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理解码

杜康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

杜康  

页数:

22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自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此后心理学家们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于人类心灵的探索。而心理学的研究,却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心理学来源于我们自身,所以它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生活。而那些有着巨大贡献的心理学理论,也无一不是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这也正是心理学的魅力与贡献所在。 而这本书,就是以各种著名心理学理论的视角,来透视与解析我们今天的生活与热点话题。抛弃世俗文化带给我们的偏见与惯性思维,以一种关注个人与个人心理生活的态度与思维,来重新审视社会事件、影视作品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希望本书可以带给每位读者一种新的认识与感受,进而对生活产生更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简介

杜康 安徽省巢湖市人,毕业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少儿思想教育专业,中国社会出版社编辑。编辑出版畅销书《德隆危机》、《为了母亲的微笑》、《梦断德意志》等。另有儿童教育类图书《看动物,学地理》及《告诉孩子真相》、《决定孩子成长的细节》、《家有新生》等多部家庭教育图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现象解码 生与死的对立存在——对自杀冲动的心理学解读 我们跟的不是帖子是寂寞——贾君鹏事件 寻求偶像的庇护——杨丽娟的爱恨情仇 生存魔咒——推人老汉与卢武铉自杀 理想再现——对《超级女声》与李宇春粉丝的心理学解析 邪恶来袭——校园枪击事件 错觉制造——魔术中的心理学 谎言的背后——艳照门之后的群体性认知失调 集体催生下的暴力——对足球流氓的成因分析 沉醉与痴迷——网络性爱的心理学解读第二章 影视作品解码 御宅天使——《海上钢琴师》 爱的方程式——《美丽心灵》 虚无与存在——《黑客帝国三部曲》 好与坏的分裂——《丑闻日记》 爱与恨的轮回——《画皮》 替代的爱——《色,戒》 虐恋——《钢琴教师》 疯狂的救赎——《七面人生》 乱伦的恐惧——《午夜凶铃》 寻找成长之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迷失的爱情——《无极》 内心的尖叫——《沉默的羔羊》第三章 经典案例解码 爱上了自己的爸爸 魔鬼上了我的身 两个我 涂鸦潜意识 化妆也疯狂 自己是个坏女人 恐惧之谜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站在高处时,你是否曾经有过想跳下去的冲动?偶然中,你是否曾经不可遏止地有过被刀割的画面出现在脑海中?面对飞驰的车流,你是否曾想过“投身”其中?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变态的表现,是精神病人才会有的;但像“咬指甲”、“想吸烟”和“想文身”这样的行为与想法是否就是很常见的呢?至少“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话是很多人都挂在嘴边的吧?但人们也许不知道,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三种看似毫无关系的行为表现,在心理上却有着相同的原因。它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死亡本能”。  据2009年7月2日北京一家媒体报道,一名福建青年男子来北京旅游,在登上国贸附近高三十层的富尔大厦顶楼俯瞰京城全景时,突然产生要从三十层楼纵身跃下的冲动,幸好被及时赶到的大厦安保人员救下。这名青年被救下后告诉记者,他在顶层看到美丽的景色,顿时很想融入其中,于是萌生了跳下去的冲动。  当这则消息出现在各大平面媒体上时,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响。一位网友留言道:“不过说句实话,我每次站在高一点的楼层向下看的时候,就有一种错觉,想感受一下跳下去的感觉,所以我一般不敢向下看,那种感觉很可怕,真的,好像有魔力吸引我一样!”更有网友说:“我有这种感觉,而且尾椎骨处还会有某种感觉,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猿人时代的记忆残留”也有人觉得:“太夸张了吧,还需要被‘救下’,刚搬到高层时,我常有这种感觉,后来习惯了就没了。”  有人在小范围内组织了一个微型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有过类似的死亡冲动!其中6人有过从高处跳下的冲动,3人曾有过拿刀割脉的冲动,2人想过冲入车流,1人曾经想将自己溺死在游泳池中,1人有冲向火海的冲动。不过,参与调查者也都表示,仅仅是冲动,不会付诸实施。  死亡本能的显现  弗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一组相对的概念。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生物学基础包含这样的设定:在人类的心灵生活中有两类本能,分别对应有机体中的消解和建构这样两个对立的过程。