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民居文化

刘丽芳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作者:

刘丽芳  

页数:

349  

Tag标签:

无  

前言

  打开中国文化的地图,按图索骥有关中国民居的丝缕踪迹,结果总是令人惊喜的。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在高山平川,在江河湖海之畔,在任何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散落着溢满各种文化元素的民居景观。  那些刻着年轮记忆的旧时民居,披挂着历史的风霜,穿过时空的烟霭,依然完好地伫立在喧嚣的世间,安然地静守光阴的荏苒,似乎任何风雨都不能洗去由岁月浸染的那一份凝重的沧桑。它们是斑驳的历史的见证,在昏黄的光影中静穆无声;它们是清晰的旧日的缩影,沉淀着深深浅浅的尘封往事;它们是心隅的怀想,唱着一首古老而又不衰的歌谣,触发人类心底一丝柔软的感动;它们是正在悄然逝去的风景,告别的同时,在人类文明的墙壁上刻下了永恒的印痕。而一些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衍生的新民居,嬗变中带着时代的个性和特征,以纷繁的姿态演绎着万千的风情。它们犹如美丽的星子,镶嵌在民居文化的天幕上,闪着民族和地域的斑斓而又奇异的光。  “民居”一词最早来自于《周礼》一书,当时是相对于皇宫的居室而言,把平民百姓的住宅称为“民居”。现在来说,我们把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统称“民居”。民居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的时间最早,分布的地区最广泛,留存的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异彩纷呈的多元格局。  翻开中国民居的履历,其实就是一部人类自我成长的历史。从蛮荒的洞穴时代开始,我们的先民就表现出超强的建筑智慧,以至于其中的精华部分至今还在沿用。在初具社会形态的夏商周时期,那些稚拙朴素的房屋,已显露出中国民居最初的端倪。

内容概要

本书仿佛是一份中国民居文化的履历表,从历史、类型、工艺、风俗等方面记录了人类在建造家园的路途中自我成长的光辉历程。中国民居经过历代王朝和时代的轮番演绎后,从在洞穴时期初露端倪的稚拙朴素到风格造诣步入规范统一、创新完善的斑斓奇异,在一路蜕变和成熟中逐渐攀上了建筑艺术的巅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材料资源等自然因素,对民居的风格和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社会意识、民族差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艺术风尚等社会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民居的许多细节中,构建了中国民居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体验到民居建筑在嬗变中带有的时代个性和特征,感受到它在纷繁姿态中演绎的万千风情。

书籍目录

中国民居建筑历史 第一章 中国原始民居  第一节 原始民居  1.穴居  2.巢居   3.干栏  第二节旧石器时代的原始民居  1.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民居遗址  2.河南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民居遗址   3.吉林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寿山仙人洞民居遗址  4.承德市鹰手营子镇四方洞民居遗址  5.贵州盘县大洞民居遗址   6.云南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民居遗址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民居  1.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民居遗址    (1)早期裴李岗文化:半地穴式民居   (2)中期仰韶文化:半坡半地穴式民居   (3)中晚期龙山文化:土台式民居  2.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民居遗址    (1)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干栏式木结构民居   (2)大溪文化:竹材民居   (3)屈家岭文化:土木结构民居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民居  第一节 夏代民居  夏代民居特点   第二节 商代民居  1.商代民居特点   2.商代民居建筑仪式  第三节 周代民居  周代民居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民居  第一节 春秋战国民居   春秋战国民居特点  第二节 春秋战国民居典范 第四章 秦汉时期民居  第一节 秦代民居  1.秦代民居特点   2.秦代民居典范  第二节 汉代民居  1.汉代民居特点   2.汉代民居典范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居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民居  魏晋南北朝民居特点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客家民居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民居典范  河北邯郸邺城遗址、 第六章 隋唐时期民居  第一节 隋唐民居  隋唐民居特点  第二节 隋唐民居典范  1.四川邛崃唐代民居   2.洛阳恭安坊民居 第七章 宋元时期民居  第一节 宋代民居  1.宋代民居特点   2.宋代民居典范   (1)厦门翔安曾山宋代民居   (2)深圳宋代民居  第二节 元代民居  1.元代民居特点   2.元代民居典范   (1)北京后英房民居   (2)山西赵城镇东街武营巷民居   (3)元代民居的孤例——姬氏民居 第八章 明清时期民居  第一节 明代民居  1.明代民居特点   2.明代民居典范   (1)山西民居    山西襄汾丁村民居   (2)江苏民居    苏州东山杨湾赵宅    东山杨湾翁宅   (3)浙江民居    东阳卢宅    浙东范宅   (4)安徽徽州民居    歙县吴宅    程氏三宅   (5)福建泰宁民居    尚书第-  第二节 清代民居  1.清代民居类型    (1)合院式民居   (2)厅井式民居   (3)组群式民居   (4)窑洞式民居 ……中国民居建筑类型中国民居建筑技法中国民居艺术

