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与中国文化
2007-1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兆胜
374
无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福建人才辈出,灿若繁星:严复、辜鸿铭、林琴南、林文庆、林语堂、郑振铎、谢冰心、许地山……无论以地域涌现的数量,还是从其个人影响在历史上的地位来说,都令人难望项背。然而,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现象,这些福建人的骄傲却远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在民众中形成应有的影响力。严复等人如是,林语堂的遭际也如是。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20世纪中后期,曾有人这样评价林语堂:“全世界大多数的外国人只知道中国有两大文人:一位是德配天地的孔夫子,一位是学贯中西的林语堂。而事实上‘夫子之道’也多半是经过林语堂先生的彩笔介绍给外国人的。”台湾作家林海音也表示:“本世纪的中国人能成为世界性作家学者,我认为只有林语堂一人。”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为了解中国而读了林语堂的书,他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个美国人都仍然有用。”可以说,林语堂其人、其文在中国,尤其在西方世界,都具有令人难以企及的影响力。林语堂其人,声名远播。褒之者谓之是巨匠大师,贬之者谓之是反动文人,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化现象集于一身,这个“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林语堂,经济、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诸多领域,无不涉足,思翔笔飞,幽默谐趣。但其“两脚踏中西文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倾向上的对撞冲击,使得天赋加饱学的林氏也自认为“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在走过几十年曲折的历史时空时,我们发现,要认识林语堂,诠释林语堂这个“矛盾”,仍然有着一个很大的研究空间。林语堂其文,汗牛充栋。他中英文双管齐下,文史哲内容兼备,上下千年,古今中外,小说、传记、散文、论著、译文乃至辞书,无所不及,行云流水,雅俗共赏。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取自己见到之景,自己心头之情,自己领会之事”,“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善,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惟断断不肯出卖灵魂,顺口接屁,依傍他人,抄袭补凑,有话便说,无话便停。”但要解读林语堂一生著作,是一片更为广阔的探索天地。在新的世纪,和谐与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调。林语堂这位曾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最不容易写的一章”,当风正帆悬,可以客观公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加以书写了。林语堂是漳州人,他自称是故乡忠实的儿子,其文章中屡屡表达出对故乡的拳拳情愫。作为林语堂的同乡、后人,感到对林语堂的研究任重途长,悟出应该为林语堂研究做些什么。故乡人为林语堂修复了故居,建造了纪念馆;漳州市适时成立了林语堂研究会;漳州师范学院成立了“闽台文化研究所林语堂研究中心”,构建专题研究林语堂的平台。我的前辈师长福建省社科院文研所的万平近先生为林语堂研究拓荒,为其作传;漳州师院的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兆胜博士出版大量研究林语堂的文章和著作。近些年来,林语堂研究的环境得以改善,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人气也出现上升之势。漳州师院一群学人,继出版了《林语堂研究论文集》之后,现在又要推出这一套《林语堂研究丛书》,从不同角度研究林语堂,抛砖引玉,求其友声。对林语堂的研究,我囿于见闻,孤陋浅见,居于责任,我曾在漳州籍现代三作家(林语堂、许地山、杨骚)的全国研究会上和《林语堂研究论文集》的序言中说过,“只要我们有着林语堂与闽南人那坚忍不拔的性格与精神,锲而不舍,不言放弃,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相继会出现林语堂研究的专著,林语堂研究的专家”。我仍旧热切地企盼着!
