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情志蓝天

徐德起 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作者:

徐德起  

页数:

3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为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研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展现了李天院士为人忠厚、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培养新人、自强不惜、勇于攀登的高尚品质和敬业精神。
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适合于航空从业人员和志向从事航空事业的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徐德起,辽宁省阜新人,1940年8月生。1964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工程系,同年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历任设计员、专业组长、基层支部书记、所团委书记、所党委宣传部长和所工会主席等职务。技术职称为研究员。于2000年退休。工作中曾多次立功受奖,在《航空政工研究》、《航空文艺》和《辽宁工人》等杂志和《中国世纪改革与决策文库》等书刊中发表过文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聪颖少年愉窗寒
吉林育苗
长春遐想
清华水木
塔湾启航
第二章 报国情志矢蓝天
军旅生涯
四清史话
摸透歼7
研制歼8
第三章 动乱岁月从容度
文革之争
插队绥申
广阔天地
人过留名
第四章 严谨求实干新歼
为国争光
勇于担当
雄鹰展翅
舰载瀚翔
第五章 奠实基础重试验
基础研究
风洞试验
学术交流
国际合作
第六章 呕心沥血搞预研
帅先布局
协管主控
领军隐身
开拓综设
第七章 天工人巧日争新
顶层分析
飞推控制
推力矢量
高生存力
第八章 多年艰辛铸利剑
攻关解难
贡献非凡
技术文献
远景绘蓝
第九章 为人师表育英贤
身先示范
教授科研
硕师博导
桃李争艳
第十章 爱是你我苦酸甜
互励互勉
共苦同甘
敬业之家
夕阳烂漫
第十一章 平生磊落信步行
第十二章 与时俱进再登攀
后记
附录一 院士简历
附录二 主要论文、著作和重要报告
附录三 院士文稿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的同级同学集资建成,“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1986年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了闻一多雕像,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美观。李天在清华学习期间,闻亭内挂一口大铜钟,他们上下课时,除电铃响之外,还专门有一工友准时敲这口大钟,深厚而响亮,也是清华独特的一景。在闻亭旁是大礼堂,这是学校开大会和演出等的重要场所,它是一座罗马式与希腊式相结合的古典建筑,科林斯风格的石柱,柱顶的涡形装饰带着古希腊晚期的情调,东罗马拜占庭风格的圆形屋顶,拓弘的拱形门窗有着罗马的辉煌与大气。它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之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前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坪。位于礼堂西侧的是科学馆:建于1919年,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当时清华的理工科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尤其是物理系可谓盛极一时。90年代曾作过统计,从此楼中曾经走出过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天他们大二的中级物理实验课就是在此楼中上的。位于大礼堂东侧的是新水利馆、电机馆、同方部。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新水利馆学习。它的旁边是电机馆,朱镕基总理曾在此度过四年的求学时光。南面的同方部是当年梁启超先生作著名的《君子》演讲的地方,此次演讲之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此成为清华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为强国富民而刻苦读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情志蓝天 PDF格式下载



为中国拥有这样的气动专家高兴,一口气读完此书,甚觉过瘾!希望航空出版社多出中国航空工业的好书,很喜欢本书!


内容的确很好,能了解不少,但阅读体验一般,出版社的书籍的价格高了点


李天,飞机空气动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8年10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长期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解决了型号设计中的许多气动力关键问题,在新一代高性能飞机综合布局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开创性的突出贡献。为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研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书中可以看到我国航空战线上的模范李天的先进事迹,为使我国航空工业能追上世界先进水平,李天带领任务型团队在预研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涉及飞机先进气动布局、隐形技术开发、主动控制技术等等技术探索的事迹,以及四代机选型的前期预研,内容丰富。


相比该系列其他几本院士的书,对中国在航空领域探索、预研部分的记叙比较多,很多都是首次在公开发行的书籍上披露,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