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天台山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 编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05出版)  

作者: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 编  

页数:

458  

内容概要

  浙江天台山,蜿蜒于东海之滨。自汉晋以来,依托神秀的山水,名道、高僧、大儒络绎登临,望族诸姓纷至沓来,辛勤耕耘,由此诞育了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和中国道教南宗,书院祠坊更是遍布各地,从而绽放出华夏文明苑囿中一棵散发着独特清芬的奇葩,这就是以佛道为特色、宗教文化与宗族文化交相辉映、儒释道与民间文化相互融会的“天台山文化”。

书籍目录

前言 综论 东海天台名山历史研究及现代化之展望 对天台山文化创新的几点思考 南宋天台山儒学的勃兴及其影响 天台文化与天台经济社会发展 开发历史人文资源大力弘扬天台山文化 多元视觉下的文化反思——读高汉先生的《天台山文化丛谈》 历史研究 台州地区的两种方志——关于《临海水土异物志》和《临海记》 东瓯都城考 天台临海两县建置考 梁无“赤城郡” 天台村名文化探究及行政村合并后的反思 从“造生祠”的控告失实看严蕊错案 吕桂芬与《劝桑说》 陆蠡年谱之谜 始丰溪古航运初探 佛教文化 智者大师的佛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牛头禅在印度禅向中国禅转化中的作用 吴越国与天台山佛道两教 天台宗法照大师及“法照系”略述 天台宗的临终助念与终极关怀 道教文化 天妃以前的海洋保护神白鹤崇和大帝赵炳 司马承祯与天台桐柏派 张伯端籍贯考辨 天台桐柏宫唐碑初探 天台山道教组织的兴衰及其原因剖析 括苍洞成为道教圣地的历史文化条件 济公文化 一心为民力促和谐——济公传说永恒生命力的核心 关于新形势下弘扬济公文化打响“济公故里”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同根共祖两岸情济公姻缘一线牵——谈天台济公文化交流团参访台湾感受 定位济公品牌深化主题宣传 济公生平考论 大力弘扬济公精神推进慈善事业 养生文化 试析达摩大师《破相论》之养生观 从智者大师的“六字诀”健身说起 止观与治病述略“ 天台太极拳文化的源流与发展 法界即茶茶即法界 刘、阮采药遇仙考 旅游文化 在桐柏建设“天台山仙道文化园”刍议 打响“济公故里、神奇台州”品牌 深入挖掘天台山文化提升旅游生命力 天台山蟋蟀文化管窥 天台山文化之构想。 徐霞客研究 深入研究徐学着力振兴旅游——台州“徐学”研究综述 王士性与徐霞客诗歌比较研究 文学艺术研究 一本别开生面的美国“寒山诗”——解读斯塔姆布勒《邂逅寒山》 天台山佛道文化对丁复诗歌的影响 天台山摩崖石刻与碑记简述 风景在墙上凝固——对天台石窗文化的考察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 城市化进程中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于对T县S村的田野调查 从天台民俗节庆谈民俗活动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天台山文化中的形象化称谓 天台山文化的教育传承 开发校本活动课程传承天台山文化 依托天台山和合文化构建“和谐教育”之思考 把根留住,从“行”开始——如何将乡土文化渗入到中学生语文学习中来 会议文献选登 大力弘扬天台山文化积极为和谐发展作贡献——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工作回顾 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地域文化研究——天台山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暨第五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加强历史人文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为实施人文资源开发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经世致用,讲求“实学”,一直是浙东学派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提倡学以致用。“如何开发历史人文资源,促进天台经济发展”是个大课题。应由政府牵头,组织学术机构,制定专题,做深层次的研究,为天台在“长三角”一体化环境中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思路。特别要对天台在台州最杰出的儒、释、道人物进行重点研究,使研究达到国内或省内水平。 3.珍惜历史人文资源,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天台一处处风景如画的景点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也许天台的历史文化遗存太丰富了,许多东西在我们眼前消失了,还没有引起重视;许多东西人家跟我们争,也无动于衷。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历史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日益显现,争夺历史人文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当然有些是争不去的。但人家为什么要跟我们争呢?如果这些历史人文资源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人家还会不会争?足见保护的重要性了。有的东西我们自己弃之如敝帚,人家却视之如珍宝。蟋蟀宰相就是一例,杭州人把他抬出来进行宣传;可在天台城关蓝田叶,贾似道花园却永远消失了。东林紫阳故里,原有紫阳真人亲笔书写的“紫阳故里”摩崖石刻,可是在造东林公路时被炸毁了,一毁不复。再如齐召南故居、杜宁故居、范理故居、鲁穆故居、顾欢读书堂等等,也已真迹难觅。陈状元故居、陆蠡故居、张世杰祠堂、永乐皇帝老师徐善述的遗迹等等也缺少保护。庞泮故居受到乡里的重视,这已算是难能可贵了。早几年张文郁故居遭火焚。更显得保护文物遗存的重要和紧迫。 保护天台历史人文资源,对外不能让它“流失”;对内,不能让它“消失”,应尽快确定天台境内历史人文资源保护项目,恢复一些名人故居等。历史人文资源也只有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才能焕发出它的生命力,才能凸现出它的经济价值。 4.对外宣传要展示天台山人文特色。 东晋辞赋大家孙绰在《天台山赋》中描绘天台山的秀色:“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他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天台山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由于孙绰《天台山赋》的传扬,天台山名声大振,身价十倍。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介绍了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美丽动人故事后,各地文人相继来天台游访。历代将桃源仙女故事编成剧本上演的不下十余部。加上李白“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煽情宣传,元稹《刘、阮山》诗:“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优美的诗句,文人墨客无不为之神往。于是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台州文人士大夫皆以“天台人”自称,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也自称是“天台后学胡三省”。可见宣传作用之大。 隋唐以来,才俊之士到浙江,往往首先想游天台。为什么?一是“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天台高僧、高道、高人云集;二是孙绰、李白对天台的宣传达到至高的境界。今天,游客到浙江是不是还会把天台作为首游之地呢?答案是否定的。分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其实,我们可以宣传的东西是很多的。例如济公的疾恶如仇、主持正义,可以大大地宣传一下,把《济公传》中的东西也包罗进来,创造些景点,使人能从中受点教益,可能作用会更加突出一些。再如齐周华反清复明,民族气节凛然。张世杰抗元事迹,也可大大宣扬一番。对天台历代高僧、高道、高士们的宣传不能局限于台州,要推向全国、国际,真正提高天台的知名度,以历史人文魅力吸引四方人士。又如仙居借用天台的名声来宣传自己:“看国清宝刹(天台山),游千年古镇(皤滩)。”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编辑推荐

《天台山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天台山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