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带一本书去未来

薛原,叶芳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作者:

薛原,叶芳  

页数:

241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书的未来?电纸书PK纸质书,我们如何选择? 本书就是对此问题的回答。 《带一本书去未来》的作者年龄不一,既有耄耋之年的文化老人,也有风华正茂的年青学生;既有作家学者,也有网络写手;既有书店卖书人,也有图书馆的管理员;既有出版人,也有教书人;既有传统的藏书家,也有网络上的阅读者……不管何种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者,以读者的名义,谈关于书的记忆,谈关于书的认识,谈关于书的故事,谈关于书的情感,谈对一间书房的奢望,谈开一家书店的梦想,谈对未来的书的猜想……不管谈的是什么内容,在文字的背后,都指向了一个主题:就是关于书的未来。

作者简介

薛原,《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良友书坊执行主编。
叶芳,历任三联书店发行部主任、杭州三联书店总经理,长期从事出版工作。

书籍目录

书的未来读书人是有福了书的未来有时忧伤有时欢喜我与书:记忆中的零零碎碎小时读书纸质书的恒定性书的未来及其他书的未来末代书生的心灵关于书的记忆思想尽在手中书书的变迁书的未来真有“一缕书香”吧书的未来读屏时代与纸质读物永远的书水到渠成书的未来书与怀旧书的未来不是梦读书四用好书长伴江山永书的未来盼一问纯粹的书房未来的书生活,从阅读开始书式生活电子书与书香杀手与书相伴伟大拐角的拐角与书有关的三个片断相信书有未来书的变脸与本相贩书人说买书与贩书书店,使城市生活更美好艳丽的书,素淡的人恢复一种久远的传统写你想写的,读你想读的纸上烟岚自流转明天,我们不用晒书书的未来:火光中与芯片中书的前世后事阅读断章《离骚》之于我……书籍的未来“潜伏”于纸本书中的“能量”书迷·钱包网络阅读与纸媒阅读我的读书时代根本不想摆脱书胆小的爱书人假如没有了纸书食读,性也书的未来最美的梦想“鱼”与“熊掌”那一缕书香不会消失不死书的猜想带一本书去未来电纸书·纸本书

章节摘录

  记得有人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夏曾佑(清朝进士,曾出洋考察,民国初年任教育部司长)首编古代史教科书,曾设问“男女私通始于何时”,答案则是“女岐”(根据大概是《楚辞》王逸注云“女岐无夫而生九子”)。此间此答,真的妙不可言。  如果早生四五十年,有幸读夏先生的书,恐怕只能老实回答“不知道”。因为有人类便有男女,有男女便会要“通”,人类历史少说已经几十万年,明媒正娶依法登记这一套却不过实行过千百十年,在有巢氏的巢中和山顶洞人的洞里,怎么知道男女在私通还是在公通,他们的“通”又“始”于公元前几万几千几百几十几年呢?  这次薛君来问图书的未来,西谚云“欲知其未来,先明其原始”,所以无妨学学夏先生,先来问问人们称之为图书的这种东西始于何时,如果仍援夏先生之例,也许可以答“河图洛书”吧。“河出图,洛出书,圣人(伏羲、大禹)则之”,以成八卦九畴,这是《书经》和《易经》中的话,比屈原问“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更为“经典”,但同样也如司马迁说的“缙绅先生难言之”,作不得数。  其实人类自从野蛮开始进入文明,便有了交流、学习、传承的需要,也有了想象与祈求。三千年前殷人用锐器刻在甲骨上的,四千年前两河流域人用小圆棒划在湿黏土板上的,五千年前古埃及人用炭黑写在纸草(papyrus)上的,直至二万五千年前克罗马农人彩绘在法国和西班牙洞穴石壁上的(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彩图第七页),便是先人的创作,先人留下的信息,也就是真实存在过至今还存在(当然只能存在于博物馆和图册里)的“河图洛书”。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想,即使阅读器真能全面取代纸本,也不过和平装取代线装、纸本取代竹帛、竹帛取代甲骨一样,又来一次世代交替而已。模样再变,供人阅读的功能不会变,人们读它,还是在读书。  ——钟叔河  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伴着科学技术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手机、互联网、电子书、随身听、声光电,多奇妙!  ——周实  仔细想来,我爱书,很多时候可能都不是热爱书中的内容,而是热爱书本身。  ——沈睿  书的形象,书的魂魄,书的命运……穿越了时光的洪流,可以传至久远,漂洋过海,传到异国他乡,激动另一个民族,启发另外的人群,悄悄地掀起意想不到的思想风暴。  ——傅国涌  它也有自己的味道。那些旧纸张散发出的不是肮脏的气味,而是一种淡淡的香甜,有一丝残存的油墨味道夹杂在里面,随着书页翻动缓缓地小心地钻进鼻孔,足以令我心醉。那其中大概还混有历任书主留下的一些气息,那是一种爱书人的温润的汗迹。这些气息总让我把它想象成一块盘了多年的玉。  ——小米  到目前为止,书还是最经济、最灵活、最方便的信息传输方式,而且花费非常低。电脑通讯跑在你前面,书却会与你一同上路,而且步伐一致。如果你落难荒岛,没法给电脑接上电源,那么书仍然是最有价值的工具。就算你的电脑有太阳能电池,可你想躺在吊床上用它,也没那么容易。书仍然是落难时或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伴侣。书是那种一旦发明,便无需再作改进的工具,因为它已臻完善,就像锤子、刀子、勺子或剪子一样。  ——安伯托·艾柯


编辑推荐

  如果让你带一《带一本书去未来》去未来,你会选择带哪一本……同实:《读书人是有福了》,止庵:《小时读书》,周泽雄:《末代书生的心灵》,散木:《书的未来》,傅国涌:《永远的书》,马一:《贩书人说》,小米:《不死》,薛原:《电纸书·纸》。  植物形式的记忆,首先是纸莎草纸,而后便是以纸制成的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带一本书去未来 PDF格式下载



60多篇文章,一个主题:书的未来。编者不简单,虽然不是每篇都精彩。


很多人写的关于书的未来的文章,很有意思!我是几乎每天只看一两篇,差不多翻完了。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与不少书中作者产生共鸣。


爱书人别错过


同事说一般!没有什么感觉!


金城出版的书与书店系列很多还不错并且已经买下,这本稍不如人意,内容有点凌乱。但整体还可以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