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

郭沫若  

页数:

24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 本书所集各篇均非一时之作。导论《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在去年的《思想》四期上发表过。作时的目的原无心作为本书之导论,以其性质相近,故收于此。 二第一第二两篇关于《诗》、《书》、《易》的研究,从去年九十月间到最近,在杜衍的化名之下蒙《东方杂志》连续地登载了出来,这是应该感谢的一件事。  三 以上三篇大率均是我在未十分研究甲骨文字及金文以前的作品,在发表当时很有一些分析错误或论证不充分的地方。错误处在本书中业已改削,论证不充分之处则别出案语以补足之,期以保存原有状态。  四 第三篇《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亦非一时之作,其中所引用文字有前人著书未经解释者,率见拙作《甲骨文字研究》一书。此为避烦及便于印刷起见,概未重加解释。   五 第四篇《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乃新近之作。这个命题本非本书中简单一篇文字所能了结,然以种种物质上的关系不能久作勾留。 六 因作者生活的不自由,参考书籍的缺乏,及其他种种纸笔所难写出的有形无形的艰难迫害,使本书的叙述每多草率粗糙的地方,作者自己亦不能认为满足。然而大概的路径自信是没有错误,希望更有时间更有自由的同志继续作详细的探求。 七本书出版全靠李一氓兄督促斡旋,各种参考书籍的搜集也多靠他,我特别向他感谢。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娥乡沙湾镇。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开始发表新诗。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诗集《女神》出版。“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种国家行政、科学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同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书籍目录

一九五四年新版引言自序解题导论 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 一 社会发展之一般 二 殷代—一中国历史之开幕时期 三 周代——铁的出现时期——奴隶制 四 周代以来至最近时代之概观 五 中国社会之概览第一篇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发端 第一章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第二章 《易传》中辩证的观念之展开第二篇 《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 序说 第一章 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的推移 第二章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推移第三篇 卜辞中的古代社会 序说 卜辞出土之历史 第一章 社会基础的生产状况 第二章 上层建筑的社会组织第四篇 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 一 序说 二 周代是青铜器时代 三 周代彝铭中的奴隶制度 四 周代彝铭中无井田制的痕迹 五 周代彝铭中无五服五等之制 六 彝铭中殷周的时代性 七 餛论附录 追论及补遗 一 殷虚之发掘 二 由(矢彝考释》论到其他 三 附庸土田之另一解 四 《矢令簋》考释 五 明保之又一证 六 古金中有称男之二例 七 古代用牲之最高纪录 八 殷虚中无铁的发现 九 夏禹的问题 十 “旧玉亿有百万”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版以来二十四年了。七年前曾经改排过一次,有所删改。现在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又重新改排一次。感谢出版社的同志们,费了很大的工夫从事整理,核对引文,校勘全著,订正了不少文字上的错误。我自己趁这个机会也仔细校阅了一遍,又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加添了好些改正。首先是我把篇目改还了原样。初版的篇目,除《导论》和《附录》外,是依据研究的先后次第排列的。上次改排时我改编了一次,依据了研究内容的时代先后。这样的改编是不很妥当的,因为只是一些初步的研究文字的汇集,不依照写作先后排列,便看不出研究路径的进展。因此,改还原样要比较合理一些。本书的再度改排是着重在它的历史意义上。这是“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的草创时期的东西,它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机构和意识形态的分析和批判上虽然贡献了一些新的见解,但主要由于材料的时代性未能划分清楚,却轻率地提出了好些错误的结论。这些本质上的错误,二十几年来我在逐步地加以清算。在这一次的改排中,我也尽可能地进行了删改;有因变动太大,不便删改的地方,则加上了补注,以免再度以讹传讹。错误是人所难免的,要紧的是不要掩饰错误,并勇敢地改正错误。把自己的错误袒露出来,对于读者可能也有一些好处。因为“前车之覆,后车之戒”,读者可以从我的错误中吸取一些经验。研究历史,和研究任何学问一样,是不允许轻率从事的。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点非常必要,这是先决问题。但有了正确的历史观点,假使没有丰富的正确的材料,材料的时代性不明确,那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史料苦于不多,而这苦于不多的史料却又苦于包含着很多困难的问题,这就限制了我们所能获得的应有的成果。对于古代社会的看法,在学者之间很难取得一致,主要的原因之一也就在这里。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二十多年来我自己的看法已经改变了好几次,差不多常常是今日之我在和昨日之我做斗争。但从今天所有的材料看来,殷代已进入奴隶社会是不成问题的。这已明确地改正了本书中的一个大错误——认殷代为原始公社制的末期。其次,我在《奴隶制时代》中,已把奴隶制的下限定在春秋与战国之交,这也是比较可靠的。这又明确地改正了本书中的另一个大错误——只认西周为奴隶社会。地下发掘出的材料每每是决定问题的关键。在目前进行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伟大时期中,被封锁在地下的图书馆与博物馆不断地开放,古代资料正源源不绝地出土。研究成果趋于一致的可能性逐渐增长了。我怀抱着欢欣鼓舞的心情,期待着史学界的研究工作会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并期待着我自己的错误会有彻底清算干净的一天。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特别是对《易》、《书》、《诗》内容的考释,颇多新颖精彩之处,如一向被视为神秘的八卦,前人作为许多曲解,郭沫若则从中找出生殖器和数学的双重内涵,从卦辞和爻辞中描绘出一幅现实生活的图景。其思想之犀利,释证之新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随处可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PDF格式下载



