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十三亿

东西文库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东西文库  

页数:

497  

Tag标签:

无  

前言

  表面上看,这是一堆草稿,一些无聊人的无聊事,草草了之。往深里看,这还是一堆草稿,上帝安排的各色人等的命运草图,中国人太多,忙不过来,只好胡乱将就,一人发一条小路,一头走到黑。  大概上帝没上过MBA,不懂管理学。或者说,老人家老了,未能与时俱进,天下苍生,自食其果。  中国人在读《诗经》的时候,总是啧啧称赞,称其多少风雅颂。那是经过多少代人的描红,才能铁棒磨成针,成其经典。  相信最早的时候,无事生非者收集上来的,无非也是一堆草稿,七拼八凑,他们图个啥?估计是领导要求文化部门四处搜刮,找出潜伏的造反派,因为那时候的造反分子都用民谣来闹事。结果呢,让不讲政治的人搞来搞去,搞成了文艺;两千年来,又让讲政治的人搞来搞去,搞成了考古。  想想看,那时候中国有多少人?一百万?二千万?现在昵?  十三亿中国人在做些什么呢?你猜?  有人说,从来就没有群众自己书写的历史。群众也不敢。只是碰巧有了互联网,就能观其意,取其智。  二○○八只是一个刚过去的年份,用三百六十六个小人物公开书写的日记编成年史,也许是可笑的。因为生活不是历史,生活只是命运,它就像是蒲公英,偶尔逃脱地心引力、满天乱飞,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历史是一根羽毛,只有轨迹,没有目的。  如果是那样,那就把这些个人生活当成糖葫芦吧,串在一起,只是为了好卖,为了吃起来方便。或者,把它们当成一本逆时针的日历吧,串在一起,只是因为所有人,都听从于时间的安排。  因为,时间就是我们唯一的不可反抗之神,命运的插图师。我们现在做的,只是跑到它的背后,看看它的背影。  十三亿条命运交叉的小路,好事者收集了三百多个脚印。随便找几个人一天的故事,呼应一下,重叠,可以编出多少好看的电影啊,够中国所有的导演忙个半死吧。

内容概要

由老百姓自己讲述13亿人自己一年的故事,每天一篇,365天,365篇,365位作者。  本书是从全年全国各地大量的博客里搜取精华,客观记录了13亿中国人民在这特殊的2008年里的喜怒哀乐,乃至癫狂的生活状态以及08年中国的整体社会状态。  囊括雪灾、地震、奥运等大事,也有民俗民风、柴米油盐的小事;展示平凡生活的“原生态”,普通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境遇,同时关照到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与老百姓间的微妙联系。  13亿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要想了解全体13亿人的状况,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我们选取这些博客的时候,也没有这个奢望。但是如果能够每天和一位中国人进行彼此无遮拦的对话,或许可以比较接近了解“13亿整体状况”这个目标。  选取“2008年”这个年份,也正如黄仁宇选取“万历十五年”一样,并没有特别一定的因素,而这个年份也比较巧合的汇集了众多对于中国人来说重要的时刻。我们只能说,“2008年”作为记录实际生活的“切片”比较适合。当然,我们尽量选取的是身处这些时刻里的个人表达,重大新闻事件并非是我们选取的标准,只有当这些事件与某个人的身心碰撞到一起的时候,他(她)的表达才会在这本书里出现。甚至,我们对这些作者真实的身份都无从知晓,大家在博客里人人平等——也正因此,这些话语具有一种来自“真实的生活土壤”的“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东西文库,致力于思考、创造和交流,注重在中外文化、互联网、艺术等领域的互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版权引进、多媒体艺术创作及策展,曾出版《奇怪@壹》、《我手机》等。

