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读库0905

张立宪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张立宪  

页数:

31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976年至1983年,刘香成先后以《时代》周刊常驻北京记者和美联社首位驻北京摄影师的身份,作为外国媒体唯一一位在北京的新闻摄影师,为当时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剪影。他在那段时间的摄影汇集成为《毛以后的中国》,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先后再版四次,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日前出版中文版本《中国:1976-1983》,是作者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全新编辑而成。本辑《读库》也选刊了作者的两篇自序及部分摄影作品。  刘香成是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华裔记者。甘地夫人遇刺,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许多世界大事,他都用相机记录过。《读库0905》里,有他写的这么一段文字:“外交部新闻司的官员姚伟曾叫我参加过一个会议。他告诉我,他们调查了1979-1981年外国媒体的活动,发现西方发表的关于中国的照片有百分之六十五是由我拍摄的。对这个数字以及他们调查的认真性我很是惊讶。实际上,关于已发表的照片,这样一个数字并不难获得,因为在1978年到1980年间,我是北京唯一一个外籍新闻摄影师——1981年,合众国际社的迈克•提勒才加入进来。更让人惊讶的还是他们的反应:‘刘先生,以后请不要那么努力工作。’”  纪录片《西藏一年》的热播,引起巨大反响。片中的八位拍摄人物让我们对他们的生活、精神世界和藏民族文化多了一分了解,其中的冰雹喇嘛次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藏族人相信神灵鬼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且主宰着他们的命运,他们需要一个媒介与神灵鬼魂沟通,传递他们的敬重、祈求和愿望。次旦法师就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  他的故事听起来也许陌生,甚至有些难以置信,但大多数的藏族人就是这样活着。《冰雹喇嘛》一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荧幕之外,更为真实、更为丰富的人物。  胡适非常喜欢格言,他把格言说成是“金玉之言”,曾将诸多外国名著中的格言翻译过来,“以为我国人增一种座右铭云尔”。说到格言的重要性,胡适认为:“这些金玉之言是每一位世界级的伟人一生的所得,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有的人也许就记住其中的一句‘格言’而改变了他整个的人生!”  胡适卷帙浩繁的著作里,散落大量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格言,这些格言为我们提供了一扇别致而独特的窗口。正如有人对尼采说:“谁走你的路,必通向地狱!”尼采回答:“好吧!我愿用好的格言为自己铺设通向地狱之路。”这当然是玩笑。其实,格言之路必将通向智慧之门。  《胡适的格言》一文,通过对胡适著作和演讲中的格言的整理,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思想的最好象征。  根据同名漫画拍摄的电影《守望者》一片令人惊艳不已,这不仅在于该片对原著漫画的高度还原,更在于影片中那不断给人惊喜的彩蛋。挖一挖《守望者》中的彩蛋,在那些转瞬即逝的细节里体会到激动和趣味,这便是本片最大的魅力。  特别是该片那个超级变态的片头。在鲍勃•迪伦《时代变了》的歌声中,短短几分钟内,将守望者团队的成立到解散的历史和期间所发生的著名历史事件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进行逐格分析,并提供相关背景,是很难看出其中门道的。  1980年12月8日,列侬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说:“也许在六零年代时,我们都像小孩般的天真,然后各自走回自己的房间。我们终究没有得到一个花与和平的美好世界……但六零年代确实告诉了我们该具有的责任与可能性。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让我们可以一瞥事物的可能性。”  六个小时后,他在曼哈顿家中的门口被枪杀。  六零年代的精神会以如此暴力而黑暗的方式终结。列侬证明了摇滚乐如何可以撼动现实政治——至少,当权者是如此相信,所以才试图要遣送他出境。到了八零年代时,FBI仍然不愿意解密关于列侬的历史档案,因为他们说资料一旦公开,将会在英国造成“政治和经济不稳定,以及社会暴动”。但他们不知道的是,1980年那声枪响,虽然让列侬本人不会再威胁执政者,但是并不能让人们停止想象。  正如列侬说的,上个时代结束了,我们再重来一遍就是了。  是的,每一代的年轻人在重来,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想象属于他们的爱与和平。  列侬死了,那个六零年代试图追求爱与和平,试图反对战争机器、相信把权力还给人民的象征死了。但那又如何?我们重来一遍就是了。  纳粹德国的“复兴奇迹”,一直是第三帝国Fans津津乐道的题目。《希特勒的财神爷》一文,介绍的是帮助纳粹德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人物沙赫特。他像一个老巫师一样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原汤化原食,空手套白狼,一系列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德国欠你的钱越多,你就越想和它做生意”——沙赫特用魔术般的手段创造了信用。  二战结束后,沙赫特受审并无罪释放,他活到了九十三岁,然而包括他的孩子在内,几千万青年死于这场战争。他一生梦想着德国的强大复兴,在临死前,他看到的是自己帮助发动的战争制造出的一道柏林墙。  《读库0905》本辑藏书票仍由姬炤华先生绘制。这是该系列中最具设计感的一幅。整幅画面几乎是黑白的,有古旧照片的味道,既暗示着季节,也可理解为某种时代。画面中只有梅瓶、梅花和火盆中的点点炭火,闪烁着鲜明的色彩。梅花和炭火,两团温暖的红色,上下呼应。梅花的枝丫奋力向上伸展,仿佛欲飞升而去。所有的元素都在铆劲表达一个意思:冬天既然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简介

