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原寒冷损伤防治手册

汪海,刘嘉瀛,张是敬 主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作者:

汪海,刘嘉瀛,张是敬 主编  

页数:

108  

前言

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高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高原地区从事基础建设、经济开发以及商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明显增多。与此同时,也促进了高原旅游热的兴起,进入高原地区的国内外游客也越来越多。

内容概要

本手册简要介绍我国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高原寒冷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高原寒冷损伤(冻伤与体温过低)的诊断与治疗,并从加强组织管理、防寒保暖、饮食保障以及不同户外作业等方面介绍了高原寒冷损伤的预防。该手册可作为高原寒冷地区从业人员及基层卫生人员防治寒冷损伤的参考,部分内容可作为高原寒冷损伤防治知识普及教育的材料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国高原寒冷地区及其地理气候特点 一、气温 二、气压和氧分压 三、风 四、温度 五、太阳辐射 六、积雪与冰雹  七、灾害天气第二章 高原寒冷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一、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二、心血管系统  三、呼吸系统  四、工作效率  五、寒冷习服与适应 第三章 高原寒冷操作的诊和治疗 一、冻伤(局部冻结性冷伤) 二、体温过低(冻僵)第四章 高原寒冷损伤的预防  一、对组织管理的要求 二、加强防寒保暖  三、饮食结语附录1 野外心肺复苏术附录2 求救信号附录3 国际民航规定的地空联络信号附录4 表示行动方向或状态的信号物附录5 确定方位常用的方法

章节摘录

青藏高原是我国大风(风力≥8级,风速≥17.2米/秒)日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地区,年平均大风曰数达100-150天,最多可达230天(表3),为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5-25天)的4-30倍。大风日数受地形、高度的明显影响。海拔4500米以上,地形开阔,山脉走向与高空西风向一致的地区,大风日数多达150-200天,最多年份可达23l天以上。海拔3000米以下或山脉呈南北走向的地区,大风日数就少。山口地区往往风大,如空喀山口年均风速5.6米/秒。大风曰多集中在寒季(12月至来年5月),尤其是2-5月最为集中。此外,大风有明显的日变化特点,一天中大风多出现在午后14:00-20:00时,占总次数的80%以上。由于风速大(可达30-40米/秒),加以干旱,植被覆盖度小,往往出现沙暴。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高原寒冷损伤防治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