书籍目录

序——一人一条小路,一走了之缘起——每一个人的“十三亿”01 1月1日 我们的新年 1月2日 2007年家庭大事记 1月3日 三个英雄的生命 1月4日 终于成预备党员啦 1月5日 为退伍老兵落泪 1月6日 新年,民工震撼的讨薪方式 1月7日 调动工作还××民意了 1月8日 倒垃圾 1月9日 我已经厌倦了工业文明 1月10日 中国有了“地役权” 1月11日 爸爸妈妈收不到的信 1月12日 菜市场竞争 1月13日 地铁里的生存 1月14日 家乡柑农辛酸知多少 1月15日 家有高三生 1月16日 政府领导送温暖到我家 1月17日 我的避孕小技巧 1月18日 黑心饭堂事件 1月19日 结婚,我好累 1月20日 书店买书小记 1月21日 南方老渡口 1月22日 审片:制止荧屏“低俗” 1月23日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1月24日 初学炒股感受 1月25日 中国的户口制度 1月26日 转业,明天会更好 1月27日 陪父亲看戏 1月28日 买票难,难于上青天 1月29日 天桥的乞丐女孩们 1月30日 农民工培训小结 1月31日 雪灾断电,又燃起青油灯02 2月1日 在贼窝里做卧底 2月2日 当群众演员的一天 2月3日 某贪官在狱中给同事的信 2月4日 一天生活琐记 2月5日 冰天雪地求学路 2月6日 要么折腾,要么就死去 2月7日 陪孤寡老人吃年饭 2月8日 UFO入侵事件 2月9日 听医生讲北京的医院之现状 2月10日 太刺激了,太刺激了,哈哈 2月11日 去老公家 2月12日 GRE girl 2月13日 第一天上班 2月14日 写在情人节的晚上 2月15日 50多元一斤的“无毒韭菜” 2月16日 旧城,新城 2月17日 玩游戏的人是孤独的 2月18日 信任?信任 2月19日 只有知耻得彻底,后勇才能足够 2月20日 用心带给山区的孩子一片光明 2月21日 典型趋同心理的有趣过程 2月22日 查毒 2月23日 打工?可怜 2月24日 感冒双周记 2月25日 给下岗的老婆交“公粮” 2月26日 开车远行 2月27日 一个无耻的诈骗学生家长的人渣 2月28日 宝宝日记 2月29日 万科楼盘到底降没降价?!03 3月1日 在法国老佛爷购物 3月2日 红色南街村 3月3日 放弃了我的爱 3月4日 现在的农村 3月5日 又一个转折点 3月6日 不惑年英语学习? 3月7日 人工流产全过程 3月8日 三八留印 3月9日 逛街记 3月10日 我们在国外 3月11日 这些“卖肉”小姐,价格低得让人心酸 3月12日 买房:首付&签合同 3月13日 公务近事 3月14日 经商告诫 3月15日 勒紧裤腰带宏图版 3月16日 想念我的父母 3月17日 你考驾照了吗 3月18日 春暖花开 3月19日 塔克拉玛干 3月20日 耻辱身份证 3月21日 签了工作,卖了自己 3月22日 经历生死,不过如此 3月23日 记3·15 3月24日 亲子课第一周 3月25日 T3 3月26日 到西部当志愿者 3月27日 久远的歌声 3月28日 没有硝烟的战争 3月29日 今天你团购了没有 3月30日 税收宣传日 3月31日 参观杭州跨海湾大桥04 4月1日 围棋 4月2日 劝表哥 4月3日 小学生作业 4月4日 残忍的艺术 4月5日 办公室的年轻人 4月6日 东航飞行员集体罢飞事件 4月7日 证人作证感悟 4月8日 就户口问题给女儿翟梓淇的一封信 4月9日 蝙蝠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4月10日 小姐到市长楼下拉客 4月11日 嘉禾的灰面孔 4月12日 男人和鞋的故事 4月13 一位农村妇女的坚持与中国农村的希望 