这两类本能就是死亡本能和生命本能,他将这种对立表达为thanatos(希腊文,意为“死亡”)和eros(希腊文,意为“爱”[又音译为“厄罗斯”])之间的对立。这两种观念可以一直追溯到恩培多克勒的宇宙论:生命本能或厄罗斯建造起秩序并延续人的生命;死亡本能又被称为毁坏冲动、自我本能(ego-instinct)或侵犯本能,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  按照弗洛伊德的主张,这两种本能在生命体中有规则地混合存在着;生命或生活就在于表现出它们争斗和互动的过程。对个体而言,生殖就代表着生命本能的胜利,而死亡则是死亡本能的凯旋。  新闻报道中那个年轻人的案例只是死本能导致的死亡冲动中的一种。像人在极度开心时会哭出来,极度幸福时会希望死去,极度绝望时会焕发出强有力的生命力量,这就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转换。死本能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如果死本能向外表现,就体现为伤害他人,并以人类战争的最高形式达到顶峰;死本能向内发展就表现为对自我生命的否定、自毁和自杀。而生本能与死本能的转换就构成了人的生命过程的全部内容。  人有很多本能,死亡本能是从一出生就有的。和人生存的本能一样,死的本能也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心理学家通过对精神病房里的精神病人观察,对生和死这一永恒的话题往往有了更深入的感悟——有些人可能不承认或者意识不到自己的死亡本能。其实,只要一个人想到过死,他就有了死本能的表现。  人的死亡本能是人放弃和逃避的防御心理。很多人常说,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人们这么说的时候,可能仅仅会感到内心一股悲凉,但实际上这正是死本能的作用与表现。  死亡是对美好的定格  与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极度渴望死亡的病态心理不同的是,瞬间的死亡冲动更接近于一种人类特有的情感。  “死亡冲动是人类在原始情感中共有的。当人面对美丽的景色,觉得特别高兴的时候,都可能会有希望自己消失、消融在景色中的冲动。当人们心中爱的本能达到一定强度值时,会希望用死亡去定格它,就像用照相机定格一样。爱的本能就是人生的本能最重要的表现,这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是不同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和自杀念头表达的则是生与死的较量与矛盾。”某心理工作者这样说。  人在美景面前的死亡冲动实际上是用“结束”来定格此刻的美好,当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希望用想象的“死”的方式来定格体验。这与自杀完全不同。人希望“幸福地死去”,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地去死,只是对人类生命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颠覆。  由此,古今中外许多文学泰斗都曾在作品中表达对死亡的态度,也就可以理解了。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他的笔下,死亡和生存一样美丽。莎士比亚也曾在《安东尼和克利奥佩特拉》中写到“死的震击似爱人的技巧,它是伤害者,也是被欲求者”。他们往往不是消极抵抗和悲观的,而是将死亡赋予了许多美丽的、令人向往的色彩。  生与死的较量  “那个年轻人有想跳下来的死亡冲动是很正常的。”心理学家就曾指出,“而且死亡冲动的表现形式和危险的存在形式是相对应的,有任何一种形式的危险存在,就会有相应的死亡冲动的表现形式存在。比如有人手里拿着一把刀,可能会产生拿刀将自己划伤看着血汩汩流出来的冲动,甚至是拿刀将自己扎死的冲动。有人手里拿着枪,可能也会产生对着自己脑袋来一枪的冲动。”  “危险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自虐和自残的行为,会使死亡本能受到生存本能的压制而减弱”。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具有非主流性格的人,可能会撕扯自己的头发、拿刀割伤自己,“但有时候刺伤自己,让他们感到疼,反而避免了自杀”,比如有的人为了惩罚自己拿刀割自己,当剧烈的疼痛产生时,这种疼痛会让他觉得一方面惩罚了自己,因而为减轻了自己的愧疚感而感到释放,另一方面,疼痛反而会使他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避免自杀。而有的人则会通过某种轻度的自虐来满足自己潜在的死亡冲动和本能。

媒体关注与评论

  每一种理论给人的视觉与感知觉创建了一种关联现实,我们越是欣赏一种理论,我们受这种理论的制约也越多,我们的视觉与感知觉也越狭窄。如果我们还有无意识地否定其他理论的心理倾向,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被称为某种理论的“囚徒”。越是深刻地相信和依赖一种理沦。人们的认知能力越会被理沦慢慢地缩窄到一个非常可怜的境地,直至完全失去心灵与感知的自由。  ——《心灵飞舞》李子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理解码 PDF格式下载



自己看的,真的不错,很值得一买的课外书,对于进一步了解心理学很有作用


帮朋友买的,问他的意见,他说还是有些看头的,算不错吧


分析得较有条理,但内容显得有些罗嗦。


相关图书