  张立宪,河北赵县人,著名出版人,作家。因喜好数字六,以老六自称,网名见招拆招。现居北京。参与创办《足球之夜》、《生活资讯》等杂志。曾任现代出版社 副总编辑,策划过一些文艺类图书,如《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事关江湖》、《家卫森林》等,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新版名字为《闪开, 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现任《读库》主编,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 销售诸领域。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无论从内容、版式还是到装帧,其追求完美及一丝不苟,均令许多出版界同行汗 颜。其所开设的读书博客,成了“读库”迷实现诸种交流的良好平台。

书籍目录

毛以后的中国 实事求是 中国:1976-1983 冰雹喇嘛 我走到那里在风起以后 我是六零后(续) 胡适的格言 挖挖《守望者》的蛋 “我们重来一遍就是了”希特勒的财神爷姓刘的匈奴

章节摘录

  毛以后的中国(1)  刘香成    1976年到1983年是少见的充满闲散的浪漫年代,社会缓慢地抛弃它的过去,并思考着随改革政策的深入而带来的新事物。    编者按 1976年至1983年,刘香成先后以《时代》周刊常驻北京记者和美联社首位驻北京摄影师的身份,作为外国媒体唯一一位在北京的新闻摄影师,为当时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剪影。他在那段时间的摄影汇集成为《毛以后的中国》,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先后再版四次,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中文版本《中国:1976-1983》,是作者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全新编辑而成。本辑《读库》特选刊作者的两篇自序及部分摄影作品,以飨读者。    最后一批游客离开了紫禁城,身材矮小、戴着大眼镜的满族人溥杰引导我缓步走向午门,门卫微笑着招呼我们进去。夜幕渐渐笼罩紫禁城,溥杰和我一起走向太和门。  “我曾经因为穿着佩有黄色饰物的袍子而遭到哥哥呵斥。”溥杰边说边领我走上一条壮观的深红色皇家大道。“在这儿,”他比画说,“哥哥曾和我学骑自行车。”然后,他指向另一个方向,告诉我就在那座亭子里,也是和哥哥一起,师从著名的苏格兰老师庄士敦学习英语。  在我长期往来于中国的岁月中,这是一个难以忘怀的瞬间:拍摄这样一个满族人的机会绝无仅有,溥杰的哥哥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而北京故宫这块天子的尘世领域,曾是他们短暂居住过的家。  我在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出生于香港,当时它仍在英国的统治之下。我并没有在那里度过我的童年,我的父母在1954年将刚学会走路的我送回祖国大陆。我关于“玩”的最早记忆是参加“除四害”运动,为的是将食物链上的敌人赶出这个国家。(起初,“四害”指的是老鼠、麻雀、蚊子和苍蝇,后来认识到麻雀吃害虫,不是害鸟,所以就改成了臭虫。)《人民日报》1958年4月19日的报道说,三百万名北京市民花了一整天时间逮住83249只麻雀。在那个全民荒唐的时代,有人指出四只麻雀能消耗五百克谷物,相当于一个人一天的配给口粮。这些就是我所受的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我按期上交家庭作业——被我以无比热情奋力消灭的满满一火柴盒的蚊子和苍蝇,以及逮住的几只麻雀。但不管如何加倍努力,我“政治表现”一栏的成绩很少会超过“丙”。母亲被划定为“官僚阶级和平地主”,尽管她的阶级定性是“和平的”,我依然不幸地成为“黑五类”——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右派分子——的后代。许多中国人都了解那些被划入“错误”成分的人受到了多么巨大的冲击。  “除四害”运动转移了人们对全国食品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的注意。尽管被我的同学——主要是解放军高级军官的后代——视为“阶级”异类,我仍然参加了那场狂热的“大跃进”。就在那时,我目睹了“大跃进”政策所带来的普遍营养不良的恶果:饥饿不只存在于这个国家最贫困的人当中,它就出现在我们身边。与我一起玩耍的邻家小孩由于缺乏基本的营养而四肢浮肿。浮肿的情形也发生在祖母家所有的邻居身上,他们在1954年的全民国有化浪潮中占据了原本是我们家私产的庭院。(我们家族的财产包括母亲出嫁时外祖母给她作嫁妆的房子。)有一次社区杀了一头猪,我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才买到配给的二十克猪油,这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1960年,“大跃进”的失败已经一目了然。随着情势更加恶化,父亲安排我回到了香港。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中,据称有许多人饿死。回到香港后,我学习了英语和粤语。暑假里,父亲教我将美联社和路透社的短篇新闻稿翻译为中文。  1970年,我离开香港赴美留学,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主修政治科学。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我选修了《生活》(Life)杂志著名摄影师基恩·米利(Gjon Mili)的摄影课。