、托运行 十七、铁锅行 十八、化妆品行 十九、曲艺行 二十、梨园行 二十一、西金行 二十二、剧场行 二十三、茶房行 二十四、保险行 二十五、钱行 二十六、拍卖行 二十七、剪刀行 二十八、皮货行 二十九、旧货行 三十、南药王庙百货批发市场 三十一、月盛斋三迁 三十二、便宜坊的特味食品 三十三、正明斋糕点铺 三十四、北京内联升鞋店 三十五、张一元茶庄 三十六、北京通三益秋梨膏 三十七、正阳楼的涮羊肉 三十八、一条龙羊肉馆 三十九、驰名京城的双顺成衣铺 四十、宝古斋古玩铺 四十一、汪元昌茶庄 四十二、会仙居和天兴居 四十三、普云楼酱肉铺 四十四、双十字菜刀 四十五、老米面 四十六、旧北京的卤虾店 四十七、青山居 四十八、沙锅门的焦排又 四十九、大栅栏里几家老字号 五十、东安市场的创办 五十一、“白薯王”经营的广和楼 五十二、大栅栏店铺与镖局 五十三、闻名城南的“小鱼王” 五十四、旧北京的煤炭业 五十五、旧北京的药市 五十六、二十六家炉房第五章 名工和名商 一、铸铜佛的 二、黑白铁行 三、旧京刮地皮的人 四、北京的纸折扇 五、北京打竹帘子的 六、雕漆手工业 七、补铁锅的 八、骨刻作坊 九、做旋木活的 十、箍桶的 十一、打石磨 十二、刻字的 十三、烘笼季 十四、脂粉作坊 十五、打铜活的 十六、腌菜把式 十七、摇煤球的 十八、弹棉花 十九、编筐的 二十、北京的粉房 二十一、旧京的装饰业 二十二、旧京的席箔铺 二十三、冰核与土冰棍 二十四、旧北京的大车铺 二十五、房山的白灰厂 二十六、旧北京的庙市 二十七、小碗干炸 二十八、年三十最忙的店铺 二十九、刨冰 三十、串学房的 三十一、昔日的“对槽驴” 三十二、旧北京的鬼市 三十三、旧京拔牙和镶牙者 三十四、胡盐牙粉 三十五、冷布庄 三十六、大和恒的小米面 三十七、代写书信者 三十八、旧京存款的店铺 三十九、木版印刷术 四十、朝阳门糖市 四十一、旧京“五子行” 四十二、红桥农贸市场与红桥 四十三、旧北京的假头发店铺 四十四、永茂盔头铺 四十五、二妙堂咖啡冷食店 四十六、享誉京城的钢刀王 四十七、挂货屋子 四十八、凉烂肉面 四十九、夏日美食水晶肉 五十、福云楼的酱猪头肉 五十一、复顺斋的五香酱牛肉 五十二、罗兴泰钻石店 五十三、老北京的搭棚工 五十四、旧北京的大碗茶 五十五、会贤堂的四鲜冰碗 五十六、四大恒 五十七、“雪花酪”和汽水 五十八、卤鸡蒋和卤鸡王第六章 游逛和玩乐 一、隆福寺——有名的东庙 二、护国寺——有名的西庙 三、白塔寺庙市 四、土地庙庙市 五、热闹的花市集 六、都灶君庙 七、驰名京城的蟠桃宫 八、善哨的鸟 九、打弹、叼旗练玩意儿的鸟 十、观赏鸟 十一、燃放烟火 十二、养金鱼为乐 十三、斗蛐蛐 十四、冬天是放鹰逮兔的好时节 十五、外边飞着雪花,屋中蝈蝈呜叫 十六、北京最早的旱冰场 十七、老北京的冰嬉 十八、子弟花会 十九、洋画儿第七章 世俗与民风 一、正月习俗多 二、二月的讲究 三、三月的风俗 四、四月的娘娘庙 五、五月祭屈原和忌讳多 六、六月的风俗 七、七月的风俗 八、八月的风俗 九、九月的风俗 十、十月的风俗 十一、十一月的风俗 十二、十二月的风俗 十三、嫁娶喜庆风俗 十四、旧京病葬陋俗 十五、“放生”和“粥场” 十六、年三十,栖流所的哭泣 十七、灯节“打灯虎” 十八、禁止赤背 十九、年三十,教养院里的悲哀 二十、老北京喜欢“四” 二十一、四不时兴与四大时兴 二十二、关于“不开眼的房山县”之说 二十三、“主心骨”一词的来源 二十四、清茶圣会 二十五、敬惜字纸 二十六、暑汤 二十七、旧京的花样摊 二十八、旧京的煤火炉 二十九、不怕三红,就怕一黑 三十、拆炕、搭炕、肥土 三十一、三月三瓦木匠上了天 三十二、旧京店铺的牌匾 三十三、旧京居民贴窗花 三十四、旧京捡破烂的 三十五、堆泥匠不信佛——心中有数 三十六、挖好白菜窖 三十七、地摊上的膏药——找病 三十八、“小鸡不懂事”——骗人的鬼话 三十九、巫婆打喷嚏——下神啦 四十、小雪下工以后 四十一、私塾老师的生日一般在三、四月第八章 往事轶闻 一、于谦和于谦祠 二、朱彝尊与海波寺 三、看和坤侵吞多少民脂民膏 四、恭亲王和同文馆 五、王懿荣与甲骨文 六、北京城内一次反清斗争 七、林清起义攻进紫禁城 八、乾隆和“都一处” 九、松筠庵里发生的历史事件 十、天安门前西侧华表修补过 十一、天蕙斋和京剧演员 十二、几次轰动北京全城的抗日斗争 十三、日本在北平实施的殖民统治和人民的抗日斗争 