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看不透的英国

马建国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马建国  

页数:

320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崇尚山东老老乡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导,但又不太理解:二人行不也有我师吗?这不,我和马建国同志并不熟悉,可一读完他托朋友送来的书稿就觉得他是一位可以帮我了解英国乃至了解更多国家沧桑演变规律的、年轻有为的老师。谁不知道英国人民为人类的进步和快乐所做的巨大贡献?瓦特和牛顿的发明与发现、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艺术创作、格林尼治标准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确立,以及现代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网球和高尔夫等运动规则的制订,都与这个国家的名字紧密相连。这个国家为马克思提供过写作《资本论》的场所,为戴高乐指挥反法西斯战斗设立过指挥所……谁不知道英国殖民者的霸道?它把对华贸易逆差问题政治化,发动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强占我香港达一个半世纪。极盛时,它的殖民面积相当于其本土的111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内容概要

  《看不透的英国:新华社驻伦敦记者眼中的不列颠》写的是从伦敦街头形形色色的雕塑,到控制全球制海权的大将军;从古城堡里的皇家宴会,到被一些大国政要公开讥笑的英国饮食;从汽车公司、军工厂、核电站被拍卖,到英国的经济前景展望;从米字旗的由来,到联合王国未来的命运……  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英国该是什么样子?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全球化的今天又有着怎样的走势?  马建国先生作为新华社驻伦敦记者,在英国生活数载,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观察思考,挖掘英国文明当中的边边角角、点点滴滴,观望今天回顾历史,透过历史窥视未来,纵横捭阖,扣人心弦。阅读《看不透的英国:新华社驻伦敦记者眼中的不列颠》,应该是中国读者深入了解英国的一条愉快、轻松的路径。