这一学期成就了我以后的生活:毕业后,我追随米利,在《生活》杂志做起了实习生。我在恰当的时间被放到了恰当的地方: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1978年我作为《时代》(Time)杂志北京首个办事处的一员,成为《时代》在中国的第一位常驻北京的外籍摄影记者。  其实在那之前,我作为职业摄影记者与中国的接触就已经在震惊中开始。1976年的大地震将唐山摧毁,就连唐山以北一百五十公里的北京也有震感。消息传过来的时侯,我正在欧洲拍摄在里斯本作竞选巡回演说的葡萄牙共产党候选人。随后,弗朗哥(Franco)之死的消息传来,我前往西班牙拍摄社会党候选人菲利普·冈萨雷斯(Philippe Gonzalez)。当时他正领导学生集会,要求结束西班牙的弗朗哥时代。接着在巴黎,我计划拍摄法国总理雷蒙·巴尔(Ragmond Barre),却在离开马提尼翁酒店的那天早晨从当日《费加罗报》(Le Figaro)首版上意外地看到了毛主席的整幅照片。我得知毛泽东已经离世,就联系了在纽约的经纪人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他为我搞到了一份为《时代》杂志拍摄毛泽东葬礼的委任状。但我进入中国后却滞留在了广州,于是我开始拍摄沉浸在哀悼中的广州市民。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到我将要从这里开始拍摄“毛以后的中国”的旅程。  四年后,我加入美联社。1980年,美联社北京分社由传奇人物约翰·罗德里克(John Roderick)领导。罗德里克是美联社资深的首席记者,他曾于1943年在延安采访过毛泽东与周恩来。1971年,他被指派报道美国乒乓球队对中国的访问——也就是知名的“乒乓外交”。“乒乓外交”为1972年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对中国的里程碑式的访问铺平了道路。后来,周恩来告诉罗德里克:“你打开了大门。”  很自然地,当1979年中美重新建交时,美联社便委派罗德里克从东京前往北京,重建新闻分社。在罗德里克的游说下,我接受了美联社的雇用,成为中美恢复外交关系后第一个驻华摄影记者。我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五年时间,后来又成为驻洛杉矶、新德里、汉城和莫斯科的记者。  1984年夏天,我接到在洛杉矶的新任命,带着我的家人离开北京。在北京旧机场,我的司机小张对我说“再见”,那是一次让人感动的告别。小张是一个大个子,有些腼腆,但很容易被有趣的笑话逗乐。他由中国外交部外交人员服务处委派到美联社分社,是分社里唯一的司机。我的工作要求我不断在外奔波,随时准备奔赴新的消息来源进行拍摄,因此他几乎成了我的专职司机,长期伴我左右。我们通过西单电报大楼把每张照片归档,将做好说明的照片送往邮电部办公室,并由无线电传往东京分社。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美联社分社才获准使用自备的图片传送机将新的图片直接传送到东京和纽约。1981年,中国许多军工厂被解散,工人们制造的产品被准许在自由市场上出售。我购买了一辆带挎斗的国产三轮摩托车,它的原型是德国的宝马,后来通过东德和苏联进入中国。为了帮助我通过考试,小张替我找来一位驾驶老师。可惜的是,在尝试了三次路考之后我不得不放弃,我终于明白我永远无法获得一个由公安系统签发的车子执照:他们只给汽车发黑牌,不办理摩托车牌照。  在中国女排战胜美国队的那天晚上,我去天安门广场拍摄随后的群众游行。就在按下快门触发闪光灯的瞬间,兴奋的群众把我从我所站的交警指挥台抛入空中。我落入人群,压在了好几个人身上。第二天,小张让我签署一份报告。我自己当时没有发现,而他告诉我,欢庆那天晚上有人在我的衣服上泼硫酸,几乎毁掉了我的外套以及车子的座椅和白色的棉布座套。小张担任着我可靠的司机,直到1984年我们在机场分别。  外交部新闻司的官员姚伟曾叫我参加过一个会议。他告诉我,他们调查了1979-1981年外国媒体的活动,发现西方发表的关于中国的照片有百分之六十五是由我拍摄的。对这个数字以及他们调查的认真性我很是惊讶。实际上,关于已发表的照片,这样一个数字并不难获得,因为在1978年到1980年间,我是北京唯一一个外籍新闻摄影师——1981年,合众国际社的迈克·提勒(Mike Thieler)才加入进来。更让人惊讶的还是他们的反应:“刘先生,以后请不要那么努力工作。”  我从未想象过《毛以后的中国》(China After Mao,企鹅出版社,1983年)有一天能够在中国出中文版。我毕生,或者说至少是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在等待这个时刻。作为一个缺乏耐心的人,我多么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纵使我知道这终会成为现实。在中国,事情的发生需要时间,这与三十年前中国人民开始现代化之旅而走向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么本书的出版,不仅是我的一小步,也是人民开始回顾毛泽东去世后岁月的巨大标志。与毛泽东的去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压力相比,1978年承诺的经济改革所施加的新担子,远没有那样沉重和具有挑战性。这个过程恰被随后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准确地表述为带领全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  本书所有的照片均拍摄于我在1976-1983年居留北京时重新发现中国的过程中,其中有许多都是工作时拍的。这段时间里我见过艺术家如王克平、马德升、摄影师王志平(他是“四月影会”的创立者之一)、作家钟阿城——他们都参与了 “星星画展”的组织,并投入到后毛泽东时代的新感觉艺术表达当中。