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俗事

周简段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周简段  

页数:

275  

字数:

14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新春话年画,端午拉杂谈;冬日斗蟋蟀,伏天说浮瓜;旗人的吃喝,各地的风俗……作者以乡土怀旧的笔触,回忆北京和东西南北各地的古老淳朴的民情习俗,别具一格的市井小景和时令趣闻,令人回味。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老俗事

作者简介

周简段,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

书籍目录

总序一总序二序 年节纪胜 “书春”逸闻 北京人买年货 门神·挂钱儿·窗户花儿 佳肴美酒醉除夕 迎春福、禄、寿 北京人吃饺子 春节逛厂甸 侗族春节习俗 漫话“初五开市” 舞狮与耍龙灯 曲阜元宵点天灯 正月十六妇女走百病 二月二,龙抬头 清明时节话上坟 六月六天贶节 放荷灯与烧法船 九九登高倍思亲 福州冬节搓丸风俗 腊八节的来历 新春话年画 北京人年关搪债 平民之家做年菜 爆竹声中一岁除 探亲访友话蒲包 北京“杂拌儿” 晚清官场拜年习俗 春节话青田年糕 元宵之夜灯如昼 “竹马舞”琐谈 春节接姑奶奶之俗 朝日坛与太阳糕 蟠桃盛会三月三 端午拉杂谈 “七七”鹊桥会 月到中秋分外明 冬至大如年 《九九消寒图》  “小年”祭灶时令记趣 春饼、春菜和春酒 立夏尝新 伏天话扇 五月旱与六月雨 炎夏之冰 蟋蟀声声秋意浓 北京的糖葫芦 寒冬话火锅 围炉夜话 腊月京城有鲜花 春回大地话风筝 热在三伏 六月浮瓜 夏虫诗情 暑滞夏和贴秋膘 秋风吹来烤肉香 十月一,送寒衣 风雪大酒缸 冰床乐事市井闲趣 旧京庙会 京城秧歌 骑毛驴逛白云观 荷花市场拉洋片 古拙的民间玩具 “鬃人儿”与“毛猴儿” 鸟趣 玩交嘴雀 冬日斗蟋蟀 哈巴狗儿与袖狗儿 金华斗牛风俗 赵州龙牌会 妙趣横生“抬花杠” 金陵茅山会 安塞腰鼓 民间花会琐谈 闲话踩高跷 雍和宫“打鬼” 北京民间杂戏 敲糖锣与捏面人  春意盎然小金鱼儿 空中音乐——鸽哨 驯养苍鹰  驯蛙、驯蚁艺人 角灯·泥花·铁蛋 曲阜祭孔 太行山麓“捉黄鬼” 蜀中药王会盛况 敖包相会 巷陌风情 北京的五大“镇物 京华“八”字何其多 龙年说龙俗 老北京人的称谓 闲话小脚儿 北京四合院琐谈 里巷徜徉话门墩儿 老年间的北京儿歌 旧京百业话绝技 闲话北京“打鼓的” 井窝子与挑水的 京都花轿 街头棋摊 漫话拉洋车 驼铃断想 平湖西瓜灯 满族风俗拉杂 赛画眉 苗族儿女的自由恋爱 广西盘瑶入赘婚俗 绍兴小儿“寄名”或“偷名” 老鼠入年画 旗袍的变迁 柳阴蝉鸣话胡同 天棚·鱼缸·石榴树 纸窗之趣 长街叫卖声 旧京测字先生 茶馆·茶摊·大碗茶 闯线·摸驴·拴娃娃 京城澡堂子 乞丐王国种种 北京的四轮大马车 旧京三次大出殡 晋南民居地窨院 旗人吃喝习惯 渔民婚俗情趣 畲族人的婚恋习俗 浙东生育风俗后记 从“京华感旧录”到“神州轶闻录”

