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脉因证治

朱丹溪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朱丹溪  

页数:

131  

字数:

114000  

前言

  余自归里后,杜门不与世事接。先太宜人病痰饮,延叶眉寿治,历四年弗痊,而眉寿谓为痼疾难效。因遍览方书,颇会其旨,拣方以治,不一年而瘳。后遂旁搜博采,穷幽极渺,而于长沙、河间、东垣、子和、丹溪诸书尤三致意焉。窃尝谓医之有长沙,时中之圣也;而四家并峙,犹清任和之,各成其圣,偏焉而至者也。学不从此参究,犹航断港绝,潢以望至于海也,其能之乎?但四家自河间、东垣而外,子和文多缺略,未为全书;丹溪著作,类出门人记载。惟闻《脉因证治》一书简而赅,约而尽。学者循是而窥长沙,如得其船与楫,沿而不止,固自不可量也。而流传绝少,历三十年未获一觏,心常怏怏。岁乙未,客有持来示余,欲广诸同好,亟请付梓,不禁欣感交集,以为一线灵光,忽然涌现,真为桑榆之幸。因不辞而为之序,以弁其首。

内容概要

本书详称《丹溪朱氏脉因证治》,原题朱丹溪撰,清·汤望久校辑。系后人采集《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书的部分内容编辑而成,共2卷,内容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70篇,每种疾病都完整而井然地列有脉诊、病因、病证、论治(包括方药)四项内容,并述药物加减法,适合临床应用。国内所藏最早版本为清乾隆四十年乙未合志堂刊本,此次整理以此本为底本。

书籍目录

卷上 一 卒尸 二 痹 三 痉即痉也 四 痿 五 厥 六 伤寒 七 大头肿痛附:蛤蟆瘟 八 霍乱 九 瘟病 十 伤暑 十一 疟 十二 疸 十三 劳附:劳极、烦热、劳瘵 十四 热 十五 吐衄下血 十六 下利 十七 泄 十八 自汗头汗 十九 淋附:小便不禁,肾脏风 二十 头目痛附:脑痛、眉骨痛 二十一 眩晕 二十二 心腹痛 二十三 腰痛附:腰胯肿痛、腰软 二十四 肩背痛附:腰髀痛 二十五 胁痛附:身体痛 二十六 逆痰嗽 二十七 喘附:哮卷下 二十八 宿食留饮附:痰饮 二十九 嗳气、吞酸、嘈杂附:(殸禾)气 三十积 聚附:痰块 三十一 消渴 三十二 痞 三十三 肿胀 三十四 呕吐哕 三十五 噎膈 三十六 疮疡 三十七 痈疽附:瘿瘤 三十八 乳痛 三十九 瘰 四十 发斑 四十一 丹疹 四十二 金疮附:油火刀犬等伤 四十三 倾仆 四十四 百药中伤 四十五 癫狂附:痫 四十六 惊悸 四十七 疝(痜页) 四十八 脚气 四十九 虫附:狐惑 ……

章节摘录

  脉寸口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厥气人脏则死,人腑则愈。唇青身冷为人脏,死。身和汗自出为人腑,则愈。紧而急者为遁尸。少阴不至,‘肾气衰,少精血,为尸厥。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硬,呼之不应,脉绝者,死。脉当大反小者,死。  【证治】在外者,可治;入里者,死。血气并走于上,则为厥,暴死。素有痼疾,新加卒病,先冶卒病。尸厥者,昏不知人,脉动如故,开上焦心肺之阳,自愈。尸厥,脉动无气,气闭静而死也。以菖蒲屑内鼻两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放舌下。又方剔取左角发方寸,烧末,酒和,灌入喉,立起。救卒死身热者验方矾石半斤,以水一斗五升煮消,浸脚令没踝,盖取矾性收涩,而敛其厥逆之气。还魂汤治卒死、客忤气①。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脉因证治 PDF格式下载



丹溪翁之身影历历在目也


古人的书,真的很经典,中医临床必不可少。


这是一套有关老祖宗中医学的书,内容庞大驳杂,十分丰富,是学医之人的读库,必不可少。


不错。值得购买,就好好学习了


好书。终于买到了。质量也不错。


顺便温习文言文.....


还没来得及看 应该是好书


还是一样的给力


很实用,值得购买,是本好书


还没有看完,读了一半学了不少知识!


不错的书就是我有点读不太懂,还需要一点点的研究呀。很不错,很不错


中医大家的经验,值得深入学习思考!


中医经典,值得看


暂时看不懂,收藏


经典又便宜


目前还来不及看,但从原著者看,差不了。


学习脉因证治


难,不懂,慢慢看,也许有一天会豁然开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