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

杨松菊 知识产权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知识产权  

作者:

杨松菊  

页数:

319  

前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与人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个人和群体包括政党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因而环境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也不一样。可以说,人类个体或群体是环境中的一个“生态单位”,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反过来,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也会影响自身所处的环境。由此可知,由不同个体组成的政党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对于执政党来说,这个社会生态环境就是它的执政环境,其执政活动不仅是一个简单地适应、而且还是一个合理利用并不断优化执政环境的过程。准确把握所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当前以及未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执政、如何执好政的一个首要前提。  20世纪末,苏共解体、东欧剧变,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在全球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些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多,但是,不能科学地认识和判断当时所处的环境,并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完善党的纲领,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党的执政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新要求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个深刻的教训启示我们必须重视对执政环境的审视。为此,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首次指出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他说:“经过八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内容概要

本书尝试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相关问题作一系统研究。作从执政环境的基本问题入手,结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对执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执政环对执政活动的影响。作者还从国际、国内、党的自身三个方面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执政环境作了全面的论述,并这一环境给党的执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这些挑战,本书对如何加强党的适应和优化执政环境能力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后,作者还对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优化执政环境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

作者简介

杨松菊,1971年出生于湖南武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现供职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党的学说与执政党建设研究,在《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社会科学》《论月刊》等多家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导论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的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基本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概念  (一)环境  (二)执政、执政环境  (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一)一般特点  (二)具体特点  (三)构成要素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发展  (一)局部执政的初步尝试  (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执政 二、中国共产党不同执政时期的执政环境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环境概述  (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环境概述(1949年~1999年)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与党的执政活动 一、执政环境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一)执政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执政环境  (二)执政环境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基本依据  (三)党的执政活动是改善和优化执政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执政环境是党的执政理论的重要构件  (一)执政环境是党的执政理论的要素之  (二)执政环境影响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其他要素  (三)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有助于更好增强优化执政环境的能力 三、执政环境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依据  (一)执政环境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石  (二)执政能力建设对执政环境具有能动作用第四章 21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 一、21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际环境  (一)经济全球化锐不可挡  (二)政治多极化向纵深发展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低谷新潮声  (四)世界文化思潮多元化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内环境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社会主义政治更加民主化  (三)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化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形势  (五)社会发展面临新问题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环境呈现新特点  (一)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新变化  (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挑战  (三)党的组织发生重大变化  (四)执政党建设展现新举措第五章 新的执政环境下党的执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党的执政面临的良好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为党执政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国内经济政治的发展给党的执政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党的自身发展给党执政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新的执政环境给党的执政带来新挑战  (一)新的执政环境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二)新的执政环境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新挑战  (三)新的执政环境使党的执政方式面临新挑战  (四)党的思想意识形态整合功能面临新挑战第六章 加强优化执政环境的能力建设 一、增强构建和谐世界的能力  (一)必须深化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思考  (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四)通力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五)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维护共同安全 二、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提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认识  (二)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优化自身环境的能力  (一)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来实现  (二)把先进性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三)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寓于组织建设中  (四)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进程中  (五)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制度建设中结语:中国共产党优化执政环境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正确把握党的执政环境,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路线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执政环境的革命或建设道路 三、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优化党的执政环境相结合 四、必须重视经济建设工作,提高优化党的经济环境的能力 五、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着力提高改善党的政治环境的能力 六、必须坚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优化党的文化环境的能力 七、必须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是以中国共产党作为行为主体的执政环境。环境是与某项中心事物或者活动对立而存在的,执政环境也一样。任何执政环境是与一定政党的执政活动对立而存在的。在这个环境中,政党是执政活动的行为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是个人和人类的统一,而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对象。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客体的实践、认识结果,判若泾渭。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有多种形式,如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以及人类主体等,那么,政党可以作为集团主体进行实践和认识,而它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则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执政环境,通过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和改造环境这个客体。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主体就是中国共产党本身,通过它对执政环境的认识和它的执政实践,改造并优化执政。它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它对党的执政环境这个客体的认识和实践就与其他政党也不一样。为什么会存在着这些区别呢?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根据政党阶级属性的不同,执政党可以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这两类政党对执政环境的利用和影响截然不同。新的党章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