4月14日 金晶护圣火全过程 4月15日 警察跟我真有缘 4月16日 单车祭 4月17日 徘徊在婚与不婚的十字街头 4月18日 公家的饭不好吃 4月19日 旁观抵制家乐福 4月20日 权益之争 4月21日 离婚两天 4月22日 理发记 4月23日 小产权房病痛 4月24日 喜欢“吃拿要”的龌龊上司 4月25日 平生第一次拿证不考试 4月26日 城市的距离 4月27日 退化 4月28日 山东淄博今晨火车相撞 4月29日 平常的幸福 4月30日 一辆公车的广告战05 5月1日 红小兵岁月 5月2日 车的喜剧 5月3日 写在2008年5月4日前夜 5月4日 天马山赛车 5月5日 久违了的销售大会 5月6日 闹市停车贴士 5月7日 刘记煎饼 5月8日 三个“十年家庭规划” 5月9日 包租男女 5月10日 坦赞铁路修建见闻 5月11日 Happy母亲节 5月12日 地震亲历 5月13日 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记 5月14日 相亲的烦恼 5月15日 三十几块的奇迹 5月16日 地震废墟中未发出的短信 5月17日 千年难遇的大地震将导致中国版图扩大 5月18日 女儿,在赈灾中成长 5月19日 全国哀悼日第一天,今夜烛光点点 5月20日 社工该出发了 5月21日 你会救我吗 5月22日 佛日的放生与我们的善心 5月23日 处江湖之远 5月24日 仇恨比暴力更可怕 5月25日 梦回哈尼山寨 5月26日 我为什么不看电视了 5月27日 能歌善舞的菲律宾 5月28日 地震日记:同行没有写进报道的见闻 5月29日 钓龙虾记 5月30日 范忠美妻子对网友的回复 5月31日 地位不对等了06 6月1日 “医托” 6月2日 无法舍弃呀!我的江湖 6月3日 一起来拍电影吧 6月4日 路在何方 6月5日 缘起缘灭,谁在对岸陪你遥望幸福 6月6日 一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抢救 6月7日 我今天亲自裹粽子吃 6月8日 一桌子的辛酸和泪水 6月9日 我的高考作文 6月10日 旅途好人 6月11日 分手第一天 6月12日 加 6月13日 凄凉的尾声 6月14日 30岁之前别跳槽 6月15日 限塑令 6月16日 洪水,十年一遇的洪水 6月17日 又见庭院深深 6月18日 亲爱的LG看球赛 6月19日 黑社会 6月20日 又涨价了 6月21日 工商局科长收万元回扣 6月22日 阿浪,你怎么忍心走 6月23日 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6月24日 灾区志愿者 6月25日 女子监狱里的歌声 6月26日 狗日的短线客 6月27日 我想杀人了 6月28日 澄江支教一年 6月29日 两重宇宙大循环 6月30日 我为什么选择深圳07 7月1日 数字生活 7月2日 继母离世了 7月3日 冥想,让心安宁的家园 7月4日 清理浒苔战役 7月5日 献血 7月6日 当跳槽成为一种情绪 7月7日 北京机场雷雨 7月8日 黄埔华庭迷局 7月9日 公交线网优化跟车调查 7月10日 告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网友们 7月11日 我又要去流浪了 7月12日 两岸直航 7月13日 追思表姐 7月14日 早市有感 7月15日 和电话骗子开个玩笑 7月16日 骂人不带脏字 7月17日 茨中天主教礼拜 7月18日 世界语画轴神州传递 7月19日 市委书记接待上访市民 7月20日 法官的自由量刑权 7月21日 单双号限第一天 7月22日 跳楼 7月23日 公交车查包 ……0809101112后记