在最近一次与查建英的访谈中(《八十年代访谈录》),钟阿城谈到了“中国历史的断层”。他痛悼中国人民“失去的岁月”,无论是民族还是家庭方面。访谈中他回忆了在北京度过的童年,以及四合院生活里的那种悠闲自在。阿城说他主要的教育来自他那位身为著名影评家的父亲钟惦棐,以及在旧书店里的自学。当时新华书店里绝大部分讲述现实题材的书已被撤掉,阿城便在专卖旧书的琉璃厂中国书店找东西看。他没能逍遥多久,在下乡插队的大潮中被分配到云南当了农民。九十年代初,我在洛杉矶再次遇到了阿城。我记得他描述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就像一架自动机器。我还记得他提到修理一台老式的德国大众甲壳虫汽车时的巨大快乐。阿城后来成了驰名中外的作家。经过旅居欧美的数年,他明白人类常识仍然普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它们似乎从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了。2000年初他回到中国,描述了所看到的传统的断裂和人文价值的缺失。本书照片中反映的年代,正是我作为摄影记者在中国度过的第一个时期,我们能够看到,先前时代的许多社会政治动荡和创伤便是由于失去常识所造成的。  1976年到1983年的重大事件包括:毛泽东的逝世、“四人帮”的被捕、邓小平的复出和他旨在恢复被破坏殆尽的国家和国家经济的改革政策。这期间,我带着儿时的记忆和在西方受到的政治科学与艺术教育返回中国。那时这个国家正迈出它最初的试探性步伐,以恢复和重建阿城所称的“常识”。我试图以摄像机作为工具,来解释中国这一独特的社会政治历程。  我在那个时代所接受并将始终铭记的感触和印象的更深层面来自于阅读,以及对一本书的永恒追寻,这本书将能提供一种有关中国的洞见,而这种洞见能就中国承前启后的变化的本质加以阐释和说明。有这样一本书与此目标非常接近。九十年代早期,我在巴黎圣日尔曼的一家旧书店里与林语堂的文字重逢,这是一件有趣的事。1936年,赛珍珠(Pearl Buck)在为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所写的导言中观察了那些有过留学经历的中国知识分子:“这是一个自卑感弥漫全国的时候……他们对西方国家既痛恨,又羡慕。”但最打动我的却是她下面的这段评价,它和我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以及最终我用照相机努力去做的事情产生了共鸣:  长期以来,我就希望他们中的某个人可以为我们所有的人写一本有关他自己的、中国的书,一本真正的书,渗透着中国人基本精神的书。我多少次满怀渴望,急切地打开一本又一本的出版著作,然而又多少次失望地把它们合上。因为其中的内容是虚假的,言过其实的,作者在狂热地为一个伟大而不需要为之辩护的国家辩护。那些著作是为了取悦外国人,而于中国则不配。  她在林语堂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声音,对此我深表赞同。正如她所指出的:“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在筹备本书的中文版时,我重读了林语堂的这部经典之作,发现自己沉迷于作者在自序中的话:  我会激怒不少阐释中国的作家,特别是我的同胞们和伟大的爱国者们。这些伟大的爱国者与我毫无干系,他们的上帝不是我的上帝,他们的爱国主义也不是我的爱国主义。或许我也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我小心翼翼地不让他们知道。因为一个人可能会一辈子披着一件爱国主义的外衣,衣衫褴褛,招摇过市,不仅在中国,而且到国外去炫耀自己。  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与这些爱国者不同,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我是一个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因此我将照相机对准人们的日常生活,来避免落入夸夸其谈的宣传。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知道1978年所采取的那些重大步骤的确开启了重建这个国家“常识”的进程,那是一种曾经暂时失去的意识。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现在我们已无法回头,而我们中那些经历过共和国前三十年生活的人也许能够理解,为何中国人民现今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寻求一个物质上安全的未来。1976年到1983年是少见的充满闲散的浪漫年代,社会缓慢地抛弃它的过去,并思考着随改革政策的深入而带来的新事物。这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年代,中国人在被要求行动之前真正有了思考的时间。现在,三十年已经过去,如此巨大的变革已经发生。有一件事情则仍待解决:中国必须坦诚面对自己近代的历史,真正开始发展自身的软实力,仅仅拥有悠久而复杂的文明是永远不够的。  2009年9月  于北京    (1)本文为《中国:1976-1983》一书作者序。    图注:  qian01 1983年,北京故宫,七十六岁的溥杰,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在他以前的居所——故宫里。“曾经,”他安详地说,“我就住在这里。我是最后的满族人。”  qian02 1982年4月10日,刘香成从美联社北京分社电传往东京分社的照片原件。“北京,美国记者的植树节”:刘香成组织驻北京的美国记者,与他们的中国同行一道,在人民日报社的大院内植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读库0905 PDF格式下载



