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第四扇门

(法)保罗·霍尔特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法)保罗·霍尔特  

页数:

206  

字数:

168000  

译者:

王琢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英国村庄里突兀地耸立着一座古宅。二十年前,古宅密闭的阁楼里出现了一具女尸。从此,阁楼里时常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再没有房客敢留宿于此。然而,一对降灵师夫妇神秘来访,他们宣称能够与死者对话…… 夫妇决定在不祥的阁楼里住上一晚,试图揭穿游荡恶灵的真面目。门被蜡封,并用一枚举世无双的古币在封蜡上做了标记…… 门被打开后,屋内竟然出现一具陌生人的尸体。窗户是从内部上锁的,而封蜡没有丝毫被破坏的痕迹。不久之后,第二具被白雪包围的尸体出现了,凶手则又一次上演了奇迹般的瞬间消失……

作者简介

(法)霍尔特,当代法国侦探小说作家,硕果仅存的坚持本格侦探小说创作的欧美作家,被誉为“黄金时代侦探小说最后的捍卫者”。
霍尔特一九五六年出生于法国东北部亚尔萨斯省的阿格诺。一九八七年以《第四扇门》一书获得干邑侦探小说奖而正式出道。之后陆续创作以“阿兰·图威斯特博士”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及其他系列作品,代表作有《第七重解答》、《达特穆尔的恶魔》、《恶狼之夜》等。霍尔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描写不可能犯罪的正统解谜之作,以密室、不在场证明、足迹消失等核心诡计为卖点,凭借异想天开的构思、缜密的逻辑推导以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解答征服了广大读者,成为当代欧美侦探小说作家中最为“古典”、“另类”的一位,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本格侦探小说的领军人物。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深夜的灯光 第二章 噩梦 第三章 一桩古怪的自杀案 第四章 给路易丝的信 第五章 死者现身 第六章 野蛮的袭击 第七章 分身术第二部分 第一章 危险的实验 第二章 遭诅咒的房间 第三章 晕头转向 第四章 心理分析 第五章 无法解释的犯罪 第六章 那么……是谁第三部分 幕间曲第四部分 第一章 解释 第二章 悔恨交加的德鲁警官 第三章 我放弃了努力第五部分尾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深夜的灯光  那天晚上我很早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打算读书来打发时间。我刚躺下,就有人轻轻地敲门,敲了三下。我知道这是我的妹妹,她总是在这个时间来打搅我。  伊丽莎白十八岁了,已经出落成了一个迷人的年轻姑娘,可是她自己似乎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虽然她的行为举上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小女孩儿了。这种变化没有逃过约翰·达内利的眼睛,他一直在向伊丽莎白献殷勤,从未松懈过。我的妹妹当然很开心,但是她的心思全在亨利·怀特身上。亨利是我们的邻居,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这个朋友平时非常自信,但是在涉及女孩子的事情上却特别腼腆。我知道亨利钟情于我的妹妹——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可是在面对伊丽莎白的时候,他总是显得特别畏首畏尾。  “杰姆斯,我打搅你了吗?”她的手放在了门把手上。  “当然没有。”我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把头埋进书里。  她坐到了床上,凑到我的旁边,低着头,焦躁地搓着手,然后用棕色的大眼睛盯着我,神情非常郑重。  “杰姆斯,我必须和你谈谈。”  “好吧。”  “是关于享利的事情……”  “哦……”  我能够预料到随后将要发生的事情:我必须充当红娘,替两个非常骄傲又非常腼腆的人传递情意。  伊丽莎白夺过我手上的书,提高了嗓门。  “你要认认真真地听我说完,好不好?”  这可很少见——我的妹妹提高了嗓门儿。我好奇地瞟了她一眼,故意慢腾腾地点燃了一支香烟,然后吐着圆圆的烟圈儿。这是我从小就喜欢的把戏:当伊丽莎白怒气冲天的时候,我故意保持沉默,假装漠不关心。这肯定会激怒她,会搞得她怒不可遏。直到今天,我仍旧保持着这个“恶习”。不过这次我不想太过分,于是说道:“你说吧。”  “是关于亨利,他……”  “关于亨刚。”我重复着她的话,装作非常热心。伊丽莎白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怀疑。  “请等一下……”  我站了起来,走到我的书架跟前,从一套厚得吓人的百科全书中抽出了第一本。我把这本书放在膝盖上,一本正经地说:“鉴于你总是在我耳边提到这个人,而且这个话题又特别吸引人,于是我写了一套关于亨利的专著。这一本有八百页,不过这只是第一部,至于……”  我觉得伊丽莎白要被气晕过去了。她跳了起来,往门冲去。我赶紧抓住了她,然后足足花了五分钟的时间来安抚她。  “好了,你说吧。我洗耳恭听。你的哥哥不会让你失望的,我肯定能解决你的难题。”我比她大一点儿。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向我吐露了心中的秘密。  “我爱亨利。”  “这个嘛,我早就知道了,继续说……”  “亨利……他也爱我……”  “这我也知道。”  “可是他太腼腆了,不敢向我表白。”  “别这么着急,你很快就会看到……”  “总不能让我主动提示他吧。这对我来说太难了。那像什么样子!他会以为我是一个轻浮的女孩子……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我决不能这么干!”  片刻的沉默之后,她用力地揉了揉眼睛,然后继续谚。  “三天以前,我本以为他要吻我了。天色将晚的时候,我们在通往树林的小路上散步,我对他说我有点儿冷。他用胳膊搂着我的肩膀,然后默不做声地继续散步。突然,他朝我俯过身子,他马上就要吻到我了——我可以向你保证,杰姆斯,是真的!他的眼神已经很明白了。可是,他猛地低下头,捡起了地上的一根旧绳子。他大声地说:‘看好了,伊丽莎白,我给你表演一个戏法!’然后他就在绳子上打了十多个结。”  “然后呢?”  “然后,”伊丽莎白噙着泪说,“他脱下了鞋子……”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古典侦探小说最后的捍卫者,法国侦探文学大师保罗·霍尔特成名作!  阴森古堡中怨灵在哭泣;密闭房间里死神在肆虐;皑皑白雪上凶手在狞笑;在这扇门背后,隐藏着无人可以破解的谜团……  法国干邑侦探小说奖得奖作品,日本2002年「本格推理小说大奖」海外排行榜第一名!