十四、张自忠将军和张自忠路 十五、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 十六、八路军袭击京郊敌伪 十七、沦陷期北平店铺纷纷倒闭 十八、简述清代以来北京的学校 十九、金石篆刻家刘淑度 二十、织云公所大演堂会戏 二十一、侯宝林第一次说相声在鼓楼市场 二十二、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邢韶瑛 二十三、齐白石与刻刀张交朋友 二十四、“葡萄常”:五个女孩的故事 二十五、四大名医课徒办学 二十六、北京最早的官办屠宰场 二十七、平民住宅 二十八、忆北京的有轨电车 二十九、京郊农民告别“土坯楼” 三十、北京的望火楼 三十一、架松王爷坟忆旧 三十二、二本堂 三十三、龙须沟一带藏龙卧虎 三十四、粪霸·水霸附 短评和小议 一、天桥市场考 二、新中国成立前北京手工业发展简况 三、前门大街何以成为当年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区 四、历史上北京就是商业繁华的城市 五、王府井大街是近代兴起的新式商业街 六、娱乐的兴盛和今天没庙的庙会 七、回想当年北京的名药 八、北京的帽铺 九、北京人几乎将喝茶与吃饭看得一样重要 十、关于六必居老匾的几种说法 十一、北京小吃贴近百姓 十二、比皇帝“宝座”作用更大的是质量 十三、餐饮业老字号三宝:厨工、跑堂和茶房 十四、昔日北京餐饮业的称谓有讲究 十五、探寻老北京盛行吃喝玩乐的原因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内城和外城  一、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明清北京城是三重,从里往外说,第一重是紫禁城,就是现在的故宫,有四门,南面是午门,北面是神武门,东面是东华门,西面是西华门。第二重是皇城,南面是天安门,北面是地安门(俗称后门),东面是东安门,西面是西安门。在南面凸出个帽子城,就是天安门前还有个大清门,正东是长安左门,正西是长安右门。此外,天安门还有个端门。第三重是京城,南面有三个门,正中是正阳门(俗称前门),左边是崇文门(俗称哈德门),右边是宣武门(俗称顺治门),北面有两个门,东边是安定门,西边是德胜门,东面有两个门,北边是东直门,南边是朝阳门(俗称齐化门),西面有两个门,南边是阜成门(俗称平则门),北边是西直门。  1368年明军统帅徐达攻占元大都城。为了防御元军侵扰和削弱元的王气,遂将北城墙向南迁约5里,即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一线。今德胜门以北的“土墙”即当年元大都城北城墙。并改元大都安贞门为安定门,健德门为德胜门。还改崇仁门为东直门,和义门为西直门。  明成祖称帝后,定都北京。在北京大兴土木,永乐十七年(1419)将南城墙南移,从今天东西长安街一线移至今崇文、前门、宣武一线约2里。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明正统元年(1436)“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京城九门城楼”等。工程从正统二年(1437)正月开工,正统四年(1439)四月竣工。并改元大都丽正门为正阳门,文明门为崇文门,顺承门为宣武门,齐化门为朝阳门,平则门为阜成门。明北京城周长40里。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又在京城南边建外城,有七个门,南面正中是永定门,左是左安门(俗称江擦门),右是右安门(俗称南西门),东面是广渠门(俗称沙锅门),西面是广安门(俗称彰仪门),另外在外城与内城东西衔接处附近各有座向北的城门,东是东便门,西是西便门。全长28里。  北京里九外七皇城四见上页示意图。  如上页示意图,北京里城九个门,外城七个门,皇城四个门(南面的天安门为主门,其他门不算)。  过去,不管是紫禁城、皇城,还是京城都是早上天明开启,晚上关闭。里城九个门,除崇文门外,其余八个门早开门晚关门都是敲击一种叫“点”的乐器,崇文门敲钟。“点”是铜质,扁平形似朵云,因之称“云牌”,俗名“点”。  