刘香成的名字在过去的一些文章中见到过,不太了解这个人。这次看到了他的摄影作品,不错。只是他的摄影集太贵,享受不起,只能看看读库过过瘾。希望以后能出版他整个八十年代的作品,我想会比现有的绝大多数的文字作品更有冲击力,更能表现真实的中国,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做传,看看八十年代的理想中国、风云中国、无声中国。读《冰雹喇嘛》,并没有特殊的感觉说这是一位藏族和尚,而只是这是乡土中国村庄中的一个特殊人物,可能在偏僻的乡村这样的人物更多,有的落魄,有的受人尊敬。除了他们自己的信仰,他们同样要面对现实生活,有时同样会手足无措,无可奈何。尤其文末次旦喇嘛的父亲波拉去请作者给自己的儿子次旦喇嘛帮帮忙时,就是一篇别人眼中的《背影》,见到了亲情,没有神秘。书云的《西藏一年》还没读过,有机会买来一读。这就是乡土中国。荆方的《我是六零后(续)》超好玩儿,文字、插图缺一不可,有几篇甚至插图的表现力超过了文字。我是七零后,但是一些事也经历过或听说过,勾起了很多有趣的回忆。因为刚看过两期《读库》,0901没看过,由此也要把0901买来,读一读《我是六零后》。肯定也是相当有趣的。荆方大姐何许人也,挺幽默的嘛。这期中我觉得最有分量的文章就是魏邦良的《胡适的格言》了,仔细读了一遍,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读胡适,了解胡适,研究胡适,宣传胡适,对我们的国家会有好处的,“功不唐捐”。“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勤、谨、和、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等,慢慢体会吧。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胡适才把自己的名改为“适”、“适之”,以前不知道。由“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引出了丁文江,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宗师,现在的说法叫“大师”,但我觉得丁文江还是应该是宗师。然而在现在却是默默无闻的人,真是奇怪。孔笑微的《希特勒的财神爷》这么短的文章流水性太强,不太合适。现在的诗人不知道怎么样啦,“诗坛”是不是和“文坛”一样也变成了“奇坛”“怪坛”了。张立宪把《姓刘的匈奴》一文编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正我不太喜欢。


