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旧闻中国

苟骅//陈文定//南岛 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

苟骅//陈文定//南岛  

页数:

27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949,国共对决大江南北,内外纠葛风云变幻,历史站在摧枯拉朽、新旧决裂之际。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一——这个震撼世界的历史时刻到来,比毛泽东曾提出的五年内打败国民党提前了整整两年。建立中央政权的重任提前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这无疑是建国前夜最波澜壮阔的篇章。
60多年后回望历史,各种叙述,纷繁复杂,色彩斑斓,但有一种视角从未有过。
《南方都市报》的一群编辑记者埋首于香港报刊的故纸堆里,解密建国前夜的历史细节,寻找历史背后的惊心动魄,传递时代脉搏的跌宕起伏。一部断代解密史——《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由此而成。
从香港图书馆封存的旧报刊里寻找1949的历史碎片,从历史碎片中体味建国前夜的血脉贲张翻天覆地。从1949年4N23日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至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政,一幅惊天动地的历史巨画徐徐展开。
1949的中国社会,百姓在煎熬中等待黎明,各种政治势力上演最后的殊死角力,人民政权在剧痛中诞生。风雨飘摇中的香港成为彼时观察中国大陆政局的绝佳位置,风云变幻台前幕后,市井百态三教九流,均呈现在当时香港记者的鲜活笔下。而随着光阴流逝,诸多历史细节和香港旧报刊一道蒙上尘土。
由此,南都记者翻开重重故纸堆,寻找新鲜的历史故事,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碎片。如港闻记载,解放军攻占南京前两日,即l949年4月21日夜,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率所部约两个团兵力,正式投共。同时所有要塞炮口瞄准停泊江中之海军兵舰四艘,使之不能攻击由北岸沿江南渡之中共军队,因此于21日夜,中共军队3000余人于此种情势下,顺利渡过长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毁灭的种子
第二章 孤城上海
第三章 暗战,无处不在
第四章 铁路命脉
第五章 最后的广州城
第六章 最后避难地
第七章 换新天
后记 不碎的旧闻 历史的镜子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合众社上海5月1日电本社接杭州某报电话,谓预料中共军队一二日内可入杭州,但中共军队现尚在城之西北12里地方。城内由志愿警察及消防队维持治安,各报奉令今日停版。本社又向路局探悉,沪杭火车现仍运行无阻。合众社上海5月1日电本社接杭州电话,国民党军队与政府官员均已退出杭州,杭城门户满开,中共军队随时可入城。国民党军队退却,已渡过钱塘江,只留小队民团维持秩序,预料杭州今明将被占领。又华报载,军事当局承认杭州西北之孝丰、安吉、武康及德清四大据点均已被中共军队占领。杭州西北15里地方有小战。现省市政府官员业已退出杭州,但省主席及市长仍督率警察及民团维持秩序,直至中共军队入城为止。路透社上海5月1日电国民党军队于8日前放弃长江,逃避中共军队之包围,今日复由钱塘江后退。国民党军队撤退杭州后,现守钱塘江南岸之新阵地。据此间军事观察家称:国民党军队是否欲守卫新阵地,抑继续作战略上之退却,现尚未获知。路透社上海5月4日电今晚获闻,中共军队渡江两周以来,首次与国民党军队于嘉兴地区,发生激战,国民党军队对有重炮掩护前来进击之3万中共军队,目前仍在拼死抵抗。合众社上海5月4日电上海警备司令部今日一公告宣称:政府都队因战略上必要,已自杭州撤出,现时并于上海西南130英里嘉兴杭州间地区,构筑第二道防线。该线所在之处,事关军机,故不能详为指出。上海人士猜测,国民党军队此时并非即已自杭州四围全部疏散,盖尚欲牵制中共军队,使其不得孤立或占领杭州东北60英里之嘉兴车站。上海闹市今日军队调动频紧,3日来即已如此,致若干观察家联想此与嘉兴附近战局之发展有关,因闻嘉兴现犹在中共军队两面夹击之中。此等观察家,包括消息灵通之中国报纸方面在内,或信国民党军队大兵增援上海对岸浦东,强化沪南及其四面防务,实因倘被中共军队攻陷,则中共军队将可沿嘉兴、奉贤、南浔,直扑上海,而不遭遇任何困难,盖此一防线实为嘉兴与浦东之联系。