编辑推荐

  《第四扇门》由古典侦探小说最后的捍卫者,法国侦探文学大师保罗·霍尔特成名作!  阴森古堡中怨灵在哭泣;密闭房间里死神在肆虐;皑皑白雪上凶手在狞笑;在这扇门背后,隐藏着无人可以破解的谜团……  法国干邑侦探小说奖得奖作品,日本2002年「本格推理小说大奖」海外排行榜第一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第四扇门 PDF格式下载



故事的背景是英国的村庄。二十年前,古宅密闭的阁楼里出现了一具女尸。从此,阁楼里时常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再没有房客敢留宿于此。然而,一对降灵师夫妇神秘来访,他们宣称能够与死者对话。
于是杀戮开始了---一起又一起的密室杀人,还有莫名失踪。密室如何逃脱,杀人如何完成,动机和真相又是什么?
最令人震撼的是故事结局,出乎意料。
曾经死过人的古宅自然是特别好的谋杀场景,加上精神有点不正常的房东,和号称是灵媒的房客,导致了一系列的死亡--意外中夹杂谋杀。
情节设计精巧,跌宕起伏,是可读性非常强并且很有意思的好书。


一座凶宅,阁楼的密室曾发生血案。一对通灵夫妇住进去之后,为了证明鬼魂的存在丈夫一个人关进密室,重新封印,没想到进入密室的人居然又被杀了,而死者竟然变成了失踪三年的房主的儿子。紧接着儿子又出现在门口,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事件过后居然发现这是一个作家想象出来的小说,目的是考验图斯维特博士。然而你若认为这就是最终结果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保罗霍尔特从不会让你失望。


好吧,霍尔特,我承认,在三个小时的旅程中,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惊艳”了我!

那是幽暗的、密闭的阁楼里那神秘的房间中的一个,是所有人都警告和试图阻止你妄想接近的那扇门,是所有的未知、所有的秘密都藏匿其中的魔法盒子,是小男孩偷来了钥匙踮着脚尖还是够不到的锁孔……

这些都是我的想像,而故事,绝非沿着我最初的想像展开。

不可能犯罪的正统解密之作,让我进一步认清了已爱上本格推理的这一事实真相。

那故事里套着的故事,在我看来,更是绝妙的点睛之笔。

近似老套的某些谜题设计,某种精神鼓舞着我望向出版年份——1987。

霍尔特,我还会应邀加入你的旅程。


一部绝顶的本格派推理小说!两个神秘的密室杀人案!最有趣的是第一个密室杀人案发生前,作者故意卖了个让读者上当的假破绽,让人觉得“太简单了,进入密室的根本就不是不是那个人吗”,这下可就上大当了,这个密室的设置是所有的侦探小说家都没有做过的。
喜欢本格派推理小说的一定要看,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明显比狄克逊卡尔高一个层次。


霍尔特的小说,听说很不错,买几本回家慢慢看


我是霍尔特的脑残粉,从第七重解答开始,他的每一本书我都喜欢!