09年度《读库》附赠的藏书票我非常喜欢,画面精致、奇幻,绘画功底与丰富的想像力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古典的画风与现代的想法融为一体,真的很不错。因此,我也分外关注姬炤华的作品了。
在《读库》0906期上,我看到了姬炤华先生的一篇文章,名为《图画书与儿童》,顾名思义,文章针对的是童书。在文中,姬先生指出了当今中国儿童读物的创作者缺乏创意与诚意。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一、故事老套且说教味浓,某些故事还不合逻辑,不附合当代儿童的价值观。二、绘画无风格、线条死板、色彩单调,无层次感,人、物、场景等通通平涂,无肌理。低估了孩子的审美观。这话不假,我曾问过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看国内的童书和动画片?他的回答就是画面死板、故事性差,还喜欢说教。
目前,市面上的童书琳琅满目,看似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然而仔细地去翻翻,发现能称之为精品的作品实在廖廖,这些童书不是吃祖宗的老本,一成不变,就是粗制滥造,糊弄孩子(可是孩子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好糊弄)。
其实,吃老本也没什么不好,关键是能不能吃出新意。比如姬先生举的这个例子《三只小猪》,这个故事够老了吧,可硬是能弄出四个不同的版本(故事的编者与插图的绘者都是国外的),三只小猪和一只大野狼的角色没变,小猪盖房子和野狼吹房子的主脉络也没变,可是,讲故事的人却让故事内容变得更加人性化,更能打动孩子了。看得出,这几个作者是用了心的,心不仅仅用在如何创新上,也用在了孩子身上。
目前中国市面上的一些国产童书的插画的确是难以入目,撇开绘者的绘画水平不说,就说书中的人、物形像、颜色和场景的设计,可以说看了一本就不用再看第二本,都差不多,几乎就互相拷贝,试问,这样的书孩子们怎么会有兴趣?
可是,中国的童书为什么会缺少创意呢?要追根溯源的话,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中国的填鸭式教育体制让创意变成了分数。


很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这本杂志,但是出乎我意料,朴实无华的封面下是如此华丽多姿的内容。

*关于刘香成的文章,之前只是略有耳闻,但是能在这里欣赏到这些照片,让我这个80后犹如跨入了我没有经历过,一直被父母念叨的时代,一些模糊的想象如此真实的展现,这是太过瘾了。