章节摘录

  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早更新世中期,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已经升腾着原始人类的袅袅炊烟,我们把这一个极其漫长的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那些原始人居住过的多不胜数的洞穴,至今还残留在神州大地的版图上。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洞穴的选址竞有一定的规律,具体地说是必须具备一些适合生存的基本条件,体现着人类居住意识的萌芽状态。比如,洞穴一般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而且大都比邻河流,是为了生活的便利以及从事狩猎、捕鱼的需要。但是洞穴要高出河面,因为当时的先民已经学会使用火和粗制石器,选择这样的山洞,可以较好的藏身和保存火种。此外,洞穴的方位一般朝南或朝东,位于阳坡,这样可以阻挡寒风的侵袭(这一选址观念从远古一直沿袭至今),同时还要进出自如,利于防范野兽的进攻。一般的洞穴,洞前比较开阔,洞内的空间比较宽敞,洞内的泥土都比较干燥,而这样的洞不会轻易坍塌。如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四周三面是山,东临平原,洞前是一条奔流的峙峪河,一看便知是属于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再如山西沁水县下川遗址,其位于中条山主峰——历山山腰的山间盆地,也是一处冬暖夏凉的宜人之地。  在原始民居的话题中,自古就有“北方人住洞,南方人住巢”,即“北穴南巢”的说法,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各自的居住环境不同。但似乎这种论调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因为考古已发现,南方人的祖先也曾在洞中住过。如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的一个小山丘发现一些加工过的石器,考古测定这里是170万年前元谋猿人生活的遗址,当时的猿人已定居在山洞中。再如1964年到1973年间在贵州黔西县沙井发现的观音洞文化遗址,是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一座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型洞穴遗址。据大量的实地勘测证实,20万年前已有人在洞中住过。这个洞深约90米,洞中先后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有刮削器、砍砸器等。另外考古还发现,距今7000多年前,在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中就有人居住,他们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自制了锥、针、凿、刀、镞等工具,当时已能烧制陶器。人们群居在洞内,在篝火旁取暖或进餐。  种种迹象表明,在人类居住的年轮上,洞穴不仅是北方人居住的专利,南方也曾有过穴居时代。只是南方的地气偏湿,能够适宜居住的山洞较少,所以穴居的时间没有北方那样普遍和长久。  后来,原始人学会了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便模仿天然岩洞的样子,掏挖洞穴作为栖身之所。这种洞穴主要有横穴与竖穴两种形式。横穴(后来发展为窑洞)一般就土崖开挖,洞穴的上部挖成半圆拱形,拱上土重和其他荷载沿拱趾传递于基土。这种土窑洞适用于西北地区的黄土地带,至今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仍在使用,是民居的形式之一。洞穴小的只有几平方米,大的可达几十平方米。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土质和使用的要求,即拱的跨度大小随土的性质而不同。竖穴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而成,口小下大,也称袋状穴,穴边土的侧压力沿环状穴壁分布于周围土层。在使用中,穴口覆以遮盖物,以防雨雪侵入。竖穴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演变成半穴,继而成浅穴,最后完全上升到地面,形成了各种地上建筑的原型。但用作贮藏物品的竖穴(井窖),至今依旧作为中国北方农村家中的必需。  在原始的丛林中跋涉了很久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逐渐走出了山洞,萌生了营造的观念,为自己建起了更加舒适的居住场所。在1日石器时代结束、新石器时代伊始的时候,半穴式民居出现了。半穴式民居是掘土为凹地,然后在上面立柱搭棚。房屋的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面。这种房屋不高,但很能节省材料,并且坚实稳固,经得起风吹雨打。北方曾广泛采用这种形式,在关中、晋南、豫西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有很多这样的建筑,代表着先民最初的建筑智慧。  尽管半穴式民居代表着一种社会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穴居被完全淘汰。中国的华北、西北一直流行穴居,即窑洞。