描写密室犯罪的小说,很不错,特别是结局有点意思。


非常棒的小说,花了3-4小时一口气看完,看到谜底揭晓时曾稍有点失望,但最后笔锋一转,让人感叹万分,只想说:原来如此!!要说的是,这本书又勾起了我看小说的欲望,于是乎,开始在当当网上疯狂购买推理小说:)


不错的推理小说,值得一看!


那个房间的诡计很赞,很切题,很古典的感觉


超级喜欢他的书,基本上每一本都读了,最喜欢《达特穆尔的幽灵》


书的情节还不错,但是没有第七重解答好看


这本书就算放到黄金时代都能媲美三大家,诡计相当喜欢,简洁且欺骗性强,哥特式的风格气氛亦使本书添色


英国作品中,不错的


欣赏作者的独特设计思路。一一揭开谜团,让人惊叹作者如此精细的构思方法。赞一个。


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推理,第一次看,因为好看,就买了这个作者的其他两本推理名著,好书,值得一看,结局令人意想不到。


读完后。。发现原来又是叙述性诡计。。不错。。还是有些地方没懂


除阿婆的《无人生还》以后,第二次让我觉得惊讶的结尾。


其实几个诡计不是很特别,但情节的设定十分出乎预料。你认为猜到了,其实还是猜错了。。。


很奇妙的推理,很有意思的结构。


书不错,还没看,包装印刷都很好。


值得大家一读,内容很吸引人。


前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气氛渲染的也到位,结局部分解说的虽然有点仓促,但是结果很是让人意外,也很合理,觉得有点小诙谐


总是让人想不到


很好,应该不错


从封面、纸张和文字印刷质量看确认是正版;故事情节十分精彩,其中乐趣只能自己体验!


有幸拜读,应该是我的菜


还不错 是我喜欢的风格


还没有看,不过知道这本书精彩,马上就看


很好,物流速度快,目前还没有拆封


这是我看保罗·霍尔特的第一本书.客观来讲,前四部分给3分,最后一部分尾声5分.
霍尔特同样很擅长讲故事,他会渲染出阴森的气氛,而这种气氛却又不同于阴森的日系新本格,有着一种欧洲古典推理的味道.他的叙事方式和语言也是我所喜欢的(虽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翻译老师的原因).
本书的不可能犯罪是一件接一件.密室中的杀人事件为大宅的第四个房间带来了阴影,而不请自来的降灵师更是大大加深了这种潜在的恐惧.个人很喜欢推理作品中的一些非自然要素,比如这本中被诅咒房间里的脚步声和灯光,通灵师不可思议的举动等等.反正推理小说中的这种因素最后大多都能找到自然的解答.
来细说这本书中出现的诡计.先说基本的,“第四扇门”的诡计.这个诡计实在是有够老套,以至于我给前四部分的分数是3分.相信很多朋友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吧,尤其是作者自我泄底说出“比例”两个字时,不用看解答也可以盖棺定论了.
然后是雪地包围的杀人案件.凶手消失?其实这也是没什么新意的手法.
前四部分比较出彩的是德鲁警官的“心理教室”,虽然看起来很扯淡,不过其实不失为一种解谜的思路.虽然我们的德鲁警官没能好好运用这种技术.
另外有关胡迪尼的介绍格外的有意思,因为卡尔的作品中曾经提到过他,这次又被着重介绍,我还去特别找了这位大师的其他资料来看.
好吧,重点来了——第五部分绝对是书中精髓!本来看到最后有些乏味,解答也没有什么新意,但我承认第五部分短短的几页就让我心跳加速!如果前四部分都是意料之中,那么这部分绝对是意料之外!……再往下说就剧透了,就到这里吧.虽说保罗·霍尔特跟黄金三大家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其对古典推理的继承很让人欣赏.我也会拜读他的其他作品,据说《第七重解答》评价颇高.


