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
2012-5
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袁新立
333
364000
无
李明一向比较低调,作者虽然收集了一些档案和型号研制大事记等材料,但要写成传记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几经动员,几次采访长谈,并由他执笔写了十多万字的基本素材,再经过对他的亲友和同事的调研座谈以及整理他们提供的材料,对李明的印象才逐渐明晰、深刻和鲜活起来。 李明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他的工作履历表可知,他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大熔炉里锻炼、成长起来的。他从事的机务工作实践,既使他积累了一定的维修技术工作经验,也使他产生了提高自己专业技术知识的渴望。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他于1958年如愿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所军队的最高军事技术学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有幸被分配到了有“中国飞机设计师摇篮”之称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他一如既往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善于思考,踏实肯干,不畏艰难,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大方针下,他先后参加了三次重大的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从而使他有了博采众长的机会,也成就了他成为航空领域承担飞机型号和预研任务比较多的飞机总设计师之一。 在这本书里,大家可以看到,李明院士正向你们一路走来。
袁新立编著的《一路前行》以平实的笔触,翔实的资料,记录了李明院士在新中国航空工业领域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讲述了李明如何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到全军最高学府的大学生,再到航空工业领域的院士的不懈追求与奋斗的一生。
书中重点介绍了李明紧跟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潮流,率领团队实现了中国战斗机主动控制技术的大跨越,并以此开创了中国航空预研的新局面。在国际合作中,李明院士救眼未来,立足长远,既实现了中国空军装备的更新换代,又实现了中国航空领域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整体提升。全书是李明院上为航空丁业倾情奉献的真实写照。
《一路前行》既可供航空从业人员阅读,也可供社会公众阅读,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航空爱好者,读之会大有收获。
第一章 荆楚大地上的一家人
远走他乡的祖父
定居沪上
和睦的大家庭
第二章 辗转的童年
战火中的幼年
就读蔡高小学
回到上海
在洋泾中学成长
第三章 在解放军大熔炉里成长
“参干”与步兵学校
空军第五预科总队和第九航校
空军第十师的5年
第四章 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哈军工5年
第五章 广泛涉猎基层工作18年
到所后的第一项任务
歼9飞机的方案研究
垂直起降飞机与4号连队
既从事科研管理,又执著于专业技术研究
在基层历练与歼13研制
第六章 主动控制技术(ACT)预研
第三代战斗机的主要技术特征
“幻影”2000飞机引出的军方需求
关于ACT项目
纵轴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
纵轴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
歼8Ⅱ三轴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验证机计划
第七章 随政治风云起落的“八二工程”——掌握综合航电系统
设计技术
“八二工程”背景
寻求对外技术合作
选定美国与国内正式立项
国内对工程的准备
正式签订合同
招标样机运抵美国
第一次招标评审会
选定格鲁门公司
制造与交付试飞样机
第一支技术支援小组
合作戛然而止
主要收获
第八章 “八三工程”——歼8Ⅲ飞机的研制
立项前后
歼8Ⅲ飞机的研制任务
如何实现“争三保四”首飞
歼8Ⅲ01架实现“争三”首飞
综合火控系统的研制和歼8Ⅲ03架的“保四”首飞
从“八三工程”转到“十一号工程”
第九章 歼8系列飞机研制
歼8Ⅱ飞机的副总师
沈飞公司科研副总经理
面临任务的思考
带好团队
决策与攻关
关于歼8Ⅲ飞机的后话
第十章 抓住机遇实现我国重型战斗机的跨越式发展——“十一号工程”
工程背景
长达两年多的对俄谈判
“十一号工程”的使命
打通生产线按生产许可证生产出合格的歼11飞机
通过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实现国产化——歼11×飞机的研制
本章结束语
第十一章 携手同行
相识是机缘
携手同行,共同奋斗
呕心沥血为航空事业拼搏
为人处世的师表
第十二章 余热仍炽
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研究
培养博士生
为知识工程添砖加瓦
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委员
第四代战斗机大迎角气动力与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咨询与评审工作
感悟与寄语
第十三章 李明印象
我所接触到的李明院士
与李明院士共事的日子
与李明共事的日子
我所了解的李总
在李明总师领导下工作的点滴回忆
我的导师李明院士
写一些我个人对李总的感触
我的导师李明
