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回味周朝

若木 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作者:

若木  

页数:

242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的名字起为《回味周朝》,那么其内容的主体自然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这一段历史。西周是封建社会形成与奴隶社会解体的时期,而东周则是封建社会的初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两个阶段,前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争霸”,后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秦对六国的“兼并”与“统一”。在传统意义上,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终结时间要略迟于周朝灭亡。为了能让读者对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整体印象,本书尊重惯例,在叙述上亦兼顾到战国末期的历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始建大周 一、商之无道与周之有道 二、周之强盛与文王之治 三、周武雄风之辅臣姜尚 四、周武雄风之牧野之战 五、周公辅政成周室王道第二章 华夏雏形 一、多姓族的周朝 二、四海分封成大周 三、成康之治 四、周昭王南恨荆蛮地 五、周穆王环游天下 第三章 西周之秋 一、王师多败绩 二、西周末世诸王第四章 西周哀怨 一、烽火狼烟散九州 二、镐京城破走洛邑第五章 西周社会 一、礼乐征伐出于天子 二、西周的社会体制 三、西周的农业与百工第六章 周室衰微 一、平王东迁后的局势 二、繻葛一战射散天威第七章 春秋争霸 一、第一霸主齐桓公 二、愚蠢的宋襄公 三、过花甲而称霸的晋文公 四、西进扩疆秦穆公 五、问鼎中原楚庄王第八章 春秋吴越 一、吴国的兴起 二、伍子胥与孙武 三、吴楚大战 四、吴越争霸 五、范蠡与西施第九章 战国风云(上) 一、三家分晋 二、战国之七雄 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四、一代奇才吴起 五、政治家商鞅第十章 战国风云(下) 一、魏国的兴衰 二、纵横变幻的战国风云 三、战国之四公子……第十一章 东周的灭亡附录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附录二 生产力的革新附录三 周朝历史时间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始建大周:  一、商之无道与周之有道:  在周国逐渐兴起的时候,商王朝的统治却更加昏庸无道。当年盘庚迁殷使商朝中兴,可想不到武丁以后,商朝的贵族们在生活上更加堕落腐化,至纣王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生活上,以纣王为核心的统治阶层除了追求靡靡之音、淫歌艳舞、打猎游玩外,极少关心百姓的生活状态,致使耕地荒废,成了麋鹿禽鸟的乐园。而对于那些反对者,商朝的统治者则施以酷刑;对于小民百姓,他们则将财物榨干。在这种昏聩的统治下,奴隶和下层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在《微子篇》中就有“小民方兴,相为敌仇”的记载。商王朝到了崩溃的边缘。  西周·利簋  周国的情况则与商人恰恰相反。自季历被商王文丁杀死,姬昌执政以后,周人更加团结一心。但商朝毕竟是一个大国,其疆域包有中原,东到大海,北到河北藁城,南到湖北盘龙城,地大人众。面对庞大的商王朝,周国不过是迁移到泾渭流域,岐山脚下一狭窄谷地中的小小方国。尽管渭水河谷土地丰沃,宜于农耕,且地理位置优越,南接褒斜,可以通江汉巴蜀,而巴蜀更是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是形胜之地。可在姬昌统治初期,要周人以有限的资源和人力去与雄卧中原地区的商王朝抗衡,显然是不明智之举。  商朝残暴,失去人心。而周在姬昌继位后则施行仁政,推行宗法土地分封制度。他禁止饮酒打猎,施行裕民政治。所谓裕民,就是指征收租税要有节制,要让农家有些蓄积,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不为衣食担忧。在《康诰篇》中有“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的说法。姬昌又针对殷纣招诱奴隶,被其他小国所怨恨的情况,制定出一条“有亡荒阅”的法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奴隶逃亡大搜索”,具体内容是说:逃亡的奴隶不许藏匿,被搜捕到后,是谁的奴隶归谁所有。这一条法律的出台就充分维护了各中小奴隶主的利益,得到了很多小国的赞同。春秋时楚国的申无宇认为,周文王能够取得天下,制定了“奴隶所有权法”是重要原因之一。姬昌的这些举措深得人心,《诏诰》中说“殷民带着妻儿想逃出国境,被纣禁止”,可见在姬昌的感召下,商朝同其他小国的普通百姓,以及这些国家中的失意贵族,不少都逃入了周国。由此,姬昌继承了周族前代君主的遗志,将周国的势力继续扩大。


编辑推荐

  回味中国历史,品味千年文化,纵观风云变幻,感受时世变迁。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孔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回味周朝 PDF格式下载



非常空泛又没啥内容的书,适合作为初高中阅读的补充,或者作为老年人无聊时的消遣,不深入,文字也没啥特色。网络买书就有这个毛病,往往收到手的感觉与看介绍得出的感觉大相径庭,可惜没法子有更深入的了解途径,这次也算是一个失手的教训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