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企业

樊勇 樊勇 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9-06出版)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樊勇 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9-06出版)  

作者:

樊勇  

页数:

192  

内容概要

  《企业(公司)所得税的制度效应:基于在中国的应用分析》认为:从西方企业(公司)所得税的发展来看,企业(公司)所得税的制度调整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包括2008年两税合并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也是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变迁史中的一个片段,企业所得税本身也应该不断完善,政策制定者应当将其经济效应与国情结合起来,为未来的政策调整做出一个合理的框架思路。

书籍目录

1 导论1.1 研究的缘起1.2 本书相关研究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1.3 本书的写作思路、框架、研究方法1.3.1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1.3.2 研究方法1.4 本书的特色与不足1.4.1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1.4.2 本书的不足之处2 公司(企业)所得税的基本问题2.1 公司所得税的开征依据2.2 公司所得税课税理论的两大流派2.2.1 独立课税论2.2.2 合并课税论2.3 公司所得税税负转嫁2.4 公司所得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4.1 国外公司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发展趋势2.4.2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形成与发展2.4.3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2.5 公司所得税制度的税制要素及比较2.5.1 纳税主体2.5.2 课税对象2.5.3 税率2.5.4 应税收人项目2.5.5 准予扣除项目2.6 我国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改革的基本动因2.6.1 两税合并之前的税法存在的问题2.6.2 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后果2.7 两税合并之后新企业所得税的税制要素简介2.7.1 纳税主体2.7.2 课税对象2.7.3 税率2.7.4 扣除项目规定2.7.5 税收优惠3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财政效应分析3.1 税收的财政原则3.1.1 充分性原则3.1.2 弹性原则3.1.3 及时性和稳定性3.2 企业所得税财政效应的实证分析3.2.1 企业所得税财政效应的一般特征3.2.2 充分性3.2.3 税收弹性3.2.4 及时性和稳定性3.2.5 税收流失3.3 两税合并之后新企业所得税的财政效应分析4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经济效应分析4.1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资源配置效应分析4.1.1 西方公司所得税影响资源配置的效应理论4.1.2 我国企业所得税对经济组织形式的影响4.2 我国企业所得税对企业资本结构的效应分析4.2.1 西方所得税理论对企业资本结构的效应理论4.2.2 合并之前企业所得税对资本结构的效应分析4.2.3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税收效用的实证分析——以上市公司为样本4.2.4 西方所得税理论在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问题上的适应性分析4.3 我国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投资决策的效应分析4.3.1 西方所得税理论对企业投资决策的效应理论4.3.2 西方所得税理论在我国企业投资行为决策上的适用性分析4.3.3 合并之前企业所得税对投资行为的效应分析4.4 企业所得税的宏观经济效应4.4.1 企业所得税对于投资的影响4.4.2 企业所得税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4.4.3 企业所得税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4.4.4 企业所得税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4.5 两税合并之后企业所得税的经济效应评估4.5.1 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4.5.2 对企业投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4.5.3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4.5.4 对税收征管的影响5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公平效应分析5.1 企业所得税运行的公平效应机制5.1.1 税收公平原则5.1.2 公司所得税的公平效应机制5.2 合并之前企业所得税公平效应的实证分析5.2.1 企业所得税内外资企业税负比较及制度分析5.2.2 企业所得税产业税负比较及制度分析5.2.3 企业所得税行业税负比较及制度分析5.2.4 企业所得税区域税负比较及制度分析5.3 两税合并之后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公平效应评估5.3.1 税基实现了内外资企业公平5.3.2 税率实现了内外资企业公平5.3.3 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了公平统一5.3.4 税收征管实现公平统一6 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效应分析6.1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6.2 各国公司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经验总结6.2.1 优惠方式多样.主要运用间接优惠方式6.2.2 重点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6.2.3 鼓励小企业发展6.2.4 促进出口6.2.5 促进外商直接投资6.3 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回顾6.3.1 区域优惠政策6.3.2 产业优惠政策6.3.3 其他优惠政策6.3.4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特点6.4 两税合并前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效应分析6.4.1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效应6.4.2 我国西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效应分析6.4.3 对两税合并之前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制度的评析6.5 两税合并之后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的效应分析6.5.1 两税合并前后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的对比6.5.2 两税合并之后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的有力作用7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完善7.1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名称问题7.2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设计7.3 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基的完善7.4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完善7.5 逐步推进所得税法的一体化7.6 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征缴方式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这与当初制定此项政策时的国情有重要关系。首先是财政原因,财政资金较为短缺;其次是其经济发展状况,建设资金的不足,企业旧设备的更新速度慢,企业的经济效益较低。这使得我国的折旧体系陷入一种不良循环状态,随着我国财政状况的好转,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需要改善折旧体系。按照资产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折旧制度。  (6)坏账损失扣除  各国对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有不同的规定,大概可以分为几类:一是按应收账款总数的一定比率提取;二是对不同行业规定了不同的提取比率;三是按照应收账款期限的不同,规定不同的提取比率。  在美国,坏账分为经营性坏账和非经营性坏账。经营性坏账可作为经营费用扣除。非经营性坏账可作为短期资本利亏予以扣除。但税法有专门的限制性规定,如果非经营性坏账是由于自愿放弃或出于赠与目的,就不能进行扣除。坏账的扣除额不得超过公司应收账款的基值。美国税法规定了专门的注销坏账的方法,经营性坏账可以在纳税人的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不能收回的会计期间内扣除。如果坏账被部分或全部注销后,纳税人又收回了已注销款,则这部分款项要在收回时作为当期所得申报纳税。非经营性坏账也适用于专门的注销方法。但只有当纳税人最终确定可收回贷款(货款)额低于其基值时,非经营性坏账才可以允许扣除。  英国税法规定,赊销经营所发生的呆账(Bad Debt)损失不允许作税前费用扣除。但是,当某些债务确实无法收回时,则这笔债务允许扣除。也就是说,一般的坏账准备金是不能扣除的,只有特别准备金(例如,坏账准备金和根据会计期结束之际实估债务的准备金)是可以扣除的。  日本税法对允许计人当期费用的坏账准备金项目及其提取方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对坏账准备金按不同行业规定了呆坏账率,按这一比率提取。其中批发零售业为1%,制造业为0.8010,金融保险业为0.3%,分期付款零售业为1.3%,其他行业为0.6%。同时规定,一定时期内,对实际未使用的准备金部分,则要从当期实际发生费用中扣减,换言之,应计人应纳税所得当中。  韩国税法规定了计提坏账准备金的限额,公司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种计算:①按照销售额的10_10(按总统法令规定,金融机构的坏账准备金限额为销售额的2%);②按照上一年度的应收账款总额中用于本年度弥补亏损的准备金部分。  ……


编辑推荐

《企业所得税的制度效应:基于在中国的应用分析》为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企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