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专利客体的确定与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郎贵梅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郎贵梅  

页数:

18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新形势下,商业方法专利除外原则受到了挑战,美国率先对以计算机软件实施的商业方法的专利客体地位给予了司法肯定,这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商业方法专利战争。本书以商业方法在美、欧、日的专利保护发展为切入点,在分析专利客体确定原则的基础上,深入论证了商业方法的专利实质审查和可专利性问题,最后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应对策略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 读者对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利审查和执法机构工作人员,金融等网络技术应用广泛行业的法律实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商业方法专利客体地位的确认和肯定 一、商业方法除外原则的回顾 二、商业方法专利客体地位的确认和肯定 三、若干典型的商业方法专利或有关诉讼 第二节 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发展 一、美国——大力推进 二、欧洲——继续争论 三、日本——积极行动 四、概括比较 第三节 主要国家商业方法可专利性要求的初步比较 一、美国——实用的、具体的和明确的结果 二、欧洲——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和技术贡献 三、日本——通过硬件资源具体实现 四、美、欧、日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初步分析第二章 商业方法专利的界定 第一节 主要国家关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定义 一、中国 二、美国 三、欧洲 四、日本 第二节 商业方法专利的定义和特征 一、商业方法专利的定义和特征 二、对商业方法专利的进一步理解 第三节 商业方法与其他作为专利客体的方法发明之比较 一、专利权的两大类型——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 二、作为专利客体的方法发明 三、商业方法发明与其他方法发明之区别第三章 专利客体的确定原则 第一节 关于专利客体的立法规定和比较分析 一、关于专利客体的立法规定 二、比较分析 第二节 确定专利客体的基本原则 一、专利客体的肯定性条件 二、专利客体的否定原则第四章 商业方法与专利实质条件 第一节 专利实质条件的内容和关系 一、专利实质条件的内容 二、专利实质条件的关系 第二节 商业方法发明与实用性审查 一、实用性的立法规定和理论基础 二、商业方法发明的实用性审查 第三节 商业方法发明与新颖性审查 一、新颖性的立法规定和理论基础 二、商业方法发明的新颖性审查 第四节 商业方法发明与创造性审查 一、创造性的立法规定和理论基础 二、商业方法发明的创造性审查第五章 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分析第六章 我国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章 专利客体的确定原则在回答商业方法能否作为专利客体的问题前,首先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一下确定专利客体所应当坚持的原则。专利客体(PatentablesubjectMatter)作为专利法中的一个范畴是指,能够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客体。专利客体是一项申请要想取得专利权必须跨过的第一道门槛。而第二道门槛是专利的实质条件,即所申请的标的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其他具体条件,如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专利客体决定了受专利保护领域在水平方向的范围大小;而专利实质条件则决定了专利客体最终能够通过专利审查的数量,也就是说,专利实质条件在纵深方向上决定了受专利保护的范围。各国专利法都对上述两道门槛即专利客体和专利实质条件作出了规定。一般来说,各国关于专利客体的规定(包括其司法实践)受到各国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及其政策的影响,而各国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及其政策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各国关于专利客体的规定一般比较原则,且有些存在明显差异。而对于专利实质条件来说,各国一般都要求专利必须符合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或非显而易见性)的具体条件。尽管各国关于专利客体的规定存在明显差异,但由于专利制度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对人类生活和发展影响重大,而专利权作为一种私权,与专利权人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还是可以在确定专利客体方面找出可共同适用的原则来。

后记

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02年9月6日,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的第二天,《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题为“花旗银行暗布专利,中资银行何时梦醒”的文章,该文让刚刚开始攻读知识产权法博士学位的我对商业方法专利这个专利领域的新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问里,我查阅了大量的与商业方法专利有关的资料,对人们关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巨大争议.美、欧、日等围绕商业方法专利出台了很多措施等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究竟何为商业方法专利、应否对商业方法予以专利保护、美、欧、日等如何保护商业方法专利等问题仍然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为了解答上述疑问,在导师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将商业方法专利保护问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在后来的论文写作中,正如我所预感的一样,由于计算机软件知识的不足和商业交易实践(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欠缺,使自己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商业方法专利有深入的了解。比如,对于我国授予美国花旗银行两项商业方法专利之一的“电子货币系统”,即使是金融领域的一般从业人员,如果没有长期跟踪研究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也很难弄明白该专利申请文件中“技术性”语言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这让我非常苦恼。面对这些困难,在导师的指导和启发下,我从几个相对容易理解的商业方法专利人手来把握商业方法的本质,将研究内容侧重于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理论分析和立法比较方面,最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的应对策略进行了较深入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专利客体的确定与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PDF格式下载



内容较为全面,说理比较通俗。对专利审查比较有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