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

杨晓光 等主编 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作者:

杨晓光 等主编  

页数:

184  

字数:

149000  

内容概要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如何让收藏“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大众了解收藏并从中收获乐趣,正是编写本收的初衷。《大众收藏入门系列丛书: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从种类繁多的收藏品类中,立足大众的日常生活,从“收藏入门”着手,融入收藏历史和动态,集中讲解各类收藏方法和技巧,是目前收藏图书中不可多得的入门读本。

书籍目录

金银玉石篇
 一、金银器的收藏
  古代金银器的收藏
  金银器的种类
  金银器的真假鉴别
  老银器辨真伪
  白金和白银的鉴别
  金银器的收藏方法
  金器的保养
  银器的保养
 二、玉石的收藏
  玉矿石分类
  常见玉石品种
  古玉器的种类
  古玉器的一些标志特征
  初涉玉器收藏要有目标
  籽玉的鉴赏与收藏
  玉石颜色真伪的鉴别
  “望闻问切”四诊鉴玉
 ……
瓷器铜器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般来讲,从夏、商、周老三代到明清,都是用质地纯净的玉种,几乎不用有天生玉纹的玉料,认为那是杂质杂色杂料,做玉时首先去掉的,所以看见有天生玉纹的都要小心。 另外,要注意的是玉筋和玉纹的不同,玉纹是有色的,而玉筋是玉质本色的,所以古玉中还是有用玉筋的。有一个诀窍:玉筋比玉肉要坚硬、密度高,所以玉筋反而很不容易被沁浸入,高古玉自然的沁色中,遇到玉筋的地方,沁色就淡了少了,甚至沁浸不入,连蚀斑或老斑遇见玉筋也是如此,而仿的沁色或蚀斑都染蚀成一片,连有玉筋的地方也染蚀成一色。 第二,籽料老皮老沁纹和田有籽料,其他所有玉类也都有籽料,蓝田籽料、岫玉籽料(河磨料)、独山籽料、俄玉籽料、青海籽料等。籽料就是大大小小的玉矿石在自然风化中被风和雨水冲刷到河川里、山沟里、平原里,经过几千年、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长时间的流水冲浸,玉质就慢慢越来越细润盈亮。在青铜器以前,古人无法开矿,都是用各种籽料来做玉件的原璞,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如此。但古人都是用纯色的或去老沁的籽料为多。据说,红山里已有巧雕,但不为主流。所以看见红山良渚玉中带原皮的都要小心了,不要误以为是沁色。 现在的仿品反而喜欢用老皮老沁来冒充真品,就是所谓的老玉老沁新工做旧。 第三,紧紧抓住老玉老工老沁这个顺序真品都是老玉老工老沁,先有此玉料,再有玉工,再有沁生。一般都是看沁在工上来鉴别的,注意看砣或刀工的沟底和沟边。砣工的沟底是仿者的头痛之处,为了瞒天过海,仿者常常将沟底弄脏弄乱,所以,先看砣工以及沟底干不干净,再看沁色和沁纹是不是自然地爬进沟边,爬过沟底,爬出沟头。如果沁盖工,就是真沁,反之则仿。要看砣工干净利落,沟底亮亮的(包浆),沁色沁纹自然地爬过沟底而上,找不到人工切割沁色的剖面。 还要注意,看沟底和沟边时,小心不要被做旧的假沁迷惑。那些假沁故意做在工上,盖住工。这时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地看,千万不要心烦气躁。假沁是无根的,没有在玉里玉外的来龙去脉的,孤零零的一块沁都要小心细辨的。


编辑推荐

《大众收藏入门系列丛书: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为《大众收藏入门系列丛书》之一,是目前收藏图书中不可多得的入门读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金银玉器与瓷器铜器 PDF格式下载



欺负知识分子,霸王条款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