章节摘录

  01  1月1日 我们的新年  没有想到会是晴天,虽然今天是2008年的第一天。昨天降温幅度很大,应该是今冬最为寒冷的一天。晚饭后在楼下遛弯儿,虽然羽绒服的帽子我扣得还算严实,寒风照样钻进来,让我对于寒冷十分地敏感起来。好多单位在燃放烟花,与天上的星星月亮还有路灯相辉映着,五光十色,半个天都变了颜色。楼区里却几乎没有燃放的。  早上起来,感觉没有那么冷,天空呈现着蓝色,东方的朝霞也在逐渐地扩散着。我意识到,今天是个好天。2008年的第一天是个晴天,是不是预示着一年的事情都能够顺利呢?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但愿。  新的一年就这样地走来,我们每个人都长了一岁。年龄增加了,知识学识素质能力水平是否也会增加呢?每个人的情况不会一样。有的可能要长点儿脾气,有的可能进一步地磨掉棱角,有的人做事情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有的人可能性子越来越急了。所有的变化都是符合人生的常情道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不仅在哲学的范畴里,即使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永远都是一对无法和解的矛盾。我们在这样的矛盾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也学会解决矛盾。  新年的变化一定是很大的。医保正在从城市走向农村,惠及的人群包括了普通的农民。工资也在调整着,包括已经退了休的。住房等人们十分敏感的事情国家也在想着,国计民生,牵动着每一个公民。政府不容易,老百姓也不容易,大家都知道了彼此的不容易,也许,所有的事情就都变得容易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党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吧。  人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担心,就是物价问题。从来都是工资未涨物价先行。前几天去超市里购买食品,猪肉和牛肉已经都是十几元钱一斤了,其中牛肉每斤是19.50元。我家很少吃肉,也很少买肉。好长时间没有买肉了,遇到这样的价格把我吓了一跳。同事说,肉价早都涨上去了。工资永远都跟不上市场物价。我似乎对这样的话语有些理解。各个行业的人都是需要生活的。于是,凡是存在着的事情就都是正常的。  新年,我们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情。即使我们可能要遭遇到某些不快,也还是要让自己的心情有一个很好的保持,因为,我们的日子不会停下来。  1月2日 2007年家庭大事记  1.2月19日,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据医生说是脑疝——脑出血中最严重的一种,享年62岁。  2.父亲去世后,奶奶搬到邻村姑姑家居住,由姑姑照管。6月份,出现轻微的脑血栓,经保守治疗,现已好转,但不能自理。  3.教育方面,大侄子考研复习正如火如荼;女儿与二侄子皆高考不理想,现在同一学校读高四,儿子读高二,中游偏下,侄女今年升初中比较理想,考入所谓的贵族学校——京华中学,小侄子今年进入逸夫实验小学读一年级。  4.自正月初二开始,妻子开始在运河文化广场摆地摊,自己做起了老板,每天能挣几个青菜钱,直到10月1日,天气变冷停止。  5.家中经济出现复苏,今年添置电动车一辆(捷安特),空调一台,电磁炉一个,电脑早就配备,计划春节前后置换电视和手机。  6.岳父续弦基本定局,岳母周年前几天他携准岳母回老家办理结婚手续,因材料不完备,未果。由此拉开了姐与弟媳之间和好的序幕。  7.农历十月二十四日,与妻结婚二十周年,磕磕碰碰,风风雨雨明白了一点:久能生情——亲情、爱情。  8.前几周回老家听说,小弟弟夫妇在屋内睡着觉,停在外屋的摩托车被人偷走,基本线路是:院墙拆洞,入院。推开窗户,入屋。拔开插销,开门。推出摩托,走人。好在摩托车已经不值钱了。不过吓人一跳。  9.姑姑家的表妹元旦携男友自北京回来,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了却了姑姑和奶奶的一大心愿。小伙子不错,老家在东北。二人在一块儿工作,互相有个照应。  10.大弟弟初春去邢台包工程,现在还没完工,薪水比较高,就是撇家舍业,好几个月回家一次。元旦回来,瘦了一圈,原本近200斤的体重,现在不到170斤了,乍一看见,心里还真不好受。  1月3日 三个英雄的生命  昨天(2008年1月2日)晚上20:00许,乌鲁木齐德汇国际广场批发市场发生火灾,20:25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救火,经过17个小时的紧张扑救,大火才终于被控制,但有三个年轻的消防官兵的生命消失在火场。可敬!可悲!!可叹!!!  可敬——危难面前,我们敬爱的武警官兵总是冲锋陷阵在最前面,为了国家人民的财产和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这场大火中,就有三位年轻的武警官兵为抢救被围困群众而献身火海,作为乌鲁木齐市民,让我们记住这三个生命。  