二、前门  前门的城楼、箭楼、瓮城、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及五牌楼,这是北京城最雄伟壮观的一组建筑群。现在虽然瓮城、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和五牌楼都不见了,但这一北一南、饱经沧桑、屹立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楼和箭楼,却显得既古老而又神采奕奕。说它古老,因为它的实际年龄已五百多岁了;说它年轻,因为现在它又被打扮得金碧辉煌,焕然一新了。  城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高42米,面宽七间,进深24米。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瓦剪边。朱红楼阁,上下两层,上层前后檐都是菱花格的隔扇门窗,下层是涂朱的砖墙。南北两面明间和东西山面各有一座供人出入的大门。  箭楼和瓮城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箭楼高36米,楼顶也是灰筒瓦,绿瓦剪边,重檐两滴水的歇山顶。东、西、南三面墙上及两檐间开有射孔94个。北边建抱厦五间,并有三个门可通至城的台顶。在城楼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堵似半月形的城墙和箭楼相连,这就是瓮城。瓮城里是个东西宽108米,南北深85米的小广场。箭楼和瓮城是前门正门的重要屏障,是保卫内城的重要堡垒。守城的士兵在箭楼上通过各个射孔,向下放射弩、箭;在瓮城的城楼和女墙处,向攻城者放箭和投掷灰瓶滚木。此外,还有前门城楼悬灯示警的说法。因为前门距皇宫很近,一旦前门失守就危及皇宫。古代通讯落后,悬灯示警,可以迅速报告城外的战斗情况。城楼上悬一盏灯,它是说敌人已接近城下;悬两盏灯,它是说战斗激烈;悬三盏灯,它是说城防将要失守。1644年3月,李白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广安门,崇祯帝听说前门城楼上已悬上了三盏灯,知道大势已去,便带领太监王承恩出了神武门,登上煤山,在山的东麓一棵大槐树上自尽。  前门战时是这样,平时戒备也很严紧。据《宸垣识略》记载:“正阳外门设而不开,惟大驾由之。月墙东西设二洞子门,为官民出入。”正阳外门就是箭楼下的门洞,它平日闭而不开,只有皇帝出入时,开启城门,供皇帝出入。平日,众多的士官客商、市民行人出入前门,要绕东、西二洞子门,通过正阳里门(就是城楼下之门)出入。而且,这三个门,日落关门,日晓开门,夜间不能通行。  瓮城里的关帝庙和观世音菩萨庙。在瓮城里,除前门城楼下门洞外的两个石狮子外,最重要的建筑就是门洞东边的观音庙和西边的关帝庙。据《宸垣识略》记载:“观音大士庙在月城内之东边,有明万历壬辰修筑都城碑记”,“关帝庙在月城内之西边,有明万历间焦竑碑记”。这说明二庙都是明万历年间修建的。两个庙都是只有一层殿的小庙,庙虽然不大,但明清时,香火很盛。每月初一、十五日开庙,尤其旧历年三十夜,到关帝庙拜佛求签的人拥挤不堪。如《都门杂咏》记载:“来往人皆动拜瞻,香逢朔望倍多添。京中几万关夫子,难道前门许问签?”  明末清初,前门瓮城的东西月墙外,店铺林立,行人众多,是当时商业繁盛地区之一。东月墙外卖帽子的多,称为帽巷。西月墙外卖荷包的多,称为荷包巷。在《都门杂咏》上对帽巷和荷包巷的热闹也有描述:“五色迷离眼欲盲,万方货物列纵横。举头天不分晴晦,路窄人皆接踵行!”  在箭楼前,有三座跨越护城河的石拱桥,叫正阳桥。过了桥就是北京最高大、雄伟的油漆彩画、木结构的五牌楼。牌楼上有“正阳桥”三个大字。  前门城楼、箭楼、瓮城、正阳桥及五牌楼这一组建筑群,造型庄严,气势凝重,布局合理,设计者颇具匠心。它显示着我们民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是我们的骄傲。  就是这组建筑群,几百年来,不知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它有过欢笑,也有过悲哀,它就是近代北京历史的见证。