本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作者认为,在中国现代作家整体地反传统和不遗余力地批判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林语堂能独辟蹊径、反观溯源、推陈出新,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灵光和价值意义,反映了他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广阔性、兼容性和超前性,也反映了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古老与新青等二元对立关系上的超越性意向。
王兆胜,男,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1986和1989年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牛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林语堂研究会顾问,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著作有《林语堂的义化情怀》、《闲话林语堂》、《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林语堂大传》、《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和《文学的命脉》等1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和《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文章多被转载,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有散文随笔集《天地人心》,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高考模拟题和各种选本。曾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近年来主要从事林语堂研究、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和散文创作。
第一章 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 一 由贬损到褒扬 二 对儒、道、释的基本看法 三 提纯中国文化精神 四 重建中国文化第二章 林语堂与儒家文化思想 一 从“温和解构”到“热烈阐扬” 二 精神滋养与衣钵传承 三 现代意识和批评态度第三章 林语堂与道家文化精神 引言 一 归于自然与天地大道 二 柔弱的女性美学 三 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 四 浪漫优雅的文体风格 结语第四章 林语堂与中国古代艺术 一 挚爱与高扬 二 中国艺术的魅力 三 生活的艺术第五章 林语堂与旧体诗词 一 诗乃心灵的宗教 二 戏化的诗风 三 诗样的人生第六章 林语堂与中国古典小说 引论 一 神秘奇幻:浪漫精神的流光溢彩 二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三 艺术形式的仿本与描摹 结语第七章 林语堂与《红楼梦》 一 平生最爱是“红楼” 二 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三 家庭文化叙事第八章 林语堂与北京文化 一 魂系北京 二 丰富与博大 三 梦幻之美 四 自足与快乐 五 根脉所在第九章 林语堂与明清小品 一 酷爱与痴迷 二 钟情原因之探讨 三 获益良多 四 突破与限制第十章 林语堂与“公安三袁” 一 灵魂的转世 二 钟毓性灵 三 悲感与逍遥 四 超越与局限第十一章 文化融合:世纪需要林语堂 一 敬天·爱人·惜物 二 修身·齐家·爱国·宇宙文章 三 幽默·闲适·快乐 四 矛盾·和谐·安详附录 林语堂研究的意义、现状与瞻望 一 世界性影响 二 不可忽略的文学史地位 三 研究进展及其局限 四 新世纪研究构想后记参考文献
第一章 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就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作家和文化人而言,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无疑是矛盾与困惑的一个焦点。进而言之,向西方学习几乎成为文学和文化先驱者的共识,但如何对待中国文化则变得歧义丛生、复杂多变,有时甚至有些尴尬和匪夷所思。最典型的例子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鲁迅、郭沫若、钱玄同等人成为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者;而饱受外国文化熏染的辜鸿铭则成为中国文化的卫道士。另一个例子是,即使像鲁迅等人在理智和总体上对中国文化持否定态度,但在感情和某些具体方面对中国文化又是依恋和肯定的。可以说,中国文化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作家和文化人一个遥远的“梦”,它也可能有远有近、有清晰有模糊、有喜有悲、有爱有恨,但没有人能跳出其光影的笼罩。换言之,研究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作家和学人,可以有不同的立场、视角、维度、观念和方法,但中国文化这一透镜却是不可或缺甚至是带有根本性的。这仿佛是一棵树,无论怎么嫁接,也无论开出怎样的花和结出什么果实,它都离不开其“根本”,更离不开孕育它的大地。