*书云的作品,我看了这小段后,我确定我喜欢她的作品。已经在dangdang上订了,打算慢慢品味。

*其实本人最喜欢的还是《我是六零后》,上会看到了前半截,一直心里就痒痒的,这种图文并茂的描述方式有点像连环画,不错的。


又是一期延续好状态的《读库》,忍不住再对老六致以崇高敬意,四年了,状态真稳定啊!NBA有一位也是四年状态特稳定的,叫小皇帝。

诗人系列、怀旧系列、记忆碎片系列、人文关怀系列、音乐系列、电影系列……这差不多便是我视觉爱好的全部,也就是《读库》能提供极高质量的“服务”!

这一期的另一个大收获便是了解了刘香成。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就订购了刘香成的那本摄影集,奢侈啊!定价可是600啊!可毕竟是入了读库法眼的,咱下手时便手没哆嗦眼没眨!


最喜欢的文章如下:
毛以后的中国
中国:1976-1983
我走到那里在风起以后
我是六零后(续)
希特勒的财神爷
姓刘的匈奴


我斜靠床头看其中一篇《我是六零后》,5岁的儿子凑过头来,他对里面的插画感兴趣,插画都是他以前没看过的,他还央求我给他讲‘听收音机和大米饭’两篇,孩子听了不能想象,直问:妈妈,你小时候真的没米饭吃吗?那你吃什么长大的?你小时候没见过收音机吗?接下来的一周,他都在想着个问题。是的,孩子学会了思考,对比之后懂得了节约。


老六的读库,我基本上都是要买的,一则是印刷质量好,二则是装帧很实在,作为一本图书,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艳俗的东西。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稿质量高,很喜欢毛以后的中国,好多小时候的记忆铺面而来。


本辑中《冰雹喇嘛》那篇,让人对西藏风情和西藏下层民众的生活有一定的理解。


最近一年才发现还有如此好的给人以阅读快感的杂志。这期的冰雹喇嘛让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西藏生活,更喜欢这本杂志了。


读库是一位朋友推荐看的基本上他是每期都买恰好听广播的时候听到了英若成的自传这本书的推荐所以到当当上买了正在看,觉得他的一生经历太不简单了~~


喜欢刘香成的摄影作品,他是真的能够记录时代的。


继承了《读库》系列一贯的关注文化、历史的传统,这期的几篇文章的题材我都很喜欢。


知道读库比较晚了,而且买的很零散,现在逐渐把它们在凑齐。这书多小资没看出来,就是读起来很舒服,好像一成不变的封面一样,不走绣花枕头的路线。现在很多书都太花哨了,封面弄得挺咋呼里面啥都没有,有这功夫还不如像老六一样踏踏实实的去关注内容呢。有些内容明显是体现了作者的个人偏好,但是也不影响我对这套书的喜爱,希望能一直办下去。


好久没有花钱买书很“值”的感觉了
现如今很多名头很大的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浪费!根本不值得为这本书去砍一棵树!”
而读库,至少,我觉得值得用纸张、油墨,把这些文字沉甸甸地实体化
任何时候想看,都可以,认可地方开始,都可以
老六认真地做了一件事


不必担心‘杂志’过期,《读库》常看常新的特点是鲜明的


书的各方面都没话说,受益良多。是从柴静那里知道读库的,不错。


总是比较矛盾,读库是买单本,还是等,购买一年的六本。


读库好品质


一如既往的支持读库


读库会慢慢收全的,享受这个过程。


读库的忠实读者


老刘主编的这套书很不错
部分内容尤其适合60、70年代的的人


特别是关于60年代生人童年时段的描写,作为70后,还有一些小小的共鸣呢。


当当网价格还凑合,可是发货包装问题,注意撒!多少人反应了


很喜欢老六,这期的藏书票很好看。


很不错的一本类似于读者的书,细腻的感觉,把我们现在快节奏生活中遗失的部分给我们找出来了,这是我的感觉


很不错装帧内容各方面都是出色藏书票也很漂亮


以后还会继续买来读


收集了很多好的作品。


相当不错,建议喜欢书的朋友都看看


阅读中,还好


相当的好,一定要买全


论时事,看世界,透过别人的眼,启发并与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


有看头的书,我看了一本后,一口气把其余的全补齐了,害的我的银子少了一大截555555555


书的封面设计很干净,内容层面的人文气息应该是小众面的书,需要安静的时候看,会继续购买。


这是我见过的几本之中最好的,推荐。


感觉就喜欢这套书!