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经济困难,封建统治者对人民横征暴敛,人民无法谋生。特别是陕北连年大旱,因此,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李自成率领的队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崇祯中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亲率百万大军,从西安出发,渡黄河,占太原。后分两路,一路由刘宗敏率领,向东经固关、真定、保定北上。一路由李白成率领,占宁武、大同、宣化、人居庸关。三月十七日,两路大军在北京城下会合。十八日天刚黑,农民军首先攻破彰仪门,并很快控制了外城,开始猛攻内城。十九日晨,德胜、齐化、平则、宣武、正阳诸门被攻破。同时,明朝最末的一个皇帝崇祯吊死在万岁山(现景山)东山坡的寿皇亭旁一棵槐树下。北京城内的老百姓在前门大街迎接农民大军进城。  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后,原明朝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投降清军。李自成农民军在山海关的一片石战败,四月三十日,撤出北京。清军占领北京,十月,清顺治帝福临从沈阳来到北京,即皇帝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束发包巾是汉族几千年来的风俗习惯。清朝统治者进关后,为使汉族人民屈服,成为它的顺民,强迫人民剃头。清政府于顺治二年(1645)六月发布命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并派人带武器,担着挑子,首先在人流如潮的前门瓮城东西洞子门处强迫汉人剃头,如有反抗,立即砍下头来,挂在挑子上。所以,旧北京剃头挑子的前头除了一个洗头的铜盆和一个小火炉外,还竖着一个小小的刁斗旗杆,后头是个放工具抽屉的长方高凳。剃头的,走在街上,不吆喝,打着一个像大黑镊子的东西,它的名字叫“换头”,其意是丢了头发换个脑袋的意思。当时,人们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不愿意剃头,为了保持民族尊严,宁丢头也不剃头;因而,强迫汉人剃头的事,在清军攻占北京后逐渐推行。  清朝康熙、雍正时,政治较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乾嘉时,是清封建统治在中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道光二十年(1840)清政府在中英鸦片战争中失败。最后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咸丰六年(1856)英法侵略者为了侵略中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十年(1860)英法侵略军打到北京,前门城门关闭,店铺关门,英法联军在前门一带骚扰,居民惊恐,直到《北京条约》签订后,前门一带才恢复平静。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北京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因此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和眼球。想对旧北京有个清楚的了解,那就看看《耄耋老人回忆旧北京》。《耄耋老人回忆旧北京》由名副其实的“老北京”所写,除少数历史事件是查阅文献档案或前人传说外,多数是他自己亲见、亲闻和亲历的记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耄耋老人回忆旧北京 PDF格式下载



此书涉及面广,但内容较肤浅。也存在不准确的地方,如:光陆电影院不是现在的大华影院,光陆在路西金鱼胡同口,而大华在路东靠近东单。


不错~对北京民俗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