作者简介

马建国,1963年国庆节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现为新华社外事局干部,但多数时间的工作都与新闻采访密不可分。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85-1987年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英语,1987-199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攻读英语采访编辑学,并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日报》任记者、编辑,1995年进入新华通讯社。1997-1999年,在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的内罗毕分社工作;2006年6月-2009年7月,在新华社伦敦分社担任记者;在北京工作期间,曾先后到土耳其参加了伊拉克战争“北线战场”的报道、到希腊参加了雅典奥运会的报道。 曾出版过《英文报刊导读》、《新闻英语写作》和《不许玩赖》、《挖掘你的潜力—用身体说话》等书。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序一 世事纷繁寸心知序二 认知英国一幽径一、谁是英国人大爆炸后伦敦人的眼神和心态到伦敦血案疑犯故乡感受“政治”“炸弹男孩”是自家邻居英国:要么爱它,要么离开它“民族大熔炉”:英国首富与遭白眼的“外来户”二、还要不要联合王国威尔士人:我们更是威尔士人英国人不是“英国人”?英国人怎样看待米字旗?三、我是谁?英国人的民族性格品尝太阳和原子弹的气味……从四川地震品英国人的味道英国:只有永恒的利益一镑店与英国人的“吝啬”让人不敢恭维的英国饭中国餐对阵英国饭英国大餐:白水煮萝卜外加蒸土豆英国人是如何弄坏自己的胃口四、英国:慢工出细活温布利球场改造:工期推迟一年整工钱上涨七亿英镑伦敦人要把奥运会“出租”给巴黎人?英奥运大臣:“悔不该申办奥运”在英国看病:“等得花儿也谢了”希思罗机场航站楼:二十年熬成“一锅粥”五、全球化,把脖子伸出来的勇气“变卖英国”,是耶?非耶?制造业衰落是经济健康发展的表现?恢复制造业——英国人要吃回头草从收购能源公司看英国“自由贸易”政策六、英国青年:是精英,还是捣蛋鬼酗酒、吸毒、玩刀子——英国年轻人怎么啦金融成了酒鬼、毒客的温床禁酒令酿成“地铁狂欢”波兰人的勤劳让英国人蒙羞高中成绩“注水”大学招生犯愁从伊顿公学到精英教育七、“陵园”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纳尔逊柱与海上霸权的确立黑飘带与纳尔逊将军海德公园雕像与打败拿破仑的“二流将军”威灵顿铁狮峰见证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战争背后的股市信息战布尔大战:“大英帝国”被黄金砸倒议会大厦前的丘吉尔与英美特殊关系八、主宰英国历史的男女国王们击退丹麦人的“杂耍”大帝阿尔弗雷德有六个老婆的英国海军创始人亨利八世把英国推上“海上霸主”台阶的“贞女”伊丽莎白一世“日不落帝国”巅峰与维多利亚女王九、步入巅峰的“大英帝国”/152控制地球四分之一版图的“日不落帝国”马克沁机枪——英国人在非洲的屠杀机器丘吉尔目睹的两次机枪“杀人表演”电报、汽船、铁路:“日不落帝国”的三大金属系统英格兰银行——推动“大英帝国”的引擎“大不列颠”的警世冷眼十、从地名看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史珠穆朗玛峰与埃弗里斯特弗吉尼亚与伊丽莎白女王从维多利亚瀑布到罗得西亚和“自由城”宾夕法尼亚州——“佩恩的林地”国王的弟弟与纽约十一、书写着英国历史的教堂书写着英国历史的教堂大主教发怒:金融城炒客是“银行抢劫犯”为戴安娜举办婚礼的圣保罗大教堂英国国教精神领袖的大本营——坎特伯雷大教堂闹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大修道院欧洲最大的中世纪教堂——约克大教堂小城里神秘的大教堂——达勒姆大教堂十二、英国经济要沦为老几GDP:中国超过英国俄罗斯紧追不舍“用黄金铸成的心脏”——伦敦金融城金融市场演绎“三个和尚没水吃”证券市场失去昔日引力“海上巨无霸”运来中国“年货”捕猎者何以成为捕猎对象?查尔斯王子想挡住“孔雀东南飞”……十三、英国军力要沦为老几十四、英国:美国的跟屁虫还是欧洲的陌生客十五、英国政府怎么了十六、消失的英国皇家号十七、英国:还要不要自己的国王十八、英国喜欢为世界制订规则后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读过莎士比亚。《王子复仇记》中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几乎成了犹豫不决时“口头禅”式的词句。看过《雾都孤儿》。那蜷缩街头的奥利弗·特威斯特的镜头令我联想到伦敦的雾,或是当今的英式花园洋房。而戴安娜公主的人生悲欢,勾起人们对公主与王子故事的神往,和对深宫孽海的恐惧……借着一杯红葡萄酒的美意,伴着对英伦的无尽畅想,十个多小时的飞行后,人已来到以往在文字、图像中常常碰面的伦敦。庞大、昏暗、嘈杂。希思罗机场,满眼所见的是穿制服的非洲人和印巴人。给人的第一感受似乎是到了非洲,或者印度。这就是英国?所有介绍英国的书几乎都有这样的文字:“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大不列颠群岛包括两个大岛:一个叫大不列颠,另一个叫爱尔兰。“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三个部分加上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同时还包括附近的大约五千多个岛屿,是大西洋中名副其实的一个岛国。

后记

一口气把自己数年来的采访和感悟归拢到一起,读下来突然有一种疑问:《看不透的英国》的基调是不是有些灰暗?是不是有太多的斜阳落日之叹?也许有。但这确实是本人在英国生活数载的真实感受。英国人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叹,除了布莱尔政府自己不断地宣扬自己的经济如何在欧洲“一枝独秀”外,似乎没有什么人对英国如此夸口。而在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波及全球后,英国好像又首当其冲。英国媒体在2008年10月初的报道给人感觉英国似乎一日间退到了1929年的大萧条(其实,不光英国受到冲击,连越南都发生了危机)。至于说色彩,也许是“天人合一”之故。阴多晴少的英国天气好像使英国人对灰暗有更多的偏好。平日里人们穿戴喜欢灰的、黑的不说,正式场合,英国人最隆重、最正式的色彩就是黑色、白色。灰暗的色彩自然就随着英国人的偏好带进了本书。从新闻的角度讲,相对于几个世纪前“大英帝国”的蒸蒸日上和不可一世而言,“落日”也是英国当今发展的最新趋势,最有新闻价值。把这个变化呈现给读者,似乎也正是新闻记者的天职。作为记者,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似乎也是合乎规律,自然而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多年来,他像一只勤奋而聪明的蜜蜂四处飞舞,既跟踪英国时下新闻,又吸纳历史沉淀,再分门别类地如实展示,笔端恢恢,疏而不露,生动质朴。他挑战“世事纷繁、法无定法”的禅语,不顺从“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的世故,有志登高望远,意在古为今用,对大事小事、正事闲事均独立思考、冷静分析。他的感悟对各行各业的读者都可能有所启迪。  ——李肇星(外交部前部长)讲到英国,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说上几点,但真正了解透彻的却不多。外交官出于种种原因,很难广泛地观察英国的方方面面,更难进入到英国社会的深层。新华社记者马建国通过驻英期间的耳闻目睹、观察思考写成的这本书把中国读者引领到一条了解英国的幽深路径上来。  ——马振岗(驻英国前大使)


