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神武
2012-5
中国言实出版社
姜正成
246
230000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是由一个个朝代组成的,每个朝代都会涌现出一个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开国帝王,这些开国帝王无不具有一段非凡的传奇,如夜空中群星般璀璨夺目。他们抓住历史机遇,尽显扭转乾坤、开疆辟土的万丈豪情和文韬武略;他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朝代,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细品这些开国伟人,他们无不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他们也因此青史留名。 开国帝王在制定朝纲、驾驭群臣、发展经济、政治谋略、军事手段、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都或多或少地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作为开国帝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他们都是当时的成功人物。解读开国皇帝,剖析中国历史,还原其真实的面目,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宝贵的人生智慧。 本丛书汇集历代开国皇帝的生平事迹,上起千古第一帝秦始皇,下迄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直观、深人地介绍了每一位开国帝王惊心动魄的奋斗历程。 希望本书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天纵神武(李渊)》由姜正成编著。 《天纵神武(李渊)》简介:
李渊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毁誉参半的帝王之一。他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并因之得到了后人的褒扬;他也因无力阻止亲生骨肉的相互残杀,无奈地被其子李世民“请”下了丹墀,而令后人悲叹与哂笑。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事实上,李渊作为开创唐朝大业的统帅,提出并实行了许多高明的战略,其军事思想理应受到重视。
前言
第一章 神秘家世
非凡少年
婚姻佳话
暗中壮大
第二章 晋阳起兵
发动兵变
雄韬伟略
第三章 西取长安
惑杀李密
攻取霍邑
直捣长安
唐王登基
第四章 一统天下
巩固关中
平定河西
灭刘武周
攻取洛阳
荡平萧铣
统一江南
第五章 重建章制
租庸调法
三省六部
恢复科举
均田强兵
整修《唐律》
盛世文明
承前启后
第六章 玄武之变
秦王其人
三子相争
喋血宫门
世民登基
太平盛世
第七章 激流勇退
退位思考
安享晚年
身后逸事
一生功过
附 录唐高祖李渊大事年表
版权页: 插图: 非凡少年大唐帝国的开创者唐高祖李渊,自称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占据今天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的西凉国建立者李暠的后代,李暠对自己的家族有明确的说明。这位十六国时期的凉武昭王字玄盛,小字长生,是陇西成纪人,也就是今天甘肃省天水市人。李暠的十六世祖,就是西汉武帝时期,因为抗击匈奴而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李广的曾祖父李仲翔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时就做了将军,因为与羌人作战时战死在素昌,李仲翔的儿子李伯考前往奔丧,将父亲葬在陇右西北的狄道东川,所以李氏家族世代住在西州,算是西州的大姓家族。李暠的高祖李雍和曾祖李柔在西晋时都做过郡守,祖父李和在西晋发生永嘉之乱时,在前凉政权创始人张轨手下做武卫将军,因为有战功,封安世亭侯。李暠的父亲李昶死得很早,李暠是他的遗腹子。后凉政权建立者吕光,本是前秦苻坚手下的大将,他趁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战败,在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称王建国。不过吕光手下的卢水胡向奴部落之一)酋长沮渠蒙逊叛离后凉,在公元397年推汉族人段业为王,建立了北凉。李暠原在段业手下做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因为段业派索嗣来接替他的职务,他杀死索嗣,在公元400年自称凉公,以敦煌为基地,发展经营。公元405年迁都酒泉,在河西走廊上建立起西凉政权,他自己做了凉武昭王,一度控制河西走廊全境,在公元417年以67岁的年龄病逝。李渊自称李暠是他的七世祖,并且说明:李暠的儿子李歆在李暠死后,被臣僚们拥戴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凉州牧、护羌校尉,继续管理凉州。这时匈奴沮渠蒙逊来犯,李歆与之交战数年,败于蓼泉,为沮渠蒙逊所害。李歆的儿子李重耳归附了北魏政权,做了北魏的弘农太守。弘农郡在今天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可以说李渊的祖先基本是在今天甘肃省和陕西省活动,所以属于关陇贵族集团。李重耳的儿子李熙做了北魏的金门镇将,派在武川做边疆守将。当时北魏受到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的威胁,于是在其北部边疆设立了一批军镇,相当于今天的边疆军区。主要有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东北的沃野镇,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的怀朔镇,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西南的武川镇,位于今天河北省张北县西的抚冥镇,位于今天河北省张北县的柔玄镇,位于今天河北省沽源县的怀荒镇。这六个军镇的军人在镇将率领下,在所在防御区长期居住,屯田戍边。