郭沫若在古文字考究上的功底还是很深厚的!虽然写这本书是带着郭沫若自己的感情色彩写的,而且郭老的认识还有些错误,但是这不妨碍这本书是一本极有价值的作品!推荐!


对于专门研究历史的人很有用处,还没有看完,需要慢慢品读。


印刷、内容都满意。


郭沫若的书没的说,没有缺页但是封面里面裂了,然后有粘在一起的页,小心撕还是撕坏了。。。T_T打折买的就还好。


有用,不错,要正版书


这是我今年买到的非常满意的书之一~


速度蛮快的,书的质量也有保障


建议和10批判以及翦伯赞是书一起看


郭老的书果然不错!


名著中的代表作。很好。


内容不错,对于学习有帮助


部分hi额计提热帖饥饿条件!!!!!!!!!!!!!


郭沫若的一本著作,不错


纸张就一般了。


书页质量不错,内容是针对我的专业!


还是老一辈人厉害,学问好,值得佩服和尊敬


大家手笔,启迪颇多。


物有所值!!!


我买的时候十九块,现在变成十三块


郭沫若先生的扛鼎之作。


大家的作品,应该细细品读,和中国古代史结合起来,系统地看一看中国古代社会,会使我们明白中国古代社会,与今天的社会相比较起来,并非今日人民潜意识中的那么封建,那么专制。


本书早年作品,学术心得还是非常有创见的,应该一阅~


很好的一本书,学术性不错


现在何人还能写出如此文章!真叫当下“史学者”汗颜。


历史学术专著,感兴趣的可以拿来读读


虽然有些见解现在看来不甚准确,但确实收获不小。值得购买


郭沫若的眼光,虽然有点老,但是还是值得文史爱好者一读,自判公道。


看評價不錯買的


学问是学问,谁也不能否认郭老在历史学上的造诣


[6]望: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日”。[7]海塘:为阻挡海潮而修筑的堤岸。[8]第:但,只。[9]不遽出:不骤然引起。


渴望了好久,终于有货了!但是纸质一般!


经典书籍值得一读


我是很喜欢的!


不以言举人,亦不以人废言。人是复杂的矛盾体。取其一面,难免失之偏颇。他的“流氓”部分不影响他的“才子”气息。政治上的立场和学术上的立场一样,都有好坏的选择。无论好坏,只要“言必有据”,“言之有理”。这样的书便可看。


郭沫若确实是个才子,他在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值得借鉴,但是在看很多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评价或生平的书籍,让人多少对他的影响会打一些折扣的!只能慨叹人生的不易!或许应该放弃一些老的观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吧!


郭老49年以前的书还是值得看的,49年以后的就没什么学术价值了,成了御用文人,十批判,对于研究中国先秦史的人,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


呵呵,夫子门墙。


郭沫若所走学术文化道路,引进辩证唯物论的思想观点,结合科学史料论证,思想犀利,释证新颖,促进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在中国现代社会进程中产生出巨大影响,创建了科学的历史研究学术体系。迄今关于中国文明起源、夏商周断代诸多重大研究,无不是沿着郭沫若开出的道路在继续前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