感觉还挺不错,个人比较喜欢,很精悍的文章


咋没让我早知道这个呢


年度好书


陆陆续续买了十几本,都是百看不厌,有深度,有情趣


老六做的书必须支持啊


很好

......


无需评论


勾起了回忆


朴实无华的封面,真知灼见的内容!


每一次读都被激励


又一本


喜欢这期的“冰川喇嘛”(关于一个生活在现时代喇嘛的故事),“我走到那里在风起以后”(介绍诗人西川,现代诗我读得少,里面节选的几首诗看了都很喜欢,让我对现代诗又重新产生了兴趣),"我是六零后"(写的清新感人,回忆逝去的时代,未必都要那么痛心疾首)。


冰雹喇嘛和刘香成都很好·~~~~


毛以后的中国,和冰雹喇嘛最有意思。


有一期讲古力,这一期讲西川,读库也搞励志教育了。会有一天把哈佛女孩搬上来?


书是一本好书,封面设计就证明了它的风格,不会太轻松,里面有些文章我看了又看,受益匪浅,里面有些文章,我基本上都是跳过的,感觉了无趣味··呵呵,这纯粹是个人喜好的问题


每期都有让人留连的文章,值得购买。


和原来买的前几期一样喜欢读


各取所需,有两篇文章不是我所感兴趣的,不过更多的是我感兴趣的


看来一本,觉得买了前3年的。


文章所写很平常很深刻


感觉《读库0905》没有前几期的好看,有可能是与自己阅读的兴趣有关,也有可能是边际效应递减,读多了以后吸引力逐步下降。但有一个特点还是觉得很有意思,这期读库登载的图片很多,刘香成三篇文章中的黑白照片,《冰雹喇嘛》中具有浓郁雪域高原特色的人物和自然风光彩色照片,《我是六零后(续)》中连环画似的插图,还有《挖挖<守望者>的蛋》中的影片截图,让人完全可以抛开文字,去阅读一些过往的岁月,重温一些历史的印记。刘香成的照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不同于中国人的视角,选取了一些普通的人、不经意的事,用一个个朴素而又真实的细节去忠实地记录下中国人的过往的生活。刘的照片让人想起网球场的鹰眼,默默摄取,小心留存,你有权选择挑战,你也可能选择默认,但你无法否则真实。这也许就是一个记者的视角和良知。荆方的《我是六零后(续)》给了我更多的回忆,没想到还会有人提起我们六零后,仿佛这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话题。更没想到的是六零后的更多记忆是相似的,与农村或城市,男孩或女孩关系都不是很大,如卷刘海的方法,爆米花的香甜,看小人书的乐趣等等,都化成一段段甜美的回忆,不知不觉中冲淡了生活的清苦。面对生生不息的历史,有时候会感觉到一个人甚至是一代人的渺小。当八零后或九零后充斥媒体网络的时候,曾经的六零后或七零后似乎已归于沉寂,是自卑或自大?我们都在为历史守候。历史如鹰眼,睿智记载一切,你敢挑战吗?


中午到的书,被快递公司拖了2天。这本书,是恨不得先睹而后快的。拿到手却并没有一口气看完,只是草草翻了一下。晚上重新拿起来看,也没有留下深刻印象,讲胡适的那篇文章还有点感觉。但是,我不知道是内容吸引人,还是文采好,或者说是两者并重吧,也可能两个都不怎么样


虽然不是很喜欢其内容,但多了一个渠道了解世界, 也满不错。可能下一期的内容我会喜欢。


收到此书,与自己之前的想象差不多,外表朴实无华,内页印制的不错,图片很清晰,可惜没有彩色图片,定价30元的书籍可以有些彩页的。


内容多为追溯性的


北京市内2环送货要7天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