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记导师李明院士
李明是我们姐弟七人的榜样
附表
附表1
附袁2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主动控制技术是一种能提高飞机飞行性能和作战效能的综合设计技术(之前也称随控布局技术)。主动控制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电传操纵(Fly-By-Wire,FBW),即以飞机运动参数为控制对象,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采用余度信号传输的飞行控制系统。主动控制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并不局限于飞行控制,还涉及到气动力、飞机结构、推进系统、火控系统及航电系统等。主动控制技术给飞机设计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使飞机的综合性能和效能得以优化,它的基本功能主要有:放宽静稳定性(RSS)、机动载荷控制(MLC)、结构模态控制(SMC)、直接力控制(DFC)、阵风减缓(GA)、颤振主动抑制(FAS)等。以主动控制功能开发为基础,还可以开展更为复杂的系统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如火力/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的研究等。 从1978年开始,李明在参与2号机研制过程中,在大量查阅国外最新资料时,他就开始关注并跟踪国外航空技术的发展趋势。他发现,当时西方航空技术发达国家都在开展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美国已经在其F-16战斗机上将该技术实用化。这给了李明一个启发,那就是我国未来研制的飞机,不但要追求良好的机动性能,在飞行控制和火控系统等方面也要采用新的技术,特别是主动控制技术。此后,李明开始留意国外主动控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学习,并在所内从各有关研究室抽调人员组成研究小组,收集与翻译国外资料,定期进行技术讨论和交流。正是这个在当时看似业余性质的研究小组,为我国航空领域开展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培养了人才。
创建于1961年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是新中国组建最早、专业最全、实力最强的飞机设计研究所。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中,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几代人的努力下,逐渐从弱小走向强大,专业从单一走向全面,影响力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为国家的国防安全、空军装备的更新换代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航空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乃至跨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歼8到歼11,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所装备的战斗机,大多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主导研制和参与研制。 小到一个研究所,大到一个行业、一个国家,其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那些在各个时期勇担重任、默默奉献的人才,他们堪称脊梁。作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人才队伍的优秀代表,李明院士就是这样的人。 他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精准的眼光,既有无私奉献的胸怀又有长期耐得住寂寞的韧性,既有顽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又有善于团结的协作精神,他是一个无愧于时代的航空人。 白1963年9月踏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李明便与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结下了深厚情谊,至今已近50年。在这些年里,李明在最初的18年先后参与了摸透米格一21战斗机、歼9研制方案的提出与设计、4号任务、歼13方案的研究和详细设计等工作,并初涉自动化领域。用李明院士的话说,这18年是一个广泛涉猎和积累的18年,在这之后,凭借着扎实的自动化专业功底,以及对国际航空技术发展趋势的追踪和掌握,李明在中国航空工业领域率先开始了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而此前的18年对飞机设计流程的掌握,使他具备了统领中国航空工业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验证机研制计划的能力。又是一个18年,中国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外的差距缩短了10年,李明也以此首开中国航空工业领域关键技术预研之先河,成为该领域的开拓者。 在致力于航空预研的同时,李明先后作为“八二工程”、“八三工程”的总设计师参与了整个项目的研制,力推科研成果的工业化应用。而正是预研成果的应用,使歼8系列飞机大放光彩,综合作战能力达到世界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李明受命任“十一号工程”总设计师。