这是我写得最为艰苦的一本书,自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至今,时光已匆匆过去近十个年头。那是我的博士论文《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出版过程中的一个研究设想。本书之所以如此难产,最主要的原因是刚开始时估计不足,因为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太过复杂,而我们这一代人又是在忽略、批判、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长大,所以这方面的积累和修养相当薄弱。因此,在作《林语堂与中国文化》这本书之前,有一个更为艰难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补课,补中国文化这一课!而要在短时问内弄懂甚至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谈何容易!就如同当年林语堂进入北京后,自知不足,而后下定决心“雪耻”,即“恶补”中国文化这一课一样,我进入了一个全面学习、探讨和思考中国文化的时期。就像一个迷途的孩子,突然闯进一个童话世界,我既感到惊奇、兴奋、惬意和满足,又有些慌恐、担忧和焦躁,因为中国文化太具有吸力和魅力了。我常常离开研究的主题,醉心于中国文化的其他方面,而且有时是越走越远。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在这之前我是没有下过工夫的,自从研究林语堂与中国文化这一课题,《文心雕龙》就成为我的日课,有时一个上午都沉醉于诵读它的声音之中,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理论体系精备的著作,它更是一首诗、一个梦、一种美,是茫茫天地问作者用神来之笔划出的一个优雅的弧线,就如同天空流星之光焰。又像一个舞姿,它借着天籁与月光的伴奏,在天宇间逍遥自适。有时我想,也可能我们毕竟有一颗中国心,所以更能贴近孔子的神韵、庄子的情怀、苏东坡的精神和袁中郎的灵光,而对西方的那些高头讲章越来越失去了兴味。像寻找水源的人,为一路的鲜花、鸟鸣和蝶舞所迷,结果误了行期,我进入中国文化的殿堂后,这十年时光基本上是如此!这十年中我心思不专也是本书一拖再拖的一个原因。在林语堂研究中,我先后出版了《闲话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家林语堂》、《林语堂的文化选择》、《解读林语堂经典》、《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林语堂大传》七本著作;在散文研究和创作方面,我还出版了《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精神》、《文学的命脉》两部论著,《逍遥的境界》、《一生伴书走天涯——胡适的读书生活》、《天地人心》三部散文随笔集,并编选了《二十世纪中国性灵散文》、《享受健康》等多部散文集。可以说,一面是全面丰收的时节,一面又是《林语堂与中国文化》一书无限期的延误。尽管如此,对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思考我一直没有间断过,一些章节也都是在此期间陆续写成。这是一部用时最久、用力最多、用心良苦,而又并非成竹在胸的著作。往往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精心制作的艺术不一定能大获成功,而无意插柳却能成为大片的荫凉。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早晚能得到学界的重视;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是林语堂研究必须越过的瓶颈。我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探索一定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哪怕它就是一块砖、一撮土,也有望能引出充满光泽的宝玉来。本想将林语堂与中国学术、林语堂与禅宗、林语堂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都写出来。如果真能如此,本书就会更为厚实饱满、多彩多姿,因为这些论题也很重要,是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林语堂研究新的增长点;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也由于篇幅所限,这些问题只能留待今后了。好在林语堂研究一直是我的主项,我会更加努力地探讨下去。本书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漳州师范学院也给我提供了出版基金资助,这样才使本书得以出版,在此对它们深表感谢!这里,我尤其要感谢王复兴、林继中、黄清河、汤漳平、胡金望、陈煜澜、张桂兴、许晶、陈亚男诸先生女士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为本书,尤其是为漳州的林语堂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秋风渐凉、时光飞逝,转眼问我研究林语堂已逾十载,在这中间曾受到林太乙、万平近、施建伟先生的恩泽最多,是他们用过人的胆识和辛勤的劳作铺平了林语堂研究的道路,而我们只需要在上面纵横驰骋就可以了。在此,我仅以此书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还要感谢文献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雄心壮志的出版社,近些年它影响甚大,出版了不少颇具影响和价值的学术著作。宋月华、徐巧燕等女士为本书的出版用力最多,从约稿到设计再到审读和校核,她们都不遗余力,在此深表感激和谢意!
《林语堂与中国文化》资料翔实、视野开阔、见解独到而又论证有力。更重要的是,它写得直一诚,有着高尚的境界和品位。其中,既有理性的哲思,又有情感的绽放,还有心灵的感悟,更有生命的飞扬。林语堂是中国现代很有个性和魅力的一位作家、学人和智者,他的世界性影响远超乎我们的认识甚至想象。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林语堂研究一直不为人重视,甚至处于边缘和沉寂的状态。近些年,林语堂与沈从文、张爱玲一样广受人们的青睐,其研究也开始不断升温。这是林语堂研究专家王兆胜博士的又一部力作,他积十年研究之功,第一次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的复杂关系。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