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看清看透别看破

朱云 中国华侨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华侨  

作者:

朱云  

页数:

257  

Tag标签:

无  

前言

  “看清看透”是一种能力,“别看破”是一种智慧  看清楚了人生的本质,我们就能够更恰当、更坦然地面对宠辱、得失和生死;看清楚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就能够爱好地设计自己的目标、安排自己的行为。  但是,“看清看透”是一种能力,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仅仅是“看清看透”还不够,你还需要有男一种大智慧、大境界,那就是“别看破”。  社会的现状永远不可能尽善尽美,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永远不可能清澈透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必须不断面对诸如地震、瘟疫、洪水种种天灾,还有战争、欺骗、陷害等等人祸。这都是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但是另一方面,不管社会存在多少遗憾与不足,它照样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人们照样和谐而快乐地相处与交流。这才是世界发展的本质,是人们生活的主流。  如果说“看清看透”能够让我们活得更理性、更透彻,那么,“别看破”才能让我们活得更快乐、更具建设性。  “别看破”,不仅需要我们拥有宽大的胸怀,而且还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感恩与悲悯之心。只有“别看破”,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拥有真正的富足与快乐。  倘若一个人将这个世界的尔虞我诈、艰难险阻都看清楚看透彻了,仍能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热情与期待,充满积极的进取之心,那他就可以说是修炼到了“别看破”的境界了。

内容概要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间或穿插生动的故事,为我们娓娓道来如何做人、说话、处世。概括起来,就是七句话:“看清看透”是能力,“不看破”是大智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话到嘴边留三分,不要把什么都说破;没有原则的人可悲,讲究原则要懂得变通;做人不必太计较,糊涂一点更难得;宽容待人,给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空间;吃亏是福,舍小利者方能赢大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看清看透”是能力,“不看破”是大智慧 1.“看清看透别看破”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2.凡事做到看清看透即可,看破之后容易走向反面 3.一味追求“看破、想破”的人具有人格缺陷 4.世事皆明非英雄,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5.随时为自己也为别人留点缝隙 6.平和处世,友善待人 7.用圆融通达将锋芒熔化 8.精明之人必被精明所伤 第二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交朋结友是一件艺术活儿 2.搞好关系就像放风筝,要时拉时放 3.区别对待不同的朋友 4.抱得太紧,人会喘不过气 5.给朋友一点空间,也是给自己一份自由 6.用宽容之心对待你和朋友的关系 7.友情如花,用心浇灌方可常开不败 8.睁一只眼做人,闭一只眼处世 9.主动弥补友谊的裂痕 10.让朋友觉得自己很重要 第三章 话到嘴边留三分,不要把什么都说破 1.嘴上积德,脚下有路 2.好人好到心上,坏人坏在嘴头 3.赞美他人的优点 4.不要因为口舌之强而坏了大事 5.用头脑回答别人的请求 6.性格可以豪爽,嘴巴不能“豪爽” 7.有些话烂在肚子里比说出来要好 8.嘴上要留一个“把门”的 9.谈论自己,低调更显高贵 10.该说之时不保留,不该说时莫开口 第四章 没有原则的人可悲,讲究原则要懂得变通 1.针尖对麦芒是人生大忌 2.浇灭对抗与敌视的火苗:固执 3.不要太计较领导的批评用语 4.坦然地接受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5.不要与人攀比 6.敢于示弱,才能让劣势转化为优势 7.做人要老实,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8.原则是人定的,要灵活变通 第五章 做人不必太计较,糊涂一点更难得 1.学会变通,多角度看待人和事 2.笑待人生成败起伏,保持一颗平常心 3.换位思考,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 4.低调做人是最好的处世之策 5.藏锋露拙,给对方提供表现的机会 6.善于记忆,也要善于忘记 7.凡事不必苛求完美 8.用善意的谎言代替真实的伤害 9.聪明莫被聪明误 10.寓智于“愚”,大智若愚 第六章 宽容待人,给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空间 1.能容人才能得人心 2.批评人最好私下里进行 3.与人相处是对着镜子的舞蹈 4.不要总是试图控制你的朋友 5.追求完美就像水中捞月 6.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7.宽容待人,给彼此一个宽松的空间 8.做人贵有宽容之心 9.狭隘刻薄,害人不利己 第七章 吃亏是福,舍小利者方能赢大局 1.敢于吃亏,方可谋求长远大业 2.忍耐并非屈服,好汉何须在意眼前亏 3.忍辱负屈,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 4.当行则行,该止则止,过犹不及 5.学会退让,以大局为重 6.人生,还是低姿态入场为妙 7.善于进取,也要懂得知趣而退 8.亏要吃在明处,得利须在最后 9.人在屋檐下,该低头时就低头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看清看透”是能力,“不看破”是大智慧  5.随时为自己也为别人留点缝隙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头大象在丛林里漫步,因为它的身躯比较庞大,光线过于暗,一不小心把刺猬的老巢给踩坏了。大象特别惭愧地向刺猬赔礼道歉,并希望能够给予补偿。然而,刺猬并不领情,对此耿耿于怀,就是不肯原谅大象。  一天,刺猬看见大象躺在地上睡觉,刺猬心想:“真是冤家路窄,机会来了,我即便打不过这个大块头,至少,可以趁它睡觉的时候,咬它一口。”  不巧得很,大象的皮特别厚,刺猬怎么样也咬不动。刺猬围着大象转了几圈,想来想去,终于眼前一亮,它发现大象的鼻子是个进攻点。于是,刺猬忘乎所以地一头钻进了大象的鼻子里,狠狠地往大象的鼻腔黏膜咬去。  睡梦中的大象顿时感觉鼻子里一阵刺痛,下意识地打了一个猛烈喷嚏,这下可好,可怜的刺猬被射出好远,摔了个半死。  良久,刺猬才痛苦地从地上爬起来,痛不欲生,对前来探望它的同类哭诉道: “要记住我的惨痛教训,得饶人处且饶人!”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像刺猬一样,小肚鸡肠,得理不让人。倘若是重大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原则地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但是,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往往只是为一些非原则性的小问题,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睚眦必报,结果不外乎弄得两败俱伤。以至于好朋友之间因为一句无伤大雅的闲话争得面红耳赤,大伤感情;邻里之间因为孩子的吵架导致大人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来;夫妻之间因为家庭琐事分道扬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实,得饶人处不饶人,结果往往只会害了自己。  建筑工人都知道,在建房子的时候,要在需要的地方恰到好处地留一点空间,从而避免出现拉裂或者挤压变形,以不太完美的形式达到完美的境界。其实,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是这样,留一点缝隙,也就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不把话说死了,也给自己留下口德。如果我们时时精于算计,事事锱铢必较,不给他人留半点余地,不甘心自己牺牲一点利益,那么我们与人之间的交往,必定是极易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看清看透别看破 PDF格式下载



终生受用


简单的道理,通俗的语言,受益匪浅


买的新书,打开包装塑料袋书的封面和里面的书页都花黄了,好像是旧书摊上的书。之前对当当网买书还挺满意的,这次太不满意了。


内容有些凑页数,个人感觉没什么收获.


听朋友的爸爸介绍的。觉得名字很棒,毫不犹豫的拿下。结果很是失望……语言没有很精彩,内容也是空洞的说教,例子也很差。个人推荐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会因为这个书名买此书的人,也会爱上刘墉的炸系列。纯属个人观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