《第四扇门》是保罗?霍尔特第二部得到出版的作品,这让人对他很有信心。至少我已经准备搜罗他所有已经在架的简体中文版本来看。
  在聒噪的推理圈里,保罗?霍尔特应该算是一个低调的名字。不过看他阅读单中那一堆黄金时代大师的名字和每日凌晨奋力写作的习惯,他作品中流露出的古典趣味绝不是偶然,午夜文库将他的作品划入“大师系列”也不是偶然。当然,虽然他的作品和年龄都已经到达了成熟期,但真的要扛起最后一个古典推理大师的称号,还需“农夫般的”耕耘。
  
  《第四扇门》读毕于路途中,随着车窗外机窗外地铁窗外或明或暗的光影,感到在无聊的时候读到有趣的书真是件美事,躺在宾馆的床上翻完了结局,苦差终于变成美差。
  客观的说,故事并不是很离奇,诡计也只能算个把戏,整本书的布局还比较用心。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趣味性在掩卷的刹那回归。忽然就想起了《罗杰疑案》、《X的悲剧》、《犹大之窗》,当然还有布朗神父,而这一切联想不是通过腰封的恶滥宣传,而是自发的感觉,在惊天诡计满天飞的时代这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流派之争新旧更迭之类事情与己无关,无论是古典还是新诡离奇,只要能够给一次阅读留下一种满足的余味,就是一本好的推理小说。保罗?霍尔特似乎有志于做这样一个细细烹制松露的法国大厨。
  
  霍尔特笔下的作品分两大系列。《第四扇门》属于图威斯特博士系列。虽然这个故事既非哲学博士首次亮相也非他的处女案件,但作为第一部得到奖项肯定的作品,可以说是霍尔特登上推理文坛的里程碑之作,意义自不待言。目前已经面世的图威斯特博士系列作品约有十七部,不知午夜文库是否有魄力一网打尽。
  欧文?伯恩斯这个艺术鉴赏家领衔的是霍尔特的另外一部系列作品,简体中文版正由古典推理文库陆续推出。这一系列让我不自觉地想到以前看过的那些与民俗学和神话传说结合紧密的日本推理漫画。知识加趣味使故事在悬疑之外添上了一抹浪漫的艺术感,倒是与主角的身份相配。我十分喜欢此类糅合了多个大小谜团的作品。这一系列目前只有五部,应该很快就能够读全。
  
  保罗?霍尔特作品的规模性译介是近几年内地推理出版、阅读热潮的一个缩影,这样一个名声和卖点都算不上热的优秀法语作家在以前只有让人隔洋兴叹的份。现在看着一摞摞装帧齐整有序出版的作品触手可及,实在有种莫名的感动涌起。
  我记得那天把家里那个曾经的推理小说谜现在的我老爹领到我的推理专架前,他看着一排排齐整的书脊上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字惊叹一声:“现在中国的推理小说出版居然已经发达到了这个地步,不可想象,不可想象!”
  


霍尔特是本格推理的捍卫者。《第四扇门》是我看的他的第一本长篇,不算是最佳代表作,但依然可圈可点。侦探登场的方式很特别,诡计设计有亮点,结局余音有韵味,和那些短篇一样有一贯的霍氏风格。


霍尔特的作品有很不错的阅读性,这一点毋庸置疑,诡计的设置也连环相扣。但在谜题的最终解答上不是非常令人满意,整部作品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


更喜欢霍尔特的其它几个故事。


欧美还有像样的本格推理,没让人失望。


开头比较拖沓,前四部分平平,但第五部分的逆转非常令人震撼,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看完了等想些评论的时候,很诡异的忘记了,所以又温故了一次。感觉内容很精彩,但结局比较虎头蛇尾。比较乱,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感觉这个密室设计的水平比不过日本推理小说的密室设计水平


图威斯特的解说很牵强,我觉得不大可信。罗纳德是亨利的话,那么那个忽然冒出来的吉米到底是不是杰姆斯?即使杰姆斯是亨利的好友,也用不着在亨利自杀之后也跟着失踪啊。书中关于杰姆斯父母间的争执对话很有趣。


这本就一般般哈~


比不上另一个系列的


结尾的连续逆转被猜中


古典本格


第四扇门


无聊时打发时间,很不错。


霍尔特必读书


霍尔特的作品全部收入


跟魔术有关系的推理,很好。


现代古典推理代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