后记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国民党总统府,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在中国大陆的覆灭——这个震动全世界的历史时刻的到来,比毛泽东曾提出五年内彻底打败国民党的时间表整整提前了两年。突如其来的胜利,惊天动地的变局,以及如何尽快在大陆建立中央政权,以填补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迅速摆在了还未完全做好进城准备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国民党政权大势已去,国内外政治势力纠缠博弈,人民政权在阵痛中诞生……回望历史,自1949年4月23日至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162个日日夜夜,任何一个历史细节都可能隐含着影响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社会基因和成败密码。 新闻易碎,旧闻翻新。60年后,《南方都市报=》和奥一网重回历史现场,推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断代史揭秘报道——《港闻中国·1949》,吸引了无数读者和网友在报纸网络上追捧重温。这一部扣人心弦的建国大业是何等气势磅礴,细节又是如此真实而细腻!那一幕幕历史片断,在今天看来既遥远又是那么熟悉,既鲜活又是那么吊诡!1949年中国大陆的改朝换代,给近代史研究留下了太多“斯芬克斯之谜”:原定于1950年1月1日成立新中国政权,为何提前到了1949年10月1日?为何中国共产党同美国政府进行了多方谈判,却一夜之间势不两立?为何新生的共产党政权选择了以计划经济为建国手段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何解放上海后实行了人民币“据市况定外汇率”政策,后来却变成了不可自由兑换?阅读这些旧闻,总是让人产生时空倒转之感。 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曾经感叹,了解中国没有终南捷径,“我们可以从任何一点切入历史记载,带着萦绕心际的追问,找寻那些看似能折射现状的事件、人物和历史氛围”。在《港闻中国·1949》基础之上,由《南方都市报》和奥一网出品的《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尽可能保留了60年多前的旧闻原貌,试图深入发掘历史对今天的启迪,重申一个新生政权诞生之初的政治主张和历史必然。 历史,不只是胜利者的历史。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从官方到民间,对1949年甚至更广域的历史叙述都难免打上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国共分分合合,两岸数十载对立,而沦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则意外成为观察中国大历史之“第三地”,其丰富而多元的中文报章等史料馆藏让我们可以更加客观而全面地认识国共两党,逼近历史真相。 香港中文报章历史较长的有大陆(中共)背景的《大公报》、《文汇报》(俗称“左派”报纸),有台湾(国民党)背景的《香港时报》、《工商日报》,还有没有党派背景的《星岛日报》、《成报》、《华侨日报》以及后来由著名作家金庸创办的《明报》。其中,《星岛日报》1938年于香港创刊,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中文国际报章。2010年易主、现在仍在出版的铖报》也是当年主要的中文报刊之一,1939年创刊。而《华侨日报》1995年停刊之前是在香港发行寿命最长的报纸,报纸前身为由香港华商总会拥有的《香港华商总会报),1925年华商总会把《香港华商总会报》卖给印刷公司老板岑维休,同年6月5日易名为《华侨日报》。二战后,《华侨日报》、《工商日报》和《星岛日报》成为当时香港最主要的报纸。在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的支持下,《南方都市报》、奥一网同事们得以进入该校图书馆,翻阅大量保存至今的珍贵报刊史料。虽然有的报刊杂志带有鲜明的党派色彩,有的报刊杂志则超越党派进行相对客观的事实报道,但都似历史的多棱镜,成为我们重温过去的珍稀记忆。 作为大陆体制内媒体,《南方都市报》和奥一网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集合深港新闻采编团队力量,花了近一年时间研读和深挖香港报章旧闻中的人物、事件、评论、民情,甚至图片、广告等元素的信息价值,从中找寻影响整个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文化基因和思想密码,希望呈现给读者意想不到的阅读价值——“旧闻”其实不旧,它仍是现实之“镜”。 要特别感谢郭晓雪、孔娜、朱怀远、吴立坚、廖方舟、曾凡亮、杨早、林柯等多位香港和内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青年学者,他们爽快地接受了《南方都市报》和奥一网邀约,给予其学术指导,并倾己所学点评勘误,引领读者和网友穿越时空,重回“历史上的今天”。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也为《港闻中国》专题报道题写版名。 最后还要感谢广大海内外华文读者和网友,在2009年4月23日至10月1日期间,他们同我们一道享受现实语境中难得的阅读体验,不少读者网友还通过奥一网互通平台分享和讨论旧闻新读的所感所想,甚至提供了不少1949年中国历史变局的家藏史料和珍贵图片。 没有永远的胜利,没有恒久的失败。60多年前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政权更替,不仅是过去的成败,更是今天的镜子。 20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写于深圳


编辑推荐

《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了解中国没有终南捷径……我们可以从任伺一点切入历史记载,带着萦绕心际的追问,找寻那些看似能折射现状的事件、人物和历史氛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旧闻中国 PDF格式下载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为,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一直都是胜利者书写、并为胜利者的统治服务的历史。
《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一书真实地再现了从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政权走向穷途末路,民心尽失,节节败退,最终在大陆垮台,至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国的历史画卷。
正史屏蔽的真实情景,在旧报纸中还原了真相,想了解1949年真实的中共建国史,不可不读此书。


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从这里读懂中国,你所不知道的中国,这些碎片,丢失容易,拾起来是那么艰难。感谢那些捡拾片段的作者,谢谢你们了。


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挺好看的


封面我很喜欢,有真实的报纸编排感。
从旧闻评新闻,历史总是惊人相似的。


通过通讯社的新闻,给了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这段历史的机会。读着每一个片段,再结合已有的知识,无疑会带来更多的乐趣。