章节摘录

插图:漫话“初五开市”北京过大年,最少要过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为止,才算过了年,俗名“破五”。在这五天内,商店停市,戏馆子封箱不唱戏,各衙门封印不办公,统统要等到初六,最少初五才开市大吉。在这几天中,东四、西单、前门大街、大栅栏、廊房头条等繁华热闹的去处,大大小小的买卖,一律上着板,用大红纸、梅红纸写了贴在门上:“初五开市”。《燕京岁时记》云:“初五日谓之破五……新嫁女子,亦于是回归宁,……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把新嫁女子归宁和商店开市并列,写在一起,喜气洋洋。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就在这喜气洋洋的新年新月里,在商店渐次开张贸易的时刻,年年总有一些人要愁容满面的,这就是各商号中被辞退出店的伙友。在生意萧条的年月,这些人多些;在生意繁荣的年月,这些人少些,但多少总是有一些的。旧式商业的会计年度是以农历计算的,人事变动也是按农历计算的。如果一家买卖年初五、初六开不出市来,那就等于告诉人们这家字号“关门大吉”了。腊月底各家字号把账结好,开出总清单送给东家。是赚啦,还是赔啦,赚多少,赔多少,大掌柜、二掌柜以及大小伙计,把钱分好,用红包送到各人手中,多少不等,人人有份。三十晚上吃敬神酒,初一给东家拜年,初二祭财神等等,这些都是欢乐的事,而最最紧张的是年初四或初五晚上开市之前那顿酒席了。这是一顿使人提心吊胆的“便宴”,这顿便宴行话叫“说官话”,俗名“吃滚蛋包子”。这顿晚宴,是比较丰盛的,有菜有酒,酒后吃饭时,照例是吃包子。上席时,东家、掌柜,大小伙及各就座位,小伙计依次把酒斟满,当家的举杯祝贺,然后吃上几口酒菜之后,便要开腔了。如果生意好,便当众宣布人事照旧,大家开怀畅饮;如果生意不好,要辞退人,按老年规矩,也十分注意礼貌。在席上当家的叹完“苦经”之后,等到包子端上来,便亲自夹一只包子放在某人碗中,此人便明白了,饭后自己就收拾行李带着辛酸和热泪告辞走了。“吃滚蛋包子”由此得名。

媒体关注与评论

随便一张嘴,便是故事;信手拈来,全成文章。本书把当年的风土民俗如实记录,颇似老人夏夜纳凉时的漫谈,平实自如。——胡絜青


编辑推荐

《老俗事》涉笔成趣,理路天成,于琐碎中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全面,让人读后,如食橄榄,回味无穷!——季羡林周简段早年常住北京,后来来往与北京和香港之间,交游广阔,亲身经历过不少重要的往事,如今追忆往事之际,备感亲切翔实。读者每阅其中一篇,仿佛与周氏把臂京畿,细说从前,令人低回不已!——香港《大公报》近百幅难得一见的民俗画,再现有趣的老风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老俗事 PDF格式下载



转文 一篇文章曾经说,应中国新闻社约稿,邓云乡自80年开始在香港《华侨日报》开专栏《京华感旧录》,用‘周简段’笔名,因每日完成千字文,负担大,协定每月完成二十篇,其余十篇由社内另找人组稿。公用笔名‘周简段’,(19)84年后因拍摄《红楼梦》,写稿较少,由中新社另找人组稿。因写稿人多,倒不曾断档。自言80年代初的‘周简段一多半是我邓云乡’云云。” 原来邓云乡就是周简段啊,没有想到,我以前编“名家经典散文”系列时曾与邓先生有过书信往来。 再搜索又有一说:“冯大彪,1938年6月15日生于河北蠡县。曾用名冯焰。党员。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1958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语文教师22年。1980年调入中国新闻社,曾任高级编辑兼专稿部编辑室主编,现已退休。自1982年以来,长期从事海外报纸的专栏工作,前后或同时主编过香港《华侨日报》的“京华感旧录”、《港人日报》的“京华内外”、《大公报》的“神州拾趣”和台湾《世界论坛报》的“神州感旧”等专栏。笔名曾用周简段、周续端、司马庵、周一文等。有的日发一篇,有的周发二篇。1987年曾由香港南粤出版社出版《京华感旧录》五册,分《人情篇》、《掌故篇》和《名胜篇》等,收入文章657篇,计70万字,由溥杰题签,梁漱溟作序,为港十大畅销书之一。” 噫,周简段原又是冯大彪的笔名,从行文来看,并没有说是有邓云乡之作啊。 再查,又发现这段文字:“司徒丙鹤,1916年生,广东开平人。朝鲜归侨,现定居香港。著名记者和作家。北京中国新闻社离休干部,香港作家联会永久会员,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兰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青海大学名誉教授,世界凤伦联谊会秘书长,中国侨联联络委员。青年时期,司徒丙鹤求学于上海、武汉,后来半工半读于广州大学。30年代,参加十九路军的“福建事变”,失败后避居海外。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几十年来,一直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北京、山东等地,从事教育、侨务和新闻工作。先后任职于香港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华商报、文汇报;广州前锋日报、新商晚报;北京国家侨委、中国侨联、全国政协华侨组、内务部,山东劳动大学。 编著文集有:《祖国与华侨》、《束风楼杂记》、《京华感旧录》(五卷)……”