编辑推荐

《看不透的英国:新华社驻伦敦记者眼中的不列颠》:新华社常驻英国记者,为您解读“看不透的不列颠”,感受一个帝国的光荣与落寞。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作序。伦敦奥运会在即,人们渴望更多了解一下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今日的大不列颠。她的历史上发生过什么,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另外目前在英国和准备去英国留学的学生已经超过了美国,这些学生都渴望更多地了解英国。《看不透的英国:新华社驻伦敦记者眼中的不列颠》以记者的特殊视角分析研究了英国昨天、今日和未来的方方面面,详尽而具体,是了解英国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维多利亚女王与“日不落帝国”的巅峰时期伊顿公学与英国精英教育英国凭什么为世界制订规则?教堂怎样塑造着英国历史?英格兰银行如何成为推动大英帝国的引擎?经济、军事、外交……英国如何沦为今天的“美国跟屁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看不透的英国 PDF格式下载



一本书如果能够满足之前对它的期盼和渴望(非礼之想除外),那它一定是成功的。看完《看不透的英国》却有种失落感,欲望的鸿沟没被填充啊。想看更多关于民风、民俗和普通人生活的东西,而作者却用大量的文字来调侃大英帝国的衰落,虽然他不承认,但我还是觉得有点儿落井下石的感觉,典型的新华社记者。这话说的有点儿过,不“过”不足以表心情啊!感觉书中文字有很大的拼凑嫌疑,作者把自己发过的新华社稿子翻出来,添加些劣质的油盐酱醋以“飨”读者。内容重复太多,前面描述过的后面还会照原样搬出来,书中居然用同样的的文字和数字分别在101页和109页讲到威灵顿雕像,作为有着一定文字功底的记者这样不太好吧。类似的“照应”还有很多。这书就像散文,不同的是它形散神也散。除了语言,最难以忍受的作者思想太单纯狭隘,还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绪。在写英国人对汶川地震捐款那部分,作者说吉利捐1000万,奔驰40万,但英国企业和主流社会却没有什么大动作,在英国的一场募捐晚会上只募集了1.5万英镑,大部分观众还都是中国人。然后就总结说英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冰冷无味道的。捐钱本来都是自愿的,应该和道德分开,更不用说是民族性格了。很难想象典型的新华社记者竟然有这样的判断。在提到“一磅店”的时候,仅仅从一镑店和追求打折商品就说英国人是吝啬的显然有些不妥,哪国...人不这样?中国繁华都市里还有好多两元超市呢!“一律两元,样样两元,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过日子就要精打细算吗?还有就是错别字太多,数了数不下十个,编辑校对没做好啊。我竟然说这么多来批评一本书,这还是第一次吧?鲁迅老师在谈到拿来主义的时候曾说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本着这个原则,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像英国国王的部分就非常有趣,原来伊丽莎白一世不是伊丽莎白二世的皇额娘,原来亨利八世有六个老婆,而且六个老婆都不得善终。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此书,建议就不要买了。 阅读更多 ›


送货速度已经具备参加吉尼斯世界送货最慢记录。不过现在已经获奖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