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怎样当好班组长

赵英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

赵英  

页数:

242  

前言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只有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对现代企业来说,班组的领导者就是班组长,班组长是一线生产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指挥者和企业政策的执行者。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班组长承担着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员工安全意识等重要责任。据相关研究表明:制造业中产品成本的50%~80%是在制造现场发生的,90%的问题也源于班组现场管理,因此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班组长不仅承担着持续地按期、按质、按量交付客户满意产品的重要任务,还要上下沟通协调,管理好班组团队。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线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一线班组长大多数来自于优秀的技术工人,这些工人在业务技能方面都是行家里手。然而,由_个普通工人到管理者的转变,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外,还需要管理水平的提升。班组长是承上启下的桥梁,是员工联系领导的纽带。班组长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要对三个阶层的人员采取不同的立场:  ①面对下属应站在代表经营者的立场上,用领导者的声音说话;  ②面对经营者他又应站在反映下属呼声的立场上,用下属的声音说话;  ③面对他的直接上司又应站在下属和上级辅助人员的立场上讲话。

内容概要

本书从优秀班组长的角色定位入手,阐述了优秀班组长的关键地位,介绍了班组长的主要管理工具、管理方法;同时,针对班组长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重点讲述了优秀班组长的现场管理、优秀班组长的员工管理;最后,解答了优秀班组长如何自我提升的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优秀班组长角色定位 第一节 团队“领头羊” 树立威信 灵活沟通 善于激励 科学授权 第二节 制度“规范者” 制度高于一切 无规矩不成方圆 安全生产第一位 健全完善班组制度 第三节 生产指挥者 准确领会上级指示 做好员工思想工作 有效发布指令 赢得支持 科学用权 第四节 员工“贴心人” 善于倾听,尊重员工 因材定岗,发挥优势 平等对待,贴心关怀 给予信任,真诚赞美 第五节 班组长的作用和职责 班组长的作用 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职责 优秀班组长必备八大素质第二章 优秀班组长的管理工具 第一节 5S管理——规范与细节决定成败 什么是5S管理 5S管理的具体内容 5S管理的效用 5S推进的原则 5S管理在班组管理中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目视管理——让管理“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的目视管理法 目视管理的工具 目视管理的方法 目视管理的效益 目视管理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看板管理——揭示问题、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之看板管理 看板与MRP的关系 看板的机能 看板的种类 看板管理的使用方法 看板管理在生产中的作用 第四节 零缺陷管理——标准化的执行 什么是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 零缺陷管理的基本原则 零缺陷与MQM、精益生产方式JTT、ISO 9000之间的关系 零缺陷管理的实施步骤第三章 优秀班组长的管理方法 第一节 SDCA循环——简单有效的标准化 什么是SDCA循环 标准化与SDCA循环模式 SDCA的实施步骤 SDCA循环在班组中的运用 第二节 5WlH法——彻底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 5WlH法的含义 5WlH法在班组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PDCA循环——绩效管理的得力助手 什么是PDCA循环 PDCA循环的实施步骤 PDCA循环与绩效管理 第四节 加强班组管理的“五化”建设 人性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首要前提 质量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重要基础 标准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必要手段 信息化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有力保障 精细化管理是增强班组实力的有效途径 第五节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是创建长效机制的良好前提 学习是班组确立的优势,是保证长效机制的核心竞争力 考评激励是创建长效机制的强劲动力 持续改进是完善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第六节 班组长必备两大技能 情绪管理技能 团队建设技能 第七节 班组长自身修养提升 班组长必备三种能力 班组长必备六大素质 班组长必备五大兵法第四章 优秀班组长的现场管理 第一节 现场管理的含义 何为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现场管理的工具 作业标准化 目视管理法 看板管理法 第三节 现场管理与设备管理 设备现场管理的内容 设备现场管理的分类 设备管理的意义 设备管理与数据管理 设备管理与制度管理 第四节 班组长的现场管理策略 以“情”管人 加强民主管理 加强65管理 发挥班组长的作用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 开展班组达标管理工作 健全组织、权责分明、加强领导 健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体制 建立一套现场管理制度(标准)和检查考评制度 第五节 现场管理的“三现法” “三现法”工作要点 “三现法”的管理效益 第六节 现场管理巡视法 现场巡视的目的 现场巡视的主要方式 现场巡视前应做的准备 现场巡视要特别注意可控制,支的状况 如何汇总现场巡视的结果 第七节 现场管理的红牌战略 什么是红牌作战 红牌作战的实施 红牌作战实施要点 实施红牌作战的步骤 红牌作战的注意事项第五章 班组长绩效管理 第一节 何为绩效管理 第二节 绩效管理的具体内容 绩效管理中的计划 绩效管理中的辅导 绩效管理中的评价 以考核为基础的个人回报 第三节 绩效管理的意义 绩效评价的不足和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绩效管理可以促进质量管理 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后,需要采用新的绩效管理措施 第四节 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目标分解和制订 绩效辅导和跟踪 绩效比较和考核 绩效激励和发展 第五节 绩效管理的适用对象 按管理层级划分 按工作特征划分 第六节 班组绩效管理的巧妙运用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奖惩分明,把握尺度 建立激励机制时应避免的问题 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 严格标准,坚决执行第六章 优秀班组长的员工管理 第一节 班组员工常见类型 好学上进型 利益至上型 闲言碎语型 自我膨胀型 骆驼祥子型 上班下班型 茫然失措型 孔雀开屏型 马马虎虎型 未来领袖型 第二节 不同类型员工的应对和使用 提拔重用目光远大的员工 多加起用善于倾听的员工 对“胆小”心细的员工委以重任 不能重用居功自傲的下属 不能使用华而不实的下属 不可信任不承认他人长处的下属 敢不敢挑战高薪能看出下属的实力和勇气 第三节 班组员工的激励管理 激励员工的原则 有效激励员工的科学方法 班组员工潜能激发管理 第四节 班组员工的沟通管理 有效沟通,提高效益 班组长有效沟通七大绝招 班组长有效沟通五大策略 与女性下属沟通的技巧 第五节 班组员工冲突管理 妥善处理与员工的冲突 员工之间冲突和矛盾的原因 解决员工冲突的一般方法 妥善处理员工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妥善处理员工的抱怨 第六节 两类特殊下属的应对策略 越权下属应对策略 问题下属应对策略

