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星星、月亮、太阳

江勇振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江勇振  

页数:

39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由于胡适爱惜自己的羽毛,时时记挂着历史会如何对他作评价,因此从不轻易在书信、日记上留下任何感情上的鸿爪。所以,想要了解胡适的情感世界,我们所必须倚赖的,不是他自己留下来的文字而是那些环绕着他这个“太阳”的星星与月亮,是她们给他这个“太阳”的信中所流露出来的爱、恋、嗔、痴。  江冬秀的信在显示出她对胡适的爱、宽容,以及她的憨直的果断。韦莲司的信,数量很大,字数也最多。她早年的信件充分地展现她解感敏锐、特立独行的个性;在她与胡适成为恋人的阶段,洋溢着她对胡适的景仰、激情、相思与哀怨;在他们成为忘年之交以后,则处处透露出她对胡适嘘寒问题暖的体贴与关怀。曹诚英所留下来的信件虽然不多,但她信中挥洒着她敢爱、敢恨的刚烈之情。即使是那几颗留下信件更少的星星,她们各有其爱变甚至挪揄胡适的精言与妙语。  因此,尽管本书的传主是胡适;尽管从男性中心的角度来看,这些星星和月亮仿佛只是围绕着胡适这个太阳的配角;尽管在某些精彩的片段里,他除了是主角以外,还想兼当编剧、导演和观众,但是,那些敢于付出、勇于示爱的星星和月亮,才真正是赋予这个故事以血肉、情韵与色彩的主角。她们的爱恨、她们的相思、她们的挣扎,甚至她们对爱欲的礼赞,是胡适情感世界里最扣人心弦的精华。

作者简介

江勇振,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DePauw)大学历史系主任暨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序曲第二章 夜未央,月何在(1910-1917) 第一节 他乡月,相思得? 第二节 故乡月,终有情第三章 星月争辉(1917-1937) 第一节 十二月(川-一)夜月,你和我人儿一双 第二节 烟霞山月,神仙生活 第三节 摘星弄月,啼声初试第四章 月圆月缺绮色佳(1917-1938) 第一节 凯约湖畔相思女 第二节 赫贞江边月,绮色佳了愿 第三节 伊人鸟,何去何从? 第四节 情缘已尽,知交以终第五章 星空点点(1938-1946) 第一节 一颗扑逆迷离的星 第二节 一颗死心塌地的星 第三节 一颗虚拟实景的星第六章 曲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星星、月亮、太阳 PDF格式下载