可悲——我去过德汇广场,由德汇大酒店和德汇国际广场批发市场两部分组成。德汇大酒店原先叫乌鲁木齐大厦,由于经营不善,前几年被德汇集团改组成立了德汇大酒店,后来又建设了现在的德汇国际广场,由于地处乌鲁木齐火车站附近,依托原先的商业批发市场新疆商贸城和小商品城,很快德汇国际广场发展成为新疆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市场负1楼是小五金和日用品批发,2楼是化妆品批发,3至5楼是新疆最大的童装市场,6楼是眼镜批发市场,再往上就是库房、写字间。以前我经常去那里给孩子买服装,不过,每次去的时候总感觉不是很“顺”,主要是没有很好找的出口,或者说没有很方便的指路牌和出口指示,当时就想,如果发生火灾怎么疏散人群啊。  可叹——昨天我19:30的时候还从该市场旁边走过,女儿要过生日了,因为要挑选一个相册,我穿过德汇广场到旁边的相册市场购买,差点儿成为事件亲历者,不过这样的亲历者不做也罢。  今天早晨看电视新闻,知道大火还没有扑灭,我知道问题一定很严重,所以也格外关注,看今天的报纸,虽然也是头条,但稿件中竟然有很大的篇幅刊登了到现场的各级领导的名字,从自治区领导到市级领导到辖区领导,一直到相关部门领导一一刊列出来,我认为很没有必要,完全可以一笔带过的地方却占用了很大的篇幅,从职务到人名很详细地罗列出来,对事件的报道却并不是很深入,纯粹一个会议式稿件。下午时分,就有报道说有消防官兵牺牲。真是痛心!去了那么多各级领导,怎么还会死人,现场指挥的领导不是放话了吗?——“确保人员安全”!难道我们的武警官兵不是“人员”?想想,当时已经是下班时间,正常情况下已经没有人或者没有多少人,即使有,也一定是工作人员和商户,他们对广场的布局相对很熟悉,让武警官兵进去抢救“人员”真的是有如在迷宫里找出口,那么大的火,本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悲剧,可还是发生了!(我在德汇广场买过几次衣服,我每次进去就没有从相同的地方出来过,因为每次都是瞎转乱逛,里面有几座楼是相连的,很难分清东西南北,我不知道牺牲的官兵是不是因为找不到出口而被烟雾或者毒气熏倒的?!)  不多说了,我继续关注大火事件!  1月4日 终于成预备党员啦  昨天,也就是1月3日,我终于成为预备党员了。昨天会上,其实我蛮紧张的,虽然通过表决几乎没什么悬念,但是毕竟是首次当面被大家评价,心里还是有些小兴奋的。大家轮流宣读自己的入党志愿书,然后是在场的同学发表对其的看法和评价,最后我们这些发展对象回避,由党员和预备党员举手表决。所有发展对象都是全票通过,成为预备党员。  其实昨天的会议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正式,很程序化,而我一向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太正式的会议。但可以听到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虽然这种评价从某种意义来说,也不过是程序化、经过“润色”的,但我还是“洗耳恭听”。总体上来讲,大家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内向、婉约、温柔的女生,脾气不错,乐于助人,活得不浮躁,星那种很能够静下心来做事情的人,而且做事比较认真;但是大家都提到,我的性格太内向,不喜欢主动和别人打交道,不喜欢主动推销自己、表现自己,这点需要改正。基本上来说,他们概括的就是大学时代的我,一个和高中、初中甚至之前都不同的我。我想,如果以前的同学听到这样的评价会作何感想?到底开朗和内向,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的过程。我想,我应该更加了解自己,挖掘自己,反省自己。从此刻开始。  1月5日 为退伍老兵落泪  久已不在网络上和谁深聊了,而且一聊差不多就是一整夜,但这一次却为他破例了。  半个多月没在军同聊天室露面,让众多好友惦记,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昨晚去聊天室主了一会儿麦,下线时一位聊友的关心话语让我有了莫名的感动,于是留了QQ号给他。不承想他在加我后就问我有没有BF,有就算了,没有的话他想成为我的BF。  换作平时刚加的哪个陌生人这样说,我一定会觉得这人准是在发神经,哪有一来就这么问的。但凭着对他平时的好印象,我想他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吧。  一番聊天下来,我被他的遭遇和经历给震惊了,就是这样一个平时在聊天室带给朋友们欢乐的朋友,谁会知道他竟有着如此令人心酸的一段经历:年少时因家境贫困只读完了小学,后来家里托关系去当了兵,去的还是没多少人愿意去的边疆地区。尽管几年下来对绿色军营有了眷恋之情,却终因文化程度不高没能留在部队。退伍后靠着一点退伍的钱自谋生路,开了家小饭馆,也找了个BF在一起,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生意给做了起来,结果所有积蓄却在三年后被BF全部卷走。不久后他又遭遇车祸成了三级残废,自从他的母亲前年去世后,因为他是同志,不愿意和异性结婚,家里几乎断绝了和他的关系。更可恶的是,那个当年卷走他所有积蓄的人在多年后离婚,竟因为没人帮着带孩子,想再度和他在一起。还好他已看透了那个人的自私,没有再答应和他在一起。


