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

李建平 社科文献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社科文献  

作者:

李建平  

页数:

365  

字数:

298000  

内容概要

本书按照《资本论》第一卷的篇章结构的顺序全面阐述马克思所应用的辩证法,主在国内外尚属首创;在逐一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应用的每一种辩证方法和欧洲哲学史上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历史联系同时,又分析了它们的本质区别;着重探索马克思如何“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向前推进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列宁语)。本书的阐述主要以马克思本人的著述(包括经济学手高、笔记和书信等)为依据,力求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作者简介

李建平,男,福建师范范大学校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研究生毕业,1988-1989年在联邦德国波恩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福建省高校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带头人

书籍目录

序前言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改造、应用和推进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 (一) 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二)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 (三) 《资本论》应用和推进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二 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方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一、二节 (一) 从运动中认识事物的内部矛盾 (二) 由现象到本质,由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 (三) 质和量的规定性:由质到量三 价值形式辩证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三节 (一) 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商品价值逐步外化的过程 (二) 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展开和深化 (三) 价值形式的发展是从个别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论四 马克思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方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 (一) 马克思分析商品拜物教应用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学说 (二) 商品拜物教是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分离的结果 (三)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离“具有历史的特征”五 《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 (一) 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论述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 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的若干特征六 货币规定发展的辩证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 (一) 一个特殊的结构序列 (二) 黑格尔关于否定之否定的基本思想 (三) 否定之否定在货币规定发展中的应用 (四) 不容混淆的本质区别七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辩证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 (一)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比较法的应用 (二)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法:归谬法的应用 (三) 偶然和必然的辩证法:特殊性的分析八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辩证法探索(续)——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 (一) 可能和现实的辩证法:抽象法的应用 (二) 目的和手段的辩证法:质与量的分析 (三) 货币转化为资本所体现的逻辑范畴的转化九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中质、量、度的辩证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 (一) 度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二) 关节点是不同事物、过程之间的界限 (三) 量的比例是具有质的性质的定量 (四) 选择度在发展进程中的最优适度 (五) 单纯量变到一定点时就转化为质变十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系统方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 (一) 系统观念:从古希腊到马克思 (二) 整体性原则是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三) 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 (四) 影响整体功能的几个重要因素 (五) 整体对部分的决定作用 (六) 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转化十一 马克思分析工资的方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六篇 (一) 运用逻辑推理:论证劳动不是商品 (二) 认识由本质到现象的推移:假象的分析 (三) 中介在事物转化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十二 资本积累过程的辩证法探索——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 (一) 资本生产过程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二) 资本生产中量的变化引起质的改变 (三) 资本主义积累是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过程 (四)资本主义生产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自然历史过程附录一 《资本论》方法之我见附录二 《资本论》方法的历史演变 (—)  (二)  (三)  (四)


编辑推荐

  列宁的名言:“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作者从马克思批判地继承黑格尔逻辑学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资本论》的辩证论,以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该书既具有一定的广度,又具有一定的深度,是马列主义理论领域中的一枝红花,定将受到经济学界、哲学界的欢迎和赞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 PDF格式下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巧妙地运用了辩证法,正如列宁所讲的,是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三同一,而且强调“不必使用三个词,它们本质上是同一的”,即是说它们是被同一地“运用”的。但是它们是如何被同一地运用,集中体现在哪里?——其实,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其它的科学方法。当然,我们一般都认为,《资本论》方法的特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但是这样表达却不够深刻和准确,这样的说法无非就是说,《资本论》所运用的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也太粗糙,形同“同义反复”,没什么多大的认识意义。——事实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面就讲过,他自己的研究方法(包括叙述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方法中的“核心”方法,这才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方法的特质——区别于以往任何经济学家。而以“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来研究,是一个非常复出的系统工程,这从《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的“姗姗来迟”就可以知道,“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个研究方法是多么的复杂和庞大,马克思前后花了几年的时间,反复地修改、从头开始——这个过程就是辨证逻辑方法在“抽象上升到具体”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包括批判与自我批判,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中才得以“艺术”地形成的理论体系。因此,对于《资本论》辩证法的研究,必须立足于《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发展过程及其“上升机制”的基础上展开,这才是“原生态的”、“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再现——这注定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显然并没有完全立足在这个出发点上,因而也必然达不到“原生态的”、“马克思的”研究再现这种效果。它这种对辩证法的剥离,一定程度上是立足于文本分离、理论分割的“文本处理方法”基础上的,同时,在“哲学原理”的主导下,用经济学理论来“注”哲学原理,割裂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有机整体的理论生命力。不过,作者对于《资本论》的研究还是很深入的,在理解上也是深刻的,这使这本著作阅读起来比一般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形象、生动多了。虽然没能达到《资本论》方法艺术整体上的再现来呈现马克思辩证法的具体应用及其富有活力的形态。《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在国内,还是对《资本论》辩证法的第一个专门的、深入的研究尝试,是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的一本好著作!——个人的不成熟见解和评论,权作参考,希望读者朋友们自己甄别。


学术性强!值得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