李熙受镇将之职,只好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家也安在了武川。李熙的儿子名叫李天赐,由北魏政权授以幢主之职。李天赐的儿子就是李渊的祖父李虎,他在宇文泰控制的西魏政权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因为在支持宇文氏家族建立北周政权过程中立功,与李弼、赵贵、独孤信、达奚武、豆卢宁、贺兰祥、尉迟迥等人共封“柱国”,并称“八柱国之家”。等到周闵帝做皇帝时,李虎已死,李虎的儿子李日丙袭封唐国公,做了北周朝的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他安家在长安,于是,李渊作为李晒的儿子,出生在长安。虽然李渊在史书上为自己勾画了这样一个显赫的家世出身,但是,还是留下了一些疑点,使得人们并不是那么相信。所以在唐太宗时,有一个和尚法琳曾对唐太宗说:“建立北魏的拓跋氏,本是北代神君,和大野氏同一部族。陛下其实用不着弃北代而认陇西。”这说明李渊家族,其实是汉化的鲜卑族人。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已经证实李渊实际是西魏弘农太守、鲜卑大野氏人李初古拔的后代,因此,我们在介绍李渊的家世时,不但要重复历代正史中的内容,而且要说明这个家族与鲜卑族的特殊关系,这样才能理解唐代历史上的许多独特现象。鲜卑人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西汉时期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过着游牧渔猎生活,被西汉政权称为“东胡”的一支。当时匈奴控制这一地区,鲜卑人曾经与另一支东胡——乌桓人联合抗击匈奴,但是战败,于是臣服于匈奴冒顿单于,受匈奴贵族奴役。他们每年都要向匈奴缴纳牛、羊、马,如果缴不上,匈奴就会来掠夺,还要强迫掠夺来的人口做奴隶。汉武帝时,西汉对匈奴战争取得上风,尤其是在霍去病打败匈奴左部后,开始经营东北地区。聚居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乌桓山周围的乌桓族,被霍去病下令迁至上谷、渔阳、辽东等地,鲜卑人则聚居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鲜卑山地区,既表示臣服西汉,又与匈奴保持联系。到了西汉末年,匈奴趁王莽改制导致的混乱局面扩展势力,使鲜卑人再度依附匈奴。东汉初年,鲜卑人跟着匈奴贵族一道到辽东抢掠,对东汉的东北边疆造成危害。公元45年,东汉的辽东太守祭彤率军打败了鲜卑人,一个鲜卑首领偏何率领他的部族投降了东汉,协助东汉军队打击匈奴。不久,鲜卑的另一个贵族於仇贲到东汉国都朝拜东汉光武帝刘秀,刘秀封他为王,并且让在辽东统治乌桓人的护乌桓校尉同时统辖鲜卑人。到了东汉安帝永初年间,相当于公元107年一113年,鲜卑族首领燕荔阳到洛阳朝拜汉安帝,当时听政的邓太后封燕荔阳为王,赐给了印授。东汉政府认为扶植鲜卑人可以牵制匈奴,所以每年赏赐鲜卑贵族大量财物,允许汉族百姓与鲜卑人开展贸易。鲜卑人向内地输入了毛皮、牛、羊、马等畜产品,从内地得到精良的金属制品、生产工具和武器,以及丝绸、陶器等生活用品,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都大为加强。等到北匈奴被东汉军队所击溃,鲜卑人乘机进入北匈奴领地,将当地各族人都同化为鲜卑人。这样,鲜卑人开始成为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了。到了东汉桓帝时,鲜卑族首领檀石隗制定了法令,在农业、畜牧业、狩猎业之外,又提倡捕渔业,并且在今天河北省怀来县北的弹汗山辍仇水建立起行政中心,实行王位继承制,标志着鲜卑政权从此诞生。檀石隗对丁零、夫余、乌孙等少数民族用兵,占据了原来匈奴人生活的大部分地区。他又开始南下骚扰东汉的边境,并且在熹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77年,打败了前来阻挡的东汉军队。不过,在檀石隗死后,他的子孙们相互争夺统治权,使得鲜卑政权一时未能发展。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各割据势力为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纷纷发展骑兵。因为中国古代战争自秦统一以后,传统的车战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骑兵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内地不但缺少适合用作战马的优良马种,而且缺少善于骑射的骑手。在兼并战争的威胁面前,各割据势力的统治者,只好请“生时气雄,小养马上,长习阵敌”的边疆少数民族帮忙。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统治权的官渡之战中,双方都动用了有少数民族参加的骑兵作战。曹操后来还北征乌桓,以肃清袁绍的残余势力,这说明三国时,少数民族和内地的关系大为紧密,鲜卑人因此不再受匈奴故地的局限,开始进入今天的辽宁、河北、甘肃、青海等省境内。当然,其他少数民族也在行动,匈奴和来自西域的羯人大量进入今天的山西省,氐族和羌族进入了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等省,这五个大量进入内地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在当时被并称为“五胡”。
《天纵神武:李渊》编辑推荐:开国帝王在制定朝纲、驾驭群臣、发展经济、政治谋略、军事手段、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都或多或少地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作为开国帝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他们都是当时的成功人物。解读开国皇帝,剖析中国历史,还原其真实的面目,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宝贵的人生智慧。“历朝开国皇帝大传丛书”汇集历代开国皇帝的生平事迹,上起千古第一帝秦始皇,下迄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直观、深人地介绍了每一位开国帝王惊心动魄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