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战略抉择

来有为 中国发展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中国发展  

作者:

来有为  

页数:

221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9年年初,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严峻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通过外需的快速萎缩向我国实体经济传导;国内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与体制性问题在经济增速回落时也更加凸显。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在工业增长减速的情况下,我国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流通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了贡献,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招标课题”的形式成立了课题组,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专题研究,目的是认清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趋势,找出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提出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课题负责人和协调入是办公厅的来有为博士;宏观经济研究部的李建伟博士、金融研究所的陈道富博士、办公厅的袁东明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的张新海博士,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的何亚东博士是课题组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的马骏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宋芳秀副教授也参与了课题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玉啥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任兴洲所长对课题研究给予了重要指导。

内容概要

中国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客观的、渐进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应对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的中长期挑战的必然选择。 本书全面介绍了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对服务外包、服务全球化、产业集群、产业联盟、国际产业转移、商业模式创新等进行了剖析,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政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书中针对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和产业自身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对帮助我国企业客观认识产业发展趋势,并利用先进、有效的竞争战略和商业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以作为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和地方制定经济或产业发展规划的参考资料,也可供企业界和从事经济工作的读者朋友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全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全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特征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四、推动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二章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趋势 一、外包合作与网络化经营推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二、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加速 三、新兴服务业态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四、战略联盟和产业联盟蓬勃发展 五、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六、依托集群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七、生产性服务企业实现规模化、全球化发展第三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增势迅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三、集群化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加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四、专业分工深化,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初见成效 五、产业联盟发挥作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增强 六、服务的层次和技术含量偏低,产业竞争力亟须提高第四章 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一、对生产性服务业缺乏了解或认识不到位 二、政府服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市场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四、市场化服务和公共服务界限不清晰 五、行业协会、商会等非营利组织发挥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须改善 七、服务企业的税收负担相对较重 八、生产性服务企业融资困难 九、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商务成本偏高 十、信用体系不健全 十一、统计体系和方法滞后于产业发展 十二、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发展第五章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 一、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的中长期挑战 二、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在必行 三、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第六章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 二、加快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 三、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四、调整和完善服务业税收制度 五、有效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商务成本 六、积极有序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 七、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方式 九、改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十、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十一、促进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并行发展 十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 十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的作用 十四、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 十五、培养和引进服务业人才附录一 推动印度软件及软件外包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政策在印度软件及软件外包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丰富的软件人才是印度软件及软件外包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三、开放的环境助推印度软件及软件外包业腾飞 四、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印度软件及软件外包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附录二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对策 一、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主要发展特征 二、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发展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政策建议附录三 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我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 二、全球汽车产销中心将逐渐向中国转移 三、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严重滞后 四、发展汽车消费信贷意义重大 五、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六、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的思路与对策建议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引领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1.上海强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上海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上海市大力发展8个重点领域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采取政策措施强力推进,这些生产性服务业具体包括:总承包总集成、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融资租赁、研发与创意服务、咨询服务、专业售后服务。不少传统制造企业逐渐从单一的生产制造,向生产性服务企业转型。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引领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例如,上海电气集团在销售制造业产品的同时,加大工程总包、金融贸易等增值服务力度,预计到2010年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将从2006年的20%提高到50%。其他大企业集团也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宝钢集团拥有业内权威的钢材电子交易平台“东方钢铁网”,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租赁”已成为国内汽车租赁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  2.2008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回升快的特征  2008年,上海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增加值7350.43亿元,同比增长11.3%,超过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00.24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4%;服务业利用外资加快增长,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达68.35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67.8%。  2008年以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呈现出受影响晚、回升快的特征。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幅不仅高于上海市GDP增幅,也高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幅。根据对上海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统计,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3188.94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利润272.15亿元,同比增长13.2%。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带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后完成的研究成果,供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广大读者参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务院直属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为党中央、国务院服务的同时.还与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界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以高质量的研究工作为社会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拥有一批著名经济学家和高素质专家.他们围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完成许多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  近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积极改进科研管理.加强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了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用和影响力.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每年从可以公开发表的研究课题中,选出一些优秀成果,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的形式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战略抉择 PDF格式下载



经济类的同学,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


国研中心的研究成果,不错,对工作很有帮助。


有这方面学习、研究的朋友必入的书,很不错,东西相当实在。


丰富了不少知识,对研究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对课题研究很有帮助,送货速度很快


这是一本由国研中心专家进行招标课题研究后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的专著,是针对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现状、问题、对策的专著,对于了解全国的情况是很有益的,但对于区域、城市层面的研究,参考价值不大。


书写的一般,但里面关于外包的数据可以用一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