本着对中国航空工业和国防安全的强烈责任感,李明以购买苏-27CK飞机为契机,力主引进苏一27飞机生产许可证,并在国内加速其全面国产化,以此带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整体科研能力的跨越。事实证明,他的主张和坚持是正确的,如今的歼11系列飞机,已经成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真正的攻防兼备的多任务机种。 半个世纪,虽长亦短。长的是,他足以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须发如霜的老者;短的是,纵有18000多个昼夜,在李明的眼里也都如一日,那就是为中国的航空工业坚持奉献,不懈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由此来说,李明院士近50年的lT作历程,本身就是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发展史的浓缩。他的人格以及专业素养都堪称楷模,值得学习。2009年,经中航传媒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龙明灵推荐,应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科技委之约,笔者开始着手准备李明院士传记的编写工作。尽管此前笔者已经在航空出版传媒领域工作了5年多,但毕竟是非专业出身,科普文章虽然写得不少,但是如此长篇的人物传记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接手之初,常常手足无措,无从下手,一则担心专业方面有失,二则担心因个人水平不足而不能全面展现李明院士的平生。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笔者先后3次前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对李明院士及其夫人余晓兰女士,以及与李明院士长期一起工作的同事进行采访,希望尽量多地掌握素材,尽量真实地再现李明院士50年的工作经历。 采访过程中,笔者深深为李明院士严谨求实、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服从组织、勇挑重担、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淡泊名利、功成不居、顾全大局的职业素养;朴实低调、助人为乐、以诚待人的高尚品质所折服。可以说,本书编写的过程,也是笔者学习的过程,不但学习和了解了航空领域的专业知识,更学习了李明院士航空报国、激情进取的职业精神,而后者将使笔者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大受裨益。 此书在编写过程中,一直受到李明院士及夫人余晓兰女十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两人更是亲自执笔撰写了大量素材供笔者参考。此外,编写组和原主笔肖传卿老师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曾到上海采访了601所老同志张嘉华、张林堂、付雨润、黄锦旗和二妹李清,还到北京采访了原航空航天工业部歼8Ⅲ办公室主任郭志孟,哈军工同学肖传韩、王镇忠和601所胡秉科,其间顾诵芬院士和夫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给编写组同志讲述了李明院十的工作和生活往事,并为本书作序。 编写组成员在601所采访了副总师黄季墀以及赵守廷、贾鑫、于建文和阮强等同志,他们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素材。 另外,618所副总师张汝麟,613所副所长谢克嘉,601所副总师章怡宁、沈琪和质量师黄德森,以及王敬玉、孔祥泰、姜作范、王德崇、曾冬娟、冯家斌、葛福生、章俊杰、姚宗信、崔建国、王国栋、路志伟、朱铁夫、王美仙和张勇,大姐李新等都撰写了稿件。 在提供书稿图片方面,601所人力资源部赵雪飞,工程信息部卢刚、崔海薇、王磊,以及沈飞公司总工程师袁立、档案馆徐晓鹏,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原主笔肖传卿老师完成了本书的部分框架,为本书的编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对以上同志表示真诚感谢。 此外,还要感谢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刘艳芳和高凤勤两位老师,他们的辛勤工作弥补了笔者写作上的不足,让本书更具可读性。 院士的高风亮节值得学习,院士不懈奋斗的一生值得铭记。然而,由于时问仓促,笔者写作水平有限,无法用文字全面展示李明院士精彩的人生,恳请李明院士见谅。 恳请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中国航空工业的朋友提出意见,笔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作者 2012年4月5日
《一路前行:飞机设计专家李明》中的李明一向比较低调,作者虽然收集了一些档案和型号研制大事记等材料,但要写成传记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几经动员,几次采访长谈,并由他执笔写了十多万字的基本素材,再经过对他的亲友和同事的调研座谈以及整理他们提供的材料,对李明的印象才逐渐明晰、深刻和鲜活起来。《一路前行:飞机设计专家李明》既可供航空从业人员阅读,也可供社会公众阅读,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航空爱好者,读之会大有收获。
无
《一路前行:飞机设计专家李明》,既可供航空从业人员阅读,也可供社会公众阅读,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航空爱好者,读之会大有收获。非常喜欢,推荐!
J8III研制过程较详细,J11引进过程有些粗线条,J11B更是几乎没有……貌似秘审删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