编辑推荐

  366位普通人,自由书写的民间叙事,指向中国过去与未来,每个人的每一天,最真实的人生;卑微而又宏大的声音,发自内心的呐喊,历史中予以尊重个人的方式写就数字时代的新史观。  文字版《清明上河图》,自述版《历史十五年》,个人版《我的世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十三亿 PDF格式下载



有一天,我看到央视柴静的博文《瞬间》,大为感动,又一口气看完了这篇博文后面的视频《奥运瞬间》,热泪盈眶。太喜欢这样的视角了!当所有的媒体对奥运冠军蜂拥而上的时候,柴静选择了奥运场上的失败者。当我们随着她走进这些人物的内心,那些苦痛挣扎背后的坚忍,那种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的温暖,更深地打动了我。我把这篇博文的网页链接给朋友并告诉他我的感受,朋友说:去买本《十三亿》吧,相信你会喜欢。
  
书到了,束腰上写着:文字版《清明上河图》、自述版《万历十五年》、个人版《我的世纪》。这本书是否能达到编者追求的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我喜欢它“历史终于以尊重个人的方式写就”的态度。我在读《缘起:每一个人的“十三亿”》这章序前文字的时候,激动不已——“当我们讲述‘十三亿’的辉煌、荣耀、尊严、激情、思考乃至困惑的时候,我们讲述的,其实也是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同样,当我们想了解真实的‘十三亿’这个群体的时候,我们必须了解这个群体中的单个个体,他们的喜与悲,他们的爱与恨,如同每一个针尖,刺在‘十三亿’的肌肤,感同身受。”“我们对这些人真实的身份都无从知晓,他们在博客里都是‘小人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话语才具有一种来自‘真实的生活土壤’的‘旺盛的生命力’”。当我照着书一指指地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生怕我的断章取义破坏了原文带给我的强烈共鸣。
  
编者说:如果,你在某天偶尔翻到一篇,看到在“十三亿”这个群体里有那么一个人和你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你对自己说“哦,原来还有另一个人和我有类似的体验,我并非那么孤独或另类”,你因此而露出微笑或伤感。那么我为什么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好奇“我”之外的人怎样生活?还是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关注众生?当我悲悯的时候,我已经是站在高位俯视人群了,我有这样的资格吗?
  
2005年底的时候,作为江苏教育台的主持人,我参加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期“高级记者研修班”,柴静也来给我们上课。可能是我那天戴了顶漂亮的帽子有些醒目的缘故吧,柴静一上来就问我:“你为什么当记者?”我说:“我不是记者,我现在做主持人。”“那么,你为什么做主持人?”柴静追问。没有时间给我细想,我说:我的形象、气质适合做这行;我的兴趣爱好能很好地跟我的工作结合;我现在做谈话节目,我喜欢那些嘉宾在我面前没有虚饰、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我会陪着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柴静的表情不置可否,很显然,这些都不是她的答案。我于是很仔细地听她讲课,寻找她的答案。我发现她的目标是: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并试图改变这个世界。
  
我的境界没有她那样高。我只是想知道发生在具体的普通人身上的事情,它们有些琐碎,但,这就是生活。工作时,我常常让自己做一个倾听者,那么,在读《十三亿》时,我愿意跟书里的人一起愤怒、一起感慨、一起快乐甚或一起流泪。但愿像我这样的读者的共鸣能给被阅读着的人们带去安慰和幸福。
  






从来没买过这样一本书,厚的如同字典一般,但是的确是如你我般普通的人书写而成!


这本书的价值将随时间凸显


先藏着,某年某月末日再看吧


接到包裹,打开一看惊了!像一本大号厚字典,虽没看完,但内容五花八门,也很丰富多彩,挺对我口味的~


每天一篇,几乎也可以按照这里面的文字过日子了,不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本书最大的特点!


形式值得提倡


书挺好的,包装时书角窝了,这都无所谓,只是邮寄的时间太长了。。。。受不了了


一本号称跟黄仁宇先生选择1587年这个年份一样没有特别含义地选择了2008年这个年份,不知道这么说是什么修辞手法,总之前言中看到这句话觉得很怪异和不适。前三个月的博客有些琐碎加离奇,看得人扑朔迷离:如果整本书都这样的博客,真的很难看完;还好后三个月好了些,似乎是春天来了,生命力又焕发起来。下半年的一些博客写的挺好的,但不管选择的博客以什么形式表达了什么主题的内容,整体让人读起来很沉重:如果这就是现代中国的白描,那真的很可悲,——中国人生活的很不好,真的很不好,因为不快乐。看完合上书,想了想,百姓接触的必然是社会最真实的基础,很多看似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事情实际上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又或者,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切,只有写在纸上,我才能看到它的离奇吗?另外,这本书好贵,500页要48元……


内容五花八门,每天一篇,涵盖各行各业。属于闲书。


正如作者所言,想通过采选广大网友的博文表达全国人民的言论心声。但内容充其量算是拼凑,大多数或者说绝大多数博文过于平俗,还不如自己随便找找。严重怀疑没有用心,只是通过这种较为独特的成书方式作为卖点。
也就是看个新鲜,翻翻就好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