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安医学学术思想精华

陈雪功 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陈雪功 编  

页数:

309  

前言

  作为以我国古代地区命名的“新安医学”,在医史、文献领域,涌现了数不胜数的名医名著,促进了医药学的传承、发展,受到中医药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学术渊源久远,从古到今,诸多医家各呈学验专长,堪称学派林立,各具特色。回忆20世纪80年代,在安徽省卫生厅和安徽中医学院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新安医学研究会”成立了。当时王乐匋长约请我和李济仁教授等共同主编了一套《新安医籍丛刊》(精装本,共15册,先后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共1000余万字),受到社会和医药界的深切关注。但是这套丛书毕竟受到当时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某些本应入选的名医名著未能完全按计划予以点校整理与刊行。嗣后,我每每为此感到美中不足。今乐匋会长的哲嗣、现代新安名家的擎天一柱、安徽中医学院院长王键教授领衔编撰的《新安医学精华丛书》等宏编,使我精神、意念为之振奋。可以肯定地说,当前新安医学的发展正值太平盛世所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新安医学之所以彪炳于世,反映了它在我国古代医药文化中难以与之相比的“软实力”。新安地区名医之众,名著之多,它在医学传承、创新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重大影响众所周知。新安医学历史久远,迄于明、清发展到鼎盛时期。名医名著在全国各地区医学中,不断呈现亮点、异彩,使之益趋璀璨、辉煌,令人过目难忘。特别是关于新安名医名著中的若干学验精华,将为宇内各国各族人民在防治(包括“治未病”和提高国际医学诊疗水平等)、保健等方面作出重大而难以估量的贡献。

内容概要

  《新安医学学术思想精华》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绪论,主要介绍新安医学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新安医家学术思想发明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学术思想形成的不同类型和主要特点等内容。中篇为新安医学十大学术思想,分十个专题分别介绍影响较大或较为独特的医家学说。下篇为新安医家理法方药发挥,分十九个小的专题,分别介绍与基础理论、诊断、临床、方药等有关以及有独特见解的学术观点。  对于十大学术思想的每一个专题,再分为学术发明、历史贡献、临床应用、现代评价等四个层次进行讨论。理法方药发挥的每个专题,则以学术源流、基本内容、现代评价等三个层次进行讨论。这种层次安排,旨在突出该学术思想产生的学术背景、核心内容、学术价值及其潜在的科学原理。  本书属于研究性专著,所讨论的新安医家学术思想都以原著为依据,并尽可能系统地摘录其精华内容,但非简单的抄录,而是进行多角度地发掘和凝练,以体现其精华价值所在。学术思想有以原文简短语句为标题者,亦有编者根据医家原意重新凝练为简短语句者。所涉及的新安医家古今文献,都尽可能著录清楚。古代文献多随文著录到原书的二或三级标题,少数难于理解的字义,均以随文设(注)的方式置于相关字词后,其他现代研究的文献采用现代通行的标注方式,著录在每个专题的后面。

作者简介

  王键,1956年出生于安徽歙县新安王氏医学世家,现为安徽中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首批跨世纪学科与技术带头人、新安医学研究省级创新团队带头人。长期从事新安医学的继承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参编了《新安医籍丛刊》、《新安医籍考》,主编了《新安医学精华丛书》、《新安医家名著丛书》,发表了一系列新安医学研究的学术论文。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理事长、内经分会副理事长、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书籍目录