“大情圣”胡适?读江勇振的《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有些惊讶。“惊讶”,是因为窥见了胡适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之所以要冠以副词“有些”,因为当其他研究者把胡适塑造成一个永远保持理性、冷静的翩翩君子之时,我已禁不住困惑:这真的是胡适吗,他真的那么平面吗?现在江勇振先生向我们提示,这是“正版”胡适,却并非“完整版”胡适。“完整版”胡适除了社会形象、学术成就、历史地位等等,还有情感世界:那里竟然挂满了月亮和星星,既有众所熟知的江冬秀、韦莲司、曹诚英,也有新近浮出水面的瘦琴女士、陆小曼、徐芳、罗慰慈、哈德门太太和白莎。更有甚者,在哈德门太太眼中,胡适堪比意大利情圣卡萨瓦诺!对于常常叹惋胡适感情生活干瘪的人而言,这不啻一个巨大的挖苦。不应该将板子都打向研究者,须知最先着手“粉饰”的恰恰是胡适本人。胡适一辈子劝人写自传,可讽刺的是“自产量”极低,仅有篇幅不长的《四十自述》和《口述自传》。自传中的胡适无血无肉,好像每天24小时都在思考,并且传主只提供思想变化的轨迹,变化过程中是否经历许多思想家都经历过的挣扎乃至崩溃,则付之阙如。以至于他的思想变迁看上去那样逻辑那样顺畅,没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激发起多少涟漪。或许素来被认为坦诚、透明的胡适实际上颇忌讳袒露内心。一位思想家如果对思想和内心的关联都吝惜笔墨,自然更会防止七情六欲被曝光。总之,胡适勾勒了自己的社会形象、历史形象和思想形象,偏偏回避了情感形象。他如同圆滑的画家,边照镜子边将样子临摹下来,后世研究者的笔,很难跳出画框。但诚如江勇振先生所说,胡适又不甘心老老实实待在画框里,而总有意无意地“露马脚”。挚友徐志摩深得其中三昧,指出,胡适在“诗前有序后有跋者,皆可疑,皆将来本传索隐资料”。至于能否顺藤摸瓜,由马脚而窥马身,就得看研究者的悟性和功力了。难怪江勇振先生说:“不练得十八般武艺,想要为他立传,恐怕还过不了他所设下的层层关卡。”近二三十年来,研究者的“索隐”功夫见长,“关卡”相继攻克,如周质平索隐出韦莲司、沈卫威索隐出曹诚英、韩石山索隐出陆小曼、余英时索隐出罗慰慈、刘广定索隐出哈德门太太等等。江勇振先生积10年之功,耐心阅读胡适来往的中英文信函,悉心爬梳整合史料,推出了《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我敢断言,本书具备了“范式革命”的潜质;这么多扑面而来的新材料,“旧范式”显然已经无力有效解释胡适的情感世界了,必须切换到新视角。婚姻、猎艳和慰藉胡适的“猎艳”之旅如此丰富,套用“封建婚姻”显然缺乏说服力,得换个角度。“新范式”倒也无甚新奇之处:把胡适还原成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胸怀大志但同时七情六欲俱全的男人。胡适一生被无数女性崇拜,然仔细观察,真正能和他擦出火花的女性多为佼佼者;陆小曼自不待言,韦莲司艺术天分优良、徐芳是风头正劲的女诗人、罗慰慈后来成为杜威夫人、哈德门太太文法水准一流……胡适需要女性崇拜,但也要女性能和自己产生共鸣,太盲目太无知的简单崇拜和肉欲对他而言味同嚼蜡、缺乏兴趣。早在留学期间胡适已放弃了将智识作为择偶标准的打算,理由大致有二。其一,20世纪初女权尚处于争取阶段,女性智识水平普遍不高乃客观事实,硬要期待“智识平等”的对象出现,“则吾人鳏居无疑矣”。其二,即便遇见了,胡适也很清楚,自己是要做“大事”的,必须有一方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投入家庭,“新女性”是否愿意或有否能力很难讲,相形之下,恪守传统妇道的江冬秀“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基于这两点考虑,尽管胡适对江冬秀不太满意,但也并不反对这桩婚事。不过理性归理性,感情也偶尔会冲出理性的轨道。据江勇振先生考证,胡适曾冒出过“非分之想”,那是对韦莲司,有他的英文诗《今别离》为证。不过“门儿清”的胡适很快摆脱了,回国开始他“再造文明”的大事业。多年之后,成为中国思想界翘楚的胡适,早在智识水平上把韦莲司、瘦琴女士远远甩开。他不再像留学期间那样渴望和女性进行智识上的平等交流,和几乎所有成功男人一样,此时胡适目的明确:婚姻乃是港湾,但求稳定,情人则属于“调剂”与“慰藉”。既然如此,那么唯有孤独寂寞之际才会眷顾,而平常,对她们的怨怼、相思、折磨可以不理不睬,保持沉默;沉默久了又会轻轻撩拨、挑


不得不佩服江勇振的“十八般武艺”,否则怎能探寻出好考据成癖的胡适之所“故意”留下的种种蛛丝马迹,将围绕他这个太阳的月亮、星星的运行轨迹和互动一一考证出来。此书不是坊间流传道听途说之作,乃是学术著作(其史料基本来源于社科院近史所的胡适档案以及台北中研院胡适纪念馆的档案),但又不乏文学的可读性。作者的文字功底一流,对那些星星、月亮给胡适之的英文信件的解读也非常准确。读来也让人唏嘘感动不已(尤其是读到韦莲司对胡适之的那种为爱无悔的付出,即是在胡适之去世之后仍然替她的挚爱考虑周到,维护着他死前极力要保持的清誉形象),星星、月亮都深情地爱着胡适之,无怨无悔,至死不渝。我们反而倒真的很难说出,胡适之到底最爱的是谁。谁说胡适是情感世界贫瘠的人呢?


读了此书,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胡适的情感世界,胡适和江冬秀、韦莲司、曹诚英等的通信往来,各自表示了不同的情感,也反映了胡适内心在情感上的矛盾和苦恼。


能把胡适的感情历程梳理得这么好,真难得


胡适兄真幸福


这当然不只是讲情感的书,要猎奇的读者会失望了。不说情感,并非不好看,关键看你的知识储备了。


要全面了解他,还是要看看的


了解了大师的另一面,很多原来没有看过的资料。


等了很久的一本书,当当终于有货了,给老爸买的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虽然是一本扎实的学术书,却又那么生动可读。是一本不可多见的好书。


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积分


消遣娱乐之物 罢了


很好。就是有点失望,很善良的人也有缺点啊。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来颇多感受。作者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刻画了一个相对丰满的人物。


此书绝对区别于那些充满猎奇、道听途说所编纂出来的胡适情感图书,此书的作者严格按照胡适“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在掌握充分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胡适一生的情感历程,读来真实可信。


抽丝剥茧,有理有据。希望全面了解胡适的,不能错过这本书。有感情困惑的,也许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大师胡适的另一面,引人入胜,不过,倒是真性情,真感情,表露无疑。


了解胡适的一本不错的书。


对胡适先生了解了一点,但还不够!


一般 看看而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