章节摘录

  制度规范对于企业和员工是互利的。员工应该以制度规范为鉴,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减少犯错的机率。唯有如此,员工才能得到进步,企业班组建设才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安全生产第一位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抓生产同时抓安全;安全第一”。近年来,生产事故不断,为我们敲响了“抓生产勿忘安全的警钟”。安全生产,预防为主,要做到“行有准则,禁有方圆”,这就要有安全生产条例和规定。  安全生产条例和规定的坚决实施和落实,才能确保公司安全、优质、创新、高产经久不衰的发展!企业的安全事故,就是因为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具体细节没到位。班组长作为一线的指挥者,要坚决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例,保证企业生产安全!  首先,班组长要利用各种时机灌输安全理念。由于一线班组员工的工作时时在与安全较量,一旦安全意识薄弱、行为松懈,事故就会毫不客气地降临。对于安全管理,会因一小点不到位而酿成大祸,事后总结教训是含着泪、淌着血的,任何一个当事人、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想成为事故主角。作为一名班组长,肩负保障班组所有员工安全的责任,更要认识到班组安全文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坚持不懈地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来的。班组长要利用各种时机灌输安全理念,把国家方针、企业制度、事故案例、现场表现等摆到班组成员面前,让员工养成动手前先考虑作业是否安全的习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成为培育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开拓者。员工有了安全观念,不仅能够在工作中认真仔细,千方百计保护自己,还会及时指出他人未能发现的不安全因素。  其次,班组长要教育员工学会为自己争取一个安全的生产工作环境的权利。


编辑推荐

  如果班组长的成长是一个飞轮,那么班组长的胜任能力就是让飞轮高速运转的动力源。唯有动力强劲,才能避免被淘汰出局,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让你完成从“精兵”到“干将”的飞跃  打造一流基层管理团队  整合企业优质管理资源  这是一本优秀班组长的成长“宝典”  这是一本卓越班组长的管理“圣经”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怎样当好班组长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很陈旧,有点像是二手书,纸质差劲,内容一般,价格偏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