很好,能让人详细了解一些过去的习俗


仔细阅读,感到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真不错 ,以后交儿子一起读。好多内容慢慢的只有书里面有了


妙趣横生,个中滋味,愿君细细品味&;hellip;


真正的好书啊。


noteadyet


书有点浅显,八股,不够个性鲜活


周简段先生《神州轶闻录》系列图书中已出版的3本到今天读完了,《老俗事》读的时间较长,主要是抽空阅读。既是俗事,不免拉杂零散,从“书春”话年画,春菜和春饼,到冬日头蟋蟀,伏天说浮瓜,仿佛都是昨天的事。而对于东南西北各地的民俗风情、别具一格的市井趣闻,不仅惊叹作者阅历之丰和知识之广,而且使读者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令人回味连连!期盼着新书的陆续出版!


了解了好多平时听说但不真正了解的习俗,真的很错,像小品文的文章不长,有利于补充一些常识,希望以后能多看到类似的书籍,把我们中华的习俗当做我们必备的常识


怀旧、趣味。我喜欢。


内容比较全面,文笔也很好,可以做教材使用了


民俗民风,涨姿势了。


内容相当不错,可以了解很多东西


还行吧,可以看看,要慢慢品味。


值的一看,很多民俗不了解,看一看就知道


高三忙的脚不沾地,还没来得及好好看不过看了目录觉得还不错、、


想起童年一些趣事,尤其是过春节的时候。又是一年春来到......


很多没听说过的见闻,在这里看到了,不错


如果不是年关躲债那段书摘,我大概不会买这书。大多写得太平了,虽然里面,扎实的内容也不少,但行文无波澜,总是不容易惹起阅读兴趣的——何妨,我也不是北京人。但我怀疑北京人读了也兴味不大,因为说的多是老年间的事,没有经历过的事,是不会产生共鸣的。近似的书,如连先生的《江湖丛谈》,就有意思得多。


可提取的有用信息很少,慎重,文短不详,可能是考察不够详吧


若是用仿古的纸张印刷,感觉更好。


一共是买了四本书,就属这本书的样子最残了,书页突出,估计看不了几次就要掉了,想问问卓越,难道你们发书前不做检查么?怎么能把这么残的书发给客户呢?另外寄书的外包装太简单了,就是用一层胶纸袋装着,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希望卓越能够改善这一点


这本书写的很好 如果有这方面的兴趣 值得买


老北京的事,有趣


内容还不错,读来很有味,只是书的质量很差,无异于盗版书质量。


周简段是邓云乡的笔名。邓云乡是上海电力学院的教授,长期住在上海直到去世,什么“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全是扯淡。


看看这本书,很能让人怀旧,那时候,过年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让人大开眼界,闲暇时,身边的一本绝佳好书。


这是一本好书,又有趣又有味儿,什么时候都可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