上篇 绪论一、新安医学及其兴起的历史原因(一)新安医学和新安医家的基本含义(二)新安医学兴起的历史原因分析二、新安医家学术思想发挥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一)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是新安医家学术发明的根本原因(二)孔孟儒学,仁爱之心,是新安医家学术发明的内在动因(三)宋明理学,格物致知,是新安医家学术发明的认识论(四)学风严谨,重视实证,对新安医家学术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三、新安医学温补培元学术思想的传播与影响(一)与汪机有师承渊源关系的医家传承(二)受汪机学术影响的医家及其运用(三)新安籍寓外医家对温补培元的发挥四、新安医学十大学术思想的类型和特点(一)勤于思考,原创性的学术发明(二)善于继承,创新性的学术发挥五、新安医家的理法方药发挥(一)观察结合思辨(二)继承又有创新(三)善于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四)敢于冲破旧说,阐发新知中篇 新安医学十大学术思想汪机·营卫一气说一、“营卫一气说”的学术发明(一)阴阳气血有余不足的学术源流与认识上的混乱(二)汪机所处的学术环境与自身的理论基础(三)“营卫一气说”的基本内容二、“营卫一气说”的历史贡献(一)融东垣补气与丹溪补阴于一炉(二)提供“调补营气”的临床经验三、“营卫一气说”的临床应用(一)汪机应用验案举例(二)现代应用验案举例四、“营卫一气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在脉管内外出入看“营卫一气说(二)从“卫津一体”和“人体热代谢”看“营卫一气说(二)从“人参、黄芪药对”的多效性看补营的多元价值孙一奎·动气命门说一、“动气命门说”的学术发明(一)学术源流与认识上的混乱(二)学术发明的环境和理论基础(三)“动气命门说”的基本内容二、“动气命门说”的历史贡献(一)对人体生命理论研究的贡献(二)重视温养元气的应用价值三、“动气命门说”的临床应用(一)孙一奎应用验案举例(二)现代应用验案举例四、“动气命门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现代人体发生学看“动气命门说(二)从基因调控理论看“动气命门说(三)从整体调控系统看“动气命门说方有执·错简重订说一、“错简重订说”的学术发明(一)学术源流与认识上的混乱(二)学术发明的环境与理论基础(三)“错简重订说”的基本内容二、“错简重订说”的历史贡献(一)开启伤寒三大学派争鸣,促进伤寒学的发展(二)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学术思想受到直接影响三、“错简重订说”的后世医家应用(一)喻昌大加阐发,“三纲鼎立”说基本形成(二)错简重订派医家思想活跃,又多有新发展四、“错简重订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伤寒论》版本流传看“错简重订说(二)从古今部分医家的赞赏看“错简重订说(三)从古今部分医家的批判看“错简重订说汪机·新感温病说一、“新感温病说”的学术发明(一)温病发病学认识的源流与不足(二)学术发明的环境与理论基础(三)“新感温病说”的基本内容二、“新感温病说”的历史贡献(一)“新感温病说”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新感温病说”的提出,直接推动了伏气温病的深入研究(三)“新感温病说”促进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发展三、“新感温病说”的临床运用(一)汪机应用验案举例(二)现代应用验案举例四、“新感温病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温病学的发展和当代温病学理论体系看“新感温病说”(二)从对“非典”发病机制认识的差异看“新感温病说”余国珮·燥湿为纲说一、“燥湿为纲说”的学术发明(一)学术源流与燥、湿二气认识上的复杂性(二)学术发明的环境与理论基础(三)“燥湿为纲说”的基本内容二、“燥湿为纲说”的历史贡献(一)早于石寿棠,实为发明“燥湿为纲”第一人(二)善从燥湿着眼,提供了燥湿诊治的宝贵经验三、“燥湿为纲说”的临床应用(一)余国珮应用验案举例(二)现代应用验案举例四、“燥湿为纲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温热、湿热分类诊治的研究看“外感独揭燥湿为纲(二)从“八纲两纪”辨证方法的现代研究看“燥湿为纲说汪昂·暑必兼湿说一、“暑必兼湿”的学术发明(一)暑邪发病认识的源流与不足(二)汪昂学术发明的理论基础与经验支持……下篇 新安医学理法方药发挥

章节摘录

  2.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辨治看“肿满多因火衰”  研究认为,孙一奎所论的“胀满”多属于心肾阳虚的阴水、水鼓之证。慢性充血性心衰具有典型的心肾阳虚征象,与阴水密切相关。其病机复杂,非发汗、逐水、利尿所能治愈。研究者发现,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一般是先出现心气虚或心气阴两虚,逐渐由阴及阳,由心及肾,最终出现心阳虚、心肾阳虚和阳虚水泛等证候”。心气虚是心衰的始动因素,阳气虚衰是心衰的病机关键。据心衰的临床观察,90%以上是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显效率在40%左右,有效率在90%左右。研究发现,心肌收缩功能与心气亏虚相关,心功能低下本质是心气亏虚,因此补益心气显得尤为重要。气虚日久则可发展为阳虚,治疗必须益气温阳。  研究证实,人参可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肌细胞中CAMP水平升高。其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最优,尤其能够明显升高血清总蛋白。白术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提高免疫、抗衰老、呈现显著和持续的利尿作用。茯苓不仅能够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而且能够提高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具有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作用,且具有诱生和促诱生多种因子的功能。补骨脂对机体免疫有增强作用,能明显提高二倍体细胞的生长增殖速度,有抗衰老、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附子有强心作用,尤其在心功能不全时该作用更为显著,并能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和心肌收缩力。肉桂对末梢血管有持续性扩张作用,可预防静脉或动脉血栓,既能使体温低下的动物体温升高,也能使体温升高的动物体温降低¨引。孙一奎有关“壮元汤”温补下元治疗“下焦元气虚寒”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正如张景岳《景岳全书·杂病谟·肿胀》所言:“人中百病难疗者莫出于水也”,“温补即所以气化,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暂愈者,愈由勉强”可以看作是对“肿满多因火衰”的最好注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安医学学术思想精华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