值得一读的一些历史原件。


学到东西,了解历史


提供了从一个不同的角度了解那段历史的窗口,不过那时的文字是偏文言文的,现在的人看起来会比较吃力。


书是好书,但是新闻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以宣传为主,如何证实还是个大问题。如果真地就将新闻当成历史来读,只能是当成“新闻在那个时候是这个样子的”来读。历史不是可以轻易下结论的。


身临其境的历史,值得一看。


原来教科书上的历史跟现在看到的书的历史不一样。我情愿相信第三方立场所记录的。但愿中国人都能读读这本书,读读过往的真相。


看得出编者很用心,把60多年前各家新闻机构对时局的报道整理出来,可惜,在旧闻点评部分,似未提出太多的独到之见


作为一个文科生,这书真不错! 看到那些老照片就很心酸,先辈的拼命换来今天的生活,应该珍惜。 书中有好多秘密~


买给家人看的,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买给朋友的 很喜欢


见微知著,星火燎原


在新华书店看到的一本书,很喜欢,回来就买了。


这本书不错啊。。。。


挺不错的,值得推荐。


内容有些杂,还凑合吧。


旧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都是一样的。


翻看一看,内容都是旧报纸的拼集,不过还不错,让自己了解更多真实


南方系作出了较大努力,给当代人更新的历史观感,钩沉索隐。


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是没有预期的好,可能我期望值太高啦


本人没有阅读,朋友尚未反馈


很不错,读了懂得很多


最近买书太多,还没来得看!


内容一流,不过书有点偏软,质量再好点就好了


在书城看到这本书 觉得还不错


从香港媒体的报到中整理历史的碎片,值得一读,但只是简单的陈列,其实我更喜欢看归纳与整理,而不是简单的罗列


对那段历史有兴趣的可以着重看一下,我只是略略翻翻,对南都出书的思路比较欣赏,但书有些流于碎片化了,编者作者多的集体出品很难要求太高


了解中国历史的好书!


喜欢看这种另类角度解读历史的书。


全书只是一个集合,总体上是反映49年国内战争期间的史实,从书中我只看出了,外文报纸还是很客观的,仅此而已,至于书中想宣扬映射的那些东西我不敢苟同,腐朽的政权不能靠几本替它说话的书来唤起民众对它的好感。


本来以为是评论性、互动性的内容,看过了才知道书中的主要内容都是当时新闻报道片段,同一个事件都有好几家媒体的报道内容,可能是为了向读者传播内容属实的理念,但是有反而可读性不强,反复重读同一内容。虽然每一章节后都增加了专门的学者的评论文章,但是并不能增加多少书的可读性。


不想看下去了


一直联系约定时间。还要我自己去拿,


就是一旧报纸资料汇编,加几个人解读,参考价值不大,买了有些后悔呵。


看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朋友的书评才买的,到手后看了一下,觉得价值不大。
真怀疑那个朋友是受顾的枪手。
遗憾,太不珍惜自己的名声了。


内容不怎喜欢,看不下去。


朋友介绍的 买了 很不错 内容都是1949年解放前后 香港媒体的报道 比较中立 客观 但是看的出来有些东西还是比较敏感的 建议大家都买本看


中国人应该都要读一读


买来收藏的,几十年后将会是历史教材~


买回来还没有看,不过讲解放前的事,我比较喜欢,也很有收藏价值。


原来历史的细节也如此好看。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目光聚集在当下,去看待现今社会的种种变迁和复杂现象。然而,历史从来都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连接体,没有无缘无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那个时代日渐离我们远去之际,《旧闻中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缅怀和铭记的平台,也许你可以不完全认同专家的里面的评述,但你无法拒绝鲜活文字表述的事实带来的心理冲击,这本书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书原来还可以这样出,过去原来一直都有人替我们好好收集着。


书以收到,快递的到达时间和预期的一样,书本的质量还不错


细读该书,通过香港传媒,包括星岛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报纸,以相对独立的视觉,用香港记者的笔触,通过新闻报道纪录国共内战,尤其是解放前夕的战事,社会,经济,实在是以往类似书籍绝无仅有的角度,值得一读。南方都市报有此策划,实在难得。


《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一书真实地再现了从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政权走向穷途末路,民心尽失,节节败退,最终在大陆垮台,至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国的历史画卷。 正史屏蔽的真实情景,在旧报纸中还原了真相,想了解1949年真实的中共建国史,不可不读此书。


这本书基本是摘抄香港报刊,但也是国内看不到的,很明显有些报纸是带有倾向性的,编者进行了处理,但还是能看出来,这样更好,可以真实的还原历史,还历史一个真相,只要你愿意从中挖掘和感知真相。很好的一本书,视角与众不。


这是对历史碎片的拣拾,来之不易,好好珍藏。当然,是看完了珍藏。了解到不一样的历史。谢谢。


提供了不同层面和角度去了解和解读历史,非常棒!


封面做得不错。从细节中往往可以窥探历史判断的准确性,还原最真实的状态。


从香港图书馆封存的旧报刊里呈现出的1949年,给了你另一个视角去看待那段历史。还未细读,但看过封面,看过前言,看过后记,已迫不及待一睹为快。强烈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