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园林艺术

夏惠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作者:

夏惠  

页数:

197  

字数:

317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园林艺术课程是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园林一直被当作我们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环境需求与精神文化需求。造园历史悠悠数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完美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丰富的社会内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诗情画意的历史空间,中外造团实践者积累下极其珍贵的经验并写出诸多理论著作,而从造因的表层到深层挖掘出园林的观赏性、意象性和哲理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本书除作为园林、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外,也可供城市规划、园林建筑、建筑学等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园林科技工作的人员学习有关园林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章节安排上,主要论述中外园林的历史传统和艺术风格,中国园林的文化体系、思想渊源、地域及布局特色等内容,并选用大量实例,以大量的古代文学及设计理论资料进行阐述。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从有关书籍、期刊和相关网站(如中国园林、上海园林、上海绿化网、华景园林、绿城园林、园林在线、台州园林、网易园林、ABBS建筑论坛等)收集了许多资料,因未能准确核实等原因,有些难以一一注明作者与出处,在此对这些文章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中国园林艺术论》的作者曹林娣教授和《中国园林艺术通论》的作者章采烈先生。由于园林专业涉及面较广以及编者的经验和水平有限,尽管我们在编著过程中做了很大努力,但书中难免出现疏漏之处,诚恳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为“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内容包括园林的历史传统和艺术风格、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对园林的影响、中国园林艺术的思想渊源、中国园林的审美元素和地域特色、园林意境的创造及艺术手法、园林的布局艺术等,逐层演进,解读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适应当前园林艺术的发展趋势。  本书可供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使用,可供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园林科技工作的人员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园林的历史传统和艺术风格 1.1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渊源  1.1.1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1.1.2 秦汉时期的建筑山水宫苑  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  1.1.4 隋唐时期文人自然山水园的发展  1.1.5 两宋时期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1.1.6 元明清时期臻于成熟的中国古典园林 1.2 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渊源  1.2.1 古埃及园林  1.2.2 古巴比伦园林  1.2.3 古希腊园林  1.2.4 古罗马园林  1.2.5 伊斯兰园林  1.2.6 中世纪欧洲园林  1.2.7 意大利园林  1.2.8 法国勒诺特式园林  1.2.9 英国自然风景园 1.3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1.3.1 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1.3.2 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1.3.3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差异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对园林的影响 2.1 中国古典诗文与园林艺术  2.1.1 构图之本——中国诗文  2.1.2 园林景观的诗化——文学品题  2.1.3 园借文存,园借文传  2.2 中国文学与古典园林  2.2.1 园林创作的源泉  2.2.2 园林理论的基础  2.2.3 典型环境的塑造 2.3 中国画与园林艺术  2.3.1 中国画家与园林  2.3.2 绘画之道与构园之理第3章 中国园林艺术的思想渊源 3.1 哲学思想与中国园林  3.1.1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3.1.2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3.1.3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3.1.4 哲学思想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3.2 中国园林的类型特征  3.2.1 自然山水园  3.2.2 外适内和,体宁心恬  3.2.3 审美境界 3.3 中国传统思维与园林的艺术个性  3.3.1 缘情  3.3.2 写意  3.3.3 含蓄蕴藉第4章 中国园林的审美元素和地域特色 4.1 中国园林的审美元素  4.1.1 形象美  4.1.2 色彩美  4.1.3 音响美  4.1.4 节奏韵律美 4.2 中国园林的地域特色  4.2.1 北方园林的特色  4.2.2 南方园林的特色  4.2.3 南北园林介体——扬州园林的特色  4.2.4 岭南园林的特色第5章 园林意境的创造及艺术手法 5.1 园林的意境  5.1.1 中国园林意境的种类  5.1.2 中国园林的艺术审美境界  5.1.3 园林意境的创造 5.2 风景园林的构成要素  5.2.1 山水——园林的骨架和灵魂  5.2.2 建筑——可游可居的物质空间  5.2.3 植物——借花木寄情,以花木言志  5.2.4 园路、园桥——园林的脉络和纽带 5.3 园林空间  5.3.1 园林空间的种类  5.3.2 园林空间艺术的设计手法第6章 园林的布局艺术 6.1 园林布局的形式  6.1.1 园林布局的含义与特点  6.1.2 园林布局的基本形式 6.2 园林艺术布局的程序  6.2.1 相地与立意  6.2.2 基本布局形式与功能分区的确定  6.2.3 主景与配景的处理  6.2.4 景点与游赏线的布置  6.2.5 借景及布局艺术美的升华 6.3 园林布局的艺术法则  6.3.1 变化与统一  6.3.2 均衡与稳定  6.3.3 比例与尺度  6.3.4 比拟与联想 6.4 园林景观布局的艺术表现手法  6.4.1 借景  6.4.2 对景与分景  6.4.3 框景与夹景  6.4.4 漏景与添景  6.4.5 点景与题景 6.5 园林布局的艺术鉴赏  6.5.1 赏景的视觉规律  6.5.2 观赏方式  6.5.3 园林艺术布局鉴赏步骤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1.1.4隋唐时期文人自然山水园的发展隋至盛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以臻鼎盛的时期,社会政治、民族、文化等在总体上都呈现出多元的特点,思想界也较为自由活跃。特别是生活在盛唐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理想追求,他们对山林、寺观所表现的幽寂之景和方外之趣、对于丘壑之美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中国艺术包括构园艺术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强调了将外在于心的“道”,内化为众生之“心”,运用到艺术上,则强调了“心悟”、“顿悟”等心理体验,艺术成为一种“自娱”的产物、寻求内心解脱的方式。这个时期,是中国园林艺术类型和风格基本定型并日趋成熟的时期,造园活动以类型、数量、质量与艺术风格的全面发展而形成高潮。各类园林的个性已经逐渐形成,皇家园林表现出宫苑与宫殿、宫城紧密结合,层次严整,统一中求变化的特点,在仙海神山的传统框架中,突出了水体的景观,展现出恢弘的气魄和灿烂的光彩;士人园林力求达到园中有诗、园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从美学宗旨到艺术手法都进入了成熟阶段;在儒、道、佛三教并行的文化情势下,佛寺道观园林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道观园林“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寺庙园林“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园林艺术意境空灵、淡远,但又具有明净、流动和静谧的气韵。1.隋唐山水宫苑隋文帝统一了中国,在其全盛时期,以极大的气魄创造了中国建筑及艺术史上空前的辉煌。他吸收了东晋、南北朝以来士人园林的艺术趣味和艺术手法,大造宫苑。最豪华壮丽的是洛阳的西苑。全苑以山水为主要脉络,人工叠造的山水以龙鳞渠贯通十六个苑中之院,每院都三面临水,有杨柳修竹、名花异草、飞桥阁道,林木掩隐,藏露结合,注意了自然韵味和含蓄,追求自然恬静、情景交融的造园意境和艺术变化,与秦汉皇帝禁苑以池设景,以辇道、阁道相连接的园景组合手段有别,对以后园林艺术创作中诸如向背、开阖、对比、映衬、穿插、隐现、因借等一系列手法是一个崭新的开拓。


编辑推荐

《园林艺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园林艺术 PDF格式下载



整本书条例清晰处处见举例引用参考了不少相关资料是初学者入门的阶梯有一定的珍藏价值


第一次用当当,很快,安全放心


文字叙述很多看起有点累不过内容还不错


因为喜欢看作为大专教材的外国建筑史,陈志华教授编的,所以就买了,结果大错。看不下去。


翻了下,感觉不错,老师介绍的,还是不错的


中规中矩的书,质量没问题,很好的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