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更适宜人们掏洞为穴,窑洞也成为黄土高原最佳的一种居住模式。另外,据考古发现,长江流域也存在着半穴式民居。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四川巫山大溪、湖北秭归、湖南澧县发现了大溪文化的若干遗址。其中,在宜都的红花套、枝江的关庙山发现了房屋遗址,有半穴式,也有地面式。在房基取土一尺或数尺深,然后在地上打洞立柱,柱间编扎竹片,里外抹泥,砌为编竹夹泥墙。地上铺垫红烧土块,室内有灶。据有关资料显示,迄今为止,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半穴式民居的存在。 在若干万年以前,我们的先祖像鸟一样在树上栖息,这种居住现象叫作“巢居”。其是与穴居同时并存的一种居住形式,特指在树上筑巢而居。古文献中关于上古时期巢居的记述很多,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有巢氏’。”《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庄子·盗跖》:“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战国策·赵策一》:“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杜甫《五盘》:“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这些古老的文字不仅记录了人类巢居的情景,同时也帮我们回溯了那一个奇特的居住时光。  早期的人类住在树上(巢居),造就了一个构木为巢的时代,也被称为有巢氏时代。在这里,巢氏也许是一个部落、一个时期的代名词。起初,先民们直接缘树而栖,后来才发展为“构木为巢”,利用树枝搭建起简单的树屋,用来躲避自然的风雨和野兽的侵害。  巢居在南方很流行。据晋代《博物志》记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南方的气候和地气迫使人们构木为巢,来躲避潮湿的威胁。因此,构木为巢是长江流域民居的早期特征之一,可以说,巢居是南方气候中滋生出来的产物。另外,在云贵、百越等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深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诞生了“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如此便可以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的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可以说“巢居”是祖先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创造的一个奇迹,同时也深受社会、自然、文化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与影响。  考古工作者已在长江流域发现了多处巢居的遗痕。如1989年,在湖南澧县澧水北岸发现一处距今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地处低洼的湖区,没有洞穴。虽然考古未发现房屋的实物或痕迹,但人们推测当时已有了木构建筑。在澧县的彭山头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居住区内有24个残留的柱洞和2个灶台,考古工作者用碳14测定,这个遗址距今有8000—9000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最早的居住遗址之一。  在某些地区,巢居和穴居轮番使用。如在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巢居,而在地势高的地区则营造穴居。还有的是冬天住洞穴,夏天住槽巢。值得注意的是,构木为巢不局限于南方,北方也曾流行。在五六千年前到三四千年前,北方的气候比现在要湿润得多,水资源、植被要丰富得多,完全具备构木为巢的条件。  巢居的形式出现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续。传说尧时的隐士巢父和许由曾在树上筑巢而居。尧是一位贤君,他发现巢父是个人才,就要把天下让给巢父治理,巢父不愿接受,就让给许由,许由也不接受,他们俩索性隐居巢上。民间传说他们夏天住在树上,冬天住在洞里,饿了吃山果,渴了饮河水,最后竟然成了仙。在唐代的时候,竟还流传着巢居的故事。


编辑推荐

  民居文化是班驳的历史的见证,在昏黄的光影中静穆无声  民居文化是清晰的旧日的缩影,沉淀着深深浅浅的尘封往事  民居文化是心隅里的无尽怀想,触发人类心底一丝柔软的感动  民居文化是正在悄然逝去的风景,告别的同时刻下了永恒的印痕  中国民居文化是一处传统与现代、理念与应用交替上演的魅力风景,驻扎着中国古老文化的根系,纳藏着世代中国人诗意栖居的梦想。并在一路行进的路途中不断地将梦想照进现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民居文化 PDF格式下载



文化内涵很好,图片很好,满分!


这本书最大的遗憾就是图片太少,而且是黑白的。很多章节因为没有图片,让读者读起来相当费劲。
当教科书太简单,当大众休闲书又太伤脑筋,没有空间概念的人,你根本就想象不出书中描绘的民居是什么样子。建议作者将书中的几个章节分开出版,配上彩色的插图或手绘图片,细细讲来,一定会是一部优秀的传承我